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南省商丘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48177/0-17258936362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南省商丘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48177/0-172589363631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南省商丘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48177/0-17258936363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南省商丘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2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氮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B. 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都属于二次电池
C. 在医疗上,碳酸钡可用作消化系统射线检查的内服剂
D. 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氮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空气成分之一,不导致酸雨,A错误;
B.常用的锌锰干电池不能二次使用,不属于二次电池,B错误;
C.碳酸钡能为胃酸反应不能内服,硫酸钡可用作消化系统射线检查的内服剂,C错误;
D.二氧化硫能灭菌且具有一定还原性,故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2. 物质的量相同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 )
A. C2H2B. C2H6C. C4H6D. C4H8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C2H2分子中,(x+)=2+=2.5,则1ml乙炔完全燃烧消耗氧气2.5ml;
B.C2H6:其(x+)═1+=2.5,即1ml乙烷消耗氧气2.5ml;
C.C4H6:其(x+)=4+=5.5,即1mlC4H6消耗氧气5.5ml;
D.C4H8O2的消耗氧气的量为x+-=4+2-1=5,即1mlC4H8O2消耗5ml氧气;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烷和乙烯都能与氢气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B. 乙烯、苯、乙醇均能使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 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溶液
D. 蔗糖、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烯中有碳碳双键可与H2加成生成乙烷,但乙烷中无不饱和键不能与氢气加成,A错误;
B.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B错误;
C.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泡(CO2);乙酸乙酯不溶于水,遇Na2CO3溶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乙醇易溶于水,遇Na2CO3溶液不分层;三者现象不同,故可以鉴别,C正确;
D.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要达到10000以上,而蔗糖(C12H22O11)属于二糖,相对分子质量为342,所以不属于高分子,D错误;
故答案选C。
4. 对于反应C(s)+H2O(g)⇋CO(g)+H2(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 增加C的质量B. 恒容条件下充入氦气
C. 降低温度D. 压缩容器体积
【答案】D
【解析】
【详解】A.对于反应C(s)+H2O(g)⇋CO(g)+H2(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固体C的质量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对于反应C(s)+H2O(g)⇋CO(g)+H2(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恒容条件下充入氦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没有改变,分压也没有变,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对于反应C(s)+H2O(g)⇋CO(g)+H2(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C不符合题意;
D.对于反应C(s)+H2O(g)⇋CO(g)+H2(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D。
5. 某同学绘制了有关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在e→d的转化过程中,物质e将被氧化
B. 化合物f中阴阳离子数量比一定为1:2
C. 图中按箭头所示的转化均可一步反应实现
D. 标况下,和的混合物体积约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该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以推知,a为S,属于单质,b为SO2,c为SO3,d为Na2SO4或NaHSO4,e为Na2SO3或NaHSO3,f为Na2S或NaHS,据此解答。
【详解】A.在e→d的转化过程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物质e将被氧化,故A正确;
B.f为Na2S或NaHS,阴阳离子数量比为1:2或1:1,故B错误;
C.S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SO2,不能生成SO3,a→c不能一步转化,故C错误;
D.标况下,SO3为固态,1mlSO2和SO3的混合物体积不是22.4L,故D错误;
故选A。
6. 某碱性电池的总反应为: 3HO+2Al=OH- +2A1O+H2O,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子迁移方向: Al→用电器→Pt
B. 电池工作时,负极附近溶液pH减小
C. 正极反应式为: HO+3H+ + 2e- =2H2O
D. 负极会发生副反应: 2Al+2OH- +2H2O=2AlO+ 3H2↑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总反应可知Al被氧化,则Al电极为负极,Pt电极为正极。
【详解】A.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Al→用电器→Pt,故A正确;
B.Al为负极,得电子结合氢氧根生成偏铝酸根,电极反应式为Al-3e-+4OH-=A1O+2H2O,所以会消耗氢氧根,使电极附近pH值减小,故B正确;
C.该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显碱性,正极反应为HO+2e-+H2O=3OH-,故C错误;
D.Al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碱性电池中负极Al可能发生副反应2Al+2OH-+2H2O=2 A1O+3H2↑,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7. 已知X转化为R和W分两步进行:① ②,上述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g)比Y(g)稳定
B.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
C. 均消耗1ml反应物时,反应①和②吸收的能量:①>②
D. 断裂1mlX(g)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1mlR(g)和3mlW(g)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X(g)的能量低于Y(g)和2W(g)的能量和,但是不能判断X(g)、Y(g)谁的能量更低,A错误;
B.由图可知,反应①中生成物能量高于反应物,为吸热反应,B错误;
C.由图可知,均消耗1ml反应物时,反应①的焓变更大,故此时反应①和②吸收的能量:①>②,C正确;
D.由图可知,为吸热反应,焓变为正值,焓变等于反应物键能和减去生成物键能和,故断裂1mlX(g)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mlR(g)和3mlW(g)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错误;
故选C。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B. 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能水解生成乙醇
C. 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D. 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化合物一定是羧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A错误;
B. 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属于酯类,都能水解,前者生成乙醇和乙酸,后者生成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B错误;
C. 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分别是乙醇和丙三醇,C正确;
D. 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化合物不一定是羧酸,也可能是甲酸甲酯,D错误;
答案选C。
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其分子结构中含醛基
B. 淀粉在体内最终水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
C. 油脂在体内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D. 鸡蛋清遇醋酸铅溶液发生盐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项、银镜反应是检验醛基的方法,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A正确;
B项、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水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B正确;
C项、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在人体内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而被吸收,C正确;
D项、醋酸铅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D错;
答案选D。
10. 少量铁粉与100mL 0.1ml·L-1的稀盐酸反应,因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H2O ②加NaHSO4固体 ③滴几滴浓盐酸 ④加CH3COONa固体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升高温度 ⑧改用浓硫酸 ⑨改用100mL 0.3ml·L-1HNO3.
