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讲 古代的商业贸易2025届高考部编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含答案)
展开1.[2024济南摸底]春秋战国时期,以陶朱公范蠡、儒商鼻祖子贡、慧眼识人的吕不韦等为代表的富商巨贾走到历史前台,带动了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 )
A.商人成长为独立的社会阶层
B.商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形成
D.儒学兴起带动了商业的繁荣
2.[2024河南周口月考]下表为汉代中原地区与“西域胡客”贸易往来的相关记载。表格中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早期各民族间迁徙的推动
B.中原王朝政治局面的稳定
C.汉朝与欧洲实现直接贸易
D.“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
3.[2024河南检测]宋代,商人为躲避苛征,便寻求沿不设税务、税场的路线行走,“私路”之记载越来越多地见于文献,其与“官路”的区别便是不征商税。政府屡屡查禁“私路”,而商人们亦不断地增辟“私路”。据此可知,宋代 ( )
A.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放松
B.商税成为国家主要的税源
C.商业繁荣促进了交通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走向了破产
4.[2024甘肃天水阶段检测]1567年,明穆宗开放海禁,允许商民出海。后出海人数不断增加。据记载,在作为国际贸易中转站的吕宋岛(今属菲律宾),“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 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中国( )
A.弃农经商现象日益普遍
B.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睦邻友好关系得到发展
D.民间海外贸易规模扩大
5.[2023广东联考]唐宋时期有关借贷契约法律对索债方式没有过多限制,甚至默许暴力抢夺方式。而清代法律规范了追债行为,并对追债过程中采取抢夺手段予以严厉打击,更加注重保护借贷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一变化( )
A.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B.说明清朝抑商政策松动
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反映清代法制已经完善
6.[2023河南九校联考]近代以来学者对明清时期徽商财富的流向进行研究,将其财富的流向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建牌坊、修祠堂,二是买房置地、修造园林,三是艺术情结、纵情声乐,四是结交官府、逢迎权贵。徽商财富的流向( )
A.瓦解了传统的四民观念
B.有利于明清社会的转型
C.导致社会消费观念更新
D.致使社会资本投向畸形
7.[2023山东日照校际联考]古巴比伦时期的法典对租赁关系有如下规定:所租耕牛在租用期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租赁土地的地租一般标准是收成的1/3至1/2,如遇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歉收时,损失由承租者负责。这说明古巴比伦时期私人租赁关系( )
A.突出租赁双方的契约精神
B.保护了奴隶主私有财产
C.强调维护出租者切身利益
D.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8.[202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拉丁铭文集》收录了罗马时代写在公寓墙上的广告:阿里阿纳·波利阿纳住宅,属于……梅乌斯所有。从7月1日起,店铺及其附带的前廊、楼上的公寓和宽敞的居室将被出租。打算承租的人可与……梅乌斯的奴隶普里姆斯商约。这突出反映了古罗马的社会特征是( )
A.城市自治 B.阶级压迫
C.法律至上 D.契约精神
9.[2024深圳联考]《左传·昭公十六年》中记载,西周时期的郑国立国时曾向商人承诺“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丐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这项承诺( )
A.体现商业伦理的软约束作用
B.有效保护商人的私有财产权
C.旨在构建自由开放交易市场
D.提高了商人阶层的政治地位
10.[2023豫北名校联考]《北史·苏琼传》记载:“(北齐)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苏琼)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由此可见,当时( )
A.赈济贸易南北互补 B.传统经济政策瓦解
C.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D.政府垄断边境互市
11.[2023天津和平区一模]上古时期西亚地区的跨区域贸易,沟通了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印度河流域、中亚地区、安纳托利亚、东地中海沿岸以及埃及和希腊世界。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后,西亚地区的贸易逐渐被纳入沟通东西方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据此可知,西亚地区的贸易发展推动了 ( )
A.物质文明的扩展 B.东西文化的碰撞
C.隔绝状态的打破 D.贸易体系的完善
12.[2023河南新乡三模]下面为中国与荷兰部分贸易情况统计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
(备注:*缺1747年数据)
A.茶叶是主要的经济作物
B.种茶技术得到了提升
C.贸易顺差局面得以扩大
D.传统商品竞争力较强
13.[2024皖江名校联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伟大的变革。
