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1.2 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及实验【练】(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目录
TOC \ "1-3" \h \u \l "_Tc25292" 一.练经典题型 PAGEREF _Tc25292 \h 1
\l "_Tc31575" 二、练创新情景 PAGEREF _Tc31575 \h 4
\l "_Tc10639" 三.练规范解答 PAGEREF _Tc10639 \h 8
一.练经典题型
1.(2021·湖北武汉调研)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在1.39~1.98 s之间。若高速公路上两辆汽车行驶的速度均为100 km/h,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前车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刹车,后车发现前车开始刹车时,也立刻采取相应措施。为避免两车追尾,两车行驶的间距至少应为( )
A.39 mB.55 m
C.100 mD.139 m
2.(2020·绵阳月考)1.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图中所示的图线甲、乙分别为甲、乙两辆汽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的刹车距离x与刹车前的车速v的关系曲线,已知紧急刹车过程中车与地面间是滑动摩擦.据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相同的车速开始刹车,甲车先停止运动
B.乙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乙车的刹车性能好
C.甲车的刹车距离随刹车前的车速v变化快,甲车的刹车性能好
D.乙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
3.(2020·西安一中期中)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xt)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时刻t1,b车追上a车
B.在时刻t2,a车的加速度小于b车的加速度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和b两车的路程相等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4.(2020·百校联盟金卷)如图所示的v t图象中,直线表示甲物体从A地向B地运动的v t图象;折线表示同时开始运动的乙物体由静止从A地向B地运动的v 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4 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B.在t=4 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最远
C.在0~2 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在2~4 s内,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5.(多选)(2021·福建漳州二模)某个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置—时间图象(抛物线)如图所示,P(2 s,12 m)为图线上的一点。PQ为过P点的切线,与x轴交于点Q(0,4 m)。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8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t=2 s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6 m/s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D.0~1 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4 m
6.(2021·天津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一玩具小车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 s内和第4 s内,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0~3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5 m/s
C.t=3 s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5 m/s,方向沿x轴正方向
D.第2 s内和第3 s内,小车位移相同
7.(2021·哈尔滨模拟)一质点由静止开始按如图所示的规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2t0的时间内始终沿正方向运动,且在2t0时距离出发点最远
B.质点做往复运动,且在2t0时回到出发点
C.质点在eq \f(t0,2)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eq \f(a0t0,4)
D.质点在2t0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a0t0
8.(2020·四川双流中学模拟)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B.在t =5 s时追尾
C.在t =3 s时追尾
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
9.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他采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
(1)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________.
①电火花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变电源 ④细绳和纸带 ⑤砝码、托盘和小车 ⑥刻度尺 ⑦停表 ⑧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
(2)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________,再________.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其中一段如图乙所示,可知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3)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上,A、B、C、D、E为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 s,则vB=________ m/s,a=________ m/s2.
10.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图乙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和4.0×10-3 s。用精度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丙所示。
甲 乙 丙
(1)滑块的宽度d=________ 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
二、练创新情景
1.(2020·皖江名校模拟)小明和小华操控各自的玩具赛车甲、乙在小区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t=0时刻两赛车恰好并排,此后两赛车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比值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甲、乙两赛车前2 s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1 s时,甲在乙的前面且相距最远
B.t=1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
C.t=2 s时,甲在乙的前面且相距最远
D.t=2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
2.(2021·陕西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一))某科学小组研制了一种探测器,其速度大小可随运动情况进行调节.如图所示,在某次实验中,该探测器从原点一直沿x轴正向运动,且其速度与位移成反比.已知探测器在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4 m/s和2 m/s,O点到B点的位移为2 m,则探测器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 )
A.eq \f(3,8) s B.eq \f(1,8) s C.eq \f(3,4) s D.eq \f(1,4) s
3.(多选)(2020·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一诊)冬天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某日早晨浓雾天气中道路能见度只有30 m,且路面湿滑。一辆小汽车以18 m/s的速度由南向北行驶,某时刻,突然发现正前方浓雾中有一辆卡车正以6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于是,司机鸣笛示警同时紧急刹车,但路面湿滑,只能以2 m/s2的加速度减速行驶。前车接到示警于2 s后以2 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后车因都采取了必要的加、减速运动,所以不会追尾
B.前、后车虽采取了加、减速运动,但加速度过小,仍会发生追尾
C.在前车开始加速时,两车仅相距9 m
D.两车距离最近时只有2 m
4.某人驾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某时刻起,他因故开始刹车,与之同时,前方相邻车道上有一正处于减速状态的汽车。若已知两车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且两车会相遇,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后车刹车时两车间距离一定小于90 m
B.后车刹车时两车间距离一定等于112 m
C.两车相遇时一定有t≤20 s
D.两车相遇时一定有t≥20 s
5.(2021·湖南模拟)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jerk)的概念.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其方向与加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s时急动度是0.5 m/s3
B.t=3 s时的急动度和t=5 s时的急动度相同
C.2~4 s内的质点做减速运动
D.t=4 s时质点速度方向改变
6.(2020·河南高三二模)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如图7所示,某平直公路上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正以v1=4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某时刻其右前方一小狗以v2=5 m/s的速度垂直车道方向匀速跑入公路,当汽车传感器探测到小狗时,小狗到汽车右侧所在直线的距离L1=5 m,到汽车前沿所在直线的距离L2=8 m.已知汽车的车长d1=5 m、车宽d2=2 m,汽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a1=4 m/s2,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2=5 m/s2.为了避免与小狗发生碰撞,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汽车应保持原速通过
B.汽车应刹车减速
C.汽车应加速通过
D.不论汽车是加速还是刹车均不能避免与小狗发生碰撞
7.(2021届·云教金版N+1第一次联考)一步行者以6.0 m/s的速度跑步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在跑到距汽车20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即刻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
A.人经6 s时间能追上了公共汽车
B.人追不上公共汽车,人车之间的最近距离为2 m
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36 m
D.人追不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8.(2020·湖南永州市高三三模)在某个恶劣天气中,能见度很低,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甲在前、乙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两车刹车后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B.若t=24 s时两车未发生碰撞,则此时两车相距最远
C.为避免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车的间距至少为48 m
D.若两车发生碰撞,则可能是在开始刹车24 s以后的某时刻发生的
9.(2020·重庆市南开中学月考)某同学使用有透光狭缝的钢条和光电计时器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图甲).在钢条下落过程中,钢条挡住光源发出的光时,计时器开始计时,透光时停止计时,若再次挡光,计时器将重新开始计时.实验中该同学将钢条竖直置于一定高度(下端A高于光控开关),由静止释放,测得先后两段挡光时间t1和t2.
