|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6章 第29讲 化学能与热能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6章 第29讲 化学能与热能01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6章 第29讲 化学能与热能02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6章 第29讲 化学能与热能03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6章 第29讲 化学能与热能04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6章 第29讲 化学能与热能05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6章 第29讲 化学能与热能06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6章 第29讲 化学能与热能07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6章 第29讲 化学能与热能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6章 第29讲 化学能与热能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6章 第29讲 化学能与热能,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真题演练明确考向,课时精练巩固提高,内容索引,知识梳理·夯基础,kJ·mol-1,生成物,反应物,②活化能与焓变的关系,反应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4.了解焓变(ΔH)与反应热的含义。5.了解燃烧热、中和热的定义,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6.了解有关燃烧热、中和热的计算,燃烧热、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7.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8.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 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 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
    考点二 燃烧热 能源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考点三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与比较
    专项提能特训9 化学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
    1.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2)焓变: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称之为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_________。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化学反应放热和吸热的原因
    (2)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反应焓变的计算(1)计算方法ΔH= 的总能量- 的总能量ΔH= 的总键能- 的总键能Δ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
    (2)注意事项①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的关键,是弄清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清楚中学阶段常见单质、化合物中所含共价键的种类和数目。
    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及平衡转化率。b.在无催化剂的情况,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ΔH=E1-E2,活化能大小影响反应速率。c.起点、终点能量高低判断反应的ΔH,并且物质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4.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_______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_变化。例如:H2(g)+ O2(g)===H2O(l) ΔH=-285.8 kJ·ml-1,表示在25 ℃和1.01×105 Pa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的热量
    (1)浓H2SO4稀释是放热反应( )错因: 。(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错因: 。(3)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错因: 。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均指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开始时是否需要加热无关
    (4)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则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800 ℃、30 MPa下,将0.5 ml N2和1.5 m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l-1(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该反应可逆,19.3 kJ的热量不是0.5 ml N2完全反应放出的,其次该反应热的数值也不是101 kPa、25 ℃条件下的反应热
    题组一 焓变的概念与计算
    1.已知2H2(g)+CO(g)===CH3OH(g)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加热就可发生B.相同条件下,2 ml H2(g)的能量或1 ml CO(g)的能量一定高于1 ml CH3OH(g)的能量C.相同条件下,2 ml H2(g)和1 ml CO(g)的总能量一定高于1 ml CH3OH(g) 的总能量D.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与CH3OH的浓度一定相等
