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考点讲解与训练第7章力真题演练(原卷版+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
1.(2021•徐州)下列生活中的物品,利用弹力来工作的是( )
A.铅垂线B.静电除尘刷C.弹簧秤D.指南针
2.(2020•黑龙江)如图,甲物重15N,乙物重5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则测力计示数( )
A.5NB.10NC.15ND.20N
3.(2020•邵阳)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4.(2022•德阳)下列一些物理数据,说法合理的是( )
A.一位初中学生身高大约是160cm B.一本物理课本质量大约是220mg
C.我们骑自行车的速度一般是72km/h D.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50N
5.(2021•昆明)下列四个现象中,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另外几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不等效的是( )
A.一只甲壳虫和一群蚂蚁匀速移动同一片树叶的力
B.一个同学和两个同学匀速地将同一桶水从地面搬到桌子上的力
C.一头牛将一辆轿车和一群人将一辆卡车从泥沼中拉出来的力
D.两个人坐在一艘小船上,只有其中一个人划和两个人划,使船匀速运动的力
6.(2022•鄂州)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学们课后开始联想一些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情景。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扬我国威。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
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同时改变了球的形状和球的运动状态
D.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7.(2020•常州)小明在家进行趣味物理实验“竖辣椒”,通过不断调节,最终把一根辣椒竖立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辣椒的受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0•天津)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一只测温枪所受的重力约为40N
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
D.“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
9.(2020•玉林)如图所示的事例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力使弓形变 B.力使跳板弯曲
C.力使弹簧伸长 D.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
10.(2022•烟台)踢足球是很多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
B.运动员踢足球时脚会有疼痛感,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守门员抱住飞向球门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要运动员对足球施加大小相同的力,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11.(2020•益阳)如图所示,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2.(2020•遵义)为了增强体质,每天锻炼一小时,同学们积极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下列活动所涉及力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排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力
B.投掷出去在空中飞行的实心球仍受推力作用
C.篮球撞到篮板反弹回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3.(2020•苏州)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内壁光滑的竖直圆筒,筒底固定一根弹簧。将一小球放置在弹簧上,静止时位于A点(如图乙)。现将小球下压至B点,并用此处的装置锁定(如图丙)。解锁后,小球向上弹出筒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丙中的压力
②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图丙中的压力
③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大
④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
14.(多选)(2020•莱芜区)下列各项是某个中学生对相关数据的估计,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
C.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1s 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0.5kg
15.(多选)(2022•日照)下列现象中,是因为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有( )
A.汽车刹车时,乘客身体前倾
B.细线的拉力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
C.容器两侧盛有液面高度不同的同种液体,橡皮膜向低的一侧凸出D.抽成真空的铁桶被大气压瘪了
二、填空题。
16.(2022•阜新)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出行是大家喜爱的方式之一。自行车启动时,人用脚向后蹬地,自行车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骑行时,轮胎被压瘪一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7.(2020•山西)通过银幕,看着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的太空中工作,的确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假如你自己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你面前有一大块与你相对静止的太空巨石,你用力向前将它推开……请你展开想象,你将会怎样?
