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乙烯和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分子式为C6H6,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B.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C.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苯燃烧比乙烯燃烧产生的黑烟更浓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 )
A.常温c(OH-)/c(H+)=10-13的溶液中可能含有K+、Fe2+、NO3-、Cl-四种离子
B.1 L 0.1ml∙L-1的CH3COONa溶液中CH3COO-和OH-的总数大于0.1NA
C.电子工业上用30%的氯化铁溶液腐蚀敷在印刷线路板上的铜箔:Fe3+ +Cu = Fe2++Cu2+
D.H2的燃烧热为a kJ·ml-1,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O2(g) +2H2(g) = 2H2O(l) ΔH = -2a kJ·ml-1
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4.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4H++O2=4Fe3++2H2O
B.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Fe2+
C.溶液a转化为溶液b的反应中,SO2被还原
D.加入FeO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2 ml SO2 与 1 ml O2 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B.3 ml NO2通入 H2O 中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7g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
D.标准状况下,11.2L CHCl3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含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B.属于醛类,官能团为
C.的名称为2,4-二甲基己烷
D.的名称为2-甲基-1,3-二丁烯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和互为同分异构体B.乙烯的结构简式:
C.的电子式:D.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
8.已知的分子式为,从制备的合成路线及与反应制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存在氧化、取代和加成三种有机反应类型
B.试管甲中加试剂的顺序是先加浓硫酸,再加乙醇、乙酸及碎瓷片
C.、、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溶液鉴别
D.试管乙中导气管要在液面的上方,目的是防止倒吸发生危险
9.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山口附近的游离态硫能被氧化成二氧化硫
B.黄铁矿()和黄铜矿()是主要的含硫矿石,两者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熟石膏与水混合迅速凝固,可被用来调节水泥的硬化速率
D.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可以起到杀菌和抗氧化的作用
10.将反应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片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
B.Ag片为正极,且放电时片的质量增加
C.电流由片通过导线流向片
D.电路中每转移电子,理论上片减少的质量是
11.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c
B.c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C.e的浓溶液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a和c
D.e→c→b→a的转化均可一步完成
12.如图为某反应的“能量-反应过程”图,a曲线未加催化剂,b曲线加了催化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B.加入催化剂并没有改变反应的总能量变化
C.断开1ml反应物的化学键需要释放kJ的能量
D.该反应可能是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13.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
B.干电池工作时,Cl-向锌筒移动
C.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
D.甲醇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是:O2+4e-+2H2O=4OH-
1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15.下列选项中除杂试剂或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15分)16.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白色固体,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少量可做食品的护色剂,可防止肉毒杆菌在肉类食品中生长等。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2NO+Na2O2=2NaNO2,该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干燥NaNO2的制备(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去)及相关实验探究。
已知:①NO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但不能被浓硫酸氧化。
②酸性KMnO4溶液可将NO2氧化为。
回答下列问题:
I.NaNO2的制备:
(1)盛放浓硝酸的仪器名称为 ,仪器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b→g→h→ (装置可重复使用)。
(2)反应开始前打开止水夹a,通入过量氮气,其目的是 ,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a,继续通入过量氮气,其目的是 。
(3)盛水的洗气瓶的作用是 ;为了提高产率,可在该洗气瓶中加入铜片,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加入铜片的作用 。
II.HNO3的制备及浓度测定:
(4)另一小组将制备NaNO2后多余的NO与足量空气一并通入水中制得HN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取50mL该HNO3溶液与铜反应,恰好消耗9.6g铜并产生4.48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NO和NO2混合气体(不考虑NO2与N2O4的相互转化),则c(HNO3)= ml/L。
(14分)17.合成氨是目前人工固氮最重要的途径,研究合成氨的反应和氨气的用途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诺贝尔化学奖曾经3次颁给研究合成氨的化学家。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时,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合成氨,实验中测得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①10~1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
②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的有 (填标号)。
a.压缩容器的体积 b.往容器中加入催化剂 c.降低温度
③若该反应在t℃,体积为2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 (填标号)。
A.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C. D.的质量保持不变