    解析 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可能需要加热才发生,A错误;物质的能量与状态有关,由放热反应可知,相同条件下,2 ml H2(g)与1 ml CO(g)的能量和一定高于1 ml CH3OH(g)的能量,B错误、C正确;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浓度是否相等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D错误。
    2.CO(g)与H2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该反应的焓变ΔH= 。
    -41 kJ·ml-1
    3.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亚硝酰氯的结构式为Cl—N==O):
    则反应2NO(g)+Cl2(g) 2ClNO(g)的ΔH= kJ·ml-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根据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知ΔH=2×630 kJ·ml-1+243 kJ·ml-1-2×(a kJ·ml-1+607 kJ·ml-1)=(289-2a) kJ·ml-1。
    4.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 ΔH=+100 kJ·ml-1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热ΔH将减小B.每形成2 ml A—B键,将吸收b kJ能量C.每生成2分子AB吸收(a-b) kJ热量D.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00 kJ·ml-1
    解析 催化剂不影响焓变的大小,A错误;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B错误;每生成2 ml AB(g)吸收(a-b)kJ热量,C错误。
    5.(2018·北京,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 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 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解析 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 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断裂,B项正确;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键,C项正确;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
    6.[2019·全国卷Ⅰ,28(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_____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H2O*===COOH*+2H*+OH*(或H2O*===H*+OH*)
    解析 观察始态物质的相对能量与终态物质的相对能量知,终态物质相对能量低于始态物质相对能量,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小于0。过渡态物质相对能量与始态物质相对能量相差越大,活化能越大,由题图知,最大活化能E正=1.86 eV-(-0.16 eV)=2.02 eV,该步起始物质为COOH*+H*+H2O*,产物为COOH*+2H*+OH*。
    题组三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7.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①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l-1②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③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l-1④2H2(g)+O2(g)===2H2O(l) ΔH=-571.6 kJ·ml-1A.仅有②④ B.仅有④C.仅有②③④ D.全部符合要求
    解析 ①ΔH=-890.3 kJ·ml-1,②焓变的单位不正确,③水的状态不正确。
    8.(2020·湖北重点中学联考)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叫做焓变,其数值和符号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也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1)图甲表示的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2(g)+CO(g)===
    NO(g)+CO2(g) ΔH=-234 kJ·ml-1
    解析 根据图甲可知,此反应是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CO2(g)+NO(g) ΔH=(134-368) kJ·ml-1=-234 kJ·ml-1。
    (2)图乙表示氧族元素中的氧、硫、硒、碲在生成1 ml气态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焓变数据可确定a、b、c、d分别代表哪种元素,试写出硒化氢在热力学标准态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s)+H2(g) ΔH=-81 kJ·ml-1
    解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气态氢气物的稳定性降低、能量增大,则可确定a、b、c、d分别代表碲、硒、硫、氧元素。b代表硒元素,生成1 ml H2Se(g)的ΔH=+81 kJ·ml-1,则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e(g)===Se(s)+H2(g) ΔH=-81 kJ·ml-1。
    9.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 ℃、101 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l CuCl(s),放热44.4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4CuCl(s)+O2(g)===2CuCl2(s)+2CuO(s) ΔH=-177.6 kJ·ml-1
