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数学综合与实践 称体重教案 西师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117901/0-17250988754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三上数学综合与实践 称体重教案 西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三上数学综合与实践 称体重教案 西师版,共2页。
《综合与实践 称体重》教学设计 仁寿县慈航镇小学校 苟小军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加深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可以有效利用的信息,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的轻重,建立质量单位的正确概念。教学难点: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方法:观察法、实践法、合作交流。教学准备:体重秤、小组同学体重记录表、6~12岁儿童标准体重对照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谈话:孩子们,你们的体重是多少呢?2.人的体重是有轻有重的,要想知道他们有多重,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称)那用什么称呢?(体重计)那么体重计该怎么用,刻度盘又该怎么看,你们想知道吗?(想)这节课我们就用体重计来称体重。教师适时板书课题:称体重二,新课1.(1)教师演示称体重的方法。(2)把学生分小组,由每一个小组的组长给小组的一个同学称出体重,教师提出要求:要读出重量数和单位。其他同学观摩并作好记录,完成小组同学体重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抽生汇报交流,集体订正。2. (1)用实际称出的体重验证自己估计的体重是否正确。(2)教师出示“6~12岁儿童标准体重对照表”,让孩子们与小组同学体重表对照,发现了什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抽生汇报。(3)根据你们小组同学的体重情况,你想给同学提点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4)让孩子们根据体重对照表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否符合要求,并说说以后你会怎样做。 学生先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然后共同探讨今后怎么做。三、巩固练习让学生比较书包重量。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称体重”活动,学会了……,同学们可以多找一些身边的物品称一称,老师相信,你定会有新的收获与发现。
《综合与实践 称体重》教学设计 仁寿县慈航镇小学校 苟小军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加深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可以有效利用的信息,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的轻重,建立质量单位的正确概念。教学难点: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方法:观察法、实践法、合作交流。教学准备:体重秤、小组同学体重记录表、6~12岁儿童标准体重对照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谈话:孩子们,你们的体重是多少呢?2.人的体重是有轻有重的,要想知道他们有多重,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称)那用什么称呢?(体重计)那么体重计该怎么用,刻度盘又该怎么看,你们想知道吗?(想)这节课我们就用体重计来称体重。教师适时板书课题:称体重二,新课1.(1)教师演示称体重的方法。(2)把学生分小组,由每一个小组的组长给小组的一个同学称出体重,教师提出要求:要读出重量数和单位。其他同学观摩并作好记录,完成小组同学体重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抽生汇报交流,集体订正。2. (1)用实际称出的体重验证自己估计的体重是否正确。(2)教师出示“6~12岁儿童标准体重对照表”,让孩子们与小组同学体重表对照,发现了什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抽生汇报。(3)根据你们小组同学的体重情况,你想给同学提点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4)让孩子们根据体重对照表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否符合要求,并说说以后你会怎样做。 学生先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然后共同探讨今后怎么做。三、巩固练习让学生比较书包重量。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称体重”活动,学会了……,同学们可以多找一些身边的物品称一称,老师相信,你定会有新的收获与发现。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