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第1卷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由上海宝钢集团投资兴建的马迹山港位于浙江沿海,主要承担宝钢进口铁矿石中转业务。该港口始建于1998年,2005年增建二期码头,是目前亚洲第一矿石中转深水大港。下图示意巴西图巴朗港一中国马迹山港的铁矿石运输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马迹山港增建二期码头,反映了( )
A. 浙江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加快
B. 浙江沿海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C. 上海钢铁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D. 上海钢铁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2. 每年7月从图巴朗港到马迹山港的货轮通常选择航线乙。该航线在印度洋航段的主要优势是( )
A. 明显缩短航行路程
B. 充分利用西风漂流
C. 获得充足物资补给
D. 不易遭遇恶劣天气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马迹山港是上海宝钢集团投资兴建,主要承担宝钢进口铁矿石中转业务,对于浙江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影响不大,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马迹山港主要承担宝钢进口铁矿石中转业务,与浙江沿海地区运输能力关系不大,B错误;马迹山港主要承担宝钢进口铁矿石中转业务,马迹山港增建二期码头,说明上海钢铁企业生产规模在扩大,C正确;马迹山港增建二期码头说明上海钢铁企业生产规模在扩大,钢铁产品市场销量大增,不能说明钢铁产品市场竞争激烈,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选择航线乙位置偏南,充分利用西风漂流,顺风顺水,节省能源和时间,B正确;航线乙与航线甲航行路程差异不大,A错误;航线乙远离非洲大陆和岛屿,物资补给不便,C错误;航线乙与航线甲遭遇恶劣天气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总结: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即顺流船速快,逆流船速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洋流从北极地区带来的冰山,对航行构成威胁。
2023年暑假,安徽省某校地理研学小组对安徽省金寨县某区域进行考察。下图是“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研学小组在图示区域最高点的观察,表述可信的是( )
A. 能看到乙处有车辆在行驶B. 能看到丙处有人在漂流
C. 能看到丁处有人在攀岩D. 能看到戊处有人在爬山
4. 过境省道在图示路段,路面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 18米B. 28米C. 38米D. 48米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最高点和乙处中间隔一座土丘,看不到行驶的车辆,A错误;最高点与丙处河流中间是先陡坡后缓坡,可以通视,能看到丙处有人在漂流,B正确;最高点和丁处有陡崖,不能通视,不能看到丁处有人在攀岩,C错误;最高点和戊之间有小土丘阻挡,不能看到戊处有人在爬山,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计算图中过境省道最高处海拔为40米<H高<50米,最低处为30米<H低<40米之间,相对高度为0米<H<20米,因此四个选项中路面的最大高差可能是18m,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即选某一指定参考平面为基准面,物体重心在空中距离指定参考平面的垂直距离。
D岛(下图)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历史上岛上居民饱受风沙灾害,生活贫困。1958年3月,当地政府在沙地栽种木麻黄幼苗,但成活率极低;后改夏季栽种,才定植成功,并最终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与生活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历史上D岛风沙危害最严重的是( )
A. 甲地附近B. 乙地附近C. 丙地附近D. 丁地附近
6. D岛木麻黄幼苗在3月难以成功定植,主要是因为( )
A. 光照时间较短B. 土壤盐分较高C. 大风日数较多D. 寒潮影响较大
【答案】5. C 6. D
【解析】
【5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甲地南部有沙地,夏季风沙危害严重;乙地丁地附近没有沙地,且有丘陵阻挡风沙,风沙危害较轻;丙地南北均有沙地,冬夏季均受风沙危害严重,风沙危害最严重为丙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植物成活率与光照关系不大,A错误;D岛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丰富,土壤盐分不高,B错误;3月处于冬季风与夏季风过渡时期,风力不大,C错误;3月,倒春寒时有发生,寒潮影响较大,木麻黄幼苗在3月难以成功定植,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云贵高原某石灰岩洞穴(下图)为一著名景点。当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活跃,洞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碳酸钙沉积;当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受到抑制,洞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溶蚀作用加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自然状态下,该洞穴溶蚀作用最明显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8. 下图中箭头示意空气流动的方向和范围,能反映4月晴天洞内外空气交换状况( )
A. B. C. D.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当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时,溶蚀作用加强,因此溶蚀作用最明显的季节是洞内气温明显低于洞外时。夏季洞外地表升温快,气温高,而洞内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洞内外温差明显,因此溶蚀作用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而冬季洞外气温低,春季和秋季洞外升温较慢,洞内、外温差相对较小,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所以选B。
【8题详解】
