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夫子学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夫子学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01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夫子学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02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夫子学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03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夫子学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夫子学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625%,5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值:100分考试 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内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该患者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但不含呼吸酶
    B. 该患者的内环境中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相互转化
    C. 该患者内环境的pH值应比正常人的略微偏大
    D. 该患者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正常人的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容易破裂,导致呼吸酶进入血浆,A错误;
    B、血浆中的有些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同时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B正确;
    C、患者体内由于缺氧,导致细胞无氧呼吸加强,产生的乳酸增多,内环境PH会比正常人略低,C错误;
    D、该患者由于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减少,所以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正常人的弱,D错误。
    故选B。
    【点睛】
    2. 信息分子是指生物体内、外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下列有关信息分子发挥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作为体液中的化学信号分子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运动
    B. 信息分子都要通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C. 神经递质均需囊泡运输,释放后需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D. 信息分子通过直接参与靶细胞的代谢过程发挥调节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1、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2、体液调节: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借助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些器官、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反应。
    【详解】A、二氧化碳作为体液中的化学信号分子可通过体液传送,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进而调节呼吸运动,A正确;
    B、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信息分子需要经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但是有的信息分子可以通过相邻细胞直接接触发挥作用,有的信息分子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B错误;
    C、神经递质绝大多数需要囊泡运输,但一氧化氮(一种神经递质)是气体,它能够扩散通过细胞膜,因此它无法被储存在突触小泡中,C错误;
    D、信息分子的作用是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并不能直接参与靶细胞的代谢,它能改变靶细胞原有的生理过程发挥调节作用,D错误。
    故选A。
    3. 图A中甲、乙表示放置在蛙的坐骨神经上的两个电流表,图B表示该段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要测量静息电位,可以选择电流表甲
    B. 刺激图A的①处,电流表乙的指针可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图B中bc段表示Na+通过协助扩散从膜内外流
    D. 若提高膜外K+浓度,可使图中a点下移
    【答案】B
    【解析】
    【分析】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传导是双向的。
    3、根据题意,图B中a点之前为静息电位,由K+外流所致,而此时膜外Na+高于膜内,膜外K+低于膜内;曲线上升过程a-b段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下降过程b-c段是因为K+外流所致,cd段是依靠钠钾泵完成的。
    【详解】A、无刺激时,电流表甲测量的是0电位,不是静息电位,A错误;
    B、刺激图A中的①处,兴奋先到达乙电流表的左端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兴奋继续向右传,到达乙电流表的右端,再发生一次偏转,所以共发生2次偏转,B正确;
    C、图B中bc段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此时K+通过协助扩散的从膜内外流,C错误;
    D、K+浓度影响了静息电位,若膜外K+浓度升高,会导致K+在单位时间内外流减少,静息电位减小,可使图中a点上移,D错误。
    故选B。
    4. 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其中C酶的作用是使A受体胞内肽段(T)磷酸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因此在传入纤维末梢以主动转运的形式分泌
    B. 产生动作电位时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 对H区的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H区神经细胞A受体总量将明显增加
    D. 为证实A受体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所用的短肽应分别与T的氨基酸序列相反和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详解】A、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存在突触小泡内,通过胞吐的方式出细胞,A错误;
    B、产生动作电位时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
    C、据图可知,谷氨酸与N受体结合,促进C酶活化,促进A受体胞内肽段向膜上转移,因此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有利于接受神经递质,完成细胞间信息的传递,C错误;
    D、实验的自变量为短肽,要验证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导入实验组的短肽含有磷酸化位点,导入对照组的短肽不含有磷酸化位点,则实验组所用短肽应与T的氨基酸数目相同序列相同,对照组所用短肽应与T的氨基酸数目相同序列相反,D正确。
    故选D。
    5. 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B、C、D的释放量均明显增加
    B. 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大、反应迅速
    C. 信息分子E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