,其原因是 。
18.(2022•威海)太阳风是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部分带电粒子通过地球附近磁场时,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地球磁场对太阳风的力改变了带电粒子的 ;同时地球的磁场也被压缩了,说明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之间力的作用是 。
19.(2021•辽宁)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如图所示,着陆器启动反推火箭向下喷火减速着陆,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同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着陆器通过 (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20.(2022•江西)如图所示,圆筒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此时,该测力计的读数是 N。
21.(2020•恩施州)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 ,来回拉动挂钩无异常后,将石块挂在测力计下,静止时如图所示。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 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 的知识,可得知石块所受重力大小。
22.(2022•黔东南州)2022年6日3日,赛龙舟文化风采展示活动在镇远古城举办,活动紧扣传统文化传承,内容丰富多彩。活动现场直播是通过 波来将信息传递给全州各地电视机前观众们的。如图所示是某队比赛时的情景,现场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龙舟队,这是由光发生 的缘故。运动员用船桨奋力向后划水,龙舟猛向前行,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23.(2022•金昌)2022年3月28日在亚洲杯女足决赛中,中国姑娘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顽强拼搏,最终实
现了史诗般的逆转,赢得冠军。如图所示是中国队员“头球攻门”的情景,当运动员用头顶球时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滚动的足球会在草坪上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 力的作用(选填“受到”或“不受”)。
三、作图题。
24.(2022•南通)如图,重为G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5.(2022•滨州)画出图中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受力的示意图。
26.(2022•六盘水)如图所示是运动员骑自行车比赛时的情景,请画出地面对自行车后轮作用力的示意图(O点是力的作用点)。
四、实验探究题。
27.(2022•牡丹江)【细心观察,合理猜想】如图所示,小冰使用洗手液时,发现出液量不易控制。观察洗
手液瓶的结构并结合日常使用情况,请你猜想每次按压的出液量可能与
和 有关。向下按压,出液管向下运动,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洗手液被压出来是因为出液管内部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出液口外部的压强。闻到有酒精的气味,这表明 。
28.(2021•陕西)同学们在学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自制了一个“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不挂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零刻度线:挂1N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1N;将这段距离等分为20格,每格表示0.05N。用此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发现测量值不准确。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同学们探究了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外力的关系。他们利用规格为0.05N的螺母若干、刻度尺、橡皮筋、白板等进行了实验探究。不挂重物时,使橡皮筋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挂不同重物时,橡皮筋下端对应不同的刻度值,作出标记,如图所示。
(1)螺母挂在橡皮筋下静止时,受到橡皮筋的拉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2)同学们在橡皮筋下依次挂上个数不等的螺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橡皮筋下所挂重物越重,橡皮筋的伸长越 。
②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每增加1个螺母时,刻度尺读数的变化量总体上是不同的,但中间有部分读数的变化量是相同的。若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70.0mm处,推测橡皮筋下所挂的物体重约为 N(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挂另一重物,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15.0mm处,此时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此物体的重。
(3)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用此橡皮筋重新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测力计,橡皮筋上端和刻度尺的位置保持不变。若使测力计的量程最大,零刻度线应标在刻度尺的 mm刻度处,此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 。
(4)同学们更换不同的橡皮筋进行探究,发现其它橡皮筋的特点均与此相似,他们由此总结出,若要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受橡皮筋材料影响,刻度均匀部分可测量范围 ,整体上测量不准确,所以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
五、解答题。
29.(2020•六盘水)如图所示,将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固定在水平地面,甲、乙两钢球(m甲>m乙)正对弹簧从同一高度h同时自由下落,两球接触弹簧并向下压缩弹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各自速度达到最大值的位置时,哪个球使弹簧形变程度更大?