    (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各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不一定完全断裂。(3)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五审”
    常温时稳定氧化物示例:H→H2O(l),C→CO2(g),S→SO2(g)。
    C(s)+O2(g)===
    CO2(g) ΔH=-393.5 kJ·ml-1
    2.能源(1)能源分类
    (2)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a.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b.科学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②开发新能源:开发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的新能源。
    3.中和反应反应热及测定
    1 ml H2O(l)
    H+(aq)+OH-(aq)
    ===H2O(l) ΔH=-57.3 kJ·ml-1
    c=4.18 J·g-1·℃-1=4.18×10-3 kJ·g-1·℃-1;n为生成H2O的物质的量。稀溶液的密度用1 g·mL-1进行计算。(2)装置如图
    (3)注意事项①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②为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采用碱稍稍过量(0.5 ml·L-1HCl、0.55 m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③实验时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铜丝导热性好,比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误差大。
    (1)根据2H2(g)+O2(g)===2H2O(l) ΔH=-571 kJ·ml-1可知氢气的燃烧热为571 kJ·ml-1( )错因: 。(2)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 )(3)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l-1,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 )错因: 。
    燃烧热是以1 ml可燃物为标准
    醋酸电离要吸收热量,此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4)S(s)+ O2(g)===SO3(g) ΔH=-315 kJ·ml-1(燃烧热)(ΔH的数值正确)( )错因: 。(5)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2×(-57.3 kJ·ml-1)( )错因: 。
    硫的稳定氧化物是SO2
    该反应生成BaSO4沉淀也有热效应
    题组一 燃烧热、能源的概念及利用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解析 天然气、煤、石油都是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因此不属于未来新能源,①②④不符合,核能使用不当的话对环境有污染,且不可再生,故核能不属于未来新能源,③不符合;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属于未来新能源,⑤⑥⑦符合,氢能可以再生,燃烧产物是水,氢气的原料为水,属于未来新能源,⑧符合,因此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⑤⑥⑦⑧,B项正确。
    2.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技术突破。铍是高效率的火箭材料,燃烧时放出巨大的能量,已知1 kg的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解析 1 kg Be的物质的量为 ,又因为1 kg Be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则1 ml Be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64.3 kJ,Be与O2反应生成BeO固体,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Be(s)+ ===BeO(s) ΔH=-564.3 kJ·ml-1。
    3.(2020·广东中山模拟)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燃烧时,若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若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1)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 (填“金刚石”
    或“石墨”)放出的热量更多,写出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C(石墨,s)+O2(g)===CO2(g) ΔH=-393.5 kJ·ml-1
    解析 根据图像,1 ml金刚石和石墨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前者反应的ΔH=-395.4 kJ·ml-1,后者反应的ΔH=ΔH2+ΔH3=-393.5 kJ·ml-1,显然,金刚石放出的热量更多。根据燃烧热的概念,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必须是二氧化碳。
    (2)在通常状况下,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写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 1 ml石墨的总能量比1 m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1.9 kJ。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金刚石,s) ΔH=
    +1.9 kJ·ml-1
    (3)12 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 g,该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 。
    解析 石墨的质量是12 g,根据C、O元素守恒可求出CO、CO2的物质的量均为0.5 ml。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5 ml×110.5 kJ·ml-1+0.5 ml×393.5 kJ·ml-1=252.0 kJ。
