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收心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
展开下图为西班牙南部部分地区的海浪分布。西班牙南部某地有甲乙两个海岸,R河从甲海岸注入地中海。R河全段落差较大,2004年,当地政府在R河上游19km处修建了水坝。完成下面小题。
1. 甲海岸靠近R河入海口,但泥沙沉积量少于乙,原因是( )
①R河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②甲海浪更高,侵蚀作用强
③甲海岸岸线平直,海水动力弱④乙海岸海湾构造利于沉积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2. R河水坝运行后,冬季甲海岸侵蚀情况及其理由判断正确的是( )
A. 加强,海水倒灌加强B. 加强,入海输沙量增加
C. 减弱,海水倒灌减弱D. 减弱,入海输沙量减少
下图1为西藏林芝地形图。图2为图1中沿林芝所作剖面的局地大气环流示意图。其中黑色等值线表示雷达组合反射率(雷达组合反射率越强,降水概率越大),灰色阴影部分表示垂直气流速度(单位:m/S,正值表示向上运动,负值表示向下运动)。完成下面小题。
3. 图2中剖面所示地段及时间,组合正确的是( )
A. AB 午后B. AB 凌晨C. CD 午后D. CD 凌晨
4. 该时刻,甲区域反射率高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谷底热空气强对流所致B. 山风使谷底气流抬升
C. 山坡受热空气上升凝结D. 谷风受地形阻挡抬升
我国甲地(35°N,117°E)和乙地(44°N,126°E)两所学校同学同时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日落后(上半夜)观测月相的地理实践活动。某日甲地日落后(上半夜)能观测月亮的时长约3小时,该日乙地昼长比甲地昼长长72分钟。完成下面小题。
5. 该日,甲地在南边天空观测到的月相可能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6. 该日,乙地日落后开始看到月亮的时刻比甲地约( )
A. 早36分钟B. 晚36分钟C. 同时看到D. 晚72分钟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处侵入岩( )
A. 可能为玄武岩B. 形成晚于C岩层C. 形成晚于断层D. 形成早于显生宙
8. 该地区经历地质过程大致是( )
A. 固结成岩—褶皱运动—岩浆入侵—断层错位—外力侵蚀
B. 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运动—外力沉积—岩浆入侵
C. 地壳下沉—断层错位—褶皱运动—岩浆入侵—外力侵蚀
D. 地壳下沉—岩浆入侵—褶皱运动—断层错位—外力沉积
地下水库是修建于地下并以含水层为调蓄空间的蓄水实体,具有地下水拦蓄-调节-开发利用功能的水利工程,滨海地区常采用有坝地下水库以阻止海水侵入。下图为地下水库区内盐度随时间变化立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与地上水库比,地下水库的优势有( )
①施工难度小 ②水质较稳定 ③蒸发损失小 ④综合效益高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10. 能正确反映有坝地下水库阻止海水入侵后盐度变化过程的是( )
A. 甲-乙-丙-丁B. 甲-丙-乙-丁C. 乙-甲-丙-丁D. 乙-甲-丁-丙
读某大洲周边海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甲地洋流性质及乙地板块界线正确的是( )
A. 暖流生长边界B. 暖流消亡边界C. 寒流生长边界D. 寒流消亡边界
12.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丙地上升流______,海洋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数量______。( )
A. 减弱 增加B. 减弱 减少C. 增强 增加D. 增强 减少
拉萨(29°41'N,91°E)海拔3650米,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周围山地海拔5000米以上,拉萨河穿城而过,气象要素有明显的日变化。表1为1961—1970年7—9月不同时刻拉萨平均低云量及积雨云出现次数统计表,表2为7—9月不同时刻拉萨实测风向频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1
注:积雨云是低云的一种,能造成降水。
表2
13. 7—9月拉萨低云量日变化明显,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植被覆盖度B. 城市热岛效应C. 山谷风环流D. 大气相对湿度
14. 由表中数据推测,7—9月拉萨日降水概率最高的时段为北京时间( )
A. 2—8时B. 8—14时C. 14—20时D. 20—2时
15. 随城市规模扩大,7—9月拉萨气象要素会发生新的变化,表现为( )
A. 各时段降水差异减小B. 积雨云出现次数增加