(2)若两球各自再继续向下运动相同的距离时,它们所受的合力分别为F甲和F乙,请判断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整个过程均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螺母个数n/个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螺母总重G/N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刻度尺读数L/mm
0
5.0
11.0
20.0
30.0
45.0
60.0
75.0
90.0
110.0
133.0
158.0
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真题演练(解析版)
第七章 力
一、选择题。
1.(2021•徐州)下列生活中的物品,利用弹力来工作的是( )
A.铅垂线B.静电除尘刷C.弹簧秤D.指南针
【答案】C。
【解答】解:A.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静电除尘刷是利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弹簧秤的弹簧受力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弹力,是利用弹力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
D.指南针是受地磁场作用,而南北指向的,所以是利用磁场对磁体的作用来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0•黑龙江)如图,甲物重15N,乙物重5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则测力计示数( )
A.5NB.10NC.15ND.20N
【答案】A。
【解答】解: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则测力计右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F=G乙=5N,所以该测力计示数是5N。
故选:A。
3.(2020•邵阳)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答案】B。
【解答】解: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因为橡皮泥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A错误;
B、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运动员离开后能够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B正确;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粉笔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C错误;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饼干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D错误。
故选:B。
4.(2022•德阳)下列一些物理数据,说法合理的是( )
A.一位初中学生身高大约是160cm B.一本物理课本质量大约是220mg
C.我们骑自行车的速度一般是72km/h D.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50N
【答案】A。
【解答】解:A、初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0cm,即1.6m,符合实际,故A正确;
B、一本物理课本质量大约是220g,故B错误;
C、我们开汽车的速度一般是72km/h,自行车的速度一般是5m/s=18km/h,故C错误;
D、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600N,故D错误;
故选:A。
5.(2021•昆明)下列四个现象中,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另外几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不等效的是( )
A.一只甲壳虫和一群蚂蚁匀速移动同一片树叶的力
B.一个同学和两个同学匀速地将同一桶水从地面搬到桌子上的力
C.一头牛将一辆轿车和一群人将一辆卡车从泥沼中拉出来的力
D.两个人坐在一艘小船上,只有其中一个人划和两个人划,使船匀速运动的力
【答案】C。
【解答】解:A、一只甲壳虫和一群蚂蚁匀速移动同一片树叶的力,都是同一树叶移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A正确;
B、一个同学和两个同学匀速地将同一桶水从地面搬到桌子上的力,都是一桶水搬到桌子上,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B正确;
C、一头牛将一辆轿车和一群人将一辆卡车从泥沼中拉出来的力,牛拉的是轿车,人拉的是卡车,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C错误;
D、两个人坐在一艘小船上,只有其中一个人划和两个人划,使船匀速运动的力,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6.(2022•鄂州)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学们课后开始联想一些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情景。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扬我国威。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
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同时改变了球的形状和球的运动状态
D.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答案】C。
【解答】解:AB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不仅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还使球发生形变,故AB错误、C正确;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7.(2020•常州)小明在家进行趣味物理实验“竖辣椒”,通过不断调节,最终把一根辣椒竖立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辣椒的受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
由题知,辣椒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状态,辣椒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图中所示辣椒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二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都作用在辣椒上(作用点也可以都画在重心上),故A正确;
B、图中所示辣椒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故B错误;
C、图中所示辣椒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重力的作用点不在重心、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
D、图中所示辣椒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重力的作用点不在重心、二力方向不相反、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故D错误。
故选:A。
8.(2020•天津)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一只测温枪所受的重力约为40N
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
D.“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
【答案】D。
【解答】解:
A、测温枪的质量约50g,故所受的重力约为:G=mg=0.05kg×10N/kg=0.5N,故A错误。
B、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0g=0.5kg,故B错误。
C、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mm,故C错误。
D、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符合实际,故D正确。
故选:D。
9.(2020•玉林)如图所示的事例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力使弓形变
B.力使跳板弯曲
C.力使弹簧伸长