(1)用游标卡尺测量AB、AC的长度,其中AB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 mm.
(2)该同学利用vAB=eq \f(AB,t1)及vAC=eq \f(AC,t1+t2),求出vAB、vAC,再利用测量的时间t1和t2,可得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vAB、vAC及给出的时间表示);若狭缝宽度不能忽略,则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0.(2020·山东卷·13)2020年5月,我国进行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测量,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重力仪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而间接测量海拔高度.某同学受此启发就地取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选择合适高度的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53°,在其上表面固定一与小物块下滑路径平行的刻度尺(图中未画出).
②调整手机使其摄像头正对木板表面,开启视频录像功能.将小物块从木板顶端释放,用手机记录下小物块沿木板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然后通过录像的回放,选择小物块运动路径上合适的一点作为测量参考点,得到小物块相对于该点的运动距离L与运动时间t的数据.
③该同学选取部分实验数据,画出了eq \f(2L,t)-t图像,利用图像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5.6 m/s2.
④再次调节垫块,改变木板的倾角,重复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当木板的倾角为37°时,所绘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物块过测量参考点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 m/s;选取图线上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A、B两点,利用A、B两点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根据上述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sin 37°=0.60,cs 37°=0.80 )
三.练规范解答
1.警匪之战不仅仅是电影中的情节,现实中警察也会面临相似的挑战。如图所示,白色警车以v1=30 m/s行驶,掠过A位置时发现一黑色可疑车辆停在A线位置,于是立即以a1=3 m/s2的加速度开始制动减速,白色警车掠过A地作为计时起点,黑车3 s后开始以a2=3 m/s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向前逃窜,警车欲在车速减为零的同时斜打车身将黑色车逼停,但疯狂的黑色车一直加速直至撞上警车。把这个过程两车看成质点,问:
(1)什么时刻两车相撞;
(2)相撞前瞬间,黑色车的速度多大?
2.(2020届·广西柳州冲刺)甲、乙两辆车在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先后出发,其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t3时刻两车相遇,相遇前两车最大距离为25 m,已知t2=10 s.求:
(1)甲车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两车相遇的时间t3.(取eq \r(2)=1.4,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2020·西安一中模拟)高铁列车上有很多制动装置.在每节车厢上装有制动风翼,当风翼完全打开时,可使列车产生a1=0.5 m/s2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同时,列车上还有电磁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摩擦制动系统等.单独启动电磁制动系统,可使列车产生a2=0.7 m/s2的平均制动加速度.所有制动系统同时作用,可使列车产生最大为a=3 m/s2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在一段直线轨道上,列车正以v0=32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列车长接到通知,前方有一列车出现故障,需要该列车减速停车.列车长先将制动风翼完全打开让高速行驶的列车减速,当车速减小了eq \f(1,3)时,再通过电磁制动系统同时制动.
(1)若不再开启其他制动系统,从开始制动到停车,高铁列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2)若制动风翼完全打开时,距离前车只有2 km,那么该列车最迟在距离前车多远处打开剩余的制动装置,才能保证不与前车相撞?
5.2019世界田径接力赛男子4×100米接力赛,冠军被巴西队以38秒05获得.如图2所示,这是某一次接力训练.已知甲、乙两运动员经短距离加速后都能达到并保持10 m/s的速度跑完全程.设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 m/s2.乙在接力区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在甲、乙相遇时完成交接棒.在某次练习中,甲以v=10 m/s的速度跑到接力区前端s0=14.0 m处向乙发出起跑口令.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 m.
(1)求此次练习中交接棒处离接力区前端(即乙出发的位置)的距离.
(2)为了达到理想成绩,需要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则甲应在接力区前端多远时对乙发出起跑口令?
(3)在(2)中,棒经过接力区的时间是多少?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1.2 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及实验【讲】(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1.2 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及实验【讲】(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12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及实验讲原卷版doc、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12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及实验讲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 2 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及实验【练】原卷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 2 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及实验【练】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冬天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 2 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及实验【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 2 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及实验【练】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1,6 m>L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