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01(第1~2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展开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秋•常州期末)《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
A.舟B.剑C.江岸D.舟中人
【答案】C
【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解答】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静止的;
A、以舟为参照物,剑相对于舟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舟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A错误;
B、以剑为参照物,舟相对于剑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剑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B错误;
C、以江岸为参照物,舟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以江岸为参照物,剑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均以江岸为参照物,故C正确;
D、以舟中人为参照物,舟相对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剑相对于人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2.(2022秋•泰山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乙与丁B.甲与丙C.乙与丙D.丙与丁
【答案】C
【分析】分析s﹣t图像和v﹣t图像中分别描述哪一种运动形式,得出正确选项。注意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特点。
【解答】解:如果是s﹣t图像,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由于甲图是与时间t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位置不变,处于静止状态;丙图是过点O的射线,表示s与t成正比,即速度不变,所以表示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果是v﹣t图像,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由于乙图是与时间t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即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丁图是过点O的射线,表示v与t成正比,即速度时刻在变大,处于加速运动状态。
由此分析可知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是的是乙与丙。
故选:C。
3.(2022秋•泰山区校级期末)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听到3下声音,这三下声音按听到的顺序先后依次是由下列物质传播的( )
A.钢,水,空气B.钢,空气,水C.水,空气,钢D.空气,水,钢
【答案】A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
【解答】解:
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水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所以小珍在另一头听到3下声音,第一次是通过钢管传播的,第二次是通过水传播的,第三次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2023春•常德期中)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亚平和叶光富两名宇航员音色相同
B.奇妙的实验引得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宇航员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答案】C
【分析】(1)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的人说话音色不同。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4)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A、王亚平和叶光富两名宇航员音色不同,故A错误;
B、奇妙的实验引得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响度大,故B错误;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
D、宇航员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5.(2022秋•环江县期末)如图所示,下列几个刻度尺的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2022秋•黄山期末)汽车以54km/h的速度在沿海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0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长跑运动员在15min内跑完50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B.羚羊、汽车、运动员
C.汽车、羚羊、运动员D.汽车、运动员、羚羊
【答案】A
【分析】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
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5.6m/s,
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
由此可见,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
故选:A。
7.(2023春•南昌期中)甲、乙两物体从左到右运动时的轨迹被频闪相机拍下(相机每隔0.02s曝光一次记录下物体影像),从两物体运动的轨迹L(如图所示)来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L这段运动路程中,乙所用的时间是0.08s
D.乙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较小
【答案】B
【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相等,如果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不相等,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频闪照相的时间间隔是0.02s,由图示照片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比较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
从而判断出哪个物体运动较快。
【解答】解:AB、由图示可知,物体甲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相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越来越大,乙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D、由图示可知,甲的运动时间t甲=0.02s×5=0.1s,乙的运动时间t乙=0.02s×3=0.06s,甲、乙的路程s相同,t甲>t乙,由v=可知,v甲<v乙,故CD错误。
故选:B。
8.(2022秋•虎林市校级期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句中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色辨别出钟声的
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B
【分析】对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我们首先要弄懂诗句的意义,然后认真分析确定该用哪一方面的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解: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色判断出的,故B正确;
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琵琶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9.(2022春•开福区校级期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答案】A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2)声音能传播信息和能量;