    题组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 。
    解析 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为了确保反应物被完全中和,常常使加入的一种反应物稍微过量一些。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
    解析 为了减少热量损失,倒入NaOH溶液应该一次迅速倒入。
    (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解析 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轻轻地搅动。
    (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 L 1 m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 。
    ΔH1=ΔH2<ΔH3
    解析 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都完全电离,它们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相同,稀氨水中的溶质是弱电解质,它与盐酸的反应中一水合氨的电离要吸收热量,故反应热的数值要小一些(注意中和反应反应热与ΔH的关系)。
    (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1.8 kJ·ml-1
    解析 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6)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故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1)有关燃烧热的判断,一看是否以1 ml可燃物为标准,二看是否生成稳定氧化物。(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如生成不溶性物质,难电离物质等),这部分反应热不在中和反应反应热之内。(3)对于中和反应反应热、燃烧热,由于它们的反应放热是确定的,所以描述中不带“-”,但焓变为负值。
    1.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 和 有关,而与反应的 无关。例如:C(s)+O2(g)===CO2(g) ΔH1
    根据盖斯定律有: 。
    ΔH1=ΔH2+ΔH3
    (2)盖斯定律的应用①应用盖斯定律比较反应热的大小;②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2.反应热大小的比较(1)根据反应物的量的大小关系比较反应焓变大小①H2(g)+ O2(g)===H2O(g) ΔH1②2H2(g)+O2(g)===2H2O(g) ΔH2反应②中H2的量更多,因此放热更多,|ΔH1|<|ΔH2|,但ΔH1<0,ΔH2<0,故ΔH1>ΔH2。
    (2)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③C(s)+ O2(g)===CO(g) ΔH3④C(s)+O2(g)===CO2(g) ΔH4反应④中,C完全燃烧,放热更多,|ΔH3|<|ΔH4|,但ΔH3<0,ΔH4<0,故ΔH3>ΔH4。
    (3)根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⑤S(g)+O2(g)===SO2(g) ΔH5⑥S(s)+O2(g)===SO2(g) ΔH6方法一:图像法由图像可知:|ΔH5|>|ΔH6|,但ΔH5<0,ΔH6<0,故ΔH5<ΔH6。方法二:通过盖斯定律构造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由⑤-⑥可得S(g)===S(s) ΔH=ΔH5-ΔH6<0,故ΔH5<ΔH6。
    (4)根据特殊反应的焓变情况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由⑦-⑧可得2Al(s)+Fe2O3(s)===2Fe(s)+Al2O3(s) ΔH=ΔH7-ΔH8,已知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ΔH<0,ΔH7<ΔH8。
    试比较下列各组ΔH的大小。(1)A(g)+B(g)===C(g) ΔH1<0A(g)+B(g)===C(l) ΔH2<0则ΔH1 (填“>”“<”或“=”,下同)ΔH2。
    解析 因为C(g)===C(l) ΔH3<0则ΔH3=ΔH2-ΔH1,ΔH2<ΔH1。
    (2)C(s)+O2(g)===CO2(g) ΔH1<0C(s)+ O2(g)===CO(g) ΔH2<0则ΔH1 ΔH2。
    又因为ΔH2+ΔH3=ΔH1,所以ΔH2>ΔH1。
    题组一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1.将TiO2转化为TiCl4是工业冶炼金属钛的主要反应之一。已知:①TiO2(s)+2Cl2(g)===TiCl4(l)+O2(g) ΔH1=+140.5 kJ·ml-1②C(石墨,s)+ O2(g)===CO(g) ΔH2=-110.5 kJ·ml-1则反应TiO2(s)+2Cl2(g)+2C(石墨,s)===TiCl4(l)+2CO(g)的ΔH是A.+80.5 kJ·ml-1 B.+30.0 kJ·ml-1C.-30.3 kJ·ml-1 D.-80.5 kJ·ml-1
    2.(2019·山东临沂高三2月教学检测)Li/Li2O体系的能量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3<0B.ΔH3+ΔH4+ΔH5=ΔH6C.ΔH6>ΔH5D.ΔH1+ΔH2+ΔH3+ΔH4 +ΔH5+ΔH6=0
    解析 由O2的气态分子变为气态原子,需要断裂分子中的化学键,因此要吸收能量,ΔH3>0,A项错误;物质含有的能量只与物质的始态与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根据物质转化关系可知,ΔH1+ΔH2+ΔH3+ΔH4+ΔH5=ΔH6,B、D两项错误;ΔH1+ΔH2+ΔH3+ΔH4+ΔH5=ΔH6,ΔH1>0,ΔH2>0,ΔH3>0,ΔH4>0,所以ΔH6>ΔH5,C项正确。
    3.[2019·全国卷Ⅱ,27(1)]环戊二烯(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回答下列问题:已知 (g)=== (g)+H2(g) ΔH1=+100.3 kJ·ml-1①H2(g)+I2(g)===2HI(g) ΔH2=-11.0 kJ·ml-1②对于反应: (g)+I2(g)=== (g)+2HI(g)③ΔH3= kJ·ml-1。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由反应①+反应②得反应③,则ΔH3=ΔH1+ΔH2=(+100.3-11.0)kJ·ml-1=+89.3 kJ·ml-1。
