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章末检测(一)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14557/0-17250065810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章末检测(一)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14557/0-17250065811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章末检测(一)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14557/0-1725006581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章末检测(一)
展开一、选择题(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1~2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图,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读图,回答3~4题。
3.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状况是( )
A.趋于均衡 B.极度集中
C.不均衡趋势加强 D.60%土地集中80%人口
4.引起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 B.气候
C.资源 D.经济
下图为全球及各大洲人口分布平均高度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非洲、欧洲
C.非洲、欧洲、亚洲 D.非洲、亚洲、欧洲
6.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 )
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 ②平均海拔低 ③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④地广人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的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8.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图为2010~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增速、外出农民工增速以及本地农民工增速统计图,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农民工总量和外出农民工总量相等
B.2011年外出农民工增速降低值等于本地农民工增速上升值
C.2010~2014年农民工总量增速低于外出农民工增速
D.2010~2014年外出农民工以及本地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
10.该图表明我国农村( )
A. 常住人口持续增加 B. 未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C. 居民收入增速变慢 D. 劳动力回流现象明显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12.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表为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北京市规划提出的人口数量数据。读表,回答13~15题。
13.从表中可知北京市( )
A. 2000~2010年人口增长率0.35%
B. 2000~2010年常住人口为604万人
C. 环境承载力为3 000万人
D. 人口合理容量为3 000万人
14.提高北京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③改善北京生态环境、交通等问题 ④向其他省区移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5.北京市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气候资源 B. 交通状况
C. 经济发达程度 D. 淡水资源
二、综合题(共4题,满分55分)
16.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指出图中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的省级行政区名称。(2分)
(2)我国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具体说明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4分)
(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人口分布集中区,简要分析该地区人口密度大的自然原因。(4分)
(4)简要分析西藏地区人口密度小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二 人口迁移的流向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1分)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和影响。(4分)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3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出现了世界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经济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
(1)“候鸟”经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6分)
(2)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流入新疆的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几月?为什么?(5分)
(3)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省和云南省,二地吸引人口流入的因素有何不同?(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图2), 我国东部和西部人口与面积比重示意图(图1)
图1 图2
材料二 我国部分省区人口与面积比较表
(1)试分析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激增带来的负面影响。 (2分)
(2)根据我国东部和西部人口与面积比重示意图,分析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6分)
(3)试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能否把东部地区大量人口迁移到西部地区,实现东西部地区人口的均衡发展,请说明理由。(6分)
200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0.35%
2000~2010年增加的常住人口
604万人
2011年常住人口
2 018万人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2 300万人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
3 000万人
单位
江苏
山东
新疆
西藏
面积/万平方千米
10.26
15.30
160.00
122.00
人口/万人
7 406
9 125
1 934
270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及章末检测详解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及章末检测详解答案,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A 2,D 4,A 6,B 9,D 11,D 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章末过关检测(四):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章末过关检测(四),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章末过关检测(六):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章末过关检测(六),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