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期中]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语文][期中]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01
    [语文][期中]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02
    [语文][期中]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期中]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期中]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应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文积累与应用(27分)
    1.默写
    (1)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多种多样的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示出气势雄伟之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花繁草茂之美。
    (2)中国古典诗文中,有的直陈其事,如《关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言因思念彻夜难眠;有的以典故入诗词,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表达隐秘难言的情志。
    【答案】(1)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2)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他是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的人。他家原是宋国的贵族,贫寒失势,才流落到鲁国去。他自己做了一个儒士;儒士是以教书和相礼为职业的,他却只是一个“老教书匠”。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他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只要缴相当的学费就收,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名贵的古jí,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这些从前是只有贵族才能够xiǎng受的,他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他又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游说当世的君主,这也是从前没有的。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儒( )士 古jí( )
    (2)请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
    (3)以上文段节选自《经典常谈》,作者是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答案】(1)rú 籍
    (2)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风气,难道不是“士”阶级的老祖宗吗?
    (3)朱自清 孔子
    (4)①为人做事要有始有终,矢志不渝。 ②要善于借助别人(或听取别人的意见)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儒士:rú shì,意思是别称儒客,指崇奉孔子学说的人。也指读书人。
    古籍:gǔ jí,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可供后人研究、参考。
    (2)本题考查句式转换。
    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①加“难道”或“怎么”;②加入或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③句末加“呢”或“吗”;④将“。”改为“?”。
    示例: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难道不是“士”阶级的老祖宗吗?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一空,《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
    第二空,结合“他是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的人。他家原是宋国的贵族,贫寒失势,才流落到鲁国”可知,此处人物是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父叔梁纥,母颜氏。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原义: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这说明人们做事常常“有始无终”“有头无尾”,没有好的结果;启发我们做事有始有终,坚持不懈的做好一件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原义: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玉器可以借助“它山之石”来打磨,启发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懂得“借力”,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使自己不断完善(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3.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漫步其中,含英咀华,倍受滋养。潘集学校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下边是“中国诗词大会”的会徽,请写出该会徽除“中国诗词大会”之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3)下面是某同学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后写下的感悟,请你帮他修改。
    【甲】《中国诗词大会》备受推崇的原因,不仅是古典诗词本身蕴含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选手的才情和节目的精彩。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乙】《中国诗词大会》以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唤起观众,建构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档节目让我知道,世间万物、人生百味都可以用诗词来传达。【丙】就像主持人所说:“诗词不仅看上去很美,读起来很美,还有可能闻上去很香,尝起来很甜”。
    ①【甲】处画线句语序不当,请你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漫步古诗苑,欣赏诗词情。
    (2)构图要素:图的上方是一轮圆月,下方是一片海洋;圆月中左边是一位对月吟咏的诗人及一书卷(书轴),右边是月牙、祥云,右上角是一方印章。
    寓意:①体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②中国诗词如海洋浩瀚无边,神奇奥妙;③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④共赏一轮明月,同吟中国诗词。
    (3)①将“古典诗词本身蕴含的独特魅力”与“选手的才情和节目的精彩”位置对调。
    ②在“观众”后面加“的文化记忆”。③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内。
    【解析】
    (1)本题考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围绕“古诗苑漫步”活动主题拟写宣传标语,简洁优美、富有感染力即可。
    示例:汲取古诗营养,品味古诗芬芳。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中国诗词大会”徽标由多种“中国元素”组成。徽标的右上侧是一个月亮图案,月亮之上有一缕云彩,形成烘云托月的意境。而月亮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代表性的意象,用它作“中国诗词大会”的标志十分适合。徽标的左下侧是用中国书法的行体书写的“中国诗词大会”六个字,这六个字的排列错落有致,行云流水。尤其“中”字的书写别具匠心,仿佛一个人在仰望明月,吟哦诗词,他的长长衣袖又经过适当象形处理,成为一卷徐徐展开的诗卷。徽标的右上角是红色的“中国印”。整个徽标突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特色,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据此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标点符号的使用。
    ①【甲】句语序不当,“古典诗词本身蕴含的独特魅力”比“选手的才情和节目的精彩”更重要,是《中国诗词大会》受欢迎的深层原因,所以需要将二者位置对调。
    ②【乙】处,缺少宾语,在“观众”后面加“的文化记忆”。
    ③【丙】处,标点不当,“诗词不仅看上去很美……尝起来很甜”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句子,所以句号应该放在引号里面。
    二、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各题。(12分)
    蚕 豆
    ①北京我没去过。
    ②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之《蚕豆》中道:“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蚕豆的。北京人爱吃
    扁豆、豇豆,而对蚕豆不赏识。”单从这一点上,我就不羡慕北京人。
    ③我生在江北边,现居江南岸。江南江北蚕豆好,教我如何不爱它?我爱吃新鲜蚕豆,尤其是现
    在。而在小时候。我却偏爱吃老蚕豆。
    ④小时家贫,零食稀有。逢上年节日,若能装上半裤袋的蚕豆,我就什么都不去想了。这种把晒干的蚕豆,和着“油沙”炒熟,当零食吃的蚕豆,在我的故乡,并没有特别的称谓。蚕豆就叫蚕豆,“站不更名,坐不改姓”像铁打的汉子,其硬无比。——牙齿不好的人,是难享这口福的。
    ⑤边吃蚕豆边玩,最是有趣。显富,让伙伴瞧见,必定引来眼巴巴地问:吃么东西,把点我吃吃?