    题组二 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2019·成都模拟)“嫦娥”五号预计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中,所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可用肼来制备。用肼(N2H4)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二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①N2(g)+2O2(g)===N2O4(g) ΔH=+10.7 kJ·ml-1②N2H4(g)+O2(g)===N2(g)+2H2O(g) ΔH=-543 kJ·ml-1写出气态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 096.7 kJ·ml-1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由2×②-①得:2N2H4(g)+N2O4(g)===3N2(g)+4H2O(g)ΔH=2×(-543 kJ·ml-1)-(+10.7 kJ·ml-1)=-1 096.7 kJ·ml-1。
    5.[2018·北京,27(1)]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l-1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l-1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2(g)+2H2O(g)===2H2SO4(l)+S(s) 
    ΔH2=-254 kJ·ml-1
    解析 由题图可知,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3SO2+2H2O   2H2SO4+S↓。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Ⅱ=-(反应Ⅰ+反应Ⅲ)可得:3SO2(g)+2H2O(g)===2H2SO4(l)+S(s) ΔH2=-254 kJ·ml-1。
    6.(2020·济南模拟)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如图1所示:(1)已知相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过程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g)+CO2(g)=== 2CO(g)+2H2(g) ΔH=+247.4 kJ·ml-1
    解析 据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图,过程Ⅰ的化学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由能量—反应过程曲线得热化学方程式:CH4(g)+H2O(g)===CO(g)+3H2(g)ΔH=+206.2 kJ·ml-1 (i)CO2(g)+4H2(g)===CH4(g)+2H2O(g)ΔH=-165 kJ·ml-1 (ii)(i)×2+(ii)得过程Ⅰ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CO2(g)===2CO(g)+2H2(g) ΔH=+247.4 kJ·ml-1。
    (2)关于上述过程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实现了含碳物质与含氢物质 的分离b.可表示为CO2+H2===H2O(g) +COc.CO未参与反应d.Fe3O4、CaO为催化剂,降低 了反应的ΔH
    解析 过程Ⅱ物质变化为:左上(CO、H2、CO2)+右下(惰性气体)―→左下(H2O)+右上(CO、惰性气体),总反应为H2+CO2===H2O(g)+CO。Fe3O4、CaO为总反应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ΔH。故a、b正确,c、d错误。
    7.(2020·广安期中)根据以下热化学方程式,ΔH1和ΔH2的大小比较错误的是A.2H2S(g)+3O2(g)===2SO2(g)+2H2O(l) ΔH1 2H2S(g)+O2(g)===2S(s)+2H2O(l) ΔH2 则有ΔH1>ΔH2B.Br2(g)+H2(g)===2HBr(g) ΔH1 Br2(l)+H2(g)===2HBr(g) ΔH2 则有ΔH1<ΔH2C.4Al(s)+3O2(g)===2Al2O3(s) ΔH1 4Fe(s)+3O2(g)===2Fe2O3(s) ΔH2 则有ΔH1<ΔH2D.Cl2(g)+H2(g)===2HCl(g) ΔH1 Br2(g)+H2(g)===2HBr(g) ΔH2 则有ΔH1<ΔH2
    解析 将A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2S(s)+2O2(g)===2SO2(g) ΔH=ΔH1-ΔH2<0,即ΔH1<ΔH2,A错误;等量的Br2(g)具有的能量高于等量的Br2(l)具有的能量,故1 ml Br2(g)与H2(g)反应生成HBr(g)放出的热量比1 ml Br2(l)与H2(g)反应生成HBr(g)放出的热量多,则有ΔH1<ΔH2,B正确;将C中的两个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4Al(s)+2Fe2O3(s)===2Al2O3(s)+4Fe(s),则有ΔH3=ΔH1-ΔH2<0,则ΔH1<ΔH2,C正确;Cl原子半径比Br原子半径小,H—Cl的键能比H—Br的键能大,故ΔH1<ΔH2,D正确。
    8.室温下,将1 ml 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 m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ΔH2>ΔH3 B.ΔH1<ΔH3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解析 根据题意知,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2+(aq)+ (aq)+5H2O(l) ΔH1>0;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s)===Cu2+(aq)+ (aq) ΔH2<0;根据盖斯定律知,CuSO4·5H2O受热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ΔH3=ΔH1—ΔH2>0。根据上述分析知,ΔH2<0,ΔH3>0,则ΔH2<ΔH3,A错误;根据上述分析知,ΔH1>0,ΔH2<0,ΔH3=ΔH1—ΔH2,结合相关数学知,ΔH1<ΔH3,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知,ΔH3=ΔH1—ΔH2,C错误;根据上述分析知,ΔH1>0,ΔH2<0,ΔH1+ΔH2<ΔH3,D错误。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两种方法(1)虚拟途径法:先根据题意虚拟转化过程,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列式求解,即可求得待求反应的反应热。(2)加和法: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适当加减得到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作相应的加减运算。 流程如右:
