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必修 第一册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精品精练
展开课后分层练
1.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3O4eq \(――→,\s\up11(CO),\s\d4(高温))Feeq \(――→,\s\up7(盐酸))FeCl3
B.H2O2eq \(――→,\s\up7(△))H2eq \(――→,\s\up11(O2),\s\d4(点燃))H2O
C.CaCl2溶液eq \(――→,\s\up7(CO2))CaCO3eq \(――→,\s\up7(盐酸))CO2
D.CuSO4溶液eq \(――→,\s\up7(Fe))Cueq \(――→,\s\up11(O2),\s\d4(加热))CuO
[答案] D
[解析]A项中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B项中H2O2分解生成H2O和O2;C项中CaCl2和CO2不反应。
2.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答案] D
[解析]解析 A中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B中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之间均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故A、B不符合题意;C中反应依次为甲和乙:2CO+O2eq \(=====,\s\up7(点燃))2CO2;乙和丙不发生反应;丙和丁:2CuO+Ceq \(=====,\s\up7(高温))2Cu+CO2↑;甲和丁不反应,丁―→乙:CuO+Ceq \(=====,\s\up7(高温))Cu+CO↑,故C不符合题意;D中反应依次为甲和乙:Fe+CuCl2===FeCl2+Cu;乙和丙:Zn+CuCl2===Cu+ZnCl2;丙和丁:Zn+2HCl===ZnCl2+H2↑;丁和甲:Fe+2HCl===FeCl2+H2↑;丁―→乙:CuO+2HCl===CuCl2+H2O,D符合题意。
3.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Fe、HCl(稀)、NaOH(溶液)、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图:
则物质B为( )
A.Fe B.HCl(稀)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
[答案] B
[解析]物质B与A发生中和反应,则B为酸或碱,又由于B与C可发生置换反应,可判断B为HCl(稀)。
4.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全部
[答案] D
[解析]金属单质(如Zn)可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或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单质(如Cl2)可与金属化合得到盐;酸性氧化物(或酸)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可生成盐。故D正确。
5.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其中“→”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答案] C
[解析]过氧化氢(甲)可以分解生成水(丙)和氧气(乙),而氧气(乙)可以和氢气或者含氢化合物反应生成水(丙),而水(丙)可以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氧气(乙)和氢气,故该转化能实现,A正确;碳(甲)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丙),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乙),而一氧化碳(乙)体现可燃性与还原性,都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碳(丙),而二氧化碳(丙)和碳在高温条件下也能生成一氧化碳(乙),故该转化能实现,B正确;氧化铁(丙)无法直接得到氯化亚铁(甲),前者是+3价铁,而后者是+2价铁,C错误;碳酸钙(甲)高温煅烧或者和盐酸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乙),二氧化碳(乙)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丙),碳酸钠(丙)和盐酸等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乙),同时碳酸钠(丙)和氢氧化钙或者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甲),故该转化能实现,D正确。
6.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C eq \(――→,\s\up11(CuO),\s\d4(高温)) CO2→H2CO3→CaCO3→CO2,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
A.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D.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
[答案] B
[解析]碳和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或碳酸钙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7.制备单质硅时,主要发生化学反应:①SiO2+2C eq \(=====,\s\up7(高温)) Si+2CO↑;②Si+2Cl2 eq \(=====,\s\up7(高温)) SiCl4;③SiCl4+2H2 eq \(=====,\s\up7(高温)) Si+4HCl。下列对这三个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为置换反应
B.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②为化合反应
D.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中硅元素化合价均升高
[答案] D
8.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化学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析: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9.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O2+H2O===H2CO3 化合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B.Cu(OH)2 eq \(=====,\s\up7(△)) CuO+H2O 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C.Fe2O3+3CO eq \(=====,\s\up7(高温)) 2Fe+3CO2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D.NaCl+AgNO3===AgCl↓+NaNO3 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解析]紧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可做出选择。但C选项是一个容易出错的选项,因为它不是一个置换反应,从化合价变化来看,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10.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O2+H2O===H2CO3 化合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B.Cu2(OH)2CO3eq \(=====,\s\up7(△))2CuO+CO2↑+H2O 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C.CuO+COeq \(=====,\s\up7(△))Cu+CO2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D.MgCO3+H2SO4===MgSO4+CO2↑+H2O 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解析]C选项是一个容易出错的选项,因为它貌似一个置换反应,实际却不是,从化合价变化来看,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1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Cl2+2KBr===Br2+2KCl