D.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
【答案】D。
【解答】解:
A、在力的作用下,弓弯曲发生形变,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力使跳板变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力使弹簧伸长,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力改变了木箱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2•烟台)踢足球是很多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
B.运动员踢足球时脚会有疼痛感,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守门员抱住飞向球门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要运动员对足球施加大小相同的力,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答案】B。
【解答】解:A、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后还会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不再受脚的踢力;足球始终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运动员踢足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球也会给脚一个力,脚会感到疼,故B正确;
C、守门员抱住了飞向门框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施加力的大小相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1.(2020•益阳)如图所示,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答】解: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运动员的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由图可知,A图中重力的方向错误,C图中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都错误,B图中重力的作用点错误,只有D图正确。
故选:D。
12.(2020•遵义)为了增强体质,每天锻炼一小时,同学们积极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下列活动所涉及力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排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力
B.投掷出去在空中飞行的实心球仍受推力作用
C.篮球撞到篮板反弹回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答】解:A、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手对排球的力等于排球对手的力,A错误;
B、实心球由于具有惯性,投掷后虽然不受推力的作用,仍然能在空中飞行,B错误;
C、篮球反弹回来,说明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改变的原因是因为受到篮板对它的力的作用,C正确;
D、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和足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但是分别作用在地面和足球上,且方向相同都竖直向下,所以这两个力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D错误;
故选:C。
13.(2020•苏州)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内壁光滑的竖直圆筒,筒底固定一根弹簧。将一小球放置在弹簧上,静止时位于A点(如图乙)。现将小球下压至B点,并用此处的装置锁定(如图丙)。解锁后,小球向上弹出筒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丙中的压力
②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图丙中的压力
③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大
④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
【答案】D。
【解答】解:
①②、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图乙、丙对桌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圆筒、弹簧和小球的总重力,故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解锁后,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重力小于弹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越来越大;随着弹簧压缩量的减小,弹力逐渐减小,当弹力与重力相等,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弹力小于重力时,合力向下,小球速度减小,故③错误、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多选)(2020•莱芜区)下列各项是某个中学生对相关数据的估计,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
C.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1s 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0.5kg
【答案】ABD。
【解答】解: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F=G=mg=0.1kg×10N/kg=1N,故A正确。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26℃,故B正确。
C.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0.3s左右,故C错误
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0.5kg,符合实际,故D正确。
故选:ABD。
15.(多选)(2022•日照)下列现象中,是因为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有( )
A.汽车刹车时,乘客身体前倾
B.细线的拉力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
C.容器两侧盛有液面高度不同的同种液体,橡皮膜向低的一侧凸出D.抽成真空的铁桶被大气压瘪了
【答案】BCD。
【解答】解:A、汽车行驶时,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急刹车时乘客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乘客会向前倾倒,与力的作用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细线的拉力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线对橡皮的拉力的方向时刻发生变化,使橡皮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B符合题意;
C、容器两侧盛有液面高度不同的同种液体,橡皮膜两侧受到了水的压力不同,所以橡皮膜会向液体少的一侧凸出,水的压力改变了橡皮膜的形状,故C符合题意;
D、抽成真空的铁桶被大气压瘪了,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符合题意。
故选:BCD。
二、填空题。
16.(2022•阜新)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出行是大家喜爱的方式之一。自行车启动时,人用脚向后蹬地,自行车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骑行时,轮胎被压瘪一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
【答案】相互;形状。
【解答】解:(1)自行车启动时,人用脚向后蹬地,脚给地向后的力,同时地给脚向前的力,人和自行车一起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轮胎受力后被压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相互;形状。
17.(2020•山西)通过银幕,看着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的太空中工作,的确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假如你自己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你面前有一大块与你相对静止的太空巨石,你用力向前将它推开……请你展开想象,你将会怎样?
