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题专练 必修二-2024-2025学年高三生物人教版(2019)模拟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46782/0-17258554279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后题专练 必修二-2024-2025学年高三生物人教版(2019)模拟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46782/0-17258554280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后题专练 必修二-2024-2025学年高三生物人教版(2019)模拟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46782/0-17258554281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后题专练 必修二-2024-2025学年高三生物人教版(2019)模拟练习
展开1.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
2.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3.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关系。( )
4.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但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特点。( )
5.一个密码子只能对应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必然有多个密码子。( )
6.细胞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是因为不同类型的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 )
7.只有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才属于染色体变异。( )
8.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
9.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
10.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
11.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 )
12.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前肢在形态上差别很大,这说明这些哺乳动物不是由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
13.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会过早死亡,不能留下后代。( )
14.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
15.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
16.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从古至今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
17.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
二、选择题
1.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F1全为非糯性。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糯性为显性性状,糯性为隐性性状
B.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2种类型
C.取F2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颜色只有蓝黑色
D.该实验结果验证了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正确性
2.在严查偷猎野生动物的行动中,执法部门发现某餐馆出售的一种烤肉比较可疑,餐馆工作人员说是“山羊肉”,执法部门通过检验确定这种“山羊肉”来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执法部门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A.斑羚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山羊和斑羚的DNA分子具有不同的碱基配对方式
C.山羊和斑羚的DNA分子具有各自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D.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斑羚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3.我国一些城市在交通路口启用了人脸识别技术,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等违规行为进行抓拍。下列关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以及该技术的可行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前提是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面部特征
B.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是遗传物质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C.DNA分子的多样性是指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D.指纹开锁技术与人验识别技术的原理是相同的
4.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当两种生物的DNA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在没有互补碱基序列的部位,仍然是两条游离的单链(如图所示)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杂合双链区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T、T-A、G-C、C-G
B.杂合双链区越多,说明遗传信息越相似
C.DNA分子杂交游离区的形成是因为该区域碱基的种类不同
D.人和大猩猩的DNA杂交形成的杂合双链区要多于人与鱼的DNA杂交形成的杂合
5.镰状细胞贫血主要流行于非洲的疟疾高发地区。具有一个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Aa)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在氧含量正常的情况下,并不表现出镰状细胞贫血的症状,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B.非洲疟疾高发地区的a基因频率高于其他地区
C.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携带者更适合生活在高海拔地区
D.该突变基因属于有利突变基因,有利于人类的进化
6.我国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许多高架桥和涵洞。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动物的迁徙、觅食和种内基因交流
B.避免人为的地理隔离导致种群基因库变化
C.有利于种群内基因频率保持稳定促进进化
D.有利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
7.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
B.分离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C.自由组合定律也能用于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速传
D.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
8.如果用玉米作为实验材料验证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9.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 1
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10.科学研究发现,未经人工转基因操作的番薯都含有农杆菌的部分基因,而这些基因的遗传效应促使番薯根部发生膨大产生了可食用的部分,因此番薯被人类选育并种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以在番薯细胞内复制
B.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C.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有遼传效应的DNA片段
D.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能在自然条件下转入了番薯细胞
11.艾弗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去掉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1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外壳蛋白质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
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D.氨基酸原料来白噬菌体,酶来自细菌
13.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同属于RNA病毒,都可以使烟草患病。将TMV的RNA和HRV的蛋白质外壳混合后感染烟草叶片,使烟草患病,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能检测到TMV的RNA和蛋白质
B.能检测到HRV的RNA和蛋白质
C.能检测到TMV的RNA和HRV的蛋白质
D.能检测到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
14.研究人员对数千种生物的DNA碱基序列进行测定发现,没有任何两个物种的DNA序列是一样的。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
A. DNA由4种碱基组成 B. DNA 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 DNA具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特点 D. 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
15.我国科学家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由该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羊,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可治疗血友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项研究说明人和羊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该羊的乳腺细胞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
