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 (道德与法治)珍惜师生情谊同步训练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与下图“程门立雪”表达的意思一致的是( )
关心老师,做老师的遵从者
老师是我们指导者和引路人
理解老师,维护老师的绝对权威
尊重老师,用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敬佩
2.某班举行师生交流会时,有同学希望老师多表扬,有同学希望老师严格管理,有同学则对老师的授课模式提出意见⋯⋯同学们提出的建议大多被老师们接受。同时,同学们对老师们提出的一些具体要求也欣然接受。这说明( )
①师生之间没有差异,才有平等可言
②老师是神圣的,不应该向老师提意见
③师生之间坦诚相待,才能携手成长
④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多沟通交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经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与大家交流互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同学们喜爱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因为( )
①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②师生间不分彼此,谁心所欲
③只要这样就能学到知识
④有利于师生沟通交流,促进教学相长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4.以下内容是某班同学与老师在课堂内外的一些交流:
下列选择项中最能概括以上两段对话内容主旨的是( )
言听计从,体味亲情
亦师亦友,教学相长
呵护友谊,坚持原则
学会学习,培养兴趣
5.很多成年人回忆青春往事,常常把与老师共处的校园生活看成一生中一段美好的经历。下列学生与老师共处的情境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
A.小明同学非常害怕老师,只要在路上遇到老师就故意绕道走
B.小刚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给老师取绰号
C.小超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D.小俊同学对老师提出的观点一律深信不疑
6.师生共同组成学校生活共同体,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但相处过程中难免有误会。当被老师误解时,我们应该( )
①有意疏远老师,避免再次发生误会
②选择恰当的机会,主动解释清楚
③与老师争吵,坚决维护自己的名誉
④理解老师,尝试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人民日报转文《请把惩戒权还给老师》,针对有的老师即使面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也不敢放手来管,你的想法是( )
①老师的批评教育都是错误的
②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即使有错也不能处分
③老师要合理合法地管理学生,不能放任自流
④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小陈因为陪同学去医务室看病,上课迟到了,老师批评了小陈,小陈觉得很委屈,与老师发生了口角。小陈应该( )
A.不管什么场合及时向老师说明原因,指责老师不对
B.课后向老师解释,取得老师谅解,同时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C.坚决反抗老师的错误,不能受到任何委屈
D.老师批评错了,就与老师抗争到底,坚决不接受
9.某学校发布教育惩戒规则实施细则。这份细则明确了需要教育惩戒的27种失范行为,列出了点名批评、责令书面检讨、教室内站立、课后训导等惩戒措施。这些“有尺度,有温度”的措施( )
A.是为了达到惩戒的目的,促使学生改进不足
B.能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
C.看似严厉,实则是保护学生、爱护学生
D.表达了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
10.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同学的行为有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有( )
①小周发现老师身体不适,主动问候老师
②小武在路上遇到老师,主动向老师问好
③小江被老师误解时总是默默忍受,不与老师沟通
④小王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近日,河北衡水一高三班主任收集了2023根学生用过的笔芯,打造了一艘“梦想之舟”送给学生。这位班主任称,希望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诗和远方,也祝他们在高考中金榜题名。对此,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有( )
①亦师亦友的关系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②教与学是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③主动关心老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④老师关心关怀学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七年级(3)班的几名同学谈论起自己的老师。从这些同学的谈论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他们的老师最优秀,是其他老师所无法比拟的
B.他们的老师很特别,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
C.他们的老师都是一流的老师,专业都非常棒
D.他们的老师都喜欢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才能
13.进入中学后,我们接触了不少新老师。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了对部分老师的看法。
甲:语文老师爱“咬文嚼字”,但知识渊博,真实坦诚,从不掩饰自己的不足
乙:历史老师爱“借古喻今”,但见解独到,擅长理论联系实际地看问题
丙:数学老师爱“刨根问底”,但风趣且富有激情,幽默开朗,严谨认真
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 )
顺其自然,根据自己的喜好接受老师
发现不同,给老师指出风格上的缺点
尊重老师,接纳老师的不同认真学习
建言献策,要求学校让老师统一风格
14.语文老师温柔大方、平易近人;数学老师要求严格、以身示范;道德与法治老师思维敏捷、见解独到……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下面做法不可取的是( )
A.承认老师的差异,接纳老师的不同
B.要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尊重老师
C.要求老师改变风格,统一教学模式
D.学会适应老师风格,主动寻求交往
15.“这几位老师尽管风格不同,但对待科研执着、认真的精神都是一样的,在做人、做事上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爱做梦的催化界“铠甲勇士”邓德会告诉记者。他的话启示我们在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时要( )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
②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③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④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二、综合探究题
16.明辨是非·感悟生活
材料一 教师节前夕,接照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安排的任务,王敏从家里带了一些报刊作为资料,准备到学校办一期黑板报。自入学以来,她一直都不事欢数学老师讲课时的刻板,感觉上数学课很枯燥无味,于是在课上偷偷剪辑资料。数学老师有意点她回答问题,她又没有答对,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她上课不该开小差,做与上课无关的事。王敏倍感委屈,赌气不想再上数学课……
材料二 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张桂梅校长。面对非要退学、怎么劝都没用的女孩,张桂梅会严厉批评:“有政府供,有老师教,有宿舍住,一分钱不用家里出,你努把力,不就读出来了吗?为什么要退学?”随后又循循善诱,“只要她肯回来,我收!”“她身上也有许多优点,能吃苦耐劳,上课认真听讲,感悟能力强等等,只要她能坚持下去,一定有一个好的前途。
(1)材料一中王敏同学与老师交往有许多不当行为,与老师正确交往,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推荐给她?