向后运动 ,其原因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答案】向后运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假如你自己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你面前有一大块与你相对静止的太空巨石,你用力向前将它推开,人会受到巨石的反作用力,故人会向后运动,原因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向后运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8.(2022•威海)太阳风是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部分带电粒子通过地球附近磁场时,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地球磁场对太阳风的力改变了带电粒子的 运动状态 ;同时地球的磁场也被压缩了,说明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之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答案】运动状态;相互的。
【解答】解:如图所示,太阳风的部分带电粒子通过地球附近磁场时,地球磁场对太阳风的力改变了带电粒子的运动状态;
同时地球的磁场也被太阳风压缩了,说明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的。
19.(2021•辽宁)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如图所示,着陆器启动反推火箭向下喷火减速着陆,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同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着陆器通过 电磁波 (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答案】相互;运动状态;电磁波。
【解答】解:(1)着陆器启动反推火箭向下喷火减速着陆,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喷出的气体对着陆器有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使着陆器减速;
(2)着陆器受到气体的反作用力,使着陆器的速度减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电磁波能传递信息且能在真空中传播,着陆器是通过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相互;运动状态;电磁波。
20.(2022•江西)如图所示,圆筒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1 N;此时,该测力计的读数是 1.5 N。
【答案】0.1;1.5。
【解答】解:从图中可知相邻两条刻度线表示0.1N,故分度值为0.1N;
对圆筒测力计来说,其示数是指露出外壳的刻度线对应的最大值,则此时该测力计的读数是1.5N。
故答案为:0.1;1.5。
21.(2020•恩施州)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 零刻度线上 ,来回拉动挂钩无异常后,将石块挂在测力计下,静止时如图所示。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 3.6 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 二力平衡 的知识,可得知石块所受重力大小。
【答案】零刻度线上;3.6;二力平衡。
【解答】解:
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该搞清楚量程、分度值,并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即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3.6N;
挂钩对弹簧的拉力与弹簧对挂钩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挂钩对石块的拉力与石块对挂钩的拉力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而石块的重力与挂钩对石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可得知石块所受重力大小。
故答案为:零刻度线上;3.6;二力平衡。
22.(2022•黔东南州)2022年6日3日,赛龙舟文化风采展示活动在镇远古城举办,活动紧扣传统文化传承,内容丰富多彩。活动现场直播是通过 电磁 波来将信息传递给全州各地电视机前观众们的。如图所示是某队比赛时的情景,现场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龙舟队,这是由光发生 漫反射 的缘故。运动员用船桨奋力向后划水,龙舟猛向前行,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答案】电磁;漫反射;相互。
【解答】解:全州各地电视机前观众们通过卫星的实况转播欣赏了比赛直播,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号,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观众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龙舟队,是因为光在龙舟队上发生了漫反射;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运动员用船桨奋力向后划水,龙舟猛向前行。
故答案为:电磁;漫反射;相互。
23.(2022•金昌)2022年3月28日在亚洲杯女足决赛中,中国姑娘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顽强拼搏,最终实
现了史诗般的逆转,赢得冠军。如图所示是中国队员“头球攻门”的情景,当运动员用头顶球时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滚动的足球会在草坪上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 受到 力的作用(选填“受到”或“不受”)。
【答案】运动状态;受到。
【解答】解:足球比赛中,当运动员用头顶球时,足球的运动方向改变,是力作用的结果,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受到。
三、作图题。
24.(2022•南通)如图,重为G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解答】解: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时,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过小球的重心作出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并标上符号。如下图所示:
25.(2022•滨州)画出图中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受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所受空气浮力忽略不计,无人机受重力和升力的作用,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无人机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重力G和升力F,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下图所示:
26.(2022•六盘水)如图所示是运动员骑自行车比赛时的情景,请画出地面对自行车后轮作用力的示意图(O点是力的作用点)。
【解答】解:自行车后轮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为自行车后轮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故摩擦力方向与之相反,是向前的;
地面对自行车后轮有向上的支持力,作用点在后轮上,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上,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7.(2022•牡丹江)【细心观察,合理猜想】如图所示,小冰使用洗手液时,发现出液量不易控制。观察洗
手液瓶的结构并结合日常使用情况,请你猜想每次按压的出液量可能与 向下按压的程度 和 出液管的粗细 有关。向下按压,出液管向下运动,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洗手液被压出来是因为出液管内部的压强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出液口外部的压强。闻到有酒精的气味,这表明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
