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 (含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向14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向14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含解析),共15页。
【2022浙江卷1月】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乙炔的结构简式HC≡CHB.KOH的电子式
C.乙烷的球棍模型: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详解】
A.乙炔中碳碳之间为三键,故结构简式HC≡CH,选项A正确;
B.KOH为离子化合物,故电子式为,选项B正确;
C.为乙烷的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选项C错误;
D.氯离子的核电荷数是17,电子数为18,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选项D正确;
故答案是C。
知识点一 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
eq \a\vs4\al(原子,( eq \\al(\s\up1(A),\s\d1(Z)) X)) eq \b\lc\{(\a\vs4\al\c1(原子核\b\lc\{(\a\vs4\al\c1(质子(Z个)——决定元素的种类,中子[(A-Z)个]\f(在质子数确定后,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核外电子(Z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2)微粒之间的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名师点拨] (1)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如 eq \\al(\s\up1(1),\s\d1(1)) H中没有中子。
(2)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原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原子,如互为同位素的各原子。
(3)破坏原子结构的核裂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4)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F和OH-。
知识点二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①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表现出还原性,在化合物中显正化合价。
②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较易得到电子,活泼非金属原子易形成阴离子,在化合物中主要显负化合价。
③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氦为2电子)稳定结构,不易失去或得到电子,它们的化合价通常表现为0价。
2.原子结构示意图
知识点三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层与能级
(1)能层(n)
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照电子的能量差异将其分成不同能层。通常用K、L、M、N……表示,能量依次升高。
(2)能级
同一能层里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通常用s、p、d、f等表示。
(3)能层与能级的关系
[名师点拨] (1)能层数=电子层数。
(2)第一能层(K),只有s能级;第二能层(L),有s、p两种能级,p能级上有三个原子轨道px、py、pz,它们具有相同的能量;第三能层(M),有s、p、d三种能级。
2.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
①由于核外电子的概率密度分布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为电子云。
②电子云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
(2)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eq \b\lc\{\rc\ (\a\vs4\al\c1(轨道形状\b\lc\{(\a\vs4\al\c1(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各能级上的原子轨道数目\b\lc\{(\a\vs4\al\c1(s能级 1 个,p能级 3 个,d能级5个,f能级7个,……)),能量关系\b\lc\{(\a\vs4\al\c1(①相同能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ns<np<nd<nf,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1s<2s<3s<4s……,③同一能层内形状相同而伸展方向不同的原, 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2px、2py、2pz轨道的, 能量相等))))
3.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能量最低原理:即电子尽可能地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进入能量高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如图为构造原理示意图,即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图:
[注意] 所有电子排布规则都需要满足能量最低原理。
(2)泡利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eq \a\vs4\al(2)个电子,且自旋状态相反。
如2s轨道上的电子排布为 ,不能表示为 。
(3)洪特规则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如2p3的电子排布为 ,不能表示为
或 。
[名师点拨] 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全空(p0、d0、f0)时原子的能量最低,如24Cr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29Cu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4.电子的跃迁与原子光谱
(1)电子的跃迁
(2)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名师点拨] (1)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紫色的波长最短。
(2)焰色反应是电子跃迁的结果,故金属的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
1. eq \\al(\s\up1(99),\s\d1(43)) Tc是医用放射性同位素。下列关于 eq \\al(\s\up1(99),\s\d1(43)) T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子数是56 B.质量数是43
C.质子数是56 D.原子序数是99
2. “原子”原意是“不可再分”的意思。20世纪初,人们才认识到原子不是最小的粒子。从电子层模型分析,Ca原子核外N能层中运动的电子数为( )
A.8 B.2
C.18 D.10
3.钼元素为人体及动植物必须的微量元素,也在钢铁工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钼作为钢的合金化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特别是高温强度和韧性。我国钼元素的储量丰富,在世界上占笫二位。如图所示是钼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95M18O eq \\al(\s\up1(2-),\s\d1(4)) (钼酸根离子)中共计有76个电子
B.M元素是第五周期的主族元素
C.92M、95M、98M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D.98M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4
4.下列电子排布图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
5.现有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结构、性质等信息如下表所述:
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
(1)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离子半径:B________A(填“大于”或“小于”)。
(3)C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_______,其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为____________轨道上的电子,其轨道呈________形。
(4)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D-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肼(N2H4)是发射航天飞船常用的高能燃料,可通过反应2NH3+NaClO=N2H4+NaCl+H2O制备。下列有关微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A.NH3的电子式为
B.N2H4的结构式为
C.Na+的结构示意图:
D.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可表示为Cl
2.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eq \\al(-,5),Neq \\al(-,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eq \\al(+,5)Neq \\al(-,5)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
B.每个Neq \\al(+,5)中含有35个质子
C.Neq \\al(+,5)Neq \\al(-,5)属于离子化合物
D.Neq \\al(+,5)Neq \\al(-,5)结构中含共价键和离子键
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 4月适应性考试)配合物可用于蚀刻铜,蚀刻后的产物可在氧气中再生,再生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
B.属于共价化合物
C.的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
D.中与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N
4.(辽宁省辽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其反应原理为4HF+SiO2=SiF4↑+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F中的共价键为s-pσ键
B.H2O、SiF4均为极性分子
C.SiO2晶体为分子晶体
D.基态氧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的一部分。
(1)X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填序号);
另一电子排布图不能作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因为它不符合________(填字母)。
A.能量最低原理 B.泡利原理
C.洪特规则
(2)以上五种元素中,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
(3)由以上某种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三角锥形分子E和由以上某种元素组成的直线形分子G反应,生成两种直线形分子L和M(组成E、G、L、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反应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9江苏)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eq \\al(18,17)Cl
B.N2的结构式:N===N
C.Na+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电子式:
2.(1)(2020·全国卷Ⅰ)基态Fe2+与Fe3+离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
(2)(2020·全国卷Ⅱ)基态T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
(3)(2020·江苏高考)Fe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4)(2020·天津等级考)Fe、C、N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5)(2019·全国卷Ⅰ)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Ne] B.[Ne]
C.[Ne] D.[Ne]
(6)(2019·全国卷Ⅱ)Fe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____________轨道电子,Sm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7)(2019·江苏高考)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8)(2019·海南高考)Mn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_____族,基态Mn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有_____个。
3.(1)(2020·全国卷Ⅰ)Li及其周期表中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如表所示。I1(Li)>I1(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1(Be)>I1(B)>I1(Li),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全国卷Ⅱ)CaTiO3中,其组成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_______。
(3)(2020·全国卷Ⅲ)H、B、N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根据对角线规则,B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________的相似。
(4)(2019·全国卷Ⅱ)比较离子半径:F-________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2019·全国卷 Ⅲ)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________,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1. 【答案】A
【解析】 eq \\al(\s\up1(99),\s\d1(43)) Tc的质子数=原子序数,均为43,质量数是99,中子数=99-43=56,所以A正确。
2. 【答案】B
【解析】Ca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分别对应符号K、L、M、N,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第4层有2个电子,故 N能层运动的电子数有2个;故选B。
3.【答案】B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M原子的核外电子数=42,1个氧原子含8个电子,95M18O eq \\al(\s\up1(2-),\s\d1(4)) (钼酸根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2+8×4+2=76(个),故A正确;M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ⅥB族,属于副族元素,故B错误;92M、95M、98M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它们互为同位素,由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故C正确;98M的质子数为42,中子数=98-42=56,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56-42=14,故D正确。
4.【答案】A
【解析】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此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A选项正确。
5. 【答案】 (1)1s22s22p63s1(或[Ne]3s1) (2)第三周期ⅢA族 小于 (3) 2 2p 哑铃
(4)1s22s22p63s23p5(或[Ne]3s23p5) (5)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3HCl===AlCl3+3H2O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推出:A为Na,B为Al,C为O,D为Cl。
(1)A为Na,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或[Ne]3s1。(2)B为Al,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Na+与Al3+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Al3+大于Na+,故r(Al3+)
【详解】
A.氨气分子中N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电子式应为,A错误;
B.N2H4分子中两个N原子共用一对电子,每个N原子和两个H原子分别共用一对电子,结构式为,B正确;
C.Na+核电荷数为11,核外有10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C正确;
D.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质量数为17+18=35,可以表示为Cl,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 【答案】C
【解析】
A项,全氮类物质具有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全氮类物质为绿色能源,故A项正确;B项,一个氮原子中含有7个质子,所以每个Neq \\al(+,5)中含有35个质子,故B项正确;C项,该物质由氮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C项错误;D项,Neq \\al(+,5)和Neq \\al(-,5)内部都含有氮氮共价键,Neq \\al(+,5)Neq \\al(-,5)结构中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因此该物质含有离子键,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
3.【答案】D
【详解】