(2)合成氨反应在Fe催化剂上进行,反应物和断键的过程要 (填“吸收”或“放出”)较多的能量。氮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但氮气的化学性质却很稳定,从结构角度解释可能的原因: 。
(3)已知由反应物到生成物,在催化剂表面要经历:吸附(附着催化剂表面)、断键……成键、脱附(脱离催化剂表面)等过程,则和在催化剂表面合成的反应过程的顺序为c→ (用字母标号表示)。
(4)潜艇中使用的氨—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极b为电池的 (填“正极”或“负极”)。
②该电池的总反应为 。
(11分)18.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1)海藻中含碘元素。从海藻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灼烧海藻不会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填标号)。
A.酒精灯 B.漏斗 C.泥三角 D.坩埚
②检验水溶液中是否含有碘单质可以选用 (填试剂名称)。
③从海藻灰悬浊液中分离出含碘离子溶液的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离子包含和,要除去这些杂质离子得到精盐水,可加入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过滤后加入稀盐酸。选择加入试剂的顺序可以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③①
(3)工业上常用“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写出向硫酸酸化的苦卤中通入氯气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吸收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③海水提溴过程中,溴元素“被氧化被还原再被氧化”的目的是 。
(15分)19.能量的转化与化学反应息息相关。
(1)已知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 kJ(用字母表示,下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 kJ,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甲、乙两装置中硫酸浓度、锌片、铜片完全相同。
①产生气泡的快慢:甲 (填“>”、“<”或“=”,下同)乙。
②温度计示数:甲 乙。
(3)某同学利用生活或实验室中常用的物品,设计了一个原电池,如图所示。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铁钉、铜钉、稀硫酸、烧杯、导线、耳机、电流表。
实验步骤:用原电池两个电极中的一极触碰耳机插头上的一极(注意:触碰的同时耳机的另一极与原电池的另一极相连),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的声音。
①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的声音的原因是在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 能,在耳机中电能又转化为声能。
②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表,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 、 。
③从构成原电池的基本要素来看,铁钉的作用是 (填字母,下同),稀硫酸的作用是 。
a.电极反应物 b.电极材料 c.离子导体 d.电子导体
④铜钉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⑤若装置中转移了0.2 ml电子,负极减少的质量是 g。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X中滴加足量硝酸,再滴加少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X中含有SO32-
B
向溶液Y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无气泡产生
溶液Y中不含NH4+
C
将溴乙烷和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气体中含有乙烯
D
将蘸有溶液Z的铂丝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溶液Z中不含K+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中滴加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该溶液中无
B
某溶液中滴加了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某溶液中滴加,生成白色沉淀,加硝酸沉淀不溶解
溶液中一定含有
D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
A
甲烷(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乙酸乙酯(乙醇)
浓硫酸、乙酸、加热
C
二氧化硫(乙烯)
溴水
D
蛋白质溶液(NaCl)
渗析
时间/min
5
10
15
20
25
30
0.08
0.14
0.18
0.20
0.20
0.20
化学答案
1.D【详解】A. 从苯的分子式C6H6看,其氢原子数未达饱和,应属不饱和烃,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A项错误;B. 在FeBr3作催化剂下,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B项错误;
C. 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发生的是加成反应,C项错误;
D. 苯含碳量比乙烯大,燃烧不充分,产生黑烟更浓,D项正确。
2.B【详解】A选项,c(OH-)/c(H+)=10-13,c(H+)=1ml·L-1,溶液呈酸性,Fe2+、NO3-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选项,1 L 0.1ml∙L-1的CH3COON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OH-) + c(CH3COO-)= c(Na+) + c(H+),Na+物质的量为0.1ml,所以CH3COO-和OH-的总数大于0.1NA,故B正确;
C选项,电子工业上用30%的氯化铁溶液腐蚀敷在印刷线路板上的铜箔:2Fe3+ +Cu = 2Fe2++Cu2+,故C错误;
D选项,H2的燃烧热为a kJ·ml-1,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O2(g) +H2(g) = H2O(l) ΔH = -a kJ·ml-1,故D错误;
3.C【详解】A. 向溶液X中滴加足量硝酸,再滴加少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原溶液可能含有SO32-或SO42-,A项错误;
B. NH4+检验:加入碱,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项错误;
C.溴乙烷和NaOH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乙烯可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
D.钾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项错误;
4.A【详解】A.由分析可知,操作Ⅱ中,FeSO4被O2氧化,生成Fe2(SO4)3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4H++O2=4Fe3++2H2O,A正确;
B.溶液b中,阳离子有Fe2+、H+,可能含有Fe3+,B错误;
C.溶液a转化为溶液b的过程中,SO2转化为H2SO4,SO2失电子被氧化,C错误;
D.由分析可以看出,溶液c中含有Fe2(SO4)3、H2SO4,加入FeO后,FeO和H2SO4反应会生成FeSO4,D错误;
5.B【详解】A.为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完全,2 ml SO2 与 1 ml O2 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A, A错误;
B.,3 ml NO2通入 H2O 中完全反应时生成2 ml 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正确;