    ⑥没吃呀。
    ⑦没吃——?你把嘴张开给我看看。
    ⑧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
    ⑨就这一点点?
    ⑩嫌少,有本事你就不要。等我要缩回手时,伙伴就一把把蚕豆抓走,自言自语地说:少吃多有味,多吃味不高。
    ⑪我还和弟弟比赛,看谁把蚕豆抛得高,并用嘴巴接住。输的一方,进贡蚕豆。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弟弟输急了,拔腿就跑,我紧追不舍。捉住了,就从弟弟的口袋里狠狠地抓上一把,旋即逃之夭夭了。
    ⑫童年,多像那田间地头的蚕豆花呀,花蝴蝶似的,那么的可爱,那么的美好。可惜,花开不多时,童年也转瞬即逝。
    ⑬到了上中学,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格外钟情于蚕豆”,这一类的话,我只能放在心里,绝不会让同学们知道了。其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班里有位女同学长得小巧,眸子仿佛两粒“乌油油的罗汉豆”。于是,有好事的同学戏称她:“蚕豆”。不久,就在班上传开了。她是讨厌同学叫她“蚕豆”的。甚至,吃蚕豆都犯了她的忌讳。
    ⑭而今忆及,我不禁哑然一笑。
    ⑮这“一笑”,笑得我少年不在了,青年也不在了。人到中年,牙齿不再所向披靡,无所顾忌,——怕冷怕热,欺软怕硬。幸好,蚕豆的吃法很多:焖炒、油炸、水煮、烧汤……都很好吃。
    ⑯立夏时节,刚上市的蚕豆,嫩、糯、香、鲜。清人袁子才在《随园食单》中说:“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吃方佳。”这种吃法,我没吃过。但对“随采随吃方佳”,倒是感同身受。
    ⑰鲜嫩的蚕豆,我还是最喜欢烧汤吃。做法也很简单,蚕豆去皮,怕一不小心老去,不洗,立即倒锅里。用大火再度烧开,把搅好的蛋液均匀地淋上,放盐,添油,撒少许葱花,即可食用。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遗憾的是,吃这道汤的时间太短暂了。故有蚕豆谣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其实,这是我一时兴起瞎编的。不过,蚕豆易老的确是事实。
    ⑱是不是,有点奇怪蚕豆为何易老呢?想一想,也不难理解。先抄录一段竹峰君在《葫芦》里说的话:相对其他果蔬,葫芦营养价值较低。给了好看的外表,哪能再给丰富的内涵,天下好事,岂能让葫芦占尽了?
    ⑲借用上面的文字,稍加改变,给蚕豆易老找个理由吧:相对其他果蔬,蚕豆营养价值较高。给了丰富的内涵,哪能再给太多的青春,天下好事,岂能让蚕豆占尽了?
