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原卷版).doc
    • 练习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解析版).doc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01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02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03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01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02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原卷版doc、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默写闯关
    (一)挖空练习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 )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 )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 )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 )婴疾病,常在床(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 )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 ),宠命优( ),岂敢盘( ),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 )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 )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 )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附:记忆导图
    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
    (二)情境默写
    1.【2024·山西·三模】在《陈情表》中,作者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境况,如果没有祖母抚养,他“( )”;如果自己现在离开,祖母则“( )”。
    2.【2024·浙江·三模】李密在《陈情表》的结尾运用典故表达对晋武帝的报答与感激之情的句子是“( ),( )”。
    3.【2024·山东聊城·三模】李密在《陈情表》中首先概述了自己不幸的命运,并进一步深化了与祖母之间的情感纽带,“( ),( )”两句强调了祖母对自己的付出,也透露出祖孙间的深厚情感。
    4.【2024·天津河西·二模】李密《陈情表》中“( ),( )”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
    5.【2024·安徽·三模】李密在《陈情表》中直接表明自己、祖母的年纪之后,顺势提出“( ),( )”,以此强调为国尽忠的时间更长,进一步打消了晋武帝的疑虑。
    6.【2024·安徽·模拟预测】古代文人常以“影”表达孤独之感,比如李密《陈情表》中“( ),( )”的心酸画面。
    7.【2024·广西柳州·模拟预测】从《陈情表》中“( ),( )”两句可以看出,魏晋时对汉代的选官制度有所沿用。
    8.【2024·河南许昌·三模】李密《陈情表》中“( ),( )”借用乌鸦反哺报恩的传说表达自己奉养祖母的心情,感人肺腑。
    9.【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陈情表》中,为了打消了晋武帝对前朝旧臣的猜忌与疑虑,李密用“( ),( )”两句来表明自己是醉心官场、贪慕名利之人。
    10.【2024·辽宁沈阳·三模】《陈情表》中“( )”一句十分巧妙地将自己尽孝道的行为和晋武帝“治天下”的纲领相联系,表面上是恭维晋武帝,实际上是为自己“( )”的行为取得合法的伦理依据。
    11.【2024·黑龙江吉林·一模】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面对朝廷多次召唤却不能赴任的原因,想奉旨赴任,但“( )”;要奉养祖母,却“( )”。
    12.【2023·浙江温州·三模】李密的《陈情表》开篇以“( ),( )”八个字总起,这八字高度概括了他自身幼年不幸的遭遇。
    【参考答案】
    1.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7.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8.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9.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10.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辞不赴命/辞不就职。
    11.刘病日笃;告诉不许。
    1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二、阅读闯关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文本二: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⑥。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jià):改嫁。②烝(zhēng)烝:热切的样子,形容思念之深。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⑤虫流,尸体流出户外。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刘氏有疾A则B涕泣C侧息D未尝E解衣F饮膳G汤药H必先尝I后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使吴,有才辩”与“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两句中的“数”含义相同。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两句中的“见”字含义相同。
    C.“华善之”与“善假于物也”(《劝学》)中的“善”含义不同。
    D.“从事白其书司隶”与“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中的“白”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曾在蜀汉任职,多次出使吴国,蜀汉被平定后,晋武帝召他做官,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B.李密认为安乐公与齐桓公遭遇相似,两人都因为任用人才得当而使国家兴盛,后来又都因为用人不当而遭遇不幸。
    C.李密守丧期满,应征到洛阳任太子洗马,后外调任温令,他常常希望改任内官,后虽官职得到调整但仍心怀怨恨。
    D.李密有才情,上《陈情表》感动了皇帝,又通过比较舜、禹、皋陶等的谈话特点,否定了诸葛亮琐碎的言谈方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
    5.请结合文本一、文本二,简要概括李密是怎样打动晋武帝以达到不被征召的目的的。
    【参考答案】
    1.ADF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侯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刘氏有疾”是主谓宾齐全,句意完整,A处断开;“则涕泣侧息”,均为李密的行为表现,句前省略主语“李密”,句意完整,D处断开;“未尝解衣”是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句意完整,F处断开。故选ADF。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 正确。数,都是“多次”的意思。句意: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B.“含义相同”错。见,助动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表被动,被。句意:刚出生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诚信却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C. 正确。认为……好/善于。句意:张华认为他的道理很好。/善于借助外物罢了。D. 正确。白,都是“禀告”的意思。句意: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你这就禀告公公婆婆。故选B。