(3)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分别为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以及在人耳朵处减弱;
(4)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不是次声波。
【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声音可以在固态、液体、气体中传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故A正确;
B、声音能传播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消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分别为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以及在人耳朵处减弱,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时间和方位判断昆虫的位置,故D错误。
故选:A。
10.(2023春•巴彦淖尔期中)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是噪声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优美的歌声一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快
D.凡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活、工作的声音,都可以看做噪声
【答案】D
【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悠扬、悦耳,听到感觉非常舒服的声音叫乐音。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音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声波图象是杂乱无章的。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声波图象规则整齐的。
【解答】解:A、凡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不都是噪声。例如唱家发出的声音也是乐音,机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故A错误;
B、乐音悠扬、悦耳,听到感觉非常舒服,噪声听起来不舒服,同时会损害人的健康,乐音不一定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不一定是机器发出的声音。要看从那角度判断。故B错误;
C、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优美的歌声不一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快。故C错误。
D、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活、工作的声音,都可以看做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11.(2022秋•礼泉县期末)为测量单个1角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答案】D
【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
【解答】解:当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时,为了准确测出物体的长度,应采用累积法,1角硬币的厚度较小,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需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2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系”的是( )
A.甲图: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听玻璃罩中闹钟铃声的变化情况
B.乙图: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听锯条发出声音的变化情况
C.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用叉股轻触乒乓球,比较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D.丁图:八个相同玻璃瓶中装不同深度的水,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
【答案】C
【分析】(1)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3)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此外,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
A、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进一步推理可知真空中不能传声,故A错误;
B、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则锯条振动的频率不同,探究的是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B错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用叉股轻触乒乓球,比较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听音叉发出的声音,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系”,故C符错误;
D、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八个玻璃瓶,瓶中的水越多,瓶子越不容易振动,则八个玻璃瓶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的频率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3.(2022秋•南充期末)如图所示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s~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0~1s比3s~5s运动的慢
C.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0.4m/s
D.物体在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1~3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
(2)根据图象判断出物体在3s~5s内通过的路程与0~1s内通过路程的关系,进而比较其运动快慢;
(3)根据图象可知5s时物体运动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
(4)根据图象判断物体在5s内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A、由s﹣t图象可知,在1s~3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象知:物体在3s~5s内(用时2s)和0~1s(用时1s)内物体通过路程都为1m,但时间不同,故物体在0~1s比3s~5s运动的快,故B错误;
C、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v===0.4m/s,故C正确;
D、由s﹣t图象可知,物体在0~1s和3s~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等,在1~3s内静止,所以物体在5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4.(2022秋•肇源县期末)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现两次的声音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立即消失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在传播时,需要介质,即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解答】解: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这是通过纸屑的跳动来显示鼓面的振动,表明正在发声的鼓面在振动,这是研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的;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是研究声音传播条件的;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第一次木梳齿的振动频率比第二次快,所以第一次比第二次听到的声音高,说明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锣面振动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这是研究声音的产生条件。
综上所述,能说明声音产生或传播条件的实验现象是①②④。