    1.(2020·浙江7月选考,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
    解析 天然气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而形成的,储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能源,A选项正确;水煤气为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如甲醇),B选项正确;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错误;火棉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硝化纤维,D选项正确。
    2.(2020·天津,10)理论研究表明,在101 kPa和298 K下,HCN(g)HNC(g)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CN比HNC稳定B.该异构化反应的ΔH=+59.3 kJ·ml-1C.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反应热
    解析 A对,HCN的能量低于HNC的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B对,根据题图可知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的ΔH=+59.3 kJ·ml-1;C对,正反应的活化能为186.5 kJ·ml-1,逆反应的活化能为186.5 kJ·ml-1-59.3 kJ·ml-1=127.2 kJ·ml-1,故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错,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反应热。
    3.(2018·海南,12改编)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活化一个氧分子吸收0.29 eV的能量B.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0.42 eVC.氧分子的活化是O—O键的断裂与C—O 键的生成过程D.炭黑颗粒不是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 三氧化硫的催化剂
    解析 根据能量变化图分析,最终结果为活化氧,体系能量降低,则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 eV的能量,故A项错误;根据能量图分析,没有水加入的反应活化能为E=0.75 eV,有水加入的反应的活化能为E=0.57 eV,所以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75 eV-0.57 eV=0.18 eV,故B项错误;根据图像分析,氧分子活化过程中O—O键断裂,生成C—O键,所以氧分子的活化是O—O键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过程,故C项正确;
    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SO2,而炭黑颗粒可以活化氧分子产生活化氧,所以炭黑颗粒是大气中SO2转化为SO3的催化剂,故D项错误。
    4.(2019·浙江4月选考,23)MgCO3和CaCO3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Ca、Mg):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ΔH1(MgCO3)>ΔH1(CaCO3)>0B.ΔH2(MgCO3)=ΔH2(CaCO3)>0C.ΔH1(CaCO3)-ΔH1(MgCO3)=ΔH3(CaO)-ΔH3(MgO)D.对于MgCO3和CaCO3,ΔH1+ΔH2>ΔH3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得ΔH=ΔH1+ΔH2+ΔH3,又已知Ca2+半径大于Mg2+半径,所以CaCO3的离子键强度弱于MgCO3,CaO的离子键强度弱于MgO。A项,ΔH1表示断裂MCO3中的离子键形成M2+和 所吸收的能量,离子键强度越大,吸收的能量越大,因而ΔH1(MgCO3)>ΔH1(CaCO3)>0,正确;B项,ΔH2表示断裂 中共价键形成O2-和CO2吸收的能量,与M2+无关,因而ΔH2(MgCO3)=ΔH2(CaCO3)>0,正确;
    C项,由上可知ΔH1(CaCO3)-ΔH1(MgCO3)<0,而ΔH3表示形成MO离子键所放出的能量,ΔH3为负值,CaO的离子键强度弱于MgO,因而ΔH3(CaO)>ΔH3(MgO),ΔH3(CaO)-ΔH3(MgO)>0,错误;D项,由以上分析可知ΔH1+ΔH2>0,ΔH3<0,故ΔH1+ΔH2>ΔH3,正确。
    5.[2020·全国卷Ⅰ,28(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O2的催化氧化:SO2(g)+ SO3(g)ΔH=-98 kJ·ml-1。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V2O5(s)与SO2(g)反应生成VOSO4(s)和V2O4(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O2(g)===2VOSO4(s)+V2O4(s) ΔH=-351 kJ·ml-1
    解析 据图写出热化学方程式:①V2O4(s)+2SO3(g)===2VOSO4(s) ΔH1=-399 kJ·ml-1;②V2O4(s)+SO3(g)===V2O5(s)+SO2(g) ΔH2=-24 kJ·m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2可得:2V2O5(s)+2SO2(g)===2VOSO4(s)+V2O4(s) ΔH=ΔH1-2ΔH2=(-399 kJ·ml-1)-(-24 kJ·ml-1)×2=-351 kJ·ml-1。
    1.(2019·大同期末)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接燃烧煤和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率相同B.天然气、水能属于一次能源,水煤气、电能属于二次能源C.人们可以把放热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可利用的能量,而吸热反 应没有利用价值D.地热能、风能、天然气和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解析 A项,将煤进行深加工后,脱硫处理、气化处理能很好地减少污染气体,提高燃烧效率,燃烧的效果好,错误;C项,有时需要通过吸热反应吸收热量降低环境温度,有利用价值,如“摇摇冰”的上市就是利用了吸热反应原理,错误;D项,地热能、风能和氢能都属于新能源,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错误。