C.该羊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
D.该羊的后代也可能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
16.一条肽链有5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肽链模板的mRNA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的碱基至少有( )
A.500个和1 000个 B.1000个和2 000个 C.1500个和1 500个 D.1 500个和3000个
17.基于对基因与生物体性状关系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
B.每种性状都是由一个特定的基因决定的
C.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D.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该基因决定的性状一定相同
18.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的是( )
A.各种生物的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 B.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 D.所有生物都由ATP直接供能
19.拉马克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先驱。下列表述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A.生物某器官的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B.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C.生物的种类从古至今是一样的
D.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遗传给后代
20.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也是一个繁殖单位。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 )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蓝细菌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松树
C.一间屋中的全部蟑螂 D.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褐马鸡
21.基于早期地球的特殊环境推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
A.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B.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C.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D.多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22.关于有性生殖在进化上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现了基因重组 B.提高了繁殖速率
C.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丰富了进化的原材料
三、简答、填空题
1.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性状: 。
(2)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应该怎样配种? 。
(3)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如何根据结果判断栗色公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如果 ,如果 。
2.玉米是遗传学实验经常用到的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它植株的柱头上。
(1)请列举玉米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 (答两点即可)。
(2)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已知玉米中有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T对t,B对b)可以改变玉米的性别,即把雌雄同株转变为雌株或雄株:当基因b纯合且t不纯合时,使植株没有雌花序成为雄株;当基因t纯合时,使顶生的垂花序成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雄株的基因型为 ,雌株的基因型有 种。
3.“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研究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外界环境引起的,其体内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是ZW型性别决定,公鸡的性染色体表示为 ,母鸡为 。
(2)性反转公鸡的出现能够说明 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此外,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3)让一只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子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形成该比例的原因是性染色体组成为 的受精卵不能发育。
(4)鸡的芦花(B)与非芦花(b)为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非芦花公鸡。为了确定子代非芦花公鸡的出现是因基因突变引起,还是由于性反转造成的,现将该非芦花公鸡与多只母鸡进行交配,观察子代的性别及比例(请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 ;
② 。
4.在人群中,有多种遗传病是由苯丙氨酸的代谢缺陷所致。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
(1)图中体现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是 。
(2)白化病患者体内缺乏酶 。尿黑酸在人体中积累会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液在空气中呈现黑色,这是尿黑酸症的表现,患者缺乏酶 。
(3)若想调查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方法是 。已知苯丙酮尿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一。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一个苯丙酮尿症的儿子,他们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孩子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是 。
(4)苯丙酮尿症患者由于体内苯丙酮酸积累而阻碍婴儿脑的发育,请结合图中代谢途径,对患儿奶粉的生产有何特殊要求? 。
5.红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等抗菌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其抗菌机制如下表1。研究人员统计了2019年初新冠病毒爆发以来,红霉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如下表2。
表1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
表2某医院不同年份红霉素使用情况
(1)研究人员发现添加环丙沙星后细菌DNA无法解旋,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 酶的作用,而红霉素是抑制细菌的 过程。
(2)大肠杆菌在表1三种相同浓度抗菌药物的作用下会形成抑菌圈(如下图),由图可知 抑制大肠杆菌繁殖的能力最强。
由表2可知,化脓性链球菌耐药率的变化与红霉素的使用量之间 (填“有”“无”)关联,依据是
。
(4)请从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角度解释表2耐药率变化的原因 。
(5)我国卫生部门规定,当某抗菌药物的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时,医院应及时通报。请分析这一规定的合理性 。
6.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其红细胞呈弯曲的镰刀状,易表现出溶血性贫血,但可防止疟原虫寄生。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编码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替换,使得正常血红蛋白基因(HbA)突变为镰状细胞贫血基因(HbS),从而导致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氨基酸发生了替换。镰状细胞贫血患者(基因型为HbSHbS)会在成年之前死亡。具有一个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的杂合子(基因型为HbA HbS)能够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其血液中含有正常红细胞和部分镰刀型红细胞,在氧含量正常的情况下并不表现出镰状细胞贫血的症状,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
(1)基因HbA与HbS的根本区别是 。
(2)编码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替换属于基因突变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基因突变还表现为 。
(3)镰状细胞贫血主要流行于非洲的疟疾高发地区,可以推测当地的HbA HbA、HbS HbS和HbA HbS三种基因型的个体中,最适合当地环境的是 ,原因是 。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疟疾已不常见,可以预测这些地区 基因的基因频率会逐渐下降。上述事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 。
(4)在非洲疟疾高发地区,镰状细胞贫血患者一般在成年之前就死亡,但是每一代总会出现大量的镰状细胞贫血患者,原因是 。
7.三倍体无籽西瓜由日本植物细胞遗传学家木原均在1951年创造。三倍体无子西瓜是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种子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把这些种子种下去就会长出三倍体植株。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四倍体母本可以通过采用 溶液处理二倍体西瓜萌发的种子来获得,二者杂交得到的三倍体西瓜没有种子的原因是 。此育种方式的原理为 。
(2)在种植三体西瓜的过程中,果农发现,如果一块地里只种植三倍体无籽西瓜,会导致所结的西瓜普遍不发育,原因是无籽西瓜中缺少 ,导致其果实不发育,解决方法可用二倍体与三倍体间行种植,利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来刺激三倍西瓜果实发育,若果农还是想只种植无籽西瓜,也可以怎样解决果实不发的问题?