A.根据洪特规则,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故A错误;
B.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构成晶体的微粒为氨分子,微粒间为分子间作用力,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故C错误;
D.氨分子中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中与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N,故D正确;
选D。
4.【答案】A
【详解】
A.HF是由氢原子中的s轨道与氟原子中的p轨道形成的s-pσ键,A项正确;
B.H2O为极性分子,SiF4和CH4的空间结构一样,都是正四面体结构,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B项错误;
C.SiO2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构成空间网状结构,为共价晶体,C项错误;
D.基态氧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D项错误。
故选A。
5. 【答案】(1)② C (2)Ne (3)2NH3+3F2===6HF+N2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X为N,Z为F,R为Ne,W为P,Y为S。(1)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因此氮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2)在所给五种元素中,氖元素最外层已达8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即第一电离能最大。(3)根据题给图示可知E为NH3,G为F2,L为HF,M为N2,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F2===6HF+N2。
1.【答案】D
【解析】
A项,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应表示为eq \\al(35,17)Cl,错误;B项,N2分子中N与N之间形成叁键,结构式为N≡N,错误;C项,Na+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D项,H2O为共价化合物,每个H原子和O原子之间共用一个电子对,正确。
2. 【答案】 (1)eq \f(4,5)
(2)1s22s22p63s23p63d24s2
(3)[Ar]3d64s2或1s22s22p63s23p63d64s2
(4)第四周期第Ⅷ族
(5)A
(6)4s 4f5
(7)[Ar]3d9或1s22s22p63s23p63d9
(8)ⅦB 5
【解析】 (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Fe2+和Fe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6和3d5,其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5,即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eq \f(4,5)。
(2)Ti是22号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
(3)Fe是26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或1s22s22p63s23p63d64s2。
(4)在元素周期表中Fe、C、Ni都是第四周期第Ⅷ族的元素。
(5)根据影响电离能大小的因素(有效核电荷数、微粒半径和电子层结构)可知,A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
(6)F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的是4s轨道的电子。Sm3+是Sm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失去3个电子时,首先失去6s轨道上的2个电子,再失去4f轨道上的1个电子,因此Sm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f5。
(7)Cu的原子序数为29,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或1s22s22p63s23p63d104s1,因此Cu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9或1s22s22p63s23p63d9。
(8)Mn为25号元素,在第四周期第ⅦB族;其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基态Mn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其3d能级上的5个电子,即未成对电子数是5。
3. 【答案】 (1)Na与Li同族,Na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易失电子 Li、Be、B同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加。Be为1s22s2全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最大。与Li相比,B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较难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2)O>Ti>Ca
(3)B Si(硅)
(4)小于
(5)Mg 相反
【解析】
(1)Li和Na均为第ⅠA族元素,由于Na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故Na比Li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即I1(Li)>I1(Na)。Li、Be、B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第一电离能有增大的趋势,而Be的2s能级处于全充满状态,较难失去电子,故第一电离能Be比B大。
(2)O为非金属元素,其电负性在三种元素中最大,Ca和Ti同为第四周期元素,金属性Ca大于Ti,故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Ti>Ca。
(3)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可知H、B、N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B。元素周期表中B与Si(硅)处于对角线上,二者化学性质相似。
(4)O2-和F-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F-的核电荷数大,因此F-的半径小。
(5)在周期表中存在“对角线”关系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如Li和Mg、Be和Al、B和Si等,所以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Mg。Mg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上只有3s轨道上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能层
一
二
三
四
五……
符号
K
L
M
N
O……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5p……
最多
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6……
电子离
核远近
近→远
电子能
量高低
低→高
表示方法
以硫原子为例
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4
简化电子
排布式
[Ne]3s23p4
电子排布图
(或轨道表示式)
价电子排布式
3s23p4
价电子排布图
颜色
波长范围
红
770~622 nm
橙
622~597 nm
黄
597~577 nm
绿
577~492 nm
蓝、靛
492~455 nm
紫
455~350 nm
元素
结构、性质等信息
A
是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该元素的某种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B
与A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
C
在空气中含量第二,在地壳中含量第一
D
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也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消毒杀菌剂
I1/(kJ·ml-1)
Li
520
Be
900
B
801
Na
496
Mg
738
Al
578
相关试卷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向16 化学键(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向16 化学键(含解析),共15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向05 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向05 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共19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向04 离子反应(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向04 离子反应(含解析),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