故选:D。
15.(2023春•青龙县期中)如图所示,不同碗中盛不同的水,然后演奏者可以通过敲击不同的碗,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敲击不同的碗,音调不一样
B.不同力度敲击相同的碗,音调是一样的
C.若碗的材质不同,则敲击时音色将不同
D.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振动发声的
【答案】D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
A、不同碗中盛不同的水,敲击不同的碗,不同的碗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正确;
B、不同力度敲击相同的碗,发声的响度会不同,而同一个碗的振动频率相同,则音调是一样的,故B正确;
C、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若碗的材质不同,则敲击时音色将不同,故C正确;
D、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碗振动发出的,故D错误。
故选:D。
16.(2023春•绵阳期中)甲、乙两地间距120m,某小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0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5m/s。那么该小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0.9m/sB.11m/sC.12m/sD.13m/s
【答案】C
【分析】设总路程为s,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2,则总时间为t=t1+t2,用公式v=计算出平均速度。
【解答】解: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
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
物体全程时间t=t1+t2,
全程平均速度v======12m/s。
故选: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7.(2023春•宜春期中)姑苏城内河畔的景色秀丽迷人,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游览。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 运动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 静止 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游客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了则游客是运动的,反之是静止的。
【解答】解:以河岸为参照物,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乘客相对于河岸,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游客是运动的;
以游船为参照物,游客和游船是一同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游客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18.(2022秋•大武口区校级期中)如图甲所示,铅笔长为 5.35 cm。如图乙所示的秒表示数为 336.0 s。
【答案】5.35;336.0。
【分析】(1)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的数据记录是有规定的,要有准确值和估读值两部分组成。估读值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2)秒表分针与秒针的示数之和是秒表的示数。
【解答】解:
(1)图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因此要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左侧与2.0cm刻度线对齐,读作2.00cm,右端在7.3cm和7.4cm之间,读作7.35cm,铅笔的长度为:L=7.35cm﹣2.00cm=5.35cm;
(2)由图乙所示秒表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5”和“6”之间,分针示数是5min,大盘分度值是0.1s,秒针示数是36s,则秒表示数是:t=5min+36.0s=336.0s。
故答案为:5.35;336.0。
19.(2022秋•天河区校级期中)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行进,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开始计时时两位同学相距 10 m,分析图像可判断 甲 同学运动较快,第7s甲、乙两同学相距 4 m。
【答案】10;甲;4。
【分析】(1)分析两同学的s﹣t图象可以看出,开始计时时,甲同学没有运动,乙同学已经运动了10m,据此得出甲、乙两同学之间的距离;
(2)由图象得出在运动时间t=5s时,甲、乙同学运动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乙同学运动的速度;进而得出哪位同学运动得快;
(3)由图象可得,在t=5s时,甲追上乙,求出经过2s,甲、乙运动的路程,进而得出此时甲、乙同学之间的距离。
【解答】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开始计时时,甲、乙两同学相距10m;
(2)在运动时间t=5s时,甲同学运动路程s甲=25m,乙同学运动路程s乙=25m﹣10m=15m;
甲同学运动的速度v甲==5m/s,
乙同学运动的速度v乙==3m/s;
可见,甲同学运动得快;
(3)由图象可得,在t=5s时,甲追上乙,
再经过2s,甲运动的路程s甲′=35m﹣25m=10m,乙运动的路程s乙′=3m/s×2s=6m,
甲、乙同学相距:Δs=s甲′﹣s乙′=10m﹣6m=4m。
故答案为:10;甲;4。
20.(2023春•让胡路区期中)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乘组的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宇航员,进行了太空授课,地球上的学生听到宇航员的声音是靠声带的 振动 产生的,观众能听出是刘洋的声音,这是通过声音的 音色 辨别出来的。
【答案】振动;音色。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色是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用于区分发声体。
【解答】解:地球上的学生听到宇航员的声音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音色是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用于区分发声体,观众能听出是刘洋的声音,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色辨别出来的。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21.(2013秋•启东市校级期中)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海深 3000 m.(海水中声速为1500m/s)但是,声呐不能用于太空测距,这是因为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先算出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就可求出海底的深度;
(2)由声音传播的条件就可解答此题。
【解答】解:(1)根据题意由于经过4s后收到回波,那么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4s=2s,
那么海底的深度为s=vt=1500m/s×2s=3000m,
(2)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3000;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2.(2023春•碧江区 校级期中)噪声污染是当代社会四大污染之一,小明走在路上,他身旁的汽车正在鸣笛,小明感觉很震耳。从声音的特性上,说明汽车鸣笛的声音 响度 大;于是小明用手将耳朵堵住,他这样做是在 人耳 处减弱噪声的干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声音的特性是指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振幅决定的;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解答】解:(1)汽车正在鸣笛,小明感觉很震耳。从声音的特性上,说明汽车鸣笛的声音响度大;
(2)小明用手将耳朵堵住,他这样做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干扰。
故答案为:响度;人耳。
三.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8分)