B.2NaHCO3eq \(=====,\s\up7(△))Na2CO3+H2O+CO2↑
C.4Fe(OH)2+O2+2H2O===4Fe(OH)3
D.2Na2O2+2CO2===2Na2CO3+O2(提示:Na2O2中的氧为-1价)
[答案] D
[解析]由图可知,阴影部分所代表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B、C三项分别属于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均不符合题意;D项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12.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CO3+CO2+H2O===2NaHCO3
B.2KI+Cl2===2KCl+I2
C.Na2O+H2O===2NaOH
D.SO2+2NaOH===Na2SO3+H2O
[答案] B
[解析]Na2CO3+CO2+H2O===2NaHCO3中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2KI+Cl2===2KCl+I2中氯和碘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Na2O+H2O===2NaOH中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SO2+2NaOH===Na2SO3+H2O中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13.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
C eq \(――→,\s\up11(CuO),\s\d4(高温)) CO2 eq \(――→,\s\up7(H2O)) H2CO3 eq \(――→,\s\up7(Ca(OH)2)) CaCO3 eq \(――→,\s\up7(高温)) CO2
A.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答案] B
[解析]C和Cu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和CO2;CO2与H2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2CO3;H2CO3和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O3和H2O;CaCO3高温分解生成CaO和CO2,故选B。
14.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
eq \(\s\up7(),\s\d5(A)) eq \(\s\up7(),\s\d5(B)) eq \(\s\up7(),\s\d5(C)) eq \(\s\up7(),\s\d5(D))
[答案] C
[解析]稀盐酸、稀硫酸都会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体现酸的通性,A不符合题意;稀盐酸、稀硫酸都会与铁锈反应生成盐和水,体现酸的通性,B不符合题意;稀硫酸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而稀盐酸不与氯化钡反应,C符合题意;稀盐酸、稀硫酸都与NaOH溶液反应,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变成无色,体现酸的通性,D不符合题意。
15.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通过化学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
A.Na2CO3→NaOH
B.CaCO3→Ca(OH)2
C.NaNO3→NaCl
D.FeSO4→CuSO4
[答案] A
[解析]A项,Na2CO3+Ca(OH)2 === 2NaOH+CaCO3↓,能一步实现;B、C项,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能一步实现;D项,Cu没有Fe活泼,不能通过置换反应一步实现,也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6.下图中的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 ,丙: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 ;
丙和丁: 。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答案] (1)Na2CO3 HCl
(2)BaCl2+Na2CO3===BaCO3↓+2NaCl
2HCl+Mg===MgCl2+H2↑
(3)复分解
[解析](1)在给定的转化关系中,硫酸与甲、乙、丁三种物质反应,而甲、乙、丙、丁(Mg、BaCl2、Na2CO3、HCl)中只有HCl不和硫酸反应,所以丙为HCl;由氢氧化钙与乙反应,推出乙为Na2CO3,而由甲与乙反应,推出甲为BaCl2,则丁为Mg。(2)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镁和H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3)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17.Ⅰ.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
(2)分解反应 。
(3)置换反应 。
(4)复分解反应 。
Ⅱ.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自选):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
(2)由硝酸银生成硝酸铜的置换反应 。
(3)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
[答案] Ⅰ.(1)3Fe+2O2 eq \(=====,\s\up7(点 燃 )) Fe3O4
(2)2H2O eq \(=====,\s\up7(通 电 )) 2H2↑+O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Fe+2HCl===FeCl2+H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HCl+AgNO3===AgCl↓+HNO3
Ⅱ.(1)2H2+O2 eq \(=====,\s\up7(点 燃 )) 2H2O。
(2)Cu+2AgNO3===Cu(NO3)2+2Ag
(3)Ba(OH)2+CuSO4===BaSO4↓+Cu(OH)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Ⅰ.(1)铁与氧气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3Fe+2O2 eq \(=====,\s\up7(点 燃 )) Fe3O4;(2)水能发生分解反应:2H2O eq \(=====,\s\up7(通 电 )) 2H2↑+O2↑;(3)铁能与HCl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4)HCl与AgNO3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Cl和HNO3。
003