(3)在制备三倍体西瓜种子的时候,四倍体西瓜作母本所结的种子中既有杂交所得的三倍体种子,也存在部分四倍体自交所得的种子,为了能够在种植后区分这二者,果农选择了西瓜果皮的深色与浅色这对组对性状(深色为显性D,浅色为隐性d),现有纯合的二倍体深色与浅色果皮西瓜,试简要叙述你的解决办法,可以通过果皮的颜色来区分无籽西瓜与有籽西瓜(简要描述亲本的选择和培育过程及子代的筛选方法)。
8.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兰科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且有一定的区域交叉。典型的褐花杓兰,花是深紫色的;典型的西藏杓兰,花是紫红色的。此外,它们的花色还存在从浅红到深紫等一系列的过渡类型。研究发现,这两种植物能够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
(1))这两种兰花的花色存在一系列的过渡类型,这一系列花色过渡类型的出现 (填“会”或“不会”)增加当地杓兰物种的多样性,原因是 。二者杂交后代花色与典型亲本有一定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
(2)西藏杓兰的萼片在花开放前起保护作用,在花开放后最直接的作用是挡雨,防止雨水对花朵造成伤害,从而保证花朵顺利传粉。萼片和花朵之间的分工合作是否是协同进化的结果?请说明理由。
。为其传粉的熊蜂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深色)和d(浅色)控制,调查某深色岩区熊蜂深色表型占95%,D的基因频率为64%,则该区熊蜂中Dd占 。
我国西南地区卧龙自然保护区山高谷深,树状水系的溪流密布,属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区之一,请从物种形成的角度解释这里生物多样性高的原因是
。
9.观察羊的毛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毛色的显性性状是 ,隐性性状是 。
(2)白毛羊与白毛羊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时会出现性状分离。即雌雄白毛羊均可形成含有控制黑毛的遗传因子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会产生黑毛羊。
10.现有某作物的两个纯合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如果要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获得具有抗病矮秆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在杂交育种前,需要正确地预测杂交结果。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上述条件,其他两个条件是什么?
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2)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这三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你设计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将纯合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得到F₁,让F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
(3)获得的F₂中是否有抗病矮秆品种?应该进行怎样的处理才能获得纯合抗病矮秆品种?
将获得的抗病矮秆植株连续自交几代,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抗病矮秆植株选育后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中不再出现感病矮秆植株为止。
11.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有种叫“13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患者头小,患先天性心脏病,智力远低于常人。对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患者的13号染色体不是正常的1对,而是3条。诸尝试使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从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角度分析这种病产生的原因。
①减数分裂I时两条13号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进入了同一个次级精( 卵)母细胞
②减数分裂Ⅱ时13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形成了两条13号染色体,进入了同一个精子或卵细胞
12.生物如果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就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但是在自然界,有些动植物的某些个体是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单独发育来的,如蜜蜂中的雄蜂等。这些生物虽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但它们仍能正常生活。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日虽然减少了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这一套染色体携带着控制该种生物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13.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请推测果蝇DNA形成多个复制泡的原因。
说明果蝇的DNA有多个复制起点,可同时从不同起点开始DNA复制,由此加快DNA复制的速率,为细胞分裂做好物质准备。
14.我国科学家发现在体外实验条件下,某两种蛋白质可以形成含铁的秆状多聚体,这种多聚体能识别外界磁场并自动顺应磁场方向排列。编码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家鸽的视网膜中共同表达。回答下列问题。
(1)家鸽视网膜细胞表达这两种蛋白质的基本过程是 。
(2)家鸽的所有细胞是否都含有这两个基因并进行表达(答“是”或“否”) ,判断的理由是 。
(3)如果这两个基因失去功能,家鸽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要验证你的推测,请设计实验来验证,写出你的实验思路:
。
15.在二倍体的高等植物中,偶然会长出一些植株弱小的单倍体,这些单信体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为什么?
这些单倍体减数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就会造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的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此,就不能繁殖后代。
16.斑马的染色体数为22对,驴的染色体为31对,斑马和驴杂交产生后代兼备斑马和驴的特征,斑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是可育的吗?你能从染色体组的角度做出解释吗?