23.(2022秋•肥西县期中)小明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小方框是小车到达 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小 。(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AC= 0.3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大 。(选填“大”或“小”)
(5)如图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 C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答案】(1);
(2)小;
(3)0.3;
(4)大
(5)C。
【分析】(1)(3)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分别测量路程和时间,利用计算平均速度;
(2)斜面坡度小一些,使小车运动缓慢,增长运动时间,便于测量时间;
(4)通过分析测量时间的大小,利用速度公式分析;
(5)根据速度公式分析;
【解答】解:
(1)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分别测量路程和时间,利用计算平均速度;
(2)实验时要求斜面度小一些,避免小车运动时间过短,不易测量时间;
(3)由图可知:sAC=90.0cm=0.9m,tAC=3s,则;
(4)若小车过了A点开始计时会导致测量的时间偏小,由可知,测得的速度会偏大;
(5)在图像中读出AB和BC段的路程和时间计算对应路段的速度并比较大小变化,
,,vBC>vAB,故小车做加速运动,图像应为C;
故答案为:(1);
(2)小;
(3)0.3;
(4)大
(5)C。
24.(2022秋•嵩县期中)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剪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 乙 (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
(2)该实验的原理是 v=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下落的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 增大下落高度 。
(3)小明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与纸锥的锥角、纸锥所受的重力有关,并打算继续用图乙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小华认为这样做不科学,你认为不科学的原因是 两个纸锥所受的重力不同 。
【答案】(1)乙;(2)v=;增大下落高度;(3)两个纸锥所受的重力不同
【分析】(1)若使纸锥从同一高度落下,应使纸锥的尖端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处;
(2)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分析;增大下落的高度可以增大落地的时间;
(3)制作纸锥时,从同样大小的纸上剪去了大小不等的一部分,造成了纸锥的轻重不同。
【解答】解:(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纸锥着地时是下端碰到地面,因而下落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的位置释放;
(2)此实验的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即v=;增大下落的高度可以增大落地的时间,便于测量时间;
(3)由于在制作纸锥一开始的方法中,由于剪去部分的大小不同,所以纸锥的质量不同(轻重不同),用这样的两个纸锥研究下落的快慢与锥角的关系,不科学。
故答案为:(1)乙;(2)v=;增大下落高度;(3)两个纸锥所受的重力不同。
25.(2022秋•环江县期中)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刚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反复弹开,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刚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措施是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这种实验探究方法叫做 转换 法。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空气 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减弱,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真空 不能传声。
【答案】(1)将音叉的振动放大;(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转换法;(3)空气;(4)真空。
【分析】(1)发声体的振动往往不能直观观察到,因此可以通过其他相关的现象来反映,这种实验探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2)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4)传播声音的介质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
【解答】解:(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反复弹开,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
(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这种实验探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3)敲击右面的音叉,左面的小球跳起来了,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4)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即传播声音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音叉声音就越来越小;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真空能传声。
故答案为:(1)将音叉的振动放大;(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转换法;(3)空气;(4)真空。
26.(2022秋•肇州县校级期中)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③⑤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20 。
(3)小明的这种探究的方法叫做 控制变量法 ;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明要完成本探究的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CABD (只填代号)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探究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找出符合要求的琴弦编号;
(2)探究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据此分析答题。
(3)弦乐音调可能跟弦的松紧、长度、材料、粗细有关,本实验的松紧是一定的,探究弦的音调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4)物理中探究实验一般有如下步骤: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
【解答】解:(1)探究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③⑤的琴弦进行实验。
(2)探究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选用编号为1、2的琴弦进行实验,则2号琴弦的长度应为20cm。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不变,来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科学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4)经分析:小明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C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A设计和进行实验;B分析归纳;D得出结论。所以顺序为CABD。
故答案为:(1)③⑤;(2)20;(3)控制变量法;(4)CABD。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4分)
27.(2023春•贵池区期中)大皖新闻2月8号讯安徽马鞍山市将新增一条过江隧道,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路程全长约9.5公里,其中隧道段长约6.4km,风塔2座,管理中心1处。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80km/h。
求:(1)设计车速80km/h,合多少m/s?(保留一位数)
(2)若以设计车速匀速通过隧道的时间约是多少?