——摘编自李柯辛《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研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局部或整体),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版
1.[2024济南摸底]春秋战国时期,以陶朱公范蠡、儒商鼻祖子贡、慧眼识人的吕不韦等为代表的富商巨贾走到历史前台,带动了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 B )
A.商人成长为独立的社会阶层
B.商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形成
D.儒学兴起带动了商业的繁荣
2.[2024河南周口月考]下表为汉代中原地区与“西域胡客”贸易往来的相关记载。表格中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D )
A.早期各民族间迁徙的推动
B.中原王朝政治局面的稳定
C.汉朝与欧洲实现直接贸易
D.“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
3.[2024河南检测]宋代,商人为躲避苛征,便寻求沿不设税务、税场的路线行走,“私路”之记载越来越多地见于文献,其与“官路”的区别便是不征商税。政府屡屡查禁“私路”,而商人们亦不断地增辟“私路”。据此可知,宋代 ( C )
A.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放松
B.商税成为国家主要的税源
C.商业繁荣促进了交通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走向了破产
4.[2024甘肃天水阶段检测]1567年,明穆宗开放海禁,允许商民出海。后出海人数不断增加。据记载,在作为国际贸易中转站的吕宋岛(今属菲律宾),“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 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中国( D )
A.弃农经商现象日益普遍
B.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睦邻友好关系得到发展
D.民间海外贸易规模扩大
5.[2023广东联考]唐宋时期有关借贷契约法律对索债方式没有过多限制,甚至默许暴力抢夺方式。而清代法律规范了追债行为,并对追债过程中采取抢夺手段予以严厉打击,更加注重保护借贷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一变化( C )
A.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B.说明清朝抑商政策松动
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反映清代法制已经完善
6.[2023河南九校联考]近代以来学者对明清时期徽商财富的流向进行研究,将其财富的流向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建牌坊、修祠堂,二是买房置地、修造园林,三是艺术情结、纵情声乐,四是结交官府、逢迎权贵。徽商财富的流向( D )
A.瓦解了传统的四民观念
B.有利于明清社会的转型
C.导致社会消费观念更新
D.致使社会资本投向畸形
7.[2023山东日照校际联考]古巴比伦时期的法典对租赁关系有如下规定:所租耕牛在租用期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租赁土地的地租一般标准是收成的1/3至1/2,如遇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歉收时,损失由承租者负责。这说明古巴比伦时期私人租赁关系( C )
A.突出租赁双方的契约精神
B.保护了奴隶主私有财产
C.强调维护出租者切身利益
D.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8.[202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拉丁铭文集》收录了罗马时代写在公寓墙上的广告:阿里阿纳·波利阿纳住宅,属于……梅乌斯所有。从7月1日起,店铺及其附带的前廊、楼上的公寓和宽敞的居室将被出租。打算承租的人可与……梅乌斯的奴隶普里姆斯商约。这突出反映了古罗马的社会特征是( D )
A.城市自治 B.阶级压迫
C.法律至上 D.契约精神
9.[2024深圳联考]《左传·昭公十六年》中记载,西周时期的郑国立国时曾向商人承诺“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丐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这项承诺( B )
A.体现商业伦理的软约束作用
B.有效保护商人的私有财产权
C.旨在构建自由开放交易市场
D.提高了商人阶层的政治地位
10.[2023豫北名校联考]《北史·苏琼传》记载:“(北齐)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苏琼)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由此可见,当时( A )
A.赈济贸易南北互补 B.传统经济政策瓦解
C.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D.政府垄断边境互市
11.[2023天津和平区一模]上古时期西亚地区的跨区域贸易,沟通了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印度河流域、中亚地区、安纳托利亚、东地中海沿岸以及埃及和希腊世界。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后,西亚地区的贸易逐渐被纳入沟通东西方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据此可知,西亚地区的贸易发展推动了 ( A )
A.物质文明的扩展 B.东西文化的碰撞
C.隔绝状态的打破 D.贸易体系的完善
12.[2023河南新乡三模]下面为中国与荷兰部分贸易情况统计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D )
(备注:*缺1747年数据)
A.茶叶是主要的经济作物
B.种茶技术得到了提升
C.贸易顺差局面得以扩大
D.传统商品竞争力较强
13.[2024皖江名校联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伟大的变革。
