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第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友情提示:
本试卷分为I卷、II卷两部分,共19道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I卷 选择题(共42分)
共14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
1.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极大程度促进了我国群众参与冰雪运动。下列滑雪用品涉及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 滑雪杖——合金B. 滑雪板——聚乙烯
C. 滑雪头盔——聚氯乙烯D. 防护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 丁酸的实验式:B. 羟基的电子式:
C. 乙炔的分子结构模型:D. 丙醛的结构简式:
3. 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加成反应的是
A. 苯与液溴和铁粉混合B. 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后颜色变浅D. 灼热的铜丝伸入无水乙醇中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酸与乙二酸互为同系物
B. 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 CH3CH2C≡CCH(CH3)2的名称为:2-甲基-4-己炔
D.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产物不同
5. 如图图示实验能达成相应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6.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基团间存在影响的是
A.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B.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C. 苯酚能与溶液反应而苯甲醇不能D. 氯乙酸(ClCH2COOH)的酸性强于乙酸
7. 某有机物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有机物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有机物中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
C. 有机物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又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D. 1ml有机物A和足量的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
8. 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如下:
① 向浓H2SO4乙醇混合液中滴入乙酸后,加热试管A
② 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
③ 停止加热,振荡试管B,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
④ 取下层褪色后的溶液,滴入酚酞后又出现红色
结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加热利于加快酯化反应速率,故温度越高越好
B. ③中油状液体层变薄主要是乙酸乙酯溶于Na2CO3溶液所致
C. 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
D. 取②中上层油状液体测其核磁共振氢谱,共有3组峰
9. 间苯三酚可用于合成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3,5-二甲氧基苯酚,反应如图:
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将获得的有机层(含少量氯化氢)进行洗涤,然后分离提纯得到产物。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分离出甲醇操作是蒸馏
C. 洗涤时,可用饱和溶液除去有机层中的氯化氢
D. 间苯三酚与3,5-二甲氧基苯酚均可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0. 一定温度下,CH3CH2CH3的氯化、溴化反应能量变化及一段时间后产物的选择性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资料:R+XRX(R为烷基自由基,X为卤素自由基);通常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越大。
A. 丙烷氯代或溴代反应均可能产生同分异构体
B. 正丙基自由基(CH3CH2CH2)比异丙基自由基[CH(CH3)2]稳定
C. 升高温度,体系中n(1-氯丙烷)∶n(2-氯丙烷)的值增大
D. 以丙烷为原料通过“卤代-水解”过程合成2-丙醇时,Br2比Cl2更适于作取代试剂
11.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人工合成了青蒿素,其部分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香茅醛的分子式为:B. “乙丙”发生了还原反应
C. 有机物甲中存在分子内氢键D. 可用银氨溶液鉴别香茅醛和丙
12. 近期,天津大学化学团队以CO2与辛胺为原料实现了甲酸和辛腈的高选择性合成,装置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i2P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B. 辛胺转化为辛腈发生了还原反应
C. In/In2O3-x电极上可能有副产物H2生成
D. 在In/In2O3-x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O2+H2O-2e-=HCOO-+OH-
13. 格林雅试剂简称“格氏试剂”,它可由卤代烃与金属镁在无水乙醚中制得,格氏试剂可与羰基发生加成反应。相关反应表示如下:
i.格氏试剂的制备:RX+ MgRMgX。
ii.格氏试剂与羰基的加成反应:。
若利用上述反应合成2-甲基-1-丁醇,选用的有机原料正确的一组是
A. 2-溴丁烷和甲醛B. 一溴甲烷和丁醛C. 一溴甲烷和丙酮D. 溴乙烷和甲醛
14. D-酒石酸(C4H6O6)是一种二元有机弱酸, Ka1= 9.2×10-4,Ka2= 4.6×10-5,1 ml酒石酸最多能与4 ml 金属钠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酒石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可能有手性碳原子
B. D-酒石酸中碳原子有sp2、sp3两种杂化方式
C. D-酒石酸可以发生加聚反应,能与碳酸钠产生CO2气体
D. 常温下,等物质量的D-酒石酸与KOH反应后,水溶液pH<7
II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15. 中学常见的有机物:乙烷、乙烯、溴乙烷、乙醇、苯酚、乙酸、乙酸乙酯。
(1)物质结构
①7种物质的分子中只含有键的是___________。
②7种物质的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
①常温下,溴乙烷水溶性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醇,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②下列烷烃的沸点从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字母序号表示)。
a.异丁烷 b.正丁烷 c.乙烷 d.丙烷
(3)物质转化
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反应如下:
①
②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①得到的溴乙烷中含有少量乙醇,为了制得纯净的溴乙烷,可用蒸馏水洗涤,分液后再加入无水,然后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液 b.蒸馏 c.萃取
②将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___________(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③为了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少量溴乙烷,进行下列操作:
①加热 ②加入溶液 ③加入稀酸化 ④加入溶液
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④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
(4)性质比较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比较乙酸、苯酚、碳酸的酸性强弱,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盛有苯酚钠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浑浊。
①乙酸、苯酚、碳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②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
③苯酚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6. 有机物是合成某医用胶(502医用胶)的中间体。
(1)研究A的结构和性质。
i.将9.0gA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
ii.通过质谱法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iii.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对A的分子结构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②根据A的结构推测,有机化合物A不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取代反应 b.加聚反应 c.消去反应 d.酯化反应
③有机物A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六元环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502医用胶的合成路线如图(部分试剂条件已省略)。
①CH3CHO→X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②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的反应试剂和条件为___________。
④一定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7. 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的应用是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我国科学家研发了葡萄糖的各种应用。
.利用葡萄糖可以获得乙醇、乙二醇等基本化工原料。
(1)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通过葡萄糖和木质素等发酵可制得,并进一步制备聚酯,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i.
ii.ii.RCOOR′+R′′OHRCOOR′′+R′OH(R、R′、R′′代表烃基)
(4)是直链结构,分子内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为芳香族化合物,合成聚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是同分异构体,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a.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1种
b.1mlF和足量溶液反应,可产生2mlCO2
18. 他米巴罗汀是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1)A是芳香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中含氮的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C和F反应得到为可逆反应,推测(一种有机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6)是制他米巴罗汀的重要中间体,以为原料合成的路线如图:
已知:
①试剂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阅资料】i.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缩合等反应生成有色物质;ii.溶液的酸碱性可能会影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初步探究】
(2)实验I的目的是________。
(3)甲同学为了检验实验II中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HNO3,振荡,观察到红色固体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甲同学认为,该实验现象说明实验II中反应生成了Cu。乙同学认为甲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是_____。
【深入探究】乙同学对比实验II和实验III,对实验II能够发生反应的原因提出了猜想:乙醛的还原性随着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并利用实验IV进行验证。
(4)实验IV-1中,Na2S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5)实验IV-2中,B池中的试剂是________。
(6)根据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其猜想成立。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7)综合上述实验,小组同学经过深入讨论,认为除了乙同学的猜想外,与实验III相比,实验II能够发生反应的原因还可能有________和________。A.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B.检验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C.鉴别乙醛和乙醇
D.分离水和硝基苯
物质
沸点/
熔点/
溶解性
甲醇
64.7
易溶于水
3,5-二甲氧基苯酚
172~175
33~36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
乙醇
溴乙烷
密度/
0.7893
1.4604
沸点/
78.5
38.4
谱图
数据分析结果
红外光谱
含有-COOH、-OH
核磁共振氢谱
峰面积比为1:1:1:3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向试管中加入4 mL 10 % NaOH溶液,滴入0.5 mL 水,加入0.5 mL 40 %乙醛溶液,振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后保持沸腾
无色溶液逐渐变黄,并变浑浊;加热后得黄色浊液,之后无明显变化
II
向试管中加入4 mL 10 % NaOH溶液,滴入0.5 mL 2 %CuSO4溶液,振荡;加入0.5 mL 40 %乙醛溶液,振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后保持沸腾
蓝色浊液依次呈绿色、黄色、橙色,最终生成红色固体;之后无明显变化
III
向试管中加入4 mL水,滴入0.5 mL 2 %CuSO4溶液,振荡;加入0.5 mL 40 %乙醛溶液,振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后保持沸腾
蓝色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装置
序号
A池试剂
B池试剂
实验现象
IV-1
0.2% CuSO4溶液
Na2SO4溶液和40%乙醛溶液按体积比9:1混合
指针不偏转,A、B池中均无明显变化
IV-2
0.2% CuSO4溶液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人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人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顺义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顺义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顺义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