A. ②⑥⑦B. ⑥⑦⑨
C. ②③⑦D. ③⑦⑨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加H2O,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加NaHSO4固体,增加氢离子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氢气产量不变,故②符合题意;③滴几滴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氢气产量不变,故③符合题意;④加CH3COONa固体,醋酸根和氢离子反应,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④不符合题意;⑤加NaCl溶液,实际相当于加水,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⑤不符合题意;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铁和铜离子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亚铁离子,形成Fe—Cu—H2SO4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但由于置换铜时消耗铁,产生氢气量减少,故⑥不符合题意;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产生氢气量不变,故⑦符合题意;⑧改用浓硫酸,铁和浓硫酸发生钝化,不再产生氢气,故⑧不符合题意;⑨改用100mL 0.3ml·L-1HNO3,会生成氮氧化物,不产生氢气,故⑨不符合题意;因此②③⑦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1.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A.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阴阳离子,氨气不电离,是非电解质,A错误;
B.既可溶于溶液也可溶于溶液,但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
C.硝酸具有挥发性,不能得出硝酸不稳定,C错误;
D.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溶液中通入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进而生成沉淀,D正确;
答案选D。
12. 下列文字叙述与反应原理不对应的是( )
A. 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B. 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
C. 乙醇的催化氧化:
D. 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还原性:Fe2+>Br-,所以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时,氯气优先氧化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溶液与稀硫酸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硫单质、二氧化硫和水,B正确;
C.乙醇的催化氧化会生成乙醛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正确;
D.NaClO具有氧化性,而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所以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气体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D。
13. 对于反应A(g)+3B(g)⇌2C(g)+2D(s),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 v(A)=0.2ml/(L∙s)B. v(B)=1.2ml/(L∙min)
C. v(C)=0.3ml(L∙s)D. v(D)=0.5ml(L∙s)
【答案】A
【解析】
【分析】因为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为便于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我们将各选项中的速率都转化为B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详解】A.v(A)=0.2ml/(L·s),v(B)=0.6ml/(L·s);
B.v(B)=1.2ml/(L·min)=0.02 ml/(L·s);
C.v(C)=0.3ml/(L·s),v(B)=0.45ml/(L·s);
D.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D呈固态,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
比较以上数据,选项A中B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A项正确;
答案选A。
14. 类推是学习化学一种重要手段。下列根据相应客观事实得出的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铜片不能被足量稀盐酸溶解,A项错误;
B.氯气和溴蒸气均为强氧化剂,氧化产物中Fe元素化合价均为价,B项正确;
C.AgOH能被过量的氨水溶解,C项错误;
D.有强还原性,将通入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D项错误。
故选B。
二、解答题(共58分)
15. 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ABCD。
(1)若A是黄色晶体,B为酸雨的成因之一,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则将B通入KMnO4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体现B的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请写出D的浓溶液与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中作氧化剂的D与参加反应的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2)若A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常温下D的浓溶液能使金属Fe、Al钝化,请写出实验室制备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C→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 还原性 ③.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④. 1:2 ⑤.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⑥. 4NH3+5O24NO+6H2O ⑦. 3NO2+H2O=2H++2NO3-+NO
【解析】
【详解】(1)若A是黄色晶体,B为酸雨的成因之一,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则A是S,B是二氧化硫,C是三氧化硫,D是硫酸,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因此将B通入KMnO4溶液的现象为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B的还原性;D的浓溶液浓硫酸与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此反应中2ml硫酸参加反应,其中1ml起氧化剂的作用,因此作氧化剂的D与参加反应的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若A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是氨气,常温下D的浓溶液能使金属Fe、Al钝化,因此B是NO,C是NO2,D是HNO3,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A→B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C→D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H++2NO3-+NO。
16.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乙醇为CH3CH218OH,反应完成后,物质的分子中含有18O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工业上用乙烯水化法生产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乙醇在铜丝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a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4)实验时量取5mL乙醇(ρ=0.789 g/cm3)和20mL4ml/L的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充分反应。实验后将试管b中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6.336g产品,则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
【答案】①.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②. CH3CH2OH 、CH3COOCH2CH3 ③. ④. ⑤. 防暴沸 ⑥. 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分离提纯乙酸乙酯 ⑦. 90%
【解析】
【分析】(1)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且为乙醇中的羟基的O-H键断开,乙酸中的C-O键断开;
(2)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
(3)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爆沸;Na2CO3与乙酸反应,水能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4)计算乙酸、乙醇的量,生成乙酸乙酯的量按较少的计算。
【详解】(1)试管a中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反应时,乙醇中的羟基的O-H键断开,乙酸中的C-O键断开,若乙醇为CH3CH218OH,则乙酸乙酯、CH3CH218OH中含有18O;