——摘编自李柯辛《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研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局部或整体),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 示例 论题:宋代是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2分)阐释:两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此基础上,商业发展空前繁荣;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城市管理打破了自汉唐以来严格的坊市界限,商业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城市经济职能空前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交子、会子等纸币的出现,引发货币形式的重大变革;宋朝政府高度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海外贸易的兴盛也推动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持续开发,使我国经济重心持续南移。宋代商业繁荣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推动了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综上所述,宋朝商品经济十分繁荣,其发展规模与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10分)
记载
出处
今(东汉)赍白素三匹,欲以市月氏马、苏合香、闟登(毛毯)。
欧阳询等《艺文类聚》
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范晔《后汉书》
时间
出口荷兰货物总值
(荷兰盾)
茶叶总值
(荷兰盾)
茶叶总值所占比例
(%)
1736—1740年
2 957 034
1 767 707
59.8
1742—1750年*
8 808 457
5 936 858
67.4
1751—1756年
14 234 595
10 524 017
73.9
领域
基本特征
纸币的出现
纸币的流通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宋代建立货币制度对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货币种类较多,如铜钱、纸币等,各地经济情况不同,使用的钱币也不同,导致货币流通具有地域性。
同业行会组织的形成
宋代行会行规的形成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形成,一种是政府制定相关法令。行会缺乏规范的管理体系,导致贫富差距较大,各阶级利益有差别,因此,行会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行会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主要是商家为了保证自身利益而形成的封建管理组织。
坊市逐渐合并
宋代城市建设打破了传统的坊市制度,随着商业贸易活动日渐频繁,临街设置商铺的商户逐渐增加。市民的居住区和商铺相邻或连在一起,城市中店铺较多,很多经营类似产品的店铺设置在一起。早市、夜市逐渐兴起,店铺营业时间较为宽松,使商业异常繁荣,为宋代经济发展创造了很高的利润,城市的格局也逐渐形成规模。
记载
出处
今(东汉)赍白素三匹,欲以市月氏马、苏合香、闟登(毛毯)。
欧阳询等《艺文类聚》
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范晔《后汉书》
时间
出口荷兰货物总值
(荷兰盾)
茶叶总值
(荷兰盾)
茶叶总值所占比例
(%)
1736—1740年
2 957 034
1 767 707
59.8
1742—1750年*
8 808 457
5 936 858
67.4
1751—1756年
14 234 595
10 524 017
73.9
领域
基本特征
纸币的出现
纸币的流通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宋代建立货币制度对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货币种类较多,如铜钱、纸币等,各地经济情况不同,使用的钱币也不同,导致货币流通具有地域性。
同业行会组织的形成
宋代行会行规的形成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形成,一种是政府制定相关法令。行会缺乏规范的管理体系,导致贫富差距较大,各阶级利益有差别,因此,行会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行会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主要是商家为了保证自身利益而形成的封建管理组织。
坊市逐渐合并
宋代城市建设打破了传统的坊市制度,随着商业贸易活动日渐频繁,临街设置商铺的商户逐渐增加。市民的居住区和商铺相邻或连在一起,城市中店铺较多,很多经营类似产品的店铺设置在一起。早市、夜市逐渐兴起,店铺营业时间较为宽松,使商业异常繁荣,为宋代经济发展创造了很高的利润,城市的格局也逐渐形成规模。
第63讲 古代亚、非、美洲的文化 2025届高考部编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第63讲 古代亚、非、美洲的文化 2025届高考部编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含答案),共8页。
第56讲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2025届高考部编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第56讲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2025届高考部编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含答案),共8页。
第53讲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025届高考部编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第53讲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025届高考部编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