    D. 信息分子A、B、C、D、E的化学本质均为大分子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信息分子A表示传入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信息分子B表示抗利尿激素,信息分子C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信息分子D表示甲状腺激素,信息分子E表示细胞因子。
    【详解】A、分析图示可知,进入低温环境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图中的信息分子[A]神经递质、[C]促甲状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的释放量均有所增加,但[B]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不会增加,A错误;
    B、调节方式甲为神经调节,乙为体液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局限、反应迅速,B错误;
    C、信息分子E为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C正确;
    D、信息分子A所示的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很多不是大分子,D错误。
    故选C。
    6. 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如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相抗衡作用之外,其余直线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c、e分别代表的激素为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
    B. a、b两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侧重促进生长,b侧重促进发育
    C. d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
    D. 切除下丘脑与垂体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b、c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题意分析,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这两种激素具有拮抗作用,因此d、e为两者之一;又由于其它均为协同作用,由此确定d为胰高血糖素,e为胰岛素;c和d为协同作用,则c为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有升高血糖作用;b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有提高代谢强度作用;a为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
    【详解】A、d、e两种激素为相抗衡作用,则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者之一,根据其余直线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可知,d为胰高血糖素,e为胰岛素,c为肾上腺素,b为甲状腺激素,a为生长激素,A正确;
    B、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生长激素侧重促进生长,b甲状腺激素侧重促进发育,B正确;
    C、d胰高血糖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促进肝糖原再分解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浓度,C正确;
    D、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垂体受到影响,甲状腺分泌b甲状腺激素就受影响,D错误。
    故选D。
    7. 科学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功能。如图所示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巨噬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都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的能力
    B. 只要与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结合,DC细胞即可发生分裂、分化
    C. 图中T细胞仅参与体液免疫,不参与细胞免疫
    D. 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分析可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能吞噬、处理并呈递抗原;T细胞能识别DC细胞表面的抗原,这个过程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
    【详解】A、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为抗原呈递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T细胞不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的能力,A错误;
    B、DC细胞是发现抗原的作用,不会分裂分化,B错误;
    C、图中T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错误;
    D、免疫调节也可以对付体内异常细胞,如衰老损伤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自稳的功能,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监视的功能,D正确。
    故选D。
    8. 下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管壁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B. 可促进囊泡转运,增加质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
    C. 受体不敏感或受损时,可引起人体尿量减少
    D. 血浆渗透压下降时,下丘脑合成的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当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威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刺激,促使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详解】A、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为顺浓度梯度,且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A正确;
    B、ADH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ATP水解为cAMP,cAMP通过M蛋白促进囊泡向细胞膜移动并发生融合,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B正确;
    C、ADH受体不敏感或受损时,ADH不能发挥作用,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不能增多,导致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人体的尿量增加,C错误;
    D、血浆渗透压下降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无法接受到相应的刺激,进而使得下丘脑合成、通过垂体释放的ADH量减少,D正确。
    故选C。
    9. 下图表示特异性免疫过程,a~h为参与该过程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h属于淋巴细胞,c和g统称为记忆细胞
    B. 信号③是白细胞介素-1
    C. 浆细胞识别抗原后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D. 过程1表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靶细胞,诱导靶细胞凋亡
    【答案】D
    【解析】
