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11课 对人有礼貌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对人有礼貌》
一、核心素养目标
1. 道德品质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认识到礼貌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礼貌待人是一种美德,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2. 心理健康素养目标
(1)通过学习礼貌行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感到愉悦和满足。
(2)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用礼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冲突和矛盾。
3. 社会责任素养目标
(1)让学生明白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为营造和谐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集体中礼貌地与他人相处,共同完成任务。
4. 文化基础素养目标
(1)了解不同文化中关于礼貌的表现和要求,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认同感。
(2)通过学习礼貌用语和行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认识礼貌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
(2)培养学生养成礼貌的习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礼貌行为。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将礼貌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做到对人有礼貌。
(2)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
三、教材分析
本课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养成良好习惯》中,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礼貌的重要性并学会礼貌待人。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故事等形式,展示了不同场景下的礼貌行为,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礼貌的魅力。教材内容贴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校园,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但由于年龄小,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可能还不太懂得如何礼貌待人。部分学生可能比较自我,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故事、游戏等,这为教学提供了切入点。
五、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如校园、家庭、公共场所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礼貌的重要性。
2. 故事教学法:讲述与礼貌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中领悟礼貌的意义。
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练习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礼貌的认识和体会,共同探讨如何养成礼貌的习惯。
5. 榜样示范法:教师和学生中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引导学生养成礼貌的习惯。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 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礼貌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不同场景下人们的礼貌行为,如在学校向老师问好、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等。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频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礼貌行为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为后续的学习营造氛围。
(2)提问学生:视频中的人们做了哪些礼貌的行为?你觉得礼貌重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礼貌行为的具体内容,激发学生对礼貌重要性的初步思考,为进一步探讨礼貌的重要性做铺垫。
(3)引出课题:《对人有礼貌》。
2. 认识礼貌的重要性(15 分钟)
(1)讲述一个关于礼貌的故事,如《程门立雪》,让学生感受古人的礼貌和尊重。
设计意图:利用故事的感染力,让学生体会到礼貌在不同时代都具有重要意义,感受古人对师长的敬重,为理解现代礼貌的重要性提供历史视角。
(2)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礼貌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入思考礼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教师结合故事和学生的讨论,讲解礼貌的重要性,如礼貌可以让人感到尊重和关爱,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
设计意图:教师的总结和讲解,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礼貌的重要性,明确礼貌在个人、人际关系和社会层面的积极作用。
3. 学习礼貌用语和行为(20 分钟)
(1)展示一些图片,图片上展示了不同的礼貌用语和行为,如 “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等礼貌用语,以及见面打招呼、微笑、倾听他人讲话等礼貌行为。
设计意图: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呈现礼貌用语和行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具体的表现形式,便于学生学习和模仿。
(2)教师逐一讲解这些礼貌用语和行为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和行为。
设计意图: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礼貌用语和行为的适用场景,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加深对礼貌用语和行为的理解和掌握。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练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实践礼貌用语和行为,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巩固所学知识。
4. 情境模拟(20 分钟)
(1)创设不同的情境,如在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这些情境中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
设计意图: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不同场景下的礼貌要求,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应对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在不同情境中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礼貌行为的要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反思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角色扮演和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现,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设计意图:教师的点评和总结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5. 养成礼貌习惯(20 分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成礼貌习惯的方法和经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同伴那里学习养成礼貌习惯的方法。
(2)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总结一些养成礼貌习惯的方法,如从小事做起、坚持每天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等。
设计意图:教师的总结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养成礼貌习惯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礼貌行为,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坚持精神。
6. 课堂总结(10 分钟)
(1)教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礼貌的重要性和养成礼貌习惯的方法。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礼貌的认识和理解。
(2)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礼貌的行为,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设计意图:对学生提出期望,激发学生持续践行礼貌行为的热情。
(3)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身边的人是否有礼貌,记录下他们的礼貌行为,并向他们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礼貌行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礼貌的认识,促进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七、教学反思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在认识礼貌重要性、学习礼貌用语和行为、进行情境模拟以及养成礼貌习惯等方面都有了积极的表现。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不同情境下的礼貌要求,故事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角色扮演法和小组讨论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然而,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部分学生在情境模拟中还不够自然,需要更多的练习;在养成礼貌习惯方面,还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引导学生。总体来说,本节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对礼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在努力将礼貌行为融入日常生活中。
八、板书设计
《对人有礼貌》
一、认识重要性
二、学习用语行为
三、情境模拟
四、养成习惯
五、课堂总结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2课 我向国旗敬个礼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zz/tb_c405450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课 我向国旗敬个礼教案</a>,共7页。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3课 这是我们的校园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a href="/zz/tb_c405450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课 这是我们的校园教案</a>,共7页。
小学统编版(2024)第4课 平平安安回家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a href="/zz/tb_c405450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课 平平安安回家来教学设计</a>,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