【答案】向下按压的程度;出液管的粗细;运动状态;大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结合日常使用情况,猜想每次按压的出液量可能与向下按压的程度与出液管的粗细有关(或按压力的大小或按压次数或出液口的大小或洗手
液的质量或洗手液的粘稠程度或洗手波的密度等)(说明:答出与结构或其中液体相关的猜想均可);出液管向下运动,说明力改变了出液管的运动状态;用力向下按压出液管,瓶内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当瓶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洗手液就被压出来了;闻到有酒精的气味,这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向下按压的程度;出液管的粗细;运动状态;大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8.(2021•陕西)同学们在学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自制了一个“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不挂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零刻度线:挂1N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1N;将这段距离等分为20格,每格表示0.05N。用此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发现测量值不准确。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同学们探究了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外力的关系。他们利用规格为0.05N的螺母若干、刻度尺、橡皮筋、白板等进行了实验探究。不挂重物时,使橡皮筋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挂不同重物时,橡皮筋下端对应不同的刻度值,作出标记,如图所示。
(1)螺母挂在橡皮筋下静止时,受到橡皮筋的拉力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2)同学们在橡皮筋下依次挂上个数不等的螺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橡皮筋下所挂重物越重,橡皮筋的伸长越 长 。
②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每增加1个螺母时,刻度尺读数的变化量总体上是不同的,但中间有部分读数的变化量是相同的。若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70.0mm处,推测橡皮筋下所挂的物体重约为 0.33 N(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挂另一重物,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15.0mm处,此时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此物体的重。
(3)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用此橡皮筋重新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测力计,橡皮筋上端和刻度尺的位置保持不变。若使测力计的量程最大,零刻度线应标在刻度尺的 30.0 mm刻度处,此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 0~0.2N 。
(4)同学们更换不同的橡皮筋进行探究,发现其它橡皮筋的特点均与此相似,他们由此总结出,若要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受橡皮筋材料影响,刻度均匀部分可测量范围 小 ,整体上测量不准确,所以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
【答案】(1)等于;(2)长;0.33;不能;(3)30.0;0~0.2N;(4)小。
【解答】解:
(1)螺母静止,受到橡皮筋的拉力和它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橡皮筋下所挂重物越重,橡皮筋所受拉力越大,刻度尺读数越大,即橡皮筋的伸长越长;
在第5次到第8次实验中,橡皮筋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设橡皮筋所受拉力为Fx时,刻度尺的示数L为70.0mm,
则有:(L7﹣L5):(Lx﹣L5)=(F7﹣F5):(Fx﹣F5),
即:(60.0mm﹣30.0mm):(70.0mm﹣30.0mm)=(0.30N﹣0.20N):(Fx﹣0.20N),
解得:Fx=0.33N;
在其他次数实验中,橡皮筋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没有精确的数量关系,若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15.0mm处时,并不能确定此时对应的物体重;
(3)在第5次到第8次实验中,橡皮筋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要用此橡皮筋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测力计,精确的测量范围应在其伸长量为30.0mm到90.0mm之间,测力范围为0~0.2N;
(4)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受橡皮筋材料影响,刻度均匀部分可测量范围小,整体上测量不准确,所以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
故答案为:(1)等于;(2)长;0.33;不能;(3)30.0;0~0.2N;(4)小。
五、解答题。
29.(2020•六盘水)如图所示,将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固定在水平地面,甲、乙两钢球(m甲>m乙)正对弹簧从同一高度h同时自由下落,两球接触弹簧并向下压缩弹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各自速度达到最大值的位置时,哪个球使弹簧形变程度更大?
(2)若两球各自再继续向下运动相同的距离时,它们所受的合力分别为F甲和F乙,请判断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整个过程均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1)甲;(2)F甲=F乙。
【解答】解:(1)由于m甲>m乙,所以G甲>G乙,
球在下落过程中,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球受到的重力等于受到的弹力,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所以甲受到的弹力大于乙受到的弹力,甲弹簧发生的弹性形变大于乙弹簧发生的弹性形变。
(2)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球受到的重力等于受到的弹力,在速度最大处再向下运动相同的距离,由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压缩量跟受到的压力成正比,所以甲弹簧和乙弹簧再次发生的弹性形变相同,再次产生的弹力相同,这个再次产生的弹力即合力,所以甲乙所受的合力相等,即F甲=F乙。
故答案为:(1)甲;(2)F甲=F乙。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螺母个数n/个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螺母总重G/N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刻度尺读数L/mm
0
5.0
11.0
20.0
30.0
45.0
60.0
75.0
90.0
110.0
133.0
158.0
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考点讲解与训练第8章运动和力真题演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考点讲解与训练第8章运动和力真题演练(原卷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考点讲解与训练第三章物态变化(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考点讲解与训练第三章物态变化(原卷版+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温度定义,温度的单位,温度的测量——温度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考点讲解与训练第2章声现象真题演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考点讲解与训练第2章声现象真题演练(原卷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