(2)面对像张桂梅老师这样严厉的批评和温暖的表扬,你的正确看法是什么?
17.小奇喜欢文学创作,经常拿自己写的小说请语文老师指导,得到语文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一次,上数学课时,小奇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辛辛苦苦写了一个多星期的手稿被没收,还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从此以后,小奇见到数学老师就躲开,上数学课也不认真听讲……
(1)美好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2)你认为小奇应该怎样构建这样的师生关系?
老师:小明,可以帮我把作业本拿到教室吗?
小明:可以的,没问题。
小明:老师,我遇到了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您可以给我指导吗?
老师:当然可以,掌握技巧很重要。
小冯:“我的语文老师幽默开朗,她风趣且富有激情,但又不失严谨认真,让我信赖。”
小陈:“我的班主任真实坦诚,她从不掩饰或否认自己所犯的错误,让我钦佩。”
小褚:“我的道德与法治老师见解独到,他关注人生百态,理论联系实际地看问题,让我信服。”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师生交往。
D:“程门立雪”意指学生恭敬求教,比喻尊师重教,虔诚求学,与尊重老师,用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敬佩表达的意思一致,故D符合题意;
A:师生平等,学生不是教师的遵从者,故A说法错误;
B:“程门立雪”意指尊重老师,用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敬佩表达,没有强调老师是我们指导者和引路人,故B不符合题意;
C:要尊重、理解老师,对于老师的错误也要恰当地指出来而不是维护老师的绝对权威,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师生关系。
①:师生之间存在差异,可以平等相处,故①说法错误;
②:师生之间应该民主平等,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意见,故②说法错误;
③④:某班举行的师生交流会,师生之间相互提出建议和要求,并相互接受,表明师生之间坦诚相待,才能携手成长;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多沟通交流,故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师生关系。
①④:分析题文,同学们喜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师生之间平等相待、相互促进,有利于师生沟通交流,促进教学相长,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师生交往要把握好度,互相尊重,故②说法错误;
③:说法太绝对,还有其他学习方式也能学到知识,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师生交往。
B:题文中的师生对话体现了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因此,亦师亦友,教学相长最能概括以上两段对话内容主旨,故B说法正确;
A:体味亲情,但不能言听计从,故A说法错误;
CD:呵护友谊、学会学习,在题文中未涉及,故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与老师彼此尊重,与老师平等相待、相互促进。
C:“课余时间与老师探讨问题”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与老师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表现,故C说法正确;
A: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没有必要“害怕老师”或“故意绕道走”,故A说法错误;
B:“经常与老师开玩笑、给老师取绰号”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故B说法错误;
D:“一律深信不疑”说法过于绝对,对事情我们要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6.C
【详解】本题考查师生关系。
①:有意疏远老师,不利于化解误会,不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故①说法错误;
②④:当我们被老师误解时,应该选择恰当的机会,主动解释清楚,理解老师,尝试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故②④说法正确;
③:我们要尊重老师,避免与老师发生争吵,礼貌对待老师,选择合适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和老师解释清楚,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7.B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③④: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容易犯错和沾染一些不良行为,这就需要老师要合理合法地管理学生,不能放任自流;作为学生,我们也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老师的批评教育都是错误的”说法过于绝对,老师的批评教育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确的,偶尔也会出现错误,故①说法错误;
②:虽然学生多数是未成年人,但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出现错误也要接受批评和适当的处分,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8.B
【详解】本题考查师生关系。
A:我们要在合适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向老师说明原因,故A说法错误;
B:面对老师的批评,小陈应该正确对待,课后向老师解释,取得老师谅解,同时反省自己,改进不足,故B说法正确;
C:是不能正确对待老师批评的表现,对待老师的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故C说法错误;
D:老师批评错了,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体谅老师,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9.C
【详解】本题考查师生之间。
A:“达到惩戒的目的,促使学生改进不足”,惩戒不是目的,没有全面体现出这些措施的本质意义。故A错误;
B:题干中所提到的教育惩戒规则实施细则及相关措施,与和老师分享学习感受、成果并无直接关联,故B不符合题意;
C:这些措施“有尺度,有温度”,“尺度”体现了规则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温度”则表明其并非单纯为了惩罚,而是出于对学生的保护和爱护,让学生明白行为的对错,从而更好地成长,故C符合题意;
D:“表达了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题干重点在于教育惩戒的措施,而非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A
【详解】本题考查师生交往。
①②:主动关心老师,遇到老师积极问好,这些都有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当我们被老师误解时要学会积极沟通,故③说法错误;
④:这是不能做到礼貌待师的表现,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1.C
【详解】本题考查师生交往。