(2)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乙醇在铜丝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3)a试管中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液体剧烈沸腾;饱和Na2CO3溶液可冷却气体,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分离提纯乙酸乙酯;
(4) 5mL乙醇(ρ=0.789 g/cm3)的物质的量为0.086ml,乙酸的物质的量为0.08ml,乙酸少量理论生成乙酸乙酯的量为0.08ml,实际生成量==0.72ml,该反应的产率为=×100%=90%。
17. 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为检验反应的产物,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甲、乙等,每个装置仅限使用一次)。
(2)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其中木炭被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浓硫酸体现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或“酸性”)。
(3)两次使用品红溶液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连接先后顺序作答)。
(4)丁装置中应该盛装的试剂是酸性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丙装置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己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答案】(1)甲—己—乙—丁—戊—丙
(2)①. ②. 氧化 ③. 氧化性
(3)①. 检验是否有SO2生成 ②. 检验SO2是否除尽
(4)①. 高锰酸钾溶液 ②.
(5)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检验产物中有CO2生成
(6)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解析】浓硫酸和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验证生成产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分别选择澄清石灰水装置、品红溶液装置和盛有无水硫酸铜装置,但为防止检验时造成干扰,应该先利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的生成,再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气体,但二氧化硫能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必须利用盛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丁装置除去二氧化硫,最后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所以物质的检验顺序为水、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
(1)浓硫酸和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先利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的生成,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会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再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甲—己—乙—丁—戊—丙,故答案为:甲—己—乙—丁—戊—丙;
(2)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其中木炭被氧化,;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浓硫酸体现氧化性;
(3)第一次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会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丁装置中应该盛装的试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丙装置中出现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产物中有CO2生成;
(6)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己装置中的现象是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18. 甲醇是一种优质燃料;
(1)已知一定条件下每和足量氢气完全反应可生成1ml气态甲醇和1ml水蒸气并放出49kJ的热量。请回答:其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与如图所示最相符的是___________。
(2)为探究用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和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请回答: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甲醇和氢气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加入催化剂 B.充入,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从体系中分离 D.升高温度
③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恒温、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一定条件下,、和的浓度不再变化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同时生成
(3)以甲醇作燃料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
①X处通入的是___________(填“甲醇”或“空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若有生成,理论上通过质子交换膜的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答案】(1)A
(2)①. 0.075ml/(L·min) ②. 0.225ml/(L·min) ③. AD ④. AC
(3)①. 甲醇 ②. O2+4e-+4H+=2H2O ③. 6ml
【解析】(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时存在活化能升高的过程,故A正确;
(2)①从图看出CO2的浓度从1ml/L变为0.25ml/L,变化了0.75ml/L,CH3OH的浓度从0变为0.75ml/L,反应在10min时达到平衡,则v(CH3OH)=0.75ml/L÷10min=0.075ml/(L·min),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H2)=0.075ml/(L·min)×3=0.225ml/(L·min);
②A.加入催化剂,反应加快,A正确;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但CO2的浓度没有增大,反应速率不变,B错误;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体系中浓度减小,反应变慢,C错误;
D.升高温度反应加快,D正确;
故选AD。
③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变说明气体的生成和消耗速率相等,反应达到了平衡,A正确;
B.容器的体积不变,体系中都是气体,气体密度一直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C.CO2、H2和CH3OH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了平衡,C正确;
D.单位时间内消耗3mlH2的同时生成1mlCH3OH,都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故选AC。
(3)①甲醇燃料电池中,通入甲醇一极为负极,通入O2一极为正极,根据H+向右侧石墨电极移动,可知右侧石墨电极为正极,Y为O2,X为CH3OH,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②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若有1mlCO2生成,转移6ml电子,理论上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物质的量为6ml。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是电解质
B
既可溶于溶液也可溶于溶液
属于两性氧化物
C
硝酸具有挥发性
硝酸不稳定
D
溶液中通入产生白色沉淀
生成沉淀
选项
客观事实
类推结论
A
将铜片加入足量稀硝酸中,铜片会被溶解
将铜片加入足量稀盐酸中,铜片也会被溶解
B
铁在氯气中燃烧的产物为
铁在溴蒸气中燃烧的产物为
C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最终有沉淀生成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最终也有沉淀生成
D
将通入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将通入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
[化学]山东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山东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85,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对于反应, 下列关于药品使用说法错误的是,6kJ,3kJ的热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山东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山东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