C 偏东风势力减弱D. 低温、霜冻灾害增多
二、综合题(本题4小题,55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莱州湾是山东最大的海湾,湾内有广阔的滩涂,其中东部的莱州浅滩仍然在向北延伸。图1为莱州湾及其周边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20年7月山东烟台“耕海1号”大型智能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正式运营。它是一座深水座底式分层网箱,它的运营实现了我国从近岸养殖向深海离岸养殖的突破。该平台在国内首次将渔业养殖、智慧渔业、观光渔业、科技研发、新能源产业(风能、太阳能自给)等融为一体的现代海洋产业融合基地。图2为“耕海1号”景观图。
(1)从水体运动角度,说明莱州浅滩不断扩大过程。
(2)与近岸传统养殖相比,说明深海离岸养殖的优势。
(3)简述“耕海1号”运营模式对海洋渔业发展的经济意义。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港口(包括码头)基础设施建设、人工养殖等填海活动会导致海岸地貌和海域动力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海岸带韧性。芝罘湾位于山东半岛北部烟台市芝罘区北部,芝罘岛南岸与烟台市区北岸之间海域,湾口北起芝罘岛东南角,南至东炮台,为“U”形半封闭海湾;湾顶(A、B点)为砂质海岸,两侧为基岩海岸。图左示意芝罘湾地理位置,图右示意1977—2022年芝罘湾岸线结构变化。
(1)描述1977—2022年芝湾海岸线的变化特点。
(2)芝罘湾是建设港口的最佳海域,说明芝罘湾港口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对芝深湾海岸带产生的影响。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向热输送是指在大气或海洋中热量从一个纬度向另一个纬度的传输过程。这种热量传输通常与大气或海洋环流模式有关,并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影响。下图示意热带印度洋的两个断面上(图中的两条横线为经向热输送的两个参考断面)表层海水经向热输送的年内变化。
(1)描述印度洋赤道断面上表层海水经向热输送量的年内变化特点。
(2)分析与阿拉伯海断面相比,印度洋赤道断面表层海水经向热输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
(3)说出印度洋表层海水经向热输送对全球气候的主要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南极秦岭站(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第3个常年考察站。秦岭站在建设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方式建设:模块在国内建设好后,运输至目的地进行组装。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下面左图为秦岭站地理位置示意图。下面右图为我国某科考站提供蔬菜设计的温室建筑外景照片。
材料二南、北极海冰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敏感因素,参与了大洋和极区表面的辐射、能量和物质平衡的过程,以及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洋流、盐流、气流的形成和循环。近年来,两极海冰融化速度在加快。下图为南、北极海冰面积年内变化统计图。
(1)简要说明秦岭站投入使用当天,长沙市的太阳方位变化。
(2)说明秦岭站采用模块化建设的理由。
(3)根据蔬菜温室的特点,说明蔬菜温室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并说明南极蔬菜种植的优点。
(4)简述南、北极海冰融化速度加快,对洋流的影响。
月份
7月
8月
9月
北京时间/时
2
8
14
20
2
8
14
20
2
8
14
20
低云量
7.8
7.9
6.4
7.7
8.2
8.3
6.8
7.6
5.8
7.1
6.0
5.2
积雨云次数
18.1
10.7
160
25.3
19.8
13.2|
16.6
24.1
10.9|
8.1
12.3
16.1
月份
7月
8月
9月
风向北京时间/时
NE—SE
SW—NW
NE—SE
SW—NW
NE—SE
SW—NW
2
28
23
30
24
30
21
14
24
34
17
44
15
48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收心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收心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收心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收心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