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第六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1.本试卷共二道大题,共10页。
2.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 仅限于绿色植物B. 全部自养生物以及部分异养生物
C. 全部植物以及细菌真菌D. 仅限于自养生物
2. 多氯联苯(PCB)是人工合成、不易被降解的有机物,有强致畸性,青岛近海海域及生物体内PCB的含量如下表。叙述错误的是( )
A. PCB在生物体内积累造成生物富集现象
B. 根据结果推测鱼类可能处于较高营养级
C. PCB扩散到远海水域体现污染具有全球性
D. PCB污染说明生态系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3.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 , 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以良种、化肥、灌溉和扩大种植面积等为标志的“绿色革命”极大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产值,为缓解人口增长而造成的粮食短缺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作物种植趋于单一化造成的系列不良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各种优良品种的广泛种植淘汰了原有传统品种,提高物种多样性
B. 为提高种植面积毁林开荒,丧失了许多野生物种的潜在价值
C. 单一种植造成农业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易受病虫害侵扰
D. 建立种质资源库、复合型生态农业是应对负效应的有效对策
4. 下图表示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区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采用的生态污水(常含N、Р等元素和有机物)处理技术。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湿地植物可吸收污水中N,P元素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
B. 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可被植物再利用
C. 人工湿地常选用本地物种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比较进水口、出水口N、P元素含量可评估净化效果
5. 近期开始对京西地区多个停采煤矿的采矿废渣山进行生态修复。为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从演替的角度分析,以下对废渣山治理建议中最合理的是( )
A. 放养多种禽畜B. 引入热带速生植物
C. 取周边地表土覆盖D. 修筑混凝土护坡
6. 限量补充培养法可用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如图)。将诱变后的菌株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野生型菌株迅速形成较大菌落,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缓慢,不出现菌落或形成微小菌落。基本培养基中补充精氨酸后,营养缺陷型菌株快速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紫外线照射可诱导野生型菌株发生定向突变B. 精氨酸缺陷型菌株缺乏吸收利用精氨酸的能力
C. 选择图乙中菌落B分离精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D. 步骤加入精氨酸后抑制了野生型菌株生长
7. 为提高鱼体对饲料中脂肪源的利用效率,研究人员欲从罗非鱼肠道微生物中分离出油脂分解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液体培养基对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进行富集培养
B. 以豆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筛选油脂分解菌
C. 可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得到油脂分解菌的单菌落
D. 未接种的全营养培养基作为对照防止灭菌不合格
8. 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和发酵工程生产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传统发酵技术酿酒与发酵工程酿酒的基本原理不同
B. 传统发酵技术通常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发酵工程可人为控制发酵条件
C. 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传统发酵技术不是利用微生物
D. 两者均可获得高纯度微生物菌体本身及其代谢产物
9.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超级细菌”(对多种抗生素有高耐药性)产生。某实验小组研究细菌产生青霉素抗性与青霉素之间的关系,过程及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通过提高抗生素浓度避免超级细菌的产生B. 用接种环在培养基上连续划线获得实验菌落
C. 结果说明图中菌落对青霉素没有抗性D. 细菌培养基在使用前、后均需经过灭菌处理
10. 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某同学拟从中分离出葡萄球菌。下述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 使用无菌棉拭子从皮肤表面取样
C. 用取样后的棉拭子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
D. 观察菌落的形态和颜色等进行初步判断
11. 兰花通过有性繁殖的速度很慢,目前可以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兰花根细胞在不离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B. 组织培养过程中应给予适当光照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光合作用
C. 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D. 以一株植物的叶片或花药为外植体培育的植株基因型相同
12. 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尤以树皮中含量丰富,具有高抗癌活性。下图表示工厂化生产紫杉醇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大量红豆杉属植物树皮中提取紫杉醇会破坏植物资源
B. 只能用红豆杉属植物的树皮做外植体才能获得紫杉醇
C. 振荡培养利于细胞充分接触营养,增加溶氧量
D. 可利用培养的动物细胞来检测紫杉醇抗癌活性
13. 两烟草品系革新一号(2n=48)和粉蓝(2n=24)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了一个体细胞杂种。该杂种具有72条染色体,形态上有别于双亲,自交可结实,但结实率随温度变化而有所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其中原生质体融合体现了细胞膜一定的流动性