    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否定了诸葛亮琐碎的言谈方式”错。原文“《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意思是《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可见并未否定其言谈方式。选D。
    4.(1)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2)后来(他的祖母)刘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不行”,不能走路;“零丁”,孤独无靠;“至于”,到了;“成立”,成人自立。(2)“服阕”,服完丧;“以”,凭;“征”,被征召。
    5.(1)李密陈述自己少时身世,引发晋武帝的同情。(2)陈述祖母的病重的状况,表明自己至真至纯的孝心,让晋武帝感动。(3)感谢晋武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表达自己对朝廷的感激之情,解除武帝内心的疑虑。(4)提出先尽孝道后报国恩,表明对朝廷的忠诚和坚定的报效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1)原文“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从自己的悲惨身世写起,铺陈自己凄苦悲惨的遭遇,博得了晋武帝的同情。据此看出,李密陈述自己少时身世,引发晋武帝的同情。(2)原文“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据此看出,陈述祖母的病重的状况,表明自己至真至纯的孝心,让晋武帝感动。(3)原文“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据此看出,感激晋武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表达自己对朝廷的感激之情,解除武帝内心的疑虑。(4)原文“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据此看出,提出先尽孝道后报国恩,表明对朝廷的忠诚和坚定的报效之情。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希图宦达,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文本二: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他的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侯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忘记疲劳,并且像对待老师一样侍奉拜谯周,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才华的人)。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于是上书《陈情表》,曰: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不是图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
    后来(他的祖母)刘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的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的道理很好。
    (后来)到外地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作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作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我这人也有心里话,说来话长。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啊!”武帝对此很生气,于是都官从事上奏罢免李密的官职。后来在家中去世。
    (选自《晋书·李密传》)
    (二)教考融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材料一:
    司空房玄龄事继母,能以色养,恭谨过人。其母病,请医人至门,必迎拜垂泣。及居丧,尤甚柴毁。太宗命散骑常侍刘泊就加宽譬,遗寝床、粥食、盐菜
    韩王元嘉,贞观初,为潞州刺史。时年十五,在州闻太妃有疾,便涕泣不食,及至京师发丧,哀毁过礼。太宗嘉其至性,屡慰勉之。元嘉闺门修整,有类寒素士大夫,与其弟鲁哀王灵夔甚相友爱,兄弟集见,如布衣之礼。其修身洁己,内外如一,当代诸王莫能及者。
    霍王元轨,武德中,初封为吴王。贞观七年,为寿州刺史,属高祖崩,去职,毁瘠过礼。自后常衣布服,示有终身之戚。太宗尝问侍臣曰:“朕子弟孰贤?”侍中魏征对曰:“臣愚暗不尽知其能惟吴玉数与臣言臣未尝不自失。”太宗曰:“卿以为前代谁比?”征曰:“经学文雅,亦汉之间、平,至如孝行,乃古之曾、闵也。”由是宠遇弥厚,因令妻征女焉。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臣某言:臣母刘氏,今月十三日,忽患暗风发动,状候非常,今虽似退,犹甚虚慑。惊惶忧苦,不知所图。臣唯一身,更无兄弟,侍疾尝药,难阙须臾。伏乞圣恩,停臣所职。今臣见在家扶侍,其官吏等并已发遣讫。
    臣以庸微,特承顾遇,拔自卑品,委以剧司。夙夜兢惶,唯思答效,至诚至恳,天眷所知。岂虑未效涓尘,遽迫方寸,以开塞重轻之务,加焦劳忧灼之怀,虽欲徇公,无由枉志。况忠孝同道,臣子一心,许国诚切于死生,报亲忍忘于顾复?进退穷蹙,昧死上陈。候母刘氏疾疾小瘳,冀微臣驾蹇再效。无任惶惧恳倒呜咽之至。
    柳宗元《为户部王叔文陈情表》)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
    臣愚暗A不尽知B其能C惟吴王D数E与臣言F臣未尝G不自失。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年号,与《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的“永和”用法相同。
    B.类,指好像,与《项脊轩志》中“大类女郎也”的“类”意思相同。
    C.兄弟,为偏义复词,与《孔雀东南飞》中“逼迫兼弟兄”的“弟兄”用法相同。
    D.枉,指屈心改变,与成语“矫枉过正”的“枉”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玄龄侍奉继母时能一直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办丧事时悲伤到骨瘦如柴,太宗对其进行宽慰。
    B.太宗认为韩王侍母至孝,兄弟友爱,诸王无人能及,所以称许他天性纯良,并多次加以赞许劝勉。
    C.太宗因为吴王通晓经学,博学文雅且孝行出众,因此对他更加宠爱信任,把魏征的女儿嫁给他。
    D.王叔文在母亲病重期间侍奉疾病,亲自尝药,一会儿也不敢离开,内心焦虑万分,十分忧苦。
    4.材料二和李密的《陈情表》同为陈情,请分析二者的异同。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参考答案】
    1.ACF
    2.C
    【解析】“用法相同”错。
    3.B
    4.同:情感相同。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孝情、不能对皇帝尽忠的忧惧和忠情。异:出发点不同。①李密在野,意在请求皇帝允许自己先孝后忠,暂不奉诏;②王叔文在朝,因母亲生病暂时告假,希望日后继续效劳。
    5.(1)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内外设置了许多矮院墙,到处都是。(得分点:“迨”“异爨”“往往”)(2)不久,嫁入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去吊丧的心情非常急迫,就自己弃官离职了。(得分点:“寻”“去”“丧于武昌”句式)
    (三)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陈情表》)
    材料二: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李)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已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孝友传》)
    材料三:
    臣祖英九岁失怙,惟慈亲鞠育,逮长知训,冀或用世,以酬罔极之恩,臣之志也。向叨食元禄,为何左丞参佐,适值三山强寇,勳掠广城,一门妻女,死节五人;而老母陈氏,为所拘囚。臣祖英隐忍不能即死,其有愧石苞殉国也多矣。
    兹遇圣朝维新,征讨不服,率土效顺,咸蒙嘉休。乃者三山逆寇,悉婴铁锁,臣母得以生还,虽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难逃,而得以展区区乌哺情私者,陛下之赐也。臣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铭感圣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耶!陛下又复甄录,寄以民社,此正臣殒首效命之秋也。而臣俯顾自惭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职在民牧。
    (节选自简祖英《陈情表》)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而臣俯顾A自惭B不敢C拜命者D以罪戾E已深F不宜职G在民牧。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与《屈原列传》中“信而见疑”中的“见”词义不相同。
    B.虫流,指死不得葬。齐桓公任用竖刁治国,他死后诸子争立,陈其尸三月不收,尸体上虫子流出。
    C.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丧服和服丧的时间,如“期”指服丧一年。
    D.“以酬罔极之恩”的“罔极”与《氓》中的“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罔极”含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祖母已如迫近西山的落日,生命垂危,朝不保夕,所以李密不能废止奉养、远离祖母,这吻合圣朝清化——提倡以孝道治理天下。
    B.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可以和齐桓公相提并论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
    C.李密想到朝中任职,但无人举荐。迁汉中太守后,他感觉不如意,心怀忿恨。奉诏作诗时惹怒晋武帝,直接被晋武帝免去官职。
    D.“乌哺情思,陛下之赐”,表达对明朝饶恕自己罪过的感恩。“母子离散复完”“罪戾已深”旨在说明不就任的原因。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5.李密懂得以情感人,也能以理服人。在李密看来,诸葛亮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他是如何论述的?请结合材料二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BDF
    【解析】而臣俯顾自惭,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职在民牧。
    2.D
    【解析】“以酬罔极之恩”中“罔极”是指没有边际的;“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罔极”是指没有准则的。
    3.C
    【解析】“直接被晋武帝免去官职”表述错误,根据原文“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可知,识相的都官从事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故选C。
    4.(1)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2)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解析】(1)得分点:矜愍、愚诚、听、庶。(2)得分点:白、清慎、弗劾之(宾语前置)
    5.李密认为:诸葛亮与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不匹配,所以他的言教具体琐碎。。举例论证,诸葛亮先举例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是简洁高雅,而《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所以具体琐碎一点。由此得出诸葛亮言教的对象水平不如诸葛亮,因此他言教具体而琐碎。
    译文:
    材料一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但祖母刘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沉重,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
    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材料二
    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不是图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后来(他的祖母)刘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的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的道理很好。后来李密做到温令一职,而厌恶从事(官职名,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经常给别人写“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字句。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得到升迁,而朝廷里没有为他说话的人,只能升任汉中太守一职,自己认为朝廷没有重用他,很有怨言。等到皇上在东堂给大臣赐食蜜饯的时候,让李密作诗。他在诗的最后写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人们这样说,有因就有果。朝中没后台,不如把乡还。明君坐朝上,俗语怎成真?)武帝为此很生气,于是,都官从事奏请皇帝罢免了李密的官职。后来,他在家中辞世。
    材料三
    祖英九岁丧父,只靠母亲教育抚养,直到长大知书懂礼,希望可以有机会出来做官,来报答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这是我的志向啊,为生活所迫我曾侍奉元朝,做何左丞的参佐恰逢正赶上叛军入侵,掠夺广城,一家妻女五人被杀戮:母亲陈氏被囚禁。我忍气吞声不能立即死去,我愧对石奢、赵苞的精神榜样没有做到忠孝两全。
    现在圣明的朝廷维新改革,征讨不臣服的小国,作乱的强盗都被用铁锁拴着归案,我的母亲才能够活着回来,虽然我的不孝之罪本来在所难逃,但有机会能够尽到我对母亲的孝顺之情,这是陛下您赐给我的机会啊!我们母子离散,然后再次团圆,就如同枯骨生肉,陛下您的大恩大德,我铭刻于心,这种恩情即使死了,难道能报答的了吗?陛下您甄别录用,想录用我为地方官。这正是我为陛下您效命的关键时刻。而我觉得自己万分惭愧,不敢接受任命,因为我罪孽深重,不适合做官。
















    相关试卷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22篇 《无衣》(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22篇 《无衣》(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22篇《无衣》原卷版doc、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22篇《无衣》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21篇 《静女》(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21篇 《静女》(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21篇《静女》原卷版doc、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21篇《静女》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4篇《礼运》(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4篇《礼运》(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4篇《礼运》原卷版doc、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4篇《礼运》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5篇《陈情表》(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