①④:分析题文,河北衡水一高三班主任的创意送祝福的形式,希望学生金榜题名,说明亦师亦友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老师关心关怀学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题文材料没有体现教与学是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2.B
【详解】本题考查风格不同的老师。
A:每位老师都是特别的,不能说只有他们的老师最优秀,A说法错误;
B:从同学们对自己的老师评价可以看出,每位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都有差异,都很特别,B符合题意;
C:题干强调的是每位老师的不同,而没有提到他们的专业都很棒,所以都是一流老师的说法不恰当,C说法错误;
D:三位同学的老师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真实坦诚,有的见解独到,并不是都喜欢表现自己,展现才华,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3.C
【详解】本题考查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A:我们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接受老师,故A说法错误;
B:发现老师的不同,尊重差异,理解不同,不是指出老师风格上的缺陷,要接受不同风格的老师,故B说法错误;
C:依据教材知识,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要尊重老师,接纳老师的不同,认真学习,故C说法正确;
D: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不同风格,学校不能要求老师统一风格,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4.C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
ABD:依据教材知识,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承认老师的差异,接纳老师的不同,要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尊重老师,学会适应不同的老师,主动和老师交往,故ABD说法正确;
C: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而不是要求老师改变风格,故C说法错误;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C。
15.B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①:题目明确提到“这几位老师尽管风格不同”,说明老师之间确实存在差异。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故①说法正确;
③:邓德会能够欣赏并学习不同风格的老师,启示我们要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故③说法正确;
②:邓德会并没有因为老师的风格不同而有所偏好或选择,而是从每位老师身上学习到了宝贵的品质。故②说法错误;
④:邓德会并没有因为老师的风格不同而保持距离,反而视他们为榜样。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6.(1)①上数学课懒散不认真听课,说明她没有做到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②对老师的批评没有正确对待,说明她没有真正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用意,不理解老师;③自入学以来不喜欢数学课,说明她没有尝试与老师沟通,没有主动与老师交往,寻找适应的方法;④赌气不上课,说明她没有尊重老师。
(2)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分析】考点考查:接纳风格不同的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尊重老师。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接纳风格不同的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尊重老师的有关知识,从建议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上数学课懒散不认真听课→可链接没有做到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关键词②:对老师的批评没有正确对待→可链接没有真正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用意,不理解老师;
关键词③:自入学以来不喜欢数学课→可链接没有尝试与老师沟通,没有主动与老师交往;
关键词④:赌气不上课→可链接没有尊重老师。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的有关知识,从道理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面对像张桂梅老师这样严厉的批评和温暖的表扬→可链接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7.(1)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体现。
(2)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给予我们生活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分析】考点考查:美好师生关系、构建美好的师生关系。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阐述问题。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详解】(1)本题考查美好的师生关系,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运用构建美好的师生关系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小奇见到数学老师就躲开,上数学课也不认真听讲→可链接与老师彼此尊重、与老师平等相待、相互促进;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交友的智慧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4909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交友的智慧同步测试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交友的智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友谊的真谛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4909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友谊的真谛练习</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友谊的真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让家更美好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4908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让家更美好一课一练</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让家更美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