4月晴天洞内外气温受昼夜影响大,白天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洞内外空气交换受到抑制,空气流动的范围小,洞内气流下沉,从洞口底部流出,AB错;夜晚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洞内外空气交换活跃,空气流动的范围大;洞内气温高,气流上升,从洞口顶部流出,外部气温低。气流下沉,从洞口底部流入,C正确,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下图示意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松花江依兰至佳木斯段河流附近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量,正负值代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据图可知,该河段( )
A. 枯水期江水补给地下水B. 丰水期江水补给地下水
C. 枯水年地下水补给江水D. 丰水年地下水补给江水
10. 该河段附近地下水位最高值出现在( )
A. 5月B. 7月C. 9月D. 10月
【答案】9. B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松花江位于我国东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为丰水期、冬季为枯水期。读图联系材料“正负值代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方向”可知,正值表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负值表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从年内变化来看,无论枯水年、平水年还是丰水年,松花江依兰至佳木斯段在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江水,A错误;而在丰水期江水水位上涨,超过地下水位,江水向地下渗漏,补给地下水,B正确;不论是枯水年还是丰水年都存在江水补给地下水和地下水补给江水的时期,不会只出现枯水年地下水补给江水或丰水年地下水补给江水的现象,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无论是丰水年、枯水年还是平水年,8月地表水转换为地下水的量都是最大的,地下水位快速上升,9月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换量基本持平,地下水位达到最高,而10月降水减少,河流水位下降较快,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地下水位开始下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下水与河流水很多时候存在互补关系,一般是河流的丰水期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但也有例外,例如黄河地上河段一直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到底谁在看谁?穿过岩壁上空洞的月亮,恰似一只正在回望你的眼睛”,这是美景“月眸”(下图)的诗意写照。北美西部内陆高原一砂岩(陆相沉积岩)拱门附近可观赏到该美景。三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后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了一个个拱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要观赏到“月眸”美景,需合适的( )
A. 时间、位置和天气B. 位置、季节和时间
C. 位置、季节和光线D. 时间,光线和天气
12. “月眸”美景中拱门的形成过程是( )
A. 海洋环境沉积→地壳抬升成陆→风化侵蚀→地壳差异抬升
B. 地壳抬升成陆→陆地环境沉积→地壳差异抬升→风化侵蚀
C. 陆地环境沉积→地壳抬升成陆→风化侵蚀→陆地环境沉积
D. 地壳抬升成陆→海洋环境沉积→陆地环境沉积→风化侵蚀
【答案】11. A 12. B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要达成“月眸”目标需要天时——一轮十五前后的月亮正好通过眼睛形状的拱洞,地利——选择的地点使得月亮的大小正好与岩洞相配,以及好运——天气晴朗诸事顺利,A正确。圆月每个月都有,与季节无关,B、C错误。月相观察与光线无关,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三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后形成拱门,说明该地先经历了地壳抬升形成陆地;该地的砂岩属于陆相沉积岩,说明抬升后经历了陆地环境沉积,在后期的抬升中经历了众多的风化侵蚀作用而形成拱门,B正确。砂岩属于陆相沉积岩,A错误。海洋变成陆地应先抬升,C错误。抬升成陆后不可能再有海洋沉积,D错误。故选B。
【点睛】拱门国家公园坐落在神奇的科罗拉多高原上,在犹他州境内。拱门国家公园里不只有拱门,还有为数众多的大小尖塔、基座和平衡石等奇特的地质特征;所有的石头上更有着颜色对比非常强烈的纹理。石头的成因为三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海水消失以后又经过了很多年, 盐床和其它碎片挤压成岩石并且越来越厚。之后,盐床底部不敌上方的压力而破碎,复经地壳隆起变动,加上风化侵蚀,一个个拱形石头就形成了。公园内有超过两千个自然形成的石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历经无数的岁月雕刻而成的。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中可见大量倒木,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下图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大兴安岭地区泰加林向南延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B. 坡向C. 坡度D. 水源
14. 泰加林倒伏干枯之后,所在地区常演变成小水塘是因为( )
A. 冻土融化,地面塌陷B. 风力增强,风蚀加剧
C. 根系腐烂,雨水倒灌D. 径流加快,水蚀增强
【答案】13. B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的西坡。大兴安岭海拔较高,因此气温较同纬度平原地区低,西坡是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冬季高纬度南下的冷空气容易在此堆积,导致气温更低,因此泰加林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坡南界明显偏南,泰加林向南延伸。综上所述,大兴安岭地区泰加林向南延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坡向,B正确;与纬度、坡度和水源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由材料“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可知,泰加林生长的地区有冻土分布, 倒木清理后,地表裸露获得的太阳辐射更多,地温比有树木覆盖时偏高,导致冻土融化、地面塌陷(沉降)形成洼地并积水成小池塘,A正确;与风蚀作用、根系腐烂及水蚀作用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点睛】北方针叶林又称“寒温带明亮针叶林”或“泰加林”,是寒温地带性植被,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森林植被类型。主要的树种是云杉、冷杉、落叶松等,而且多为单优势种森林,主要分布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现状严峻,物种脆弱。北方针叶林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凉而短促。降水量比较丰富,以降雪为主要形式。