斑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是不育的。由题中所给斑马和驴的染色体数可知,其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为53条(不是偶数),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联会,杂交后代无法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配子。
答案
一、判断题
正确的是:1,6,11,14
二、选择题
1-5 CCCCB 6-10 CAACB 11-15 CAADC 16-20 DACCC 21-22 CB
三、简答、填空题
1.(1)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2)让该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交配,观察并统计子代小马的毛色
(3) 可能全是栗色马,可能出现栗色马和白色马,也可能全是白色马 子代全是栗色马,则栗色公马可能为纯合体 子代既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或者全为白色马,则栗色公马是杂合子
2.(1)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后代数目多,易于统计分析;雄蕊花序顶生,雌蕊果穗着生在中部,便于操作;既能自花传粉也能异花传粉
(2)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甜玉米接受非甜玉米的花粉时,后代为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故在甜玉米植株上可结出非甜玉米的籽粒;当非甜玉米接受甜玉米的花粉时,后代为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故在非甜玉米植株上结出的仍是非甜玉米的籽粒
(3) bbTT、bbTt 3
3.(1) ZZ ZW
(2)基因与环境
(3) 2∶1 WW
(4) 如果子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数量比为1∶1,则该非芦花公鸡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如果子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数量比为2∶1,则该非芦花公鸡是性反转造成的
4.(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 ⑤ ③
(3) 在广大人群中随机调查统计发病率(或在样本要足够大的人群中随机调查)。 1/303
(4)食用不含(或减少)苯丙氨酸的奶粉。
5.(1) 解旋 翻译
(2)环丙沙星
(3) 有 2019年-2022年期间,住院患者红霉素人均使用量逐年增加,化脓性链球菌对该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逐年增加,二者呈正相关
(4)病菌中本来就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抗生素的作用是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经过长时间的变异、选择,使病菌的抗药基因频率逐渐升高
(5)提醒医生控制该抗菌药物的用量,或者换用其他抗菌药物,避免主要目标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增强
6. 脱氧核苷酸(或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碱基的增添或缺失 HbAHbS HbAHbS既不表现镰状细胞贫血,又不易患疟疾 HbS 生存环境 基因型为HbAHbS的个体生存能力最强,在群体中大量存在,他们之间相互婚配,会产生基因型为HbSHbS的个体,表现为镰状细胞贫血
7.(1) 秋水仙素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成熟的配子 染色体变异
(2) 生长素 在开花后及时给三倍西瓜植株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3)用秋水仙素处理浅色dd的二倍体植株幼苗,得到dddd的四倍体,然后与深色DD的二倍体植株杂交,得到的三倍体基因型为Ddd表现为深色,四倍体自交得到是浅色的dddd,因此种子种植后得到的西瓜果皮若是深色则是无籽西瓜,浅色则是有籽西瓜
8.(1) 不会 这两种植物能够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属于同一物种,并未产生新的物种 发生了基因重组或存在表观遗传现象
(2) 不是,协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萼片和花朵是同一个体不同结构之间的分工合作,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62%
(3)山高谷深易形成地理隔离,阻断基因交流;不同区域的不同自然环境,使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易于新物种的形成
9.(1)白色 黑色
(2)性状分离 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时会出现性状分离。即雌雄白毛羊均可形成含有控制黑毛的遗传因子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会产生黑毛羊
10.(1)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2)将纯合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得到F₁,让F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
(3)将获得的抗病矮秆植株连续自交几代,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抗病矮秆植株选育后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中不再出现感病矮秆植株为止。
11.①减数分裂I时两条13号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进入了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
②减数分裂Ⅱ时13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形成了两条13号染色体,进入了同一个精子或卵细胞
12.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日虽然减少了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这一套染色体携带着控制该种生物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13.说明果蝇的DNA有多个复制起点,可同时从不同起点开始DNA复制,由此加快DNA复制的速率,为细胞分裂做好物质准备。
14.(1)在视网膜细胞的细胞核中,编码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分别转录出相应的mRNA,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在核糖体上翻译出蛋白质。
(2)否。家鸽的所有细胞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因此所有的细胞都含有这两个基因,但这两个基因只在部分细胞(如视网膜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不会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
(3)无法合成有功能的含铁的杆状蛋白质多聚体,可能导致家鸽无法“导航”,失去方向感。
实验思路:以A、B分别代表编码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先设法去除家鸽的这两个基因(基因敲除),组别为①去除A基因,②去除B基因,③同时去除A基因和B基因,④不去除基因的家鸽(对照组)。分别测定4组家鸽视网膜细胞中是否有含铁的杆状蛋白质多聚体,如果有,进一步测定含量;然后在同一条件下放飞4组家鸽,观察它们的定向运动能力;实验要重复多次,确保可重复性。
15.这些单倍体减数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就会造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的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此,就不能繁殖后代。
16.斑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是不育的。由题中所给斑马和驴的染色体数可知,其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为53条(不是偶数),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联会,杂交后代无法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配子。抗菌药物
抗菌机制
红霉素
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
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利福平
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
年份
2019
2020
2021
2022
住院患者红霉素的人均使用量/g
0.051
0.78
0.90
0.12
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
1.6
2.14
6.6
18.9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必修2《遗传与进化》<a href="/sw/tb_c400384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染色体变异综合训练题</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a href="/sw/tb_c400384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巩固练习</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4节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a href="/sw/tb_c400384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达标测试</a>,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