Ⅱ.(1)H2和O2化合生成水;(2)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u+2AgNO3===Cu(NO3)2+2Ag;(3)Ba(OH)2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能生成BaSO4与Cu(OH)2两种沉淀。
18.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3)X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eq \x(石灰石)eq \(――→,\s\up7(①高温))eq \x(生石灰)eq \(――→,\s\up7(②加水))eq \(―――――――→,\s\up7(③加Na2CO3溶液))eq \x(碳酸钙)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盐 氧化物 (2)难溶 (3)①CaCO3eq \(=====,\s\up7(高温))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1)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2)摩擦剂的作用是除去牙齿上残留的食物,联系日常生活中用砂纸来摩擦金属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迹的事实,可知摩擦剂应为坚硬难溶的物质。(3)发生的反应依次为CaCO3eq \(=====,\s\up7(高温))CaO+CO2↑,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19.现有失去标签的CaCl2、AgNO3、HCl和Na2CO3四瓶溶液,为了确定它们的成分,分别编号为A、B、C、D后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各小题:
(1)A、C、D三瓶溶液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所含溶质):
A: ,C: ,D: 。
(2)写出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复分解(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写出实验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A:CaCl2,C:AgNO3,D:Na2CO3。
(2)Na2CO3+2HCl===2NaCl+CO2↑+H2O 复分解
(3)CaCl2+Na2CO3===CaCO3↓+2NaCl
(4)AgNO3+HCl===AgCl↓+HNO3
[解析]HCl和Na2CO3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AgNO3与CaCl2、HCl和Na2CO3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且CaCl2、AgNO3、HCl都能与Na2CO3反应,结合实验中B+D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A+D生成白色沉淀,A+B无明显现象,则B为HCl,D为Na2CO3,从而推知A为CaCl2,C为AgNO3。
1.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可以按下图所示关系直接转化的是( )
eq \x(物质A)―→eq \x(物质B)―→eq \x(物质C)―→eq \x(物质A)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Fe2O3―→FeSO4不能一步实现;选项B中,H2CO3―→CO不能一步实现;选项C中,NaCl―→Na2CO3不能一步实现。
2.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
Ceq \(――→,\s\up7(CuO),\s\d5(高温))CO2eq \(――→,\s\up7(H2O))H2CO3eq \(―――→,\s\up7(CaOH2))CaCO3eq \(――→,\s\up7(高温))CO2
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
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答案]D
[解析]该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依次为C+2CuOeq \(=====,\s\up7(高温))2Cu+CO2↑,置换反应;CO2+H2O===H2CO3,化合反应;H2CO3+Ca(OH)2===CaCO3↓+2H2O,复分解反应;CaCO3eq \(=====,\s\up7(高温))CaO+CO2↑,分解反应。
3.下列变化,能通过加盐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①AgNO3→HNO3 ②Fe2O3→FeCl2 ③Cu→CuCl2 ④Cu(OH)2→CuCl2 ⑤Fe→FeCl3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⑤
[答案]C
4.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碱式碳酸铜),“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二氧化碳和水。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eq \(――→,\s\up7(①))铜绿eq \(――→,\s\up7(②))甲eq \(――→,\s\up7(③))Cu(OH)2eq \(――→,\s\up7(④))乙eq \(――→,\s\up7(⑤),\s\d5(H2))Cu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绿属于碱
B.乙为氧化铜
C.④为分解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D.⑤为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铜绿(碱式碳酸铜)属于盐而不是碱;反应④为Cu(OH)2eq \(=====,\s\up7(△))CuO+H2O,属于分解反应同时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⑤为CuO+H2eq \(=====,\s\up7(△))Cu+H2O,属于置换反应同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 B、C、D正确。
5.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直接生成盐的是( )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全部
[答案]D
[解析]题中所列物质均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生成盐。具体实例:①金属单质→盐:2Fe+3Cl2 eq \(=====,\s\up7(点燃)) 2FeCl3;②碱性氧化物→盐:CaO+2HCl===CaCl2+H2O;③碱→盐:NaOH+HCl===NaCl+H2O;④非金属单质→盐:Cl2+2Na eq \(=====,\s\up7(点燃)) 2NaCl;⑤酸性氧化物→盐:CO2+2NaOH===Na2CO3+H2O;⑥酸→盐:H2SO4+Zn===ZnSO4+H2↑。
6.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uO eq \(――→,\s\up7(C),\s\d5(高温)) Cu eq \(――→,\s\up7(稀硫酸)) CuSO4
B.H2O2 eq \(――→,\s\up7(△)) H2 eq \(――→,\s\up7(O2),\s\d5(点燃)) H2O
C.CaCl2溶液 eq \(――→,\s\up7(CO2)) CaCO3 eq \(――→,\s\up7(盐酸)) CO2
D.CuSO4溶液 eq \(――→,\s\up7(Fe)) Cu eq \(――→,\s\up7(O2),\s\d5(加热)) CuO
[答案]D
[解析]A项中Cu和稀H2SO4不反应;B项中H2O2分解生成H2O和O2;C项中CaCl2和CO2不反应。
7.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3 eq \(=====,\s\up7(高温)) CO2↑+CaO
B.Fe2O3+3CO eq \(=====,\s\up7(高温)) 2Fe+3CO2
