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末]河北省邢台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展开本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下面请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吧!
第一部分 (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 运动所需要的动力来自( )
A. 关节的灵活运动B.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
C. 骨骼的伸展和曲张D. 韧带的拉长
【答案】B
【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有骨连接和骨构成,能够活动的骨连接是关节。
【详解】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接和肌肉组成,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的收缩提供动力,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 动物运动不具有的功能是( )
A. 获取食物B. 生殖繁衍
C. 逃避敌害D. 降低生命力
【答案】D
【分析】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详解】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能够满足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动物获取食物、生殖繁衍、逃避敌害、争占栖息场所等需要,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种群繁衍。动物运动不会降低生命力,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 下列各种描述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狗听声音时竖起耳朵B. 猫有长长的尾巴
C. 蜗牛爬向食物D. 老鼠见到猫就跑
【答案】B
【分析】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详解】A.狗听声音时竖起耳朵是防御行为,A正确。
B.猫有长长的尾巴不是动物的行为,无适应性的意义,是动物的身体结构,B错误。
C.蜗牛爬向食物是捕食行为,C正确。
D.老鼠见到猫就跑是防御行为,D正确。
故选B。
4. 下列动物行为中,对人类不利的是( )
A. 老鼠盗洞B. 青蛙捕食
C. 鹰击长空D. 鱼翔浅底
【答案】A
【分析】动物对人类的帮助有:
第一: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动物蛋白质和油脂;第二:提供部分人类生活必备的服饰;第三:陪伴人类,慰籍人类孤独的灵魂;第四:为人类发明创造提供灵感。
【详解】A.老鼠盗洞会偷吃人类储藏的粮食,对人类不利,A符合题意。
B.青蛙是益虫,青蛙能够帮助人类除掉害虫,B不符合题意。
C.老鹰是草原上的清道夫,能够吃腐肉以及病死的旱獭而不染病,对人类有利,C不符合题意。
D.鱼能够吃水中的浮游植物、水草、水藻、小虫子等,能够保持水质清洁,对人类有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科学家为了了解家燕的育雏行为,在它育雏期间,在它的燕窝旁安放一台录像机,记录家燕每天的活动,然后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这样的研究活动主要是采用了什么探究手段( )
A. 观察法B. 实验法
C. 调查法D. 资料分析法
【答案】A
【分析】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和测量法等。
【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家为了了解喜鹊的育雏行为,在喜鹊育雏期间,在其窝旁安放一台录像机,记录喜鹊每天的活动,然后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可见,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A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B不符合题意。
C.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C不符合题意。
D.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和音像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 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释放臭气。
B. 青蛙在繁殖季节雌雄抱在一起
C. 大雁冬去春来
D. 蜜蜂的群体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答案】A
【分析】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对动物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延续种族是十分重要的;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节律行为是指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
【详解】青蛙在繁殖季节雌雄抱在一起,这是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是动物的繁殖行为;大雁冬去春来是鸟类的迁徙,是节律行为;白蚁群体由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组成,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这是动物的社会行为;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释放臭气是为了保护自己,是动物的防御行为,故选A。
7. 在军事上,经过训练的军犬,能够协助海关、公安侦查案件,这种行为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B. 学习性行为
C. 攻击行为D. 防御行为
【答案】B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
【详解】A.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A不符合题意。
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经过训练的军犬,能够协助海关、公安侦查案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通过学习训练获的学习行为,B符合题意。
C.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C不符合题意。
D.动物表现出来的,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B. 学习性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C. 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
D. 先天性行为是由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答案】C
【分析】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详解】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A正确。
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B正确。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学习行为是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成形的,而不是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D正确。
故选C。
9. 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与大肠的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细胞中不含有( )
A. 完整的细胞膜B. 成形的细胞核
C. 遗传物质D. 叶绿体
【答案】B
【分析】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
【详解】大肠杆菌是细菌,基本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的区域;大肠的细胞是动物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菌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
A. 分裂生殖B. 接合生殖C. 卵式生殖D. 出芽生殖
【答案】A
【详解】细菌只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11. 下列食品中,不是利用细菌和真菌功能制作的是( )
A. 烤制面包和蒸馒头B. 酿制米酒和米醋
C. 腌制酸菜D. 腌制咸菜
【答案】D
【分析】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等。
【详解】A.烤制面包和蒸馒头要经过酵母菌的发酵,A不符合题意。
B.酿制米酒需要酵母菌发酵,酿造米醋需要醋酸菌发酵,B不符合题意。
C.腌制酸菜需要乳酸菌发酵,C不符合题意。
D.腌制咸菜不需要细菌真菌的发酵,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头癣和灰指甲是由下列哪项引起的( )
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缺乏维生素B
【答案】B
【分析】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是寄生生活的,它们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如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使人患足癣;链球菌是一种致病性的细菌,能引起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详解】A.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猩红热、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伤寒、白喉、肺结核、鼠疫、霍乱等,A错误。
B.有的真菌寄生在生物体内,从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并使生物患病。如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足癣、头癣、、灰指甲等皮肤病,B正确。
C.病毒会引起流行性感冒、肝炎、手足口病等,C错误。
D.缺乏维生素B会导致皮肤异常、口腔溃疡、脚气病、胃肠道不适、贫血等,D错误。
故选B。
13. 下列生物中,不是靠孢子繁殖后代的是( )
A. 细菌B. 青霉C. 曲霉D. 平菇
【答案】A
【分析】(1)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分裂生殖;有些细菌在条件恶劣时能形成休眠体芽孢.