距今约3000年前的金沙遗址(30°41'N,104°01'E)是古蜀国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在该遗址祭祀区的东部,有一处九柱建筑基址,其9个柱洞呈“田”字形分布。研究发现,这些柱洞分布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左图为九柱建筑的复原示意图;右图示意该建筑柱洞平面分布及当时冬至日的日出方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右图中的D5处,他在夏至日看到的日出方位位于( )
A. D5→D6连线方向B. D6和D9之间
C. D5→D9连线方向D. D8和D9之间
16. 已知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与现在遗址地居民相比,则当时金沙先民在( )
A. 春分日看到日出时间更早B. 夏至日经历更长的夜长
C. 秋分日看到日落时间更晚D. 冬至日经历更短的昼长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正北方向与D5→D6连线方向有27.17°的夹角,冬至日日出方位位于D5→D8连线方向,该地位于北半球,冬至日日出方位位于东南,则图中D5→D9连线方向大致为正东方向,该地位于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当地日出方向位于东北,应位于D6和D9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黄赤交角变大后,冬至和夏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大,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更短、夜更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更长、夜更短,B错误,D正确;春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该地日出日落时间不会变化,AC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道题,共52分)
17.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2日,成都市(约30°N,104°E)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下图为“该小组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在下图中绘制该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标注正午太阳高度角、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方位角,并描述该日的太阳视运动过程。
【答案】
该日的太阳视运动过程: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成都市冬至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1个小题,涉及太阳视运动、地方时计算、昼长计算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当日日落时为北京时间18:00,成都位于104°E,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64分钟,因此日落的地方时为16:56,据此看计算得知日出时间为12-(16:56-12:00)=7:04分,此时对应北京时间8:08分。该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成都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30°+23°26′)=36°34′。该日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太阳视运动如图所示: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风沙研究,可以从风沙搬运、地貌动态、地层发育与海陆变迁等方面进行研究。位于福建省的湄洲岛有较好的代表性,研究者因而对其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图1),发现P剖面上层是风成砂层,中层是泥层(形成于海湾浅滩环境含有较多贝壳),下层为基岩风化壳(图2)。
(1)推断该岛地势特征并说明理由。
(2)根据 P 剖面地层特征,推测该地海平面经历的相对升降运动。
(3)研究表明,P剖面处地表风成砂层是东北海岸砂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若你为科考队员,可以在野外寻找哪些证据论证该观点(列举两方面)。
【答案】(1)地势特征:该岛地势南北高中部低。理由:沉积物多分布在该岛中部,说明中部地势低洼;南北部形成较早的基岩(白垩纪岩浆岩)裸露为侵蚀高地。
(2)最下层为基岩风化壳,说明该时段早期当地基岩裸露、遭受风化侵蚀,处于陆地环境;中层为浅滩沉积并含有贝壳,说明该时段中期当地形成浅海环境,海平面相对上升(陆地海拔相对下降)海水入侵;上层为风成砂层,说明该时段当地处于陆地环境,海平面相对下降。
(3)沉积物特征与风向(证据):发现当地风向和剖面地表颗粒物参数变化具有一致性。海岸地貌变化(证据):剖面两侧海岸堆积砂体,上风向海岸堆积砂体减少,下风向海岸堆积砂体增多。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海岸风沙研究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势特征、海平面升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1可知,沉积物多分布在该岛中部,说明中部地势低洼;而南北部形成较早的基岩(白垩纪岩浆岩)裸露为侵蚀高地。 故可以说明该岛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小问2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P剖面下层为基岩风化壳,质地较坚实,说明该时段早期当地基岩裸露、遭受风化侵蚀,处于陆地环境;中层是海湾浅滩相的泥层,且含有较多的贝壳,为海相沉积,说明该岛屿在此时段有海水入侵,海平面相对上升(陆地相对下降);最上层为风成砂层,属于地表风沙搬运和堆积的产物,因此该时段处于陆地环境,海平面相对下降。
小问3详解】
当地风向和海岸砂砾参数变化具有一致性,可以表明该剖面表层沉积层为风力搬运的风沙沉积。同时,该海岛海岸地貌的变化也可以证明P剖面处地表风成砂岩是海岸砂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上风岸的沙堤后退遭受风蚀,风力搬运的颗粒物在下风岸堆积增多。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蟳埔村位于福建泉州市东南沿海,这里的居民以海为生,世代相传。而头戴簪花的蟳埔女,成为小渔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蟒埔村的“簪花”习俗一度无人问津,村民也大多在外务工,导致这项非遗文化传承面临巨大困难。