    2.已知断裂1 ml H2(g)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4 kJ的能量,断裂1 ml O2(g)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 kJ的能量,生成H2O(g)中的1 ml H—O键能放出462.8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裂1 ml H2O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925.6 kJ的能量B.2H2(g)+O2(g)===2H2O(g) ΔH=-480.4 kJ·ml-1 C.2H2O(l)===2H2(g)+O2(g) ΔH=471.6 kJ·ml-1D.H2(g)+ O2(g)===H2O(l) ΔH=-240.2 kJ·ml-1
    解析 未说明1 ml H2O的状态,不能计算能量变化,A错误;2H2(g)+O2(g)===2H2O(g) ΔH=436.4 kJ·ml-1×2+498 kJ·ml-1-4×462.8 kJ·ml-1=-480.4 kJ·ml-1,B正确;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未知,不能计算焓变,C错误;根据B中分析可知H2(g)+ O2(g)===H2O(g) ΔH=-240.2 kJ·ml-1,D错误。
    3.(2020·河南商丘一中联考)根据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s)+H2O(g)===CO(g)+H2(g) ΔH= +(b-a) kJ·ml-1B.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 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C.n ml C和n ml H2O反应生成n ml CO和n ml H2吸收的热量一定为131.3n kJD.1 ml C(g)、2 ml H(g)、1 ml O(g)转变成1 ml CO(g)和1 ml H2(g)放 出的热量为a kJ
    解析 1 ml C(s)、1 ml H2O(g)变成1 ml C(g)、2 ml H(g)和1 ml O(g)吸收b kJ热量,1 ml C(g)、2 ml H(g)和1 ml O(g)变成1 ml CO(g)和1 ml H2(g)放出a kJ热量,则有C(s)+H2O(g)===CO(g)+H2(g) ΔH=+(b-a) kJ·ml-1,A正确;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是吸热反应,则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B正确;
    n ml C(s)和n ml H2O(g)反应生成n ml CO(g)和n ml H2(g)吸收的热量为131.3n kJ,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改变,则吸收热量的数值不同,C错误;由题图可知,1 ml C(g)、2 ml H(g)、1 ml O(g)转变成1 ml CO(g)和1 ml H2(g)放出的热量为a kJ,D正确。
    4.发射运载火箭使用的是以液氢为燃烧剂、液氧为氧化剂的高能低温推进剂,已知:①H2(g)===H2(l) ΔH1=-0.92 kJ·ml-1②O2(g)===O2(l) ΔH2=-6.84 kJ·m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与O2(g)反应生成H2O(g)放热483.6 kJ·ml-1B.氢气的燃烧热ΔH=-241.8 kJ·ml-1C.火箭中液氢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l)+O2(l)===2H2O(g) ΔH= -474.92 kJ·ml-1D.H2O(g)===H2O(l) ΔH=-88 kJ·ml-1
    解析 由题图可知,每2 ml H2(g)与1 ml O2(g)反应生成2 ml H2O(g)放热483.6 kJ,选项中未指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氢气的燃烧热ΔH==-285.8 kJ·ml-1,故B错误;由盖斯定律可知,火箭中液氢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l)+O2(l)===2H2O(g) ΔH=-483.6 kJ·ml-1-(-0.92×2-6.84)kJ·ml-1=-474.92 kJ·ml-1,故C正确;H2O(g)===H2O(l) ΔH=-44 kJ·ml-1,故D错误。
    5.(2020·河南顶级名校摸底)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正丁烷(g)===异丁烷(g) ΔH<0,则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B.已知:C2H4(g)+3O2(g)===2CO2(g)+2H2O(g) ΔH=-1 478.8 kJ·ml-1, 则C2H4(g)的燃烧热ΔH=-1 478.8 kJ·ml-1C.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l-1,则稀Ba(OH)2 (aq)和稀H2SO4(aq)完全反应生成1 ml H2O(l)时,放出57.3 kJ热量D.已知:S(s)+O2(g)===SO2(g) ΔH1;S(g)+O2(g)===SO2(g) ΔH2,则 ΔH1>ΔH2
    解析 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等物质的量的异丁烷的能量比正丁烷低,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A项错误;燃烧热为1 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水为气态,则对应的ΔH不是C2H4(g)的燃烧热,B项错误;反应还生成了BaSO4(s),放热应大于57.3 kJ,C项错误;两个反应均是放热反应,S(g)完全燃烧时放热更多,故|ΔH1|<|ΔH2|,则ΔH1>ΔH2,D项正确。
    6.(2020·吉安模拟)已知碳、一氧化碳、晶体硅的燃烧热分别是ΔH1、ΔH2、ΔH3,则工业冶炼晶体硅反应2C(s)+SiO2(s)===Si(s)+2CO(g) ΔH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ΔH1>ΔH2B.2ΔH1-2ΔH2-ΔH3=ΔH4C.C(s)+ O2(g)===CO(g) ΔH1D.Si+O2===SiO2 ΔH3