(2)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孢子生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萌发长出新的个体。
【详解】A.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只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A符合题意。
BCD.青霉、曲霉、平菇都是真菌,都是利用孢子繁殖后代的,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酵母菌与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 )
A. 酵母菌有细胞壁B. 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C. 酵母菌有液泡D. 酵母菌不含叶绿体
【答案】B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详解】酵母菌有细胞壁、细菌也有细胞壁,故A不符合题意;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酵母菌与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故B符合题意;酵母菌有液泡,细菌没有液泡,但不是二者的主要不同点,故C不符合题意;酵母菌不含叶绿体,细菌也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异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 下列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异养的是( )
A. 萝卜B. 海带C. 木耳D. 土豆
【答案】C
【分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2)自养:利用无机物作为原料,自己制造有机物来养活自己的营养方式。 异养: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营养方式。
【详解】ABD.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维持生活,营养方式为自养;萝卜、海带、土豆都属于绿色植物,营养方式为自养,ABD不符合题意。
C.木耳属于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C符合题意。
故选C。
16. 日常生活中,人们制作酸奶和泡菜离不开( )
A. 醋酸菌B. 大肠杆菌C. 黄曲霉D. 乳酸菌
【答案】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A.醋酸菌可以制醋,A不符合题意。
B.大肠杆菌不能制作食品,B不符合题意。
C.黄曲霉可以使食物发霉,不能制作食品,C不符合题意。
D.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奶和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其的品质,可以制作酸奶喝泡菜,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蘑菇的整个地上部分称为( )
A. 菌盖B. 菌柄C. 子实体D. 菌丝体
【答案】C
【分析】蘑菇的形态如图所示:
【详解】由分析可知,蘑菇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地上部分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象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象伞柄)、菌褶(菌盖的下面)部分组成。由此可见,蘑菇的整个地上部分称为子实体,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8. 下列生物都有药用价值,其中属于真菌的是( )
A. 鹿茸B. 人参C. 灵芝D. 银杏
【答案】C
【分析】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没有叶绿体。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鹿茸属于动物一部分。人参属于植物。灵芝,属于多细胞真菌,内有成形的细胞核。银杏属于裸子植物。
故选C。
19. 食用真菌中的营养物质很丰富,其中含量不多的是( )
A. 蛋白质B. 维生素C. 矿物质D. 糖类
【答案】D
【分析】食用菌通常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例如: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等,它们都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详解】食用菌含有的营养物质具有高蛋白、低糖、低脂肪的特点。食用菌粗蛋白质含量为其干重的13%~46%之间,营养价值很高;食用菌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除了含有人体必需的大量元素K、Ca、Mg、S、P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Zn、Cu、Fe、Mn等,元素的总量在2.37%~4.5%之间,是矿质元素十分丰富的食品;食用菌中的维生素类含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C、D等;食用菌中糖类、脂类的含量较低,100克食用菌中仅含糖类仅3.8克,脂肪更是少于2.0克。可见,选项中,食用真菌中的营养物质很丰富,其中含量不多的是糖类,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 大多数真菌生存的条件是( )
A. 只需要水分
B. 只需要有机物
C. 水分、适宜的温度
D. 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
【答案】D
【分析】细菌、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详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甲烷菌。因此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是所有细菌和真菌生存所必需的条件,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1. 如图为艾滋病病毒模式图,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B. 病毒营寄生生活
C. 病毒具有细胞壁D. 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答案】C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很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因此,观察时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详解】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A正确。
B.病毒营寄生生活,B正确。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没有细胞壁而不是具有细胞壁,C错误。
D.病毒的个体非常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D正确。
故选C。
22. 构成病毒物质是( )
A. 蛋白质和糖类B. 糖类和脂质C. 蛋白质和核酸D. 糖类和核酸
【答案】C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
【详解】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3. 在同一块田地中,有经验的农民常常将玉米与大豆轮换交替种植,这主要是考虑到 ( )
A. 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害
B. 这样有利于改良农作物的品种
C. 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可提高土壤肥力,玉米可充分利用这种肥力
D. 不同农作物对日照强度的需求各有不同
【答案】C
【分析】共生指的是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信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
【详解】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玉米可充分利用这种肥力,从而使得玉米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故选C。
24. 构成地衣的真菌和单细胞藻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互生
B. 腐生
C. 寄生
D. 共生
【答案】D