近年来,伴随全国文旅市场的持续升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亲自体验簪花的美丽。而蟳埔女们,也乐于与游客分享她们的簪花传统和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美丽而古老的小渔村。一些靠捕鱼和挖海蛎为生的村民,经过培训后成为簪花师傅;大量老房子出租给外来经营者,成了旅拍店,蟳埔村旅游业迅速崛起。
过去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拍店多开设于蟳埔村内,游客在网络平台或线下门店预约旅拍服务后,与化妆师、摄影师等团队成员随行前往蚵壳厝、海边渔港等拍摄地点,半天就可完成拍摄任务。今年以来,新开设的旅拍店多设在村外,甚至开到更远的泉州古城核心区等地。
左图示意蟳埔村地理位置,右图为“簪花”旅拍场景。
(1)结合蟳埔村“簪花”旅游活动的特点,说明该地旅拍店兴起的原因。
(2)分析新的旅拍店大多开设在蟳埔村外的原因。
(3)从区域关联性的角度说明人口、文化、经济等人文要素流动对 “簪花”非遗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4)随着蟳埔村旅游业的日趋火爆,当地对是否还要保留传统渔业产生争议。请你对此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蟳埔村独特的簪花习俗世遗项目独特美丽;“簪花”造型简单易学,互动性强,游客体验好;“簪花”是头上的风景,便于游客选择自己喜好的场景进行拍摄。【簪花特点】蚵壳厝、海边渔港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作为旅拍的背景;【环境特点】文旅升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欣赏; 【市场变化】
(2)蜉埔村老房子大都已经出租,可用来开设旅拍店的空间不足;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村内门店房租上涨,经营成本升高;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的预约方式也可招揽大量顾客;古城也有很多可以结合簪花作为旅拍背景的景点。
(3)文化流动:近年来,国家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带动文化市场(文化交流)日趋繁荣;
经济流动:外来资本的注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区际贸易);
人口流动:以及到蟳埔村体验“簪花”习俗的游客增加(人口流动),蟳埔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把在外工作的村民重新吸引回来(人口迁移),从而有利于“簪花”非遗文化习俗的传承。
(4)保留。理由:当地的传统渔业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的优势,产业可以持久稳定发展,(渔业保留渔村特色环境可作为“簪花”旅拍的环境背景),而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游业,在大众产生审美疲劳后很难长久保持稳定发展。
不保留。理由:当地的传统渔业规模小(收益不高),而且工作环境艰辛危险,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而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游业,簪花手艺简单易学,工作环境舒适安全(安全性高);中国文旅市场日趋繁荣稳定,收益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蟳埔村“簪花”的旅游业为材料,涉及旅拍店的兴起和选址原因、“簪花”非遗文化传承的作用、传统文化生产活动的去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小问1详解】
从“簪花”本身的特点分析,蟳埔村独特的簪花习俗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独特而美丽;“簪花”造型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互动性强,游客体验好;“簪花”是头上的风景,便于游客选择自己喜好的场景进行拍摄。蚵壳厝、海边渔港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作为旅拍的背景,旅游资源独特;国内文旅潮的升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欣赏,有丰富的客源市场。
【小问2详解】
蜉埔村老房子大都已经出租,土地资源有限,可用来开设旅拍店的空间不足;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村内门店房租上涨,经营成本升高;新的经营方式的冲击,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的预约方式也可招揽大量顾客;拍摄场景的可替代性,古城也有很多可以结合簪花作为旅拍背景的景点。
【小问3详解】
文化流动:近年来,国家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带动文化市场日趋繁荣,促进区域之间文化的交流;
经济流动:来自发达地区的资本的注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人口流动:以及到蟳埔村体验“簪花”习俗的游客增加,人口流动不断增加;蟳埔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把在外工作的村民重新吸引回来,使得大量的蟳埔村民回迁,从而有利于“簪花”非遗文化习俗的传承。
【小问4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保留和不保留均可,只要答出合适的地理理由均可。
保留。理由:当地的传统渔业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的优势,而且是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产业可以持久稳定发展,渔业保留渔村特色环境可作为“簪花”旅拍的环境背景,而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游业,在大众产生审美疲劳后很难长久保持稳定发展。
不保留。理由:当地的传统渔业规模小,经济收益较低,而且工作环境艰辛危险,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而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游业,簪花手艺简单易学,工作环境舒适安全,且安全性高;依托大的环境背景,中国文旅市场日趋繁荣稳定,经济收益较高,更有吸引力。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马迹山港增建二期码头,反映了, 历史上D岛风沙危害最严重的是, 据图可知,该河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中A点在D点的, 左图中B河流的流向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心以题卷分第I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