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教案
展开第一框 家的意味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开篇内容,是学生成长的起点。本框内容首先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认识“家”是什么,讲述了家庭的含义、家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接着教材通过家风的讲述,让我们领悟到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本框内容由浅入深,为下框深入探讨如何建设美好家庭,以及培养学生学会表达爱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会与他人积极交往,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本节课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父母、家人交往知识的开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家的认识往往处于表层,仅从归属角度去认识家的存在,但是并不能深入把握家的内涵、家的功能,以及在中华文化中“家”所具有的深厚意味和“孝”的内涵,由此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初识家是什么,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家的意味。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建议
1.利用家庭故事、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意义。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对家庭多样性的认识。
3.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小视频《回家的路》:
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多少的哭/回家的路/数一数一年三百六十五/数一数日子有哪些胜负/又有哪些满足/回家吧,幸福/幸福,能抱一抱父母/说一说,羞涩开口的倾诉/灯火就在,不远阑珊处/回家吧,孤独……
教师过渡:家,是什么?为什么吸引着我们走向回家的路?让我们一起在新的一课——《家的意味》中寻找答案。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探究 家的意味
1.活动环节一:“我说我家”
(1)多媒体出示教材P26“生活观察”:
妹妹还有……是一家人
思考问题:结合上述说法和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学生探讨、交流、分享。
(2)课堂活动:请同学们来给大家分享家庭的幸福时刻:聊一聊你的家庭成员有哪些?请你画一幅全家福,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吧!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P27“相关链接”的内容来认识一下几种家庭关系。思考:这种关系又因何建立?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的家庭是如何建立的?
学生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2.活动环节二:人生第一所学校
多媒体播放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并出示教材P27“探究与分享”的相关内容:
eq \(\s\up14(),\s\d5(孟母三迁)) eq \(\s\up14(),\s\d5(岳母刺字)) eq \(\s\up14(),\s\d5(画荻教子))
思考回答: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学生交流、分享、回答。
教师总结: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3.活动环节三:传承优良家风
多媒体出示教材P28“探究与分享”,思考回答:
(1)分享你知道的优秀的家风故事。
(2)优秀的家风有哪些重要意义?
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回答。
教师讲述: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4.活动环节四:阅读感悟
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一 家庭乃是社会之缩影,事实上,家庭是具有自发维持能力的最小社会。
——康德
天下之本在家。
——《申鉴·政体》
材料二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中国人历来讲求精忠报国,革命战争年代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
思考回答: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三、畅所欲言 归纳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活化整合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感悟家的内涵和意义,畅所欲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价值观得到了培养。
第二框 让家更美好
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是第一框《家的意味》的延伸和落脚点。本框从四个角度分别讲述了如何建设美好家庭:一是用心体味亲情之爱,二是相互关爱、彼此尊重,三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四是家庭成员共同的责任。这四个方面既有思想情感,也有行动上的要求,对于建设幸福和睦的家庭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学情分析
家庭作为人们的“避风港”,家庭和谐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矛盾、亲子冲突等不和谐因素凸显了家庭道德和家庭法律常识教育的重要性。加上成长中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智力不成熟,容易忽略父母的爱,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因而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会出现一些矛盾或冲突,却又不懂得如何处理。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建议
1.通过家庭故事分享、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家庭成员的角色和情感。
2.利用情景模拟,教授学生有效的家庭沟通的技巧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3.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家庭生活,思考如何改善家庭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用诚信播种,助力粮食增产丰收”“筑路兴国,祖孙三代风雨同舟初心不改”等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
请同学们思考:这些家庭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他们能够被评选为“最美家庭”?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导入:同学们,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家里有温暖的牵挂、真切的关怀和守候,也有甜蜜的碰撞……如何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家做些什么?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探究 建设美好的家庭
1.活动环节一:情境体验——感受家的美好
请同学们阅读并填写教材P29“生活观察”。
填写完成后,思考问题:对比以上记录,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随和自然……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2.活动环节二:情境探究——化解爱的“碰撞”
多媒体出示教材P31“探究与分享”:
一天,突然降温,妈妈让小强穿上厚外套。他说:“谢谢妈妈,我觉得穿这些够了,今天有体育课,穿厚外套不方便运动。”妈妈说:“穿多了可以脱,穿少冻感冒了怎么办?”小强说:“我都这么大了,知道冷热,您就放心吧!”妈妈拿着外套,若有所思地看着小强走出家门……
思考问题:如果你和家人有类似的“碰撞”,你会怎么做?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多媒体出示教材P31“相关链接”: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孝亲敬老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老?又该如何孝亲敬老?
教师对学生们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
教师总结: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要相携相助。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3.活动环节三:说古论今——传承家庭美德
多媒体出示教材P32“探究与分享”:
家规是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是一个家族传承下来的教育后代子孙的准则。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中华文化中有许多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思考问题:(1)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2)为什么要传承这些家规、家训?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家规、家训是家庭美德的缩影。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4.活动环节四:家务劳动“我”分担
多媒体出示以下情境:
思考问题:你会做哪些家务劳动?你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吗?我们为自己的家庭做了哪些事情?
学生交流、分享、回答。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这对我们建设美好家庭有何启示?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三、畅所欲言 归纳总结
让家更美好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感恩家人、孝敬长辈,努力让我们的家变得更美好!心动不如行动,让家更美好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紧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递进设计,符合学生道德发展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将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体现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情出发,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来设计有一定思维高度的问题,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的设计,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道德修养
理解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自觉传承优良家风。
法治观念
知道孝亲敬老是公民的法定义务,自觉履行孝亲敬老的义务。
健全人格
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对个人性格和价值观的塑造作用,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责任意识
树立孝亲敬老的责任意识,常怀感恩之心,为建设幸福和睦的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
家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感激之情,引导他们认识到维护家庭和谐的责任。
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珍视家庭、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道德品质,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健全人格
用心体味亲情之爱,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善于沟通的人格特质。
责任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承担建设美好的家庭的责任,为建设美好的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
建设美好的家庭的做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会在家庭中有效沟通和解决矛盾,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4908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教案</a>,共18页。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4908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教学设计</a>,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材料分析,探究活动,观看视频:《抓娃娃》,经验分享,探究分享,交流讨论,相关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4908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教学设计</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