B. 体细胞杂种自交可结实说明双亲无生殖隔离
C. 体细胞杂种减数分裂时,双亲染色体相对独立
D. 温度可能影响体细胞杂种减数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
14. 课外小组欲在体外完成hela(宫颈癌)细胞的培养,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 体外培养条件应模拟细胞生长的内环境条件
B. 定期更换培养基可及时为细胞补充营养
C. CO2培养箱提供的CO2可促进细胞呼吸
D. 贴壁生长hela细胞可用胰蛋白酶处理后进行传代培养
15. 研究人员将猴胚胎细胞(a)中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入一雌猴的去核卵母细胞(b)中,得到重组细胞(c),经培养获得胚胎并移植到另一雌猴(d)体内进一步发育,获得克隆猴(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e的细胞内的全部基因都来自a,b不提供基因
B. c经一系列增殖和分化形成e的过程中,细胞核起控制作用
C. d为胚胎发育提供遗传物质和其他适宜条件
D. e的形成过程中没经过受精作用,其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二、填空题(共70分)
16. 为研究外来植物引入对本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展开了相关实验。
(1)研究人员构建多个实验生态系统。系统中添加的外来植物、当地植物、土壤微生物和食草动物构成了_____。所有实验系统外均用透光的网膜隔离,目的是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保证生产者光合作用所需光能
b、防止系统内外动物迁出、迁入
c、阻止实验系统内的热能散失
(2)请在图中补充文字、箭头及相应的生理过程,完善实验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
_____
(3)研究人员测定不同实验系统(引入的外来植物比例不同)的部分指标如图所示。
①结果显示,随外来植物所占比例升高,_____。
②随着快速生长的外来植物的引入,输入生态系统的_____增加,沿_____流动,进而影响系统内其他生物的生物量。
(4)近期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即通过某种方式抵消生态系统产生的CO2,实现CO2“零排放”。根据实验结果及所学知识,辩证分析引入快速生长的外来植物对碳中和的影响。_____
17. 充分挖掘核桃园农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探索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对核桃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与天然核桃林相比,核桃种植园区的生物组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______能力较弱,______稳定性较低,因此需人工维持和管理。
(2)某些地区尝试推广“猪-沼-果”生态循环模式,以减少化肥的使用。
①为探究沼液、沼渣作为有机沼肥是否可提高核桃产量,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
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有机沼肥提高核桃产量的可能机制______。
②生态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请以“果树”“沼气池”“猪”“农户”为关键词,构建该地的生态农业模式图______(用箭头及文字说明)。
③采用沼肥代替化肥进行农业生产,主要体现了______的生态工程原理。
(3)除“猪-沼-果”模式外,还有“果-草-禽”“果-鹅-渔”等多种模式。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
A. 交通不畅、燃料缺乏和经济相对落后的丘陵山地可推广“猪-沼-果”模式
B. “果-草-禽”模式应用的技术操作简单,可在果园虫害严重地区推广
C. 水资源比较充裕,并有池塘的农户可推广“果-鹅-渔”模式
D. 生态循环农业应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注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E. 无论哪种模式都应考虑到除核桃以外其他产品的市场需求
18. 由于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导致耐药菌的种类越来越多,因此寻找耐药菌敏感的抗生素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一直希望从天然资源中筛选和研发新型抗生素,近年研究人员将目光聚焦到海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由于生存环境具有高盐、低温、高压、寡营养等特殊性,猜测海洋微生物可能会产生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的抗生素。为此,研究人员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种致病的作为指示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取自南海深处的海泥称取1g溶于10mL无菌生理盐水中,进一步____成10-2g/mL的溶液。
(2)配制培养基时,需要加入的营养成分除了水和无机盐,还应该包括____。根据研究目的,此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琼脂。灭菌____(前/后)还需要调节PH。
(3)不同海洋微生物菌株的分离纯化可采用____法。将完成此操作的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37℃培养2—4d。然后用接种针挑取____,接种于试管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在培养箱中37℃培养1—2d,获得不同的菌株,处理后保存于-80℃冰箱内。
(4)采用纸片法进行抑菌试验。将滤纸剪成直径为6mm的圆片,灭菌后烘干。用微波炉将培养基融化后,室温放至40℃左右,接种200稀释适当浓度的____,轻摇混匀后倒平板。在烘干的滤纸片上加入50待测菌株的去细胞培养液,待自然干燥后轻放在相应的培养皿中,37℃培养24h后,观察和测量____。实验重复3次。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本实验中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不同之处应是:____。
注:“+”越多代表抑菌作用越显著,“-”表示无抑制作用挑选抑菌效果好的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这几种菌株均属于芽孢杆菌。
(5)来源于海洋微生物的抗生素产品才刚刚起步,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请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可以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19. 由致病疫霉引起的晚疫病是造成马铃薯严重减产的毁灭性病害。马铃薯野生种中含有抗晚疫病基因,但由于存在生殖隔离,难以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将其导入栽培种中。科研人员利用抗病的二倍体马铃薯野生种(2n=24)和易感病的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4n=48)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抗晚疫病马铃薯。