C.2FeCl3+Cu===2FeCl2+CuCl2
D.2NaOH+Cl2===NaCl+NaClO+H2O
[答案]A
[解析]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在该反应中Fe、C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在该反应中Fe、Cu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在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8.下列化学反应属于下图区域3的是( )
A. Br2+2KI===I2+2KBr
B.2Fe(OH)3 eq \(=====,\s\up7(△)) Fe2O3+3H2O
C.Cl2+H2O===HCl+HClO
D.H2O+CaO===Ca(OH)2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区域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Br2+2KI===I2+2KBr为置换反应,属于区域4,A项错误;2Fe(OH)3 eq \(=====,\s\up7(△)) Fe2O3+3H2O为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Cl2+H2O===HCl+HClO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H2O+CaO===Ca(OH)2为化合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9.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可以按如图所示关系直接转化的是( )
eq \x(物质A) → eq \x(物质B) → eq \x(物质C) → eq \x(物质A)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答案]D
[解析]A中,Fe2O3→FeSO4不能一步实现;B中,H2CO3→CO不能一步实现;C中,NaCl→Na2CO3不能一步实现。
10.将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两两混合,最多能发生的反应个数及生成沉淀的种类数分别为( )
A.2、2 B.2、3 C.3、3 D.3、2
[答案]C
[解析]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可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这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最多能发生3个反应,并生成3种沉淀,C项符合题意。
11.下列酸、碱、盐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Fe(OH)3→Fe2(SO4)3
B.BaSO4→Ba(NO3)2
C.Na2CO3→NaOH
D.H2SO4→CuSO4
[答案]B
[解析]Fe(OH)3和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和水,故A不符合题意;BaSO4和硝酸不反应,BaSO4→Ba(NO3)2不能一步完成,故B符合题意;Na2CO3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NaOH,故C不符合题意;H2SO4和氧化铜反应生成CuSO4和水,故D不符合题意。
12.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采用某种分类法可将P2O5、SO3、Cl2O7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
A.CO B.NO
C.N2O5 D.Na2O
[答案]C
[解析]P2O5、SO3、Cl2O7均为非金属氧化物,且属于酸性氧化物。C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不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不成盐氧化物,A错误;N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不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N2O5属于非金属氧化物,而且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C正确;Na2O属于金属氧化物,而且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D错误。
13.我国科学家预言的T碳(四个碳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分别取代金刚石结构中所有碳原子,如下图)最近在实验室成功合成。T碳属于(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单质
[答案]D
[解析]该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D正确。
14.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S+O2 eq \(====,\s\up7(点燃)) SO2
B.Cu2(OH)2CO3 eq \(===,\s\up7(△)) 2CuO+CO2↑+H2O
C.2KMnO4 eq \(===,\s\up7(△)) K2MnO4+MnO2+O2↑
D.Zn+H2SO4===ZnSO4+H2↑
[答案]C
[解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最基本的方法是看反应前后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A中反应是化合反应;D中反应是置换反应;B中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但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变化,故其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中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Mn元素和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5.对于化学反应E+F===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生成物M和N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E和M是单质,F和N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E是可溶性碱,F是可溶性盐,则M和N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E是可溶性碱,F是可溶性盐,则M和N一定是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答案]B
[解析]中和反应的反应物是酸与碱,生成物是盐和水,但产物是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A错误;若E和M是单质,F和N是化合物,符合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特征,故B正确;若E为碱溶液,F为盐溶液,则M、N可能是两种沉淀,例如E为氢氧化钡溶液,F为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故C错误;若E是可溶性碱,F是可溶性盐,则M、N可能是盐和水,例如E为氢氧化钠,F为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D错误。
16.将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两两混合,最多能发生的反应个数及生成沉淀的种类数分别为( )
A. 2、2 B.2、3
C.3、3 D.3、2
[答案]C