    4.第④—⑰段主要写了“我”与蚕豆的那些事情?试简要概括(至少写出三点)。
    5.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赏析加点词的妙处)
    (2)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从感官角度赏析)
    6.有人觉得第⑬段多余,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4.小伙伴向“我”索要蚕豆;“我”和弟弟比赛抛吃蚕豆;中学时默默钟情于蚕豆;立夏时节爱吃蚕豆汤;给蚕豆编歌谣。(答出三点即可)
    5.①“摸索”“撮出”这几个动词富有表现力,生动形象展现了我勉强掏出蚕豆不想(或不情愿)和小伙伴分食的过程,写出我童年时期家贫、零食稀有的境况,表达了在那个特殊时期,“我”对蚕豆的珍惜、喜爱之情。②从视觉、味觉(或触觉)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蚕豆汤的色味俱全(好吃又好看的特点),表达了“我”对蚕豆汤的喜爱之情。
    6.不多余。文章从童年写到上中学时,再写到现在,删去了就不完整了。这段虽然写的不是吃蚕豆,但内容仍然与蚕豆有关,写出了与蚕豆有关的别样情趣,文章内容更充实丰满。
    【解析】
    【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内容。
    结合第⑤段“边吃蚕豆边玩,最是有趣。显富,让伙伴瞧见,必定引来眼巴巴的问:吃么东西,把点我吃吃”,第⑧段“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第⑨段“就这一点点”,第⑩段“嫌少,有本事你就不要。等我要缩回手时,伙伴就一把把蚕豆抓走,自言自语地说:少吃多有味,多吃味不高”可知,小伙伴向“我”索要蚕豆;
    结合第⑪段“我还和弟弟比赛,看谁把蚕豆抛得高,并用嘴巴接住。输的一方、进贡蚕豆。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可知,“我”和弟弟比赛抛吃蚕豆;
    结合第⑬段“到了上中学,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格外钟情于蚕豆’,这一类的话,我只能放在心里,绝不会让同学们知道了”“班里有位女同学长得小巧,眸子仿佛两粒‘乌油油的罗汉豆’。于是,有好事的同学戏称她:‘蚕豆’”可知,中学时“我”默默钟情于蚕豆;好事的同学戏称小巧的女同学为“蚕豆”;
    结合第⑯段“立夏时节,刚上市的蚕豆,嫩、糯、香、鲜”,第⑰段“鲜嫩的蚕豆,我还是最喜欢烧汤吃”“故有蚕豆谣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其实,这是我一时兴起瞎编的。不过,蚕豆易老的确是事实”可知,立夏时节“我”爱吃蚕豆汤;“我”给蚕豆编歌谣。
    【5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1)句要求赏析加点词的妙处,结合“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分析,加点词“摸索”“撮出”是动词,作者运用这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勉强掏出蚕豆不想和小伙伴分食的情态;再结合第④段“小时家贫,零食稀有。逢上年节日,若能装上半裤袋的蚕豆,我就什么都不去想了”可知,加点词“摸索”“撮出”写出了“我”童年时期家贫、零食稀有的境况,表达了在那个特殊时期,“我”对蚕豆的珍惜、喜爱之情。
    (2)句要求从感官角度进行赏析,结合“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分析,“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这是从视觉的角度对蚕豆蛋汤进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蚕豆蛋汤的颜色好看;“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这是从味觉(触觉)的角度对蚕豆蛋汤进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蚕豆汤的色味俱全(好吃又好看的特点),表达了“我”对蚕豆汤的喜爱之情。
    【6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首先明确:不能删去。结合第⑬段“到了上中学,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格外钟情于蚕豆’,这一类的话,我只能放在心里,绝不会让同学们知道了。其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班里有位女同学长得小巧,眸子仿佛两粒‘乌油油的罗汉豆’。于是,有好事的同学戏称她:‘蚕豆’。不久,就在班上传开了。她是讨厌同学叫她‘蚕豆’的。甚至,吃蚕豆都犯了她的忌讳”可知,本段回忆中学阶段学习中与蚕豆相关的内容,虽没写吃蚕豆,但内容仍然与蚕豆有关,写出了与蚕豆有关的趣事,令文章内容更充实具体;此外,文章从童年写到上中学时,再写到现在,按时间顺序展开写作,删去后结构就会不完整。可据此作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11分)
    材料一:
    ①叶雕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可以说是“早期的剪纸”。在没有纸张的时代,人们便以叶子作为载体进行剪裁。叶雕制作难度较大,其传承和保护面临极大困境。做叶雕主要有两大难点:一个是需要细心,每个制作环节都要严格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另一个是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创作出有内涵、有意境的作品。
    ②“陈氏叶雕”项目传承人陈黎明说:“我女儿从小跟我学叶雕,但技法还有待精进,前些年有几个年轻人找到我,学了几个月,后来都放弃了。学叶雕,要坐得下来、学得进去,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难做到。”如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更多、更好的传承人,让叶雕艺术向更深层次发展。
    (摘编自《匠心传承,让“落叶”活起来》)
    材料二:
    ①宣纸,文房四宝之一,既是中国造纸技术皇冠上的明珠,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创造。
    ②宣纸的发源地与主产地为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府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相传,宣纸创始人是蔡伦的弟子孔丹。孔丹偶遇青檀倒伏入水,因年深日久,洁白如雪,便用青檀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这就是后来有名的宣纸。
    ③宣纸主要原料为青檀皮、沙田稻草和猕猴桃藤汁。青檀皮浆料为长纤维,稻草浆料为短纤维,二者配合使用,形成骨骼与血肉相互依存的关系。宣纸工艺十分精妙和复杂,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出厂,需经 108道工序,历时2-3年完成,可谓“精工出细活”。
    (摘自《科普时报》)
    材料三:
    ①科技赋能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给现代非遗技艺带来更多可能。一方面,新媒体平台能够聚合非遗项目、非遗产品、非遗传承人、非遗消费者,进一步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消费的空间。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带来非遗技艺的全新“玩法”。 三维建模、5G直播、AI(人工智能)合成、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充分挖掘非遗数字化潜力,为网络用户带来沉浸式、交互式的非遗体验。
    ②此外,推动非遗纳入教育体系,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以往仅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显得单一,社会力量尤其是教育界的力量在现代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技艺活力再现》)