    解析 1 ml C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 ml 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ΔH1<ΔH2,A错误;根据题给信息,可分别得到热化学方程式:①C(s)+O2(g)===CO2(g) ΔH1,②CO(g)+ O2(g)===CO2(g) ΔH2,③Si(s)+O2(g)===SiO2(s) ΔH3,将①×2-②×2-③得,2C(s)+SiO2(s)===Si(s)+2CO(g) ΔH4=2ΔH1-2ΔH2-ΔH3,B正确;C、D错误。
    7.(2019·天津蓟州高三联考)已知:①2H2(g)+O2(g)===2H2O(g) ΔH=-483.6 kJ·ml-1;②H2(g)+S(g)===H2S(g) ΔH=-20.1 kJ·m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反应②中改用固态硫,则消耗1 ml S(s)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0.1 kJB.从焓变数值知,单质硫与氧气相比,更容易与氢气化合C.由①②知,水的热稳定性弱于硫化氢D.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l-1
    解析 固体变为气体,吸收热量,若反应②中改用固态硫,则消耗1 ml S(s)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0.1 kJ,A项正确;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 ml氢气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比1 ml氢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量多221.7 kJ,说明氧气与单质硫相比更容易与氢气化合,B项错误;无法直接比较热稳定性,C项错误;燃烧热为标准状况下,1 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反应①生成的是气态水而不是液态水,D项错误。
    8.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1)如图是N2(g)和H2(g)反应生成1 ml NH3(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2和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ΔH=-92 kJ·ml-1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热化学方程式。N2和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 2NH3(g) ΔH=-92 kJ·ml-1。
    (2)NO与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NO(g)+2CO(g) 2CO2(g)+N2(g) ΔH=a kJ·ml-1,但该反应的速率很小,若使用机动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尾气中的NO与CO可以转化成无害物质排出。上述反应在使用“催化转化器”后,a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的反应热,所以2NO(g)+2CO(g) 2CO2(g)+N2(g) ΔH=a kJ·ml-1,使用机动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后,a不变。
    (3)用NH3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4NH3(g)+3O2(g)===2N2(g)+6H2O(g) ΔH1=-a kJ·ml-1 ①N2(g)+O2(g)===2NO(g) ΔH2=-b kJ·ml-1 ②若1 ml NH3还原NO至N2,则该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ΔH3=_____ kJ·ml-1(用含a、b的式子表示)。
    解析 ①-②×3得4NH3(g)+6NO(g)===5N2(g)+6H2O(g) ΔH1-3ΔH2=(3b-a)kJ·ml-1,若1 ml NH3还原NO至N2,则该反应过程中的反应
    (4)已知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①Fe2O3(s)+3CO(g)===2Fe(s)+3CO2(g)ΔH1=-25 kJ·ml-1②3Fe2O3(s)+CO(g)===2Fe3O4(s)+CO2(g)ΔH2=-47 kJ·ml-1③Fe3O4(s)+CO(g)===3FeO(s)+CO2(g)ΔH3=+640 kJ·ml-1请写出FeO(s)被CO(g)还原成Fe(s)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g)===Fe(s)+CO2(g) ΔH=-218 kJ·ml-1
    相关课件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9章 第29讲 烃的衍生物: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9章 第29讲 烃的衍生物,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9讲烃的衍生物,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必备知识·梳理夯实,考点一卤代烃,卤素原子,CnH2n+1X,-氯丁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5章 第29讲 化学键 分子的空间结构(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5章 第29讲 化学键 分子的空间结构(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化学键电子式,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阳离子,不同种,非极性,头碰头,肩并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3讲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3讲化学能与热能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向环境释放,从环境吸收,聚集状态,同等倍数,kJ·mol-1,答案66475,完全燃烧,能源及利用,aΔH2,-ΔH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6章 第29讲 化学能与热能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