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展开考点一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1)运动特点:初速度为____,加速度为____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基本规律:
1.重的物体总是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
2.同一地点,轻重不同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 )
3.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 )
4.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1 s内速度增加约9.8 m/s.( )
5.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恒定.( )
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题时的两点注意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利用比例关系及推论等规律解题.
①从开始下落,连续相等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3∶5∶7∶….
②Δv=gΔt.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
③连续相等时间T内下落的高度之差Δh=gT2.
(2)物体由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截取的一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等效于竖直下抛运动,应该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去解决此类问题.
考向1 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
例1 如图所示,木杆长5 m,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处的圆筒AB,圆筒AB长为5 m,取g=10 m/s2,求:
(1)木杆通过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t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t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2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比例关系”问题
例2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1 s内、前2 s内、前3 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3∶5
B.在相邻两个1 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10 m
C.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在1 s末、2 s末、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3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两物体先后下落”问题
例3 (多选)从高度为125 m的塔顶先后自由释放a、b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 s,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b球下落高度为20 m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20 m/s
B.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离地高度为45 m
C.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速度差恒定
D.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两个物体先后从同一高度下落,两物体加速度相同,故先下落物体相对后下落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的距离随时间均匀增大.
考点二 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1)运动特点: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匀减速运动,下降阶段做____________运动.
(2)基本规律
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
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eq \f(1,2)gt2.
1.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速度为负值时,位移也一定为负值.( )
2.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变化量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
1.重要特性
(1)对称性
①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如图),同理tAB=tBA.
②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2)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
2.研究方法
考向1 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研究方法
例4 气球以10 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离地175 m的高处时,一重物从气球上掉落,则重物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2 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例5 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 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 s,则A、B之间的距离是(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
A.80 m B.40 m
C.20 m D.无法确定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3 竖直上抛运动的多解性
例6 (多选)从高为20 m的位置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g取10 m/s2,当物体到抛出点距离为15 m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 )
A.1 s B.2 s C.3 s D.(2+eq \r(7)) s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多物体和多过程问题
1.多物体问题
研究多物体在空间上重复同样的运动时,可利用一个物体的运动取代多物体的运动,照片中的多个物体认为是一个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如水龙头滴水、直升机定点空降、小球在斜面上每隔一定时间间隔连续释放等,均可把多物体问题转化为单物体问题求解.
2.多过程问题
(1)一般的解题步骤
①准确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意画出物体在各阶段运动的示意图,直观呈现物体运动的全过程.
②明确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性质,找出题目给定的已知量、待求未知量,设出中间量.
③合理选择运动学公式,列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方程及物体各阶段间的关联方程.
(2)解题关键
多运动过程的连接点的速度是联系两个运动过程的纽带,因此,对连接点速度的求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例7 如图甲所示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客排队滑冰滑梯的场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每间隔相同时间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一名游客,将某次拍到的滑梯上同时有多名游客的照片简化为如图乙所示,已知AB和BC间的距离分别为2.5 m和3.5 m,求:
(1)CD间距离多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刻A的上端滑道上还有几人;
(3)此时A距滑道顶端多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8 (2023·河北省名校联盟联考)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v,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大小变为2v,加速度大小为a,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与位移大小之比为5∶3,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段时间内质点运动方向不变
B.这段时间为eq \f(v,a)
C.这段时间该质点运动的路程为eq \f(5v2,2a)
D.再经过相同的时间,质点速度大小为3v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9 (2023·陕西榆林市调研)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因高铁的运行速度快,对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较高,高铁列车上安装有多套制动装置——制动风翼、电磁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摩擦制动系统等.在一段直线轨道上,某高铁列车正以v0=28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长突然接到通知,前方x0=5 km处道路出现异常,需要减速停车.列车长接到通知后,经过t1=2.5 s将制动风翼打开,高铁列车获得a1=0.5 m/s2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减速,减速t2=40 s后,列车长再将电磁制动系统打开,结果列车在距离异常处500 m的地方停下来.
(1)求列车长打开电磁制动系统时,列车的速度大小;
(2)求制动风翼和电磁制动系统都打开时,列车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大小a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v=v0+at
v=gt
x=v0t+eq \f(1,2)at2
h=eq \f(1,2)gt2
v2-v02=2ax
v2=2gh
分段法
上升阶段: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
全程法
初速度v0向上,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v=v0-gt,h=v0t-eq \f(1,2)gt2(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若v>0,物体上升;若v<0,物体下落
若h>0,物体在抛出点上方;若h<0,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第3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第3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第3课时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学生版doc、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第3课时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教师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物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三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学案: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物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三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落实,关键能力·思维进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1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1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文件包含第1章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docx、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第1章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