[解析]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可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这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最多能发生3个反应,并生成3种沉淀,C项符合题意。
17.如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eq \a\vs4\al()
[答案]C
[解析]A中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应,B中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之间均不能反应,D中乙与丙、丙与丁均不能反应,故A、B、D不符合题意。C中反应依次为甲和乙:2CO+O2 eq \(===,\s\up7(点 燃 )) 2CO2;乙和丙:CO+CuO eq \(===,\s\up7(△)) Cu+CO2;丙和丁:2CuO+C eq \(===,\s\up7(高 温 )) 2Cu+CO2↑;甲和丁:C+O2(足量) eq \(===,\s\up7(点 燃 )) CO2;丁→乙:2C+O2(少量) eq \(===,\s\up7(点 燃 )) 2CO,故C符合题意。
18.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NaHSO4、KH2PO4、K2HPO4等。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3PO2属于二元酸
B.H3PO2属于三元酸
C.NaH2PO2属于酸式盐
D.NaH2PO2属于正盐
[答案]D
[解析]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故H3PO2为一元酸,A、B错误;由于H3PO2为一元酸,故NaH2PO2属于正盐,C错误,D正确。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其化学式为NaHCO3,它属于碳酸盐
C.CuSO4溶于水可用于游泳池的杀菌消毒,它的一种结晶水合物CuSO4·5H2O属于混合物
D.在水星大气中存在硫化羰物质,其化学式为COS,它属于一种氧化物
[答案]B
[解析]A项,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项,CuSO4·5H2O属于纯净物;D项,氧化物组成元素只有两种。
20.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生成的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
C.若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
D.若C、D是两种化合物,则A、B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B
[解析]置换反应的模式是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A项错误;盐和碱有可能生成两种沉淀,如Ba(OH)2和Cu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Cu(OH)2沉淀,B项正确;能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酸和碱,如NaHSO4与NaOH反应生成Na2SO4和水,C项错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也可能生成两种化合物,D项错误。
21.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Fe、HCl(稀)、NaOH(溶液)、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图:
则物质B为( )
A.Fe B.HCl(稀)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
[答案]B
[解析]物质B与A发生中和反应,则B为酸或碱,又由于B与C可发生置换反应,可判断B为HCl(稀)。
22.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北京——张家口联合举行。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如图所示的5种物质,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有( )
A.复分解反应、1个
B.分解反应、2个
C.化合反应、3个
D.置换反应、2个
[答案]B
[解析]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有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NaOH+HCl===NaCl+H2O(复分解反应)、CO2+2NaOH===Na2CO3+H2O(非基本反应类型)或CO2+NaOH===NaHCO3(化合反应)、CO2+C eq \(=====,\s\up7(高温)) 2CO(化合反应)。分析可知,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2个,B项正确。
23.Ⅰ.下表中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Ⅰ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 。
(2)第Ⅱ组物质中,与第Ⅰ组中的所有物质都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该物质能与第Ⅲ组中的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
Ⅱ.“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化学迷宫如下图所示: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将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盐酸所走的路线): 。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有 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H2SO4溶液
(2)NaOH溶液 Cu(NO3)2+2NaOH===2NaNO3+Cu(OH)2↓、H2SO4+2NaOH===Na2SO4+2H2O、MgCl2+2NaOH===Mg(OH)2↓+2NaCl。
Ⅱ.(1)③⑥⑩⑦⑪⑫。
(2)2 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解析]Ⅰ.(1)第Ⅲ组中的H2SO4溶液可以与第Ⅰ组中的所有物质发生反应。(2)第Ⅱ组中的NaOH溶液与第Ⅰ组中的所有物质都不能反应,但可以与第Ⅲ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Ⅱ.(1)图中不能和盐酸反应的物质为CO2、NaCl、CO、Cu、H2SO4、Ag,故正确的路线为③⑥⑩⑦⑪⑫。(2)碱有2种,则中和反应有2个;能“吃掉”盐酸的盐是Na2CO3;盐酸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4.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SO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都是酸性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下面四个观点都是错误的,写出熟悉的化学方程式说明其观点错误:
(3)写出满足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各举一例):
①分解反应: (有水生成);
②化合反应: (有四种反应物);
③置换反应: (有水生成);
④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 ;
⑤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
[答案](1)A C B D
H2CO3===CO2↑+H2O(合理均可,下同)
CO2+Ca(OH)2===CaCO3↓+H2O
2KMnO4 eq \(===,\s\up7(△)) K2MnO4+MnO2+O2↑
2NaOH+CO2===Na2CO3+H2O