(1)将马铃薯野生种和栽培种的叶片用 ____酶处理,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再加入____试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将融合细胞形成的愈伤组织接种到含有____和营养的培养基上,经____过程发育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____。(至少答出两个)
(2)下图1是对双亲及再生植株的基因组DNA特异性片段进行体外扩增后的电泳结果。图1中泳道____代表再生植株,判断依据是____。
图1
(3)科研人员借助流式细胞仪测定马铃薯野生种、马铃薯栽培种和再生植株的DNA相对含量,结果如下图2,由结果推测再生植株为____倍体,理由是____。
(4)为确定该再生植株是否符合育种要求,还需对其进行____鉴定。
20. 由致病疫霉引起的晚疫病是栽培马铃薯常见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沼渣有机肥是以沼渣为原料经微生物降解而制成的氨基酸有机肥。研究者希望筛选出能充分利用沼渣有机肥抑制致病疫霉的菌株。
(1)沼渣有机肥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碳源和____源,从而可促进抑菌微生物的繁殖。
(2)为筛选适于在沼渣上生长且能抑制致病疫霉的菌株,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称取1克马铃薯根际土壤置于装有____的锥形瓶,制成稀释10倍的土壤稀释液,用____法接种于若干个含____的固体培养基,30℃培养2~4天。
②将上述培养基上生长的所有单菌落接种到同一个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4h后、在培养基表面均匀喷洒____悬液,30℃培养48h后对出现抑菌圈的菌落进行测量,计算每个菌落的____以表示其抑菌能力,最终筛选出菌株RC14。
(3)为检测在施用不同肥料条件下菌株RC14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者将盆栽马铃薯接种致病疫霉7天后进行如下处理,45天后测定发病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中A处应为____,综合上述研究及表中信息推测第4组发病率最低的原因____。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中中”和“华华”——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诞生记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下一根汗毛,吹口气,随即变出上百只一模一样的小孙悟空。如今,这看似遥不可及的神话正在成为现实——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我国诞生;同年12月5日,第二个体细胞克隆猴“华华”又“横空出世”。1月25日,它们的故事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封面,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在此之前,体细胞克隆技术一度风光无限。1997 年,首个体细胞克隆动物“多莉”羊出生;随后,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不仅诞生出包括马、牛、羊、猪和骆驼等在内的大型家畜,还诞生了包括小鼠、大鼠、兔、猫和狗在内的多种实验动物。然而,与人类最为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难题,却一直没有攻克。
“中中”、“华华”这两只备受瞩目的小猴子是对可爱的“姐妹花”,她们的基因都来自同一个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相关科研人员从胎儿猴的成纤维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并将之插入移除细胞核后的卵细胞中。他们将 21 个这样处理的卵细胞放入代孕母猴体内,其中有6只母猴成功受孕,2只最终生产出活的克隆猴。
传统医药实验大量采用小鼠,但药物研发通常使用的小鼠模型和人类相差甚远,在小鼠模型上花费巨大资源筛选到的候选药物用于人类患者后,很多无效或有不可接受的副作用。猴的生理器官跟人更为相近,所以各种免疫缺陷、肿瘤、代谢紊乱等疾病如果都是因为基因的缺陷,就可以用克隆猴制作模型。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推动中国率先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医药研发产业链,促进针对阿尔茨海默症、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
(1)请写出“中中”、“华华”产生过程中涉及的三个生物学术语:_____。
(2)我国克隆猴利用的猴胎儿成纤维细胞,是已分化的体细胞,从理论上分析,它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
(3)下图能正确表示这一动物克隆技术原理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4)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的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与核供体动物的性状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_____。
(5)与小鼠模型相比,克隆猴作为人类疾病及药物研发模型生物的优点是_____。采样点
海域PCB平均含量(ng/g)
肌肉组织PCB平均含量(ng/g)
鱼类
软体类
虾类
1
6.58
116.4
97.5
90.8
2
10.76
547.3
386.7
121.4
3
9.16
524.9
138.3
154.7
分组
土壤中
叶绿素含量(mg/L)
平均单叶宽(cm)
平均单叶长(cm)
产量(kg/亩)
速效氮(mg/kg)
速效磷(mg/kg)
速效钾(mg/kg)
实验组
56
4.94
356.1
2.056
6.92
14.26
29.86
对照组
42.7
4.55
317.4
1.789
6.93
13.85
25.03
菌株编号
E025b
gu2
gu6
gu8
j24
j57
j65
抑菌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
-
-
++
大肠杆菌
+
-
+++
+
++
++
++
组别
处理
发病率(%)
1
施用常规化肥
735
2
A
64.5
3
施用含菌株RC14的常规化肥
57.5
4
施用含菌株C14的沼渣有机肥
16.5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B卷)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B卷)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练习生物B卷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练习生物B卷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西城区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西城区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西城区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