【答案】(1)设计车速80km/h,合22.2m/s;
(2)若以设计车速匀速通过隧道的时间约是0.08h。
【分析】(1)1m/s=3.6km/h,据此进行单位换算;
(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车匀速通过隧道的时间。
【解答】解:(1)设计车速v=80km/h=80×≈22.2m/s;
(2)由可知,若以设计车速匀速通过隧道的时间:t===0.08h。
答:(1)设计车速80km/h,合22.2m/s;
(2)若以设计车速匀速通过隧道的时间约是0.08h。
28.(2022秋•深圳期中)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100米赛跑时,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人对着山崖喊话,经过2s后听到回声,求人距离山崖多少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公式可求出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2)先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声音传播总路程,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等于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据此得出答案。
【解答】解:(1)由v=可得,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t==≈0.3s。
(2)由v=可得,声音在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路程为:
s1=vt1=340m/s×2s=680m,
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等于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
即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s′=s=×680m=340m。
答:(1)100米赛跑时,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为0.3s;
(2)人距离山崖340米。
29.(2023春•郸城县校级期中)小亮爸爸开车送小亮和妈妈去南昌站乘坐高铁前往上海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亮和妈妈所坐列车运行信息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求:
(1)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
(2)G1466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 在列车行驶途中,以全程的平均速度完全通过长为1600m的隧道,用时60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1)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站的行驶时间是0.4h;
(2)G1466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运行的平均速度是120km/h;
(3)该列车的长度是400m。
【分析】利用速度公式以及变形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
(1)由题意知,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站的路程s1=20km,汽车速度v1=50km/h,
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站的行驶时间t1===0.4h;
(2)由题意知,列车从南昌到上海运行的时间t2=13:34﹣7:31=6h3min=h,
列车从南昌到上海运行的平均速度v2===120km/h;
(3)列车行驶途中,完全通过隧道时总路程s3=v2t3=120km/h×=2km=2000m;
该列车的长度L=s3﹣s隧道=2000m﹣1600m=400m。
答:(1)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站的行驶时间是0.4h;(2)G1466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运行的平均速度是120km/h;(3)该列车的长度是400m。
五.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共4分)
30.(2022秋•肇庆期中)材料: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以声消声”的反噪声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用话筒将噪声收集起来传送到专门的电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通过喇叭发出新的噪声,它恰能将原来的噪声的声源振动抵消,从而达到消除和降低噪声的目的,这种“以声消声”的方法称作“有源消声技术”。目前,人们已利用这一技术消除空调器、大功率冰箱及汽车发动机等所产生的噪声。
(1)“以声消声”技术消除噪声的途径属于 A 。
A.控制声源
B.阻断噪声传播
C.人耳处减弱
(2)若噪声源在空间A点产生的噪声振动波形如图所示,则消声源在该点产生的振动应为如图选项中的 B 。
【答案】(1)A;(2)B。
【分析】(1)根据“以声消声”的含义:就是让两种声波的密部与疏部相抵达,如果波长一样就没有声音来解答此题;
(2)根据“以声消声”时这两个声波的频率和振幅必须相同,相位必须相反”可作出选择。
【解答】解:(1)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假如甲声源传来的疏波和乙声源传来的密波恰好同时到达某点,那么这一点的空气就会安静无波,在这里也就听不到声音了。这种方法称为有源消声技术;由此可知,“以声消声”技术消除噪声的途径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分析图可知,B图中产生的噪声振动波形与A点声波的频率和振幅相同,相位相反,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①
钢
20
0.3
②
钢
0.7
③
钢
40
0.5
④
尼龙丝
30
0.5
⑤
尼龙丝
40
0.5
车次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路程
C1466
南昌站(7:31)
上海站(13:34)
726km
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5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5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5章解析版docx、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5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1(第1~4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1(第1~4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1第14章解析版docx、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1第14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2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2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2章解析版docx、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2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