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中考试模拟测试01(第1~3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展开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春•青龙县期中)关于物质熔化与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B.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
C.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凝固时要放热且温度一直下降
2.(2023春•澧县期中)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物理中,水亦有多种状态的变化。如图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B.夏季,清晨白雾—汽化
C.秋天,叶上露珠—液化D.冬天,美丽“雾凇”—凝华
3.(2022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正确使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是( )
A. B. C. D.
4.(2022秋•石阡县期中)“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写的一首诗。其中“卧看满天云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船B.云C.岸边的树D.月亮
5.(2022秋•让胡路区校级期中)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关于“天宫课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太空中,航天员的声音不是由声带振动产生
B.航天员讲课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依据音色可以辨别是哪一位航天员在讲
D.我们能听到授课内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6.(2022秋•夏津县期中)甲、乙两物体都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那么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9:2B.2:9C.1:2D.2:1
7.(2021秋•诸城市期中)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B.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C.在0~4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
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8.(2023春•澧县期中)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中同一示波器显示的两种波形的响度都相同
C.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D.图中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9.(2022秋•定远县期中)广场舞是居民以健身为目的,自发地在开敞空间进行富有韵律的舞蹈,其音乐伴奏通常是分贝高、节奏强。对这一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场舞的伴奏一定是乐音
B.广场附近的噪声检测仪可以有效的减弱广场舞伴奏对其他居民的影响
C.大妈们减小伴奏音量是在声源处减弱伴奏对其他居民的影响
D.大妈们跟着音乐翩翩起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0.(2023春•芝罘区期中)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瓷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不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
A.换用陶制材料作内外罐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把“冰箱”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11.(2022秋•西安期中)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介绍问天实验舱的情况演示毛细效应、水球变“懒”等物理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洋和陈冬两名宇航员音色相同
B.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太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D.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12.(2022秋•常州期中)甲、乙两支准确的水银温度计,甲的玻璃泡的容积比乙的大,两支温度计管的内径相等,当周围温度改变时( )
A.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因此甲的读数比乙的大
B.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小,因此甲的读数比乙的小
C.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但读数仍与乙的读数相同
D.甲、乙水银柱长度的变化相同,因此两温度计读数相同
13.(2023春•雁塔区期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14.(2023春•长春期中)中国古代青铜器在世界上出类拔萃。铸造的过程中,将铜液灌进模具,冷却成型,铸造初步完成。铜液冷却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B.液化C.升华D.凝固
15.(2022秋•新洲区期中)在完成图中水的三种状态以及三者之间转化过程的名称时,①、②和③处应该分别填写的是( )
A.水蒸气 液化 升华
B.冰水混合物 熔化 凝固
C.水蒸气 汽化 凝华
D.冰水混合物 凝固 熔化
16.(2022春•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7.(2023春•鄱阳县期中)在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上,航天员聂海胜在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乐器﹣﹣笛子。吹笛子时,笛声是由 (选填“笛子”、“笛膜”或“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来改变笛声的 。
18.(2023春•沭阳县校级期中)电灯正常工作时的温度高达2000℃左右,用钨制造灯丝,是因为钨的 高。用久了灯泡玻璃上会变黑,这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 形成钨蒸气,钨蒸气又在冷的灯泡壁上 形成固态钨,长期使用后,灯泡壁就变黑了。(后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19.(2023春•江阴市期中)如图所示,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小号内空气柱 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 处控制噪声。
20.(2023春•丰台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温度计甲的示数是 ,体温计乙的读数是 。
21.(2023春•禅城区校级期中)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cm,机械秒表的读数为 s。
22.(2022秋•大连期中)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以 (选填“飞船”或“发射塔”)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宇航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3.(2023春•沭阳县校级期中)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然后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对试管中冰加热,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冰的状态变化。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
(1)此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实验中,烧杯中的水面应 (选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固体的上表面。
(3)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
(4)冰的熔点是 ℃,在第10min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整个熔化过程大约经历了 min。
(5)实验结束后,小明在图乙中加上酒精灯(如图丁所示),用酒精灯不断给烧杯加热,当烧杯里的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24.(2023春•红谷滩区校级期中)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C= 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 m/s。
(4)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下列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图 。
(6)小球在AC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2022秋•昌邑区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两组装置。
(1)图1﹣1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如图1﹣2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①本实验中听到的声音应该是 (选填“A”或“B”);
A.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
②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③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两次拨动力度,则是研究声音的 与振幅的关系。则这两次声音的波形图如图2是 。(选填“A”、“B”或“C”)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④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 。
⑤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4分)
26.(2021秋•南昌县期中)在一根长为88.4m的铁管一端用力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过多久能听到第一次响声?再隔几秒能听到第二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
27.(2022秋•永定区期中)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甲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计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8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图中阴影区域),然后再以1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5m。不计车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多少千米?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为多少秒?
(3)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8.(2023春•化州市期中)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400m,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五.解答题(共2小题,共12分)
29.(2021秋•灵宝市期中)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
30.(2022秋•江都区期中)阅读短文《过冷水》,回答问题。
过冷水是指达到或低于凝固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如果水太过纯净,水中没有一个凝结核来结晶,那么即使在0℃之下也不会结冰,还保持着液态,凝结核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当过冷水中具备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温度回升到凝固点。
水的沸腾也需要一个类似的条件,但不是凝结核,而是水中的微小气泡或容器壁表面的微小气泡或容器表面极其微小的裂纹中的空气,否则极易形成过热水。
当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会马上结成冰,飞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
(1)过冷水的状态是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过冷水的形成原因是水中缺少 。
(3)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冻雨是一种温度低于0℃的过冷水,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雨凇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发生时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4)材料中提到的不仅有过冷水,还有过热水,请根据过冷水的定义,说出过热水是指 。
(5)动画片海尔兄弟之《冰川危机》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池塘里的水在0℃以下仍未结冰,如果你是编剧,你准备让海尔兄弟做些什么就可以使湖水冻结成冰?(写出一条方案即可)。
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5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5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5章解析版docx、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5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1(第1~4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1(第1~4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1第14章解析版docx、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01第14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2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2章)-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2章解析版docx、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02第12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