【详解】共生指的是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信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如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25. 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酵母菌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这些微生物都是靠吸收水果中的什么来维持生命( )
A. 水分B. 无机物C. 有机物D. 维生素
【答案】C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详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酵母菌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这些微生物都是靠吸收水果中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50分)
26.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如图表示目前我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______转化为______,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2)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______的作用。
(3)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生物圈中______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
【答案】(1)①. 绿色植物 ②. 二氧化碳##CO2 ③. 有机物和氧气 (2)细菌和真菌
(3)二氧化碳##CO2
【分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
图中:①是光合作用,②③④是呼吸作用。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和产生氧气的过程。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人类和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可见,绿色植物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
(2)图中④是微生物(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可把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可通过④所示途径,参与自然界的物质(碳)循环。
(3)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空气中的二氧碳化的过度排放已超过自然界的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碳--氧平衡被打破。可见,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
27. 如图是与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分析回答:
(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如:①鱼类可以依靠尾部的摆动和______(填写标号)的协调作用游泳;②昆虫大多依靠翅飞行,有的还能跳跃;③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______(填写标号),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援等;④人类主要依靠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
(2)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如:①多具有发达的______,能为运动提供动力;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的外骨骼,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③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支和节点,如蝗虫的足分节,人的四肢有许多_______(填写标号);另外动物所进行的各种运动,必须在_______系统和_______系统的调节下才能进行。
(3)动物的运动器官与生存环境形成了很好的适应.如大多数鱼类的鳍、鸟类的翼、昆虫的翅、都具有较大的动力,有利于______。
(4)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重要意义.对于各种动物来说,运动都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寻找食物、______的机会。
【答案】(1)①. 3 ②. 5 ③. 骨 ④. 骨连结 ⑤. 骨骼肌
(2)①. 肌肉 ②. 8 ③. 神经 ④. 内分泌
(3)长时间飞行或游泳
(4)防御敌害、繁殖后代、保护自己
【分析】图中,1口,2鳃,3鳍,4翅,5翼,6龙骨突,7骨骼肌,8关节。
(1)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动物的运动依赖于身体的结构。鱼类生活在水中,依靠3鳍来游泳和平衡身体;昆虫靠4翅的快速振动来飞行;鸟的前肢进化为5翼,有发达的6龙骨突,可以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援等;人类主要依靠骨、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骨起杠杆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2)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如:①多具有发达的肌肉,能为运动提供动力;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外骨骼,鸟类的6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③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支和节点,如蝗虫的足分节,人的四肢有许多8关节。动物所进行的各种运动,必须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才能进行。
(3)动物的运动器官的特点总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如大多数鱼类的鳍、鸟类的翼、昆虫的翅,都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划水游泳或扇动空气飞行。
(4)动物的运动一般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各种动物来说,运动都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获取食物、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机会。
28. 一天晚上,小明妈妈用电压力锅做了好吃八宝粥。晚餐没有吃完,留下的想在第二天早晨吃。为了使八宝粥保持新鲜,妈妈又用电压力锅重新加热将粥煮沸,然后静置保温。第二天早晨再吃的时候跟新做的一样好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八宝粥腐败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2)加热煮沸八宝粥的目的是什么?______。
(3)想一想,八宝粥有几种保存方法呢?______。
【答案】(1)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2)高温杀死微生物
(3)罐藏、冷冻、添加防腐剂等
【分析】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1)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在依附其上利用食物的养分,生长与大量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等味,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2)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已达到防腐作用。
(3)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因此保存八宝粥的方法可以是罐藏、冷冻、添加防腐剂等。
[生物][期末]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配对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09,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09,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共6页,总分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