    材料四:
    ①保护并传承非遗,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6个验收合格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承载着非遗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因和适宜环境,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重要实践。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完整覆盖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物质文化遗产、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同时,衔接国家文化公园、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建设项目,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11月23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作叶雕,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创作出有内涵、有意境的作品。
    B.宣纸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因发源地和主产地而得名,相传创始人为蔡伦弟子孔丹。
    C.伴随着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在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D.保护并传承非遗有助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等。
    8.材料二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9.下列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学叶雕,要坐得下来、学得进去,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难做到。
    10.根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答案】7.C
    8.列数字。说明了宣纸工艺工序多,用时长的特点,增强了说服力。
    9.不能删去。“大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如果删去,就变成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很难做到”,与实际情况不符,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0.①找到更多、更好的传承人;②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消费的空间;③充分挖掘非遗数字化潜力;④推动非遗纳入教育体系;⑤建立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⑥建设衔接国家文化公园、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
    【解析】
    【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辨析。
    C.根据材料三第②段“伴随着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以往仅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显得单一,社会力量尤其是教育界的力量在现代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可知,随着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社会力量在现代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本项“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在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有误;
    故选C。
    【8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划线句“宣纸工艺十分精妙和复杂,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出厂,需经 108道工序,历时2-3年完成,可谓‘精工出细活’”中,“108”“2-3”是具体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宣纸工艺工序多,用时长的特点。运用数据能使得说明更加形象、有力。
    【9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表态:不能删;定性:“大部分”意思是大多数,不包括全部,起限制修饰作用;带词解句: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很难做到坐下来学习叶雕,也有少部分人能做到;删词解句:删掉后意思变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很难做到坐下来学习叶雕,与原意不符;说明语言特点:“大部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
    根据材料一第②段“如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更多、更好的传承人,让叶雕艺术向更深层次发展”可知,要找到更多、更好的传承人;
    根据材料三第①段“一方面,新媒体平台能够聚合非遗项目、非遗产品、非遗传承人、非遗消费者,进一步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消费的空间”可知,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消费的空间;
    根据材料三第①段“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带来非遗技艺的全新‘玩法’。 三维建模、5G直播、AI(人工智能)合成、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充分挖掘非遗数字化潜力,为网络用户带来沉浸式、交互式的非遗体验”可知,要充分挖掘非遗数字化潜力;
    根据材料三第②段“②此外,推动非遗纳入教育体系,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知,要推动非遗纳入教育体系;
    根据材料四第②段“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完整覆盖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物质文化遗产、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可知,建立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根据材料四第②段“同时,衔接国家文化公园、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建设项目,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可知,建设衔接国家文化公园、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
    (三)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12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陟①屡歇,抵欢喜台。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②,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③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
