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教案设计
展开1.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侠义精神和传统美德。
3.了解小说的艺术手法,品味小说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作家:他是别人口中的“神童”作家,13岁时开始发表小说,15岁成名,是“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作品风格独特,受到大家喜爱;而他却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说自己是个“土著作家”,只能写“土气”的作品。他就是刘绍棠。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小说《蒲柳人家》节选部分,看看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他所说的“土气”又是怎样的一种风格。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障碍。
◎课题解读
蒲柳,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这里用“蒲柳人家”指代普通贫苦农家。这一标题点明了写作对象和内容,充满北方运河滩浓厚的乡土气息。
◎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隐匿”“天伦之乐”“望眼欲穿”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97),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之一。其作品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代表作品有《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京门脸子》等。
◎背景链接
《蒲柳人家》全篇共12节,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妾,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让檎、莲顺利完婚。
2.目标任务二:初读感知理情节。
◎默读课文,梳理情节,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内容简述: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何满子 ②一丈青大娘 ③何大学问 ④顽皮的何满子惹恼了奶奶,奶奶到刚从外面赶马回来的爷爷面前告了状,爷爷这趟赶马坐了牢,还险些丢了命,一怒之下,就把何满子拴在葡萄架下,何满子盼望着救星来救他
◎找出串联全文的一句话,并思考这句话的作用。
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这句话是文章的文眼。
◎文章是如何围绕这句话展开情节的?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1—14段):以何满子为线索,引出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等传奇人物,写出了一丈青大娘对孙子的疼爱。
第二部分(第15—35段):塑造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并通过何大学问之口,略提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
3.目标任务三:细读品味析人物。
◎文中刻画了哪些人物?
何满子、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
◎谁是主要人物?谁是线索人物?根据下面提示说说。
提示:线索人物就是贯穿整个故事始终,由其引出故事或者主要人物的人物。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
何满子是线索人物,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是主要人物。
◎对小说所刻画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你认为谁的个性被刻画得更独特鲜明?作者是怎样刻画的?从文中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说说人物特点及描写手法。
(1)何满子
①年龄:六岁。
②外貌: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
③动作: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藏在芦苇丛中跟奶奶捉迷藏;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在葡萄架下写字,觉得失去了自由,枯燥乏味。
④心理:原来爷爷坐了牢,还险些扔了命,何满子心疼起爷爷来了。
人物特点:好动顽劣,野性十足;好学好问,伶俐可爱;心疼爷爷,爱憎分明。
(2)一丈青大娘
①外貌: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
②语言:“不能叫你们腌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你一进家就丧门神似的,没一点儿喜色,要是你嫌弃我们娘儿俩,就留在口外别回来,死外丧也没人去给你收尸!”
③动作: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④外号由来: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正直泼辣,爱打抱不平,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传》中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所以得名。
人物特点:身强体健,性格豪爽;泼辣能干,爱打抱不平;口苦心甜,溺爱孙儿。
(3)何大学问
①外貌: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②动作: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
③神态:这一趟回来,何大学问好像苍老了几岁,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个鸡蛋大的疙瘩。
④语言:“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
⑤外号由来:爷爷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可从没进过学堂一天,斗大的字认不得三筐,而且只会念不会写。可他又善于讲故事,想象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人物特点:刚正不阿,仗义轻财;慷慨豁达,侠肝义胆;能说会道,疾恶如仇;崇尚学问,不惜下血本为孙子请老师。
小结:通过对这祖孙三人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描写,刻画了三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喻、夸张的运用使得人物的特点更真实有趣;外号的使用亦是一大特色:既凸显了何爷爷、何奶奶的性格特点,更使文章多了一些江湖传奇的意趣和兴味。
4.目标任务四:品味语言探主题。
◎本篇小说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富有特色,请找出相关句子,并做分析。
(1)大量使用口语、俗语。如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
(2)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这篇小说以六岁小孩何满子为线索展开情节,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赞颂他们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结束语: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三、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蒲柳人家》全书,去了解更多的人物和故事,进一步体会小说的特色。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文章篇幅较长,因此本次教学设计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结构,再着手分析人物形象,最后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主题。本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所以本教学设计以分析人物形象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和把握人物性格,体会人物身上的精神品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7 屈原(节选)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7 屈原(节选)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要求,学法指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8* 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8* 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8*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8*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想名著,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把握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