(3)①H2CO3===H2O+CO2↑(合理均可,下同)
②2Cu+H2O+CO2+O2===Cu2(OH)2CO3
③CuO+H2 eq \(===,\s\up7(△)) H2O+Cu
④CO2+Ca(OH)2===CaCO3↓+H2O
⑤CaO+2HCl===CaCl2+H2O
[解析](1)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SO2、CO2均能与H2O发生反应生成酸,所以都是酸性氧化物的为A;钠的化合物为氧化钠和氯化钠,所以填C;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满足条件的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钠,即填B;含有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盐,满足条件的为氯化铁和氯化钠,所以填D。(2)①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没有单质生成,化学方程式为H2CO3===CO2↑+H2O;②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③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eq \(=====,\s\up7(△)) K2MnO4+MnO2+O2↑;④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5.“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有2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物质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
(4)如果将盐酸换成氧气,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 。
[答案](1)③⑥⑩⑦⑪⑫
(2)Na2CO3 Na2CO3+2HCl===CO2↑+H2O+2NaCl
(3)③⑩ ⑦⑫
(4)不能,因为氧气遇到CO、Cu、Ag会被“吃掉”
[解析](1)图中物质③⑥⑩⑦⑪⑫均不与盐酸反应,沿该路线可走出迷宫。(2)盐酸与NaOH、Ca(OH)2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能“吃掉”盐酸的盐是Na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CO2↑+H2O+2NaCl。(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O2、CO,属于单质的是Cu、Ag。(4)如果将盐酸换成氧气,它不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因为氧气遇到CO、Cu、Ag会发生反应而被“吃掉”。
26.如图五角星上排列的A、B、C、D、E五种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相互之间的连线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之一;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
(2)B除了制取A之外的另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五种物质之间两两发生反应,其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 Ca(OH)2 (2)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可帮助消化等) (3)CaO+H2O===Ca(OH)2 (4)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27.如图,A、B、C、D、E各代表水、铁、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中,置换反应共有____个。
[答案](1)Fe CuSO4 CO2
(2)CuSO4+Ba(OH)2===Cu(OH)2↓+BaSO4↓
(3)1
[解析](1)题给五种物质中,常温下水只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铁只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二氧化碳与水和氢氧化钡溶液均能发生反应;硫酸铜溶液除能与铁反应外,还能与氢氧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沉淀,故C为氢氧化钡,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则B为硫酸铜,D为二氧化碳,A为铁,E为水。(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只有A与B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
CuO
D
Fe
CuCl2
Zn
HCl
选项
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
甲
H2O2
C
FeCl2
CaCO3
乙
O2
CO
Fe
CO2
丙
H2O
CO2
Fe2O3
Na2CO3
X牙膏
Y牙膏
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
实验顺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①
A+B
无明显现象
②
B+D
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
③
B+C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
A+D
有白色沉淀生成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uO
C
D
Fe
CuCl2
Ag
HCl
第Ⅰ组
第Ⅱ组
第Ⅲ组
甲
BaCl2溶液
盐酸
Cu(NO3)2溶液
乙
Fe2O3
K2SO4溶液
H2SO4溶液
丙
Fe
NaOH溶液
MgCl2溶液
序号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化学方程式)
①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②
凡有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③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④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优秀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400248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优秀精练</a>,文件包含111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111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400248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达标测试</a>,文件包含112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物质的转化及化学反应的分类分层练习原卷版pdf、112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物质的转化及化学反应的分类分层练习解析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a href="/hx/tb_c16197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随堂练习题</a>,文件包含112物质的转化精准练习-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112物质的转化精准练习-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