    (节选自袁宗道《上方山记》)
    【注】①陟:行步。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③睥睨:城上短墙。栏楯:栏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佁然不动_______ (2)俶尔远逝___________
    (3)虽复腾跃_______ (4)余不能悉记也_______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
    13.【甲】【乙】两文都以动物设喻。【甲】文用“_____________”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_______”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用原文语句回答)
    14.【甲】【乙】两文虽然同为山水游记,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试分别加以概括。
    【答案】11.(1)静止不动的样子 (2)忽然 (3)即使 (4)全,都
    12.(1)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2)(游人)正在感叹(这座)山峰的奇丽,其他的山峰又跳了出来。
    13.斗折蛇行 有如蟹螯郭索潭底
    14.甲文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无法排遣的悲凉凄怆之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对上方山景物的赞叹、喜爱以及游历山水的闲适恬淡之情。
    【解析】
    【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1)句意:(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2)句意: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
    (3)句意:即使再怎么腾跃。虽:即使;
    (4)句意:我不能全部记录下来。悉:全,都。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重点词有:可:大约;皆:都;若:好像;空:在空中;依:依靠。
    (2)重点词有:方:正在;之:的;奇:奇丽;复:再;跃:跳。
    【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
    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甲文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可提取“斗折蛇行”作为答案。乙文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的一句可提取“有如蟹鏊郭索潭底”作为答案。故答案为:斗折蛇行;有如蟹鏊郭索潭底。
    【14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问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要答好此题,首先要阅读好两篇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两文内容,然后归纳出两文的中心,看看两文都分别表明了什么主要观点。如甲文可分析“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遼。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一句,从表达被贬后的无法排追的孤凄悲凉之情的角度作答。而乙文可分析“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跋屡歇,抵欢喜台”等句,可从表达的是对景物的喜爱的闲适之情的角度作答。
    【参考译文】
    【甲】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乙】
    三步一回环,五步一曲折,抬头看太阳,(它)一会儿在东边一会儿在西边。脚后跟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游人)正在感叹这座山峰的奇丽,其他的山峰又跳了出来。走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到达了欢喜台。回过头看看,好像螃蟹在潭底爬行,从井中打水,以身体做坛子,即使再怎么腾跃,也跳不出井栏。上方山的山峰变幻多姿,有的像城楼,高低城墙和栏杆全部齐备;有的像洁白的莲花,下面用黄色的基座作承托,我不能全部记录下来。
    三、写作(35+3分)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着色,意思是绘画涂颜色,对于迅哥儿来说,儿时的伙伴、月下的罗汉豆,为他童年快乐无忧的生活着色;对于吴伯箫来说,灯笼为他温馨的童年、爱国的誓愿着色;对于陶渊明来说,桃花源为他的人生精神着色;对于柳宗元来说,小石潭为他孤寂的贬谪生活着色。人、物、景,很多时候都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各种各样的色彩。
    请以“ 为我的生活着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一把题目补充完整,二、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书写工整,三、有真情实感,忌抄袭和套作。四、文中不要出现人名、校名等真实信息。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结合材料拓宽写作思路。这个题目中的中心语是“着色”,所补充的词语是写作的范围。“着色”是给图画涂上颜色。这里应该理解“着色”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即给生活增加一抹亮丽的颜色。“我的”强调,此次作文的主人公应是“我自己”,故行文的过程中应该使用第一人称。因此,题目中“……为我的生活着色”就是让我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为我的生活着色”,就是让我的生活中充满……的意思。快乐为我的生活着色,便添了一米阳光;关爱为我的生活着色,便多了一份温情;奋斗为我的生活着色,便拥有一股力量;诗意为我的生活着色,便添了一份浪漫……。除此之外,还可以补写自信、乐观、音乐、理想等。本次作文应以表现自己对于生活的体悟为主旨,表达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选材构思。可以有两种写作思路。一是写人记事,创作记叙文。如拟题为“自信为我的生活着色”,记叙自己在生活与学习中如何保持自信的心态,始终坚定前行,最终收获成功的事件,表达自信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二是议论说理,创作议论文。如拟题为“奋斗为我的生活着色”。把题目作为中心论点。首段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依次论述“奋斗为我的生活着色,我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奋斗为我的生活着色,我就要有坚韧的意志”“奋斗为我的生活着色,我就要有无畏的勇气”。末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再次强调论点。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
    ①______________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②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01,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01,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