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粤版化学九上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 科粤版化学九上2.3《辨别物质的组成》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 科粤版化学九上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 科粤版化学九上3.2《氧气的制取》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 科粤版化学九上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初中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2.4 跨学科实践活动:学习探究水的组成的科学史并制作分子模型获奖ppt课件
展开1.探索物质组成与构成的历程:学习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构成的 历程,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2.知道可以通过实验、想象、推理、假说、模型等方法探索物质的 组成。3.了解人类对物质的组成的探索是不断发展的。4.制作分子模型:选取适合的材料制作分子模型,拆分和组合模型 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5.展示“水分子漫游记”情景剧:编写、展示“水分子漫游记”情景剧。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构成的时间轴如图所示。
1.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构成的历程
【设计实验】(1)实验装置设计实验仪器:水槽1个、试管2支、胶塞2个(中间打孔插入电极),电极2个,电源1个,导线2根。
【提出问题】水由什么元素组成呢?
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方案一 水电解器 方案二 简易电解水装置 方案三 简易电解水装置
【进行实验】利用方案一的水电解器进行实验,实验步骤是:①电解水;②检验产物,注意每一步骤的具体操作方式,观察并记录现象与数据。
实验用品:水电解器、直流电源、导线、烧杯、酒精灯、火柴、小木条、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等。
刻度管内不可留有空气,以免点燃气体时造成爆炸
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产生的气体聚集于玻璃管的上方
(3)得出结论: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同时结合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实验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反思与评价 教材第63页1.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属于化学变化;煮沸水时产生气泡,是温度升高,水从液态变成气态,形成水蒸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2.电解水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经检验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干冷烧杯后产生水珠,正极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这些现象都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表达与交流 教材第63页电解水实验说明,要验证水的组成,可利用分解法,通过得到已知组成的生成物,推测反应物的元素组成。
典例1 水是生命之源。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用橡皮泥或黏土等材料制作如图所示的6种分子模型,各分子模型的制作数量要求如表所示。
模型建构,可以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将制作好的水分子模型按照方案二或方案三进行拼装,然后根据演示结果画出相应的微观示意图。
2.拼装模型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3.将制作和拼装后得到的模型进行分类
典例2 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解析] 化学反应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A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B错误;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不可能由其他物质组成,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错误。
典例3 《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雨是由水蒸气经阳光、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下列有关“为云”“为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此过程体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B.地面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C.此过程能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分布D.此过程是通过水分子的运动及间隔变化实现的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过程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水的天然循环,此过程体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A正确;地面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B错误;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分布,C正确;水的三态变化,是通过水分子的运动及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实现的,D正确。
初中科粤版(2024)第二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2.4 跨学科实践活动:学习探究水的组成的科学史并制作分子模型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粤版(2024)<a href="/hx/tb_c405342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2.4 跨学科实践活动:学习探究水的组成的科学史并制作分子模型说课课件ppt</a>,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分析证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4.2 水的组成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4.2 水的组成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42水的组成pptx、42水的组成docx、42水的组成docx、补充习题42水的组成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4.2 水的组成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4.2 水的组成教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四章42教学课件pptx、第四章42教案含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