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练)(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73854/1-17267571608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练)(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73854/1-1726757160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练)(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73854/1-17267571609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练)(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73854/0-17267571579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练)(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73854/0-1726757158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练)(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73854/0-17267571581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练)(解析版)
展开1.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可直接加热,可用作反应容器
B.②可用于蒸馏操作,冷凝水应“上进下出”
C.为球形干燥管,也可用作防倒吸装置
D.④用作洗气瓶时,气体应“长进短出”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制备溴苯并验证其反应类型
B.图2 分离乙醇与乙酸
C.图3蒸发结晶制备NH4Cl(s)
D.图4高温熔化烧碱
3.化学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5.实验室制备并收集氨气,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D.
6.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④均标有使用温度`B.①、③、④可用作反应容器
C.③、⑤可用于物质分离`D.①、③可加热
7.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8.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吸收氨气并防倒吸B.用乙制备SO2
C.用丙制备乙酸乙酯D.用丁分离苯和三溴苯酚
9.实验室以铜和浓硫酸为原料,按照制备SO2、检验所有气体产物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10.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11.亚硝酸钠()是一种肉制品生产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实验室通过以下反应制备:。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NOB.用装置乙干燥NO
C.用装置丙合成D.用装置丁处理尾气
12.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是
1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5.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16.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是否能与形成络离子。查阅资料:向难溶电解质中加入具有不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会使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增大,这种现象叫做“盐效应”。实验表明:“盐效应”与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电量有关。分别取等量的纯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实验Ⅱ中,KCl溶液能促进溶解B.相同浓度下,KSCN溶液盐效应大于KCl溶液
C.滤液中+2价铁离子总浓度:实验Ⅰ=实验ⅡD.实验表明,和不能形成络离子
17.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18.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19.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20.下列有机物的实验室制备装置(夹持仪器省略)中,正确的是
1.(2022·海南卷)《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A. 洗涤 B. 粉碎 C. 萃取 D. 蒸发
2.(2022·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灼烧法做“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实验时,须将海带进行灰化
B.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时,不能将滤纸条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C.将盛有苯酚与水形成浊液的试管浸泡在80℃热水中一段时间,浊液变澄清
D.不能将实验室用剩的金属钠块放回原试剂瓶
3.(2021·北京卷)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试剂、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均正确的是
4.(2021·广东卷)测定浓硫酸试剂中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③移取待测液,用的溶液滴定。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A. B. C. D.
5. (2021·广东卷)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6.(2021·海南卷)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a、b表示加入的试剂),能实现的是
7.(2021·海南卷)一次性鉴别等浓度的、、三种溶液,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测定B.焰色试验
C.滴加溶液D.滴加饱和溶液,微热
8.(2021·海南卷)依据下列实验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9. (2021·河北卷)下列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图甲测定醋酸浓度B. 图乙测定中和热
C. 图丙稀释浓硫酸D. 图丁萃取分离碘水中的碘
10.(2021·湖北卷)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A.测量溶液的pH
B.稀释浓硫酸
C.检验装置气密性
D.快速制氨气
A
B
C
D
稀释浓硫酸
该仪器可用于冷凝回流
可用该装置制备C2H2
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制备Fe(OH)2
A.煅烧石灰石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收集并检验NH3
D.用该装置制取少量CO2
A
B
C
D
X
CuCl2溶液
FeCl3溶液
Fe2O3
FeSO4溶液
Y
FeCl3
CuCl2
Al2O3
Fe2(SO4)3
Z
Cu
Fe
NaOH溶液
Cl2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往Na2Si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有透明凝胶生成
非金属性:C>Si
B
向两支均盛有10mL0.1ml•L-1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3滴0.05ml•L-1的Fe2(SO4)3溶液和0.1ml•L-1CuCl2溶液
前者产生气泡较快
催化能力:Fe3+>Cu2+
C
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火焰上灼烧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该无色溶液中阳离子只含K+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盐酸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淡黄色沉淀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2O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工业上用SiO2与焦炭在高温条件制备粗硅
生成可燃性气体,得到黑色固体粗硅
非金属性:C>Si
B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的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碘在四氯化碳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D
加热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
铝熔化后滴落
氧化铝的熔点很高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取久置的 Na2O2 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验证 Na2O2 是否变质
B
在 0.1 ml·L-1 H2C2O4 溶液中加入少量 NaHCO3 溶液,产生气泡
证明酸性:H2C2O4> H2CO3
C
向较浓的 FeCl2 溶液中滴入少量酸性 KMnO4 溶液,观察到 KMnO4溶液紫色褪去
证明 Fe2+具有还原性
D
向 2mL 0.1 ml·L-1 AgNO3 溶液中先滴加 3 滴 0.1 ml·L-1 N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 5 滴 0.1 ml·L-1 KI 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证明 Ksp(AgCl) > Ksp(AgI)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中滴加5滴的溶液,振荡,再滴加1~2滴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C
加热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酸性溶液
溶液紫红色褪去
有乙烯生成
D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再滴加几滴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转化为黑色沉淀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容量瓶、烧杯、量筒、玻璃棒
蒸馏水、NaCl固体
B
测定NaOH溶液浓度
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
待测NaOH溶液、已知浓度的盐酸、甲基橙试剂
C
制备胶体
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蒸馏水、饱和溶液
D
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量筒、导管、酒精灯
冰醋酸、无水乙醇、饱和溶液
选项
操作或做法
目的
A
取适量补铁口服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探究补铁口服液中铁是否被氧化
B
将尖嘴垂直向下,挤压胶管内玻璃球使气泡排出
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的气泡
C
将溴水滴入KI溶液中,加入苯并充分振荡,用分液漏斗分离得到下层溶液
萃取溶液中生成的碘
D
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
证明淀粉未水解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将氧化铁加入到足量溶液中,充分溶解后,滴入后振荡、静置,观察层颜色变化
氧化性:
B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新制氯水,点在pH试纸上,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测量新制氯水的pH值
C
向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观察现象
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后,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验证蔗糖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A.制乙烯
B.制乙炔
C.制乙酸乙酯
D.制乙酸丁酯
气体
试剂
制备装置
收集方法
A
O2
KMnO4
a
d
B
H2
Zn+稀H2SO4
b
e
C
NO
Cu+稀HNO3
b
c
D
CO2
CaCO3+稀H2SO4
b
c
选项
操作或做法
目的
A
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
制备NO
B
将密闭烧瓶中的NO2降温
探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C
将溴水滴入KI溶液中,加入乙醇并振荡
萃取溶液中生成的碘
D
实验结束,将剩余NaCl固体放回原试剂瓶
节约试剂
选项
气体
a
b
A
稀
B
溶液
C
浓
铁片
D
浓氨水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点燃无色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
为
B
25℃时,向无色的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
溶液仍为无色
溶液的
C
在淀粉和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已知:、分别与卤素单质、卤素离子性质相似]
溶液仍为蓝色
氧化性:
D
在稀中加入少量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有红色固体生成
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
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B
向盛有少量Mg(OH)2沉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饱和NH4Cl溶液,振荡
白色沉淀溶解
C
向盛有3.0mL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人一小块金属钠
有气泡产生
D
向盛有2.0mL甲苯的试管中加人3滴酸性KMnO4,溶液,用力振荡
紫色不变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讲)(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讲)(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化学实验基础讲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化学实验基础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测)(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测)(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化学实验基础测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1化学实验基础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专用)专题11化学实验基础(讲)(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专用)专题11化学实验基础(讲)(原卷版+解析),共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