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
展开考点1 水循环1.水循环的类型、环节(1)图示
(2)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①影响蒸发的因素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典例 (2020天津,2,3分)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下图 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园内湖泊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调节地表径流量 B.减少地下径流量C.减少水的下渗量 D.减少地表水蒸发
解析 湖泊可以调节地表径流量,减小河流水位季节变化,A正确;湖泊能够涵养水源,增加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量,B、C错误;湖泊可以调节局部气候,减小温 差,增加地表水蒸发,D错误。
2.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2)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3)促进四大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考点2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1.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3.湖泊水、地下水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1)湖泊水与河流水的互补
(2)地下水与河流水的互补
(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互补
4.河流的主要特征(1)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
(3)比较我国内、外流区的河流水文特征
易混易错 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1.河流特征易错点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重量。
2.河流特征易混点(1)流速与落差
(2)时令河与内流河
典例 (2022江苏,13—15,6分)水丰水库位于鸭绿江上,发电为其主要功能。绿江村位 于库尾的一个半岛上,该村形成了季节性淹没的“水没地”景观。下图为“绿江村 ‘水没地’照片”。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照片中河流对岸裸露带形成的原因是 ( )A.岸坡崩塌 B.开山采石C.水位涨落 D.崖壁贫瘠2.与图中L线高程接近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3.下列月份中,该村“水没地”淹没在水下面积最大的一般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答案 1.C 2.C 3.D
解析 1.由图示可以看出河流对岸裸露带高度相当,呈条带状,该区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且位于水库库尾,河流水位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会形成河岸消落带(丰水期 被淹没,枯水期露出水面),植被难以生长,岩石裸露,其他原因不会导致高度大体一致。2.甲、乙地势较低,排除A、B;丁地为房屋屋顶,不可能位于河流水位涨落范围内,最可 能的就是丙地,排除D,选C。3.该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雨季一般在6—9月,说明6—9月蓄水量一直在增加,水库水 量最大值出现在雨季结束后,则选项中10月水位最高,淹没面积最大,故选D。
考点3 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一、海水性质
1.海水温度(1)影响因素
1.海水温度(1)影响因素 (2)分布规律
(2)分布规律①水平分布
2.海水盐度(1)影响因素
(2)分布规律: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呈马鞍型分布。 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
3.海水密度(1)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 密切,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2)分布规律
二、海水运动1.海水运动的形式
2.洋流的成因及类型(1)影响洋流形成主要因素:盛行风、海水密度、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等。(2)按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①风海流是指在盛行风作用下,海水朝某方向大规模运动,例如南北赤道暖流、北太 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等。②密度流是指由于海水密度差异引起的海水大规模运动,盐度差异显著的海域之间一 般存在密度流,例如直布罗陀海峡和曼德海峡。
③补偿流是指由于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引起某一海区海水流出而海平面降低,相邻海区 的海水补给的现象。补偿流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垂直补偿流又称升降流,包括上升流和下降流,例如秘鲁附近海区存在明显的上升流。
归纳总结 密度流空间分布规律密度流也称异重流,主要由重力和密度差异所引起静压力导致的高密度流体向低密度 流体下方的侵入。盐度和水温差异是影响海水密度的两大主要因素。3.洋流的分布(1)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2)洋流特殊分布①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②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以南极为中心自西向东环绕南极大陆,性质为寒流。
典例 (2022浙江6月选考,3,2分)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解析 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由图分析可知,①洋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②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为寒流。故 D项正确。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 海洋渔场的形成与分布1.海洋渔场的形成条件(1)饵料①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底部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浮游生物生长条件优越→鱼类 饵料丰富。②大陆架→海水浅→光照强→植物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生长条件优越→鱼类饵料 丰富。③河口处陆地径流带来丰富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生长条件优越→鱼类饵料丰富。(2)水温
①低纬地区和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鱼类生长快;高纬地区和寒流流经海区,水温低,鱼 类生长慢。②寒暖流交汇处,水温变化剧烈,导致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的大量聚集。2.海洋渔场的分布(1)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 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
(2)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沿岸强大的上升流形成秘鲁渔场、美国西岸的上升流形成东北太平洋渔场、非洲西南部沿海的上升流形成加蓬渔场、非洲西北部沿海的上升流形成东北大西洋渔 场。
典例 (2022浙江6月选考,4,2分)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解析 图中甲区域寒暖流流向相反,无法形成大型渔场,A错误;受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乙处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出现热带荒漠景观,B正确;丙沿岸受北大西洋 暖流影响,终年温和湿润,冬季降温不明显,C错误;丁海域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热资源 不丰富,D错误。
考点4 海—气相互作用1.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海—气间的水分交换 (2)海—气间的热量交换
①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 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②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驱动表层海水运动。(3)全球水热平衡实现途径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动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 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①产生
②影响a.对温度的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温度差异减小。b.对降水的影响
c.厄尔尼诺现象还与更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2)拉尼娜现象①概念:赤道附近中东部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②产生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引起气候异常。
典例 (2023北京,5—6,6分)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 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据此推算的厄尔尼 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由图可知 ( )A.距今1 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B.距今3 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C.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D.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2.该地最可能位于 ( )A.印度洋沿岸 B.大西洋西岸C.亚欧大陆东部 D.南美洲西部
答案 1.C 2.D
解析 1.据材料可知,该地暴雨出现的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呈正相关,即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C正确;图中显示距今1 200年左右该地厄尔尼诺事件频次较高, 说明气候不稳定,暴雨引发的洪水较多,A错误;距今3 500年该地厄尔尼诺频次较低,暴 雨引发的洪水较少,河流侵蚀作用弱,B错误;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 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不是全球气温下降引发的,D错误。故选C。2.厄尔尼诺是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不可 能分布在印度洋沿岸、大西洋西岸,A、B错误;厄尔尼诺发生时,会造成沃克环流减弱, 导致亚欧大陆东部降水减少,南美洲西部降水增多,故该地最可能位于南美洲西部,D 正确,C错误。故选D。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 这是一份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共1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自然地理-地球上的水: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自然地理-地球上的水,共38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第12练海洋水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第12练海洋水课件,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