C.羟基电子式为,可知其中含有9个电子,17g羟基的物质的量是1ml,含有的电子数为 9NA, C错误;
D.CHCl3标况下不是气体,无法计算标况下的物质的量,D错误;
6.C【详解】A.苯甲醇和苯酚均含羟基,但分别属于醇和酚,不是同系物,A错误;
B.含酯基,属于酯类,B错误;
C.的主链含6个碳原子,名称为2,4-二甲基己烷,C正确;
D.的名称为2-甲基-1,3-丁二烯,D错误;
7.D【详解】A.和为同一种物质,A错误;
B.乙烯的结构简式:,B错误;
C.分子中C原子分别与4个Cl原子各共用1对电子,且碳原子和氯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C错误;
D.乙酸结构简式为CH3COOH,原子半径:C>O>H,则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为,D正确;
8.B【详解】A. 由分析:图中存在B变C变为D的氧化反应、B与D生成E的取代反应和A到B加成反应三种有机反应类型,故A正确;
B. 浓硫酸与其他液体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应先加入碎瓷片、酒精、浓硫酸,再慢慢加入乙酸,故B错误;
C. 、、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溶液鉴别,现象分别为:溶解、溶解产生气泡、分为上下两层,故C正确;
D. 如果导气管伸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可能引起倒吸,试管乙中导气管要在液面的上方,目的是防止倒吸发生危险,故D正确;
9.B【详解】A.火山口附近的游离态硫能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硫,A正确;
B.黄铁矿()其中S的化合价为-1价,而Fe的化合价为+2价,黄铜矿()铁和铜均是+2价,硫是-2价,两者硫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B错误;
C.水泥是传统硅酸盐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生产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二者与其它辅料经混合、研磨后在水泥回转窑中煅烧,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加入适量石膏调节水泥硬化速率,C正确;
D.葡萄酒中添加适量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杀菌和抗氧化的作用,D正确;
10.C【详解】A.负极上Zn失电子生成Zn2+,电极反应式为Zn-2e-= Zn2+,A正确;
B.Ag做正极,正极上Ag+得电子生成Ag,Ag片质量增加,B正确;
C.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Ag为正极,Zn为负极,电流由Ag电极流向Zn片,C错误;
D.电路中每转移0.2ml电子,根据Zn-2e-= Zn2+有0.1ml锌失去电子变为锌离子,理论上Zn片的质量减少0.1ml ×65g∙ml−1=6.5g,D正确;
11.C【详解】A.硫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故A正确;
B.c为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硫气体,但不能干燥H2S,因为两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浓度较大的硫酸溶液与亚硫酸钠固体反应可生成SO2,二氧化硫和H2S发生归中反应生成S,硫单质和氢气燃烧可生成H2S,转化能一步实现,故D正确;
12.B【详解】A.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则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A错误;
B.催化剂只改变反应过程,不影响反应的总能量变化,B正确;
C.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则断开1ml反应物的化学键需要吸收kJ的能量,C错误;
D.该反应是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是放热反应,盐酸与碳酸氢钠是吸热反应,与图不符,D错误;
13.D【详解】A.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铅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属于二次电池,甲醇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A正确;
B.锌筒为负极,干电池工作时,Cl-向负极移动,B正确;
C.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反应为Pb-2e-+=PbSO4,负极质量增加,C正确;
D.酸性甲醇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是:O2+4e-+4H+=2H2O,D错误;
14.C【详解】A.某溶液中滴加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可能是溶液较稀,且没有加热,生成的氨气溶解在溶液里,不能说明溶液中无,故A错误;
B.某溶液中滴加了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产生的沉淀可能是氯化银,即沉淀不一定是硫酸钡,所以该溶液不一定含,故B错误;
C.某溶液中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硝酸沉淀不溶解,则白色沉淀为AgCl,溶液中一定含有,故C正确;
D.焰色试验的载体不能用玻璃棒,玻璃棒中本来就有钠元素,所以用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不能说明溶液中有钠元素,应用光洁的铁丝或铂丝,故D错误;
15.D【详解】A.酸性高锰酸钾与丙烯反应会有二氧化碳生成,引入了新的杂质,故A错误;B.乙醇和乙酸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乙醇反应不完全,同时又引入新的杂质,而饱和Na2CO3溶液溶解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所以向乙酸乙酯(乙醇)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出现分层,采用“分液”方法进行分离,故B错误;
C.溴水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乙烯、二氧化硫均能与溴水反应,故C错误;
D.蛋白质溶液实质为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利用胶体的性质,胶体中混有离子可用渗析的办法除去,故D正确;
(非选择题,无特殊标注,每空1分)
(15分)16.(1) 分液漏斗 e→f→c→d→e→f→i或e→f→d→c→e→f→i (2分)
(2) 排除装置内空气,防止NO、Na2O2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2分)
将残留的NO全部排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吸收,防止氮氧化合物污染空气 (2分)
(3) 吸收挥发的HNO3、将NO2转化为NO (2分)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分)
(4)4NO+3O2+2H2O=4HNO3 (2分)
(5)10 (2分)
(14分)17.(1) 0.008 (2分) ab (2分) AD(2分)
(2) 吸收 氮分子内两个氮原子间以共价三键结合,断开该化学键需要较多的能量 (2分)
(3)b→e→a→d (2分)
(4) b 4NH3+3O2=2N2+6H2O (2分)
(11分)18.(1) B 淀粉溶液 过滤
(2)AD (2分)
(3) (2分) 1:1 (2分) 富集海水中的溴 (2分)
(15分)19.(1) a b 放热。
(2) < >
(3) 电 电流表指针偏转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abd ac 2H++2e-=H2↑ (2分)
5.6(3分)
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g铜并产生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9页。
化学-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和答案: 这是一份化学-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和答案,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