    【分析】a为吞噬细胞,h为辅助性T细胞,b为成熟的B淋巴细胞,e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f为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g为记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d为效应B淋巴细胞,c为记忆B淋巴细胞。信号①为白细胞介素-1,信号②为淋巴因子,信号③为白细胞介素-2。
    【详解】A、a为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
    B、信号③为辅助性T细胞传递给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为白细胞介素-2,B错误;
    C、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
    D、过程1表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靶细胞,诱导靶细胞凋亡,属于细胞免疫,D正确。
    故选D。
    10. 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
    B. 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C. 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 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时,无需水浴加热直接观察即可;A错误。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B错误。
    C.链球菌是原核生物,无高尔基体;C错误。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
    故选D。
    【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涉及蛋白质的鉴定原理、组织水肿的成因以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发生的相应变化等知识点。
    11. 随着工业发展,铯(Cs)污染严重的土壤已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菠菜在修复重金属Cs污染的土壤方面有重要的价值。为研究外源赤霉素(GA)对菠菜吸收和积累Cs的影响,研究人员将菠菜种植在Cs胁迫的营养液中,定期喷洒等量不同浓度的赤霉素(CK组喷洒等量的清水),观察长势并测量第35天菠菜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上部Cs的富集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GA可能可以调节运输Cs的载体蛋白或影响ATP酶活性
    B. 不同浓度GA对Cs胁迫下菠菜地上部生物量的作用相反
    C. 实验说明Cs胁迫对菠菜地上部生物量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D. GA促进菠菜对培养液中Cs吸收的最适浓度是500g/kg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实验是研究外源赤霉素(GA)对菠菜吸收和积累Cs的影响,研究人员将菠菜种植在Cs胁迫的营养液中,定期喷洒等量不同浓度的赤霉素(CK组喷洒等量的清水),观察长势并测量第35天菠菜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上部Cs的富集量,因此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因变量是菠菜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上部Cs的富集量。
    【详解】A、由图可知,喷洒GA会使菠菜主动吸收金属铯增加,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调节载体蛋白的功能或影响ATP酶活性都可以影响主动运输,A正确;
    B、喷洒GA后地上部的生物量都比CK组高,不同浓度GA对Cs胁迫下菠菜地上部生物量都起促进作用,B错误;
    C、如果要说明Cs胁迫对菠菜地上部生物量增长有抑制作用,需要与种植在没有Cs胁迫的营养液的菠菜进行对比,而该实验没有设置这组实验,C错误;
    D、3个浓度的GA中促进Cs吸收最多的浓度是500g/kg,但不能说这个浓度就是最适浓度,还需要缩小浓度梯度进一步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浓度,D错误。
    故选A。
    12. 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下图1所示;下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茎生长的作用情况;下图3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作用情况。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段时间后,图1所示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背光生长
    B. 若图1中茎的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p的范围是m<p<2m
    C. 图3中②可表示的是茎部,且a-d对茎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 若把图1装置放回地球,同时去掉光源,植物茎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r的范围是0<r<m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太空飞行的航天飞机,失去了重力作用,但植物生长可受到单侧光的影响,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详解】A、图1所示植物在失重的状态下,重力对生长素的分布没有影响,而单侧光仍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引起茎向着光源方向生长,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图1中若此时茎的向光侧的生长素的浓度为m,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少且生长慢于背光侧,因此背光侧浓度范围应该大于m,小于2m,即m<p<2m,B正确;
    C、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茎敏感性<芽敏感性<根敏感性,故d浓度生长素对芽为不促进也不抑制,但对茎来说,还是促进作用,因此,若图3中②表示茎部,则a-d段生长素对茎只有促进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C错误;
    D、若把图1的装置放回地球上,同时去掉光源,由于重力的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远地侧,且促进生长的效果大于远地侧,若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范围r是大于m小于2m,D错误。
    故选B。
    13.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点时限制田鼠种群数量上升的因素可能是食物的来源
    B. b点后田鼠种群数量增加是因为环境的变化使得猛禽不易发现田鼠
    C. d点以后猛禽种群数量可能会下降
    D. 由图可知,设桩距离的减少不利于猛禽种群的增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豆,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a点时种群数量上升较缓慢,限制因素可能是食物不足,A正确;
    B、由图示可知, b点以后株冠形成,一方面为田鼠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另一方面由于株冠的掩护,有利于躲避天敌,B正确;
    C、分析题图可知,d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下降,故由于食物减少,d点以后猛禽种群数量可能会下降,C正确;
    D、曲线Ⅰ和曲线Ⅱ相比,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可以为田鼠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相应的也为猛禽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猛禽的密度会增大,D错误。
    故选D。
    14. 兴趣小组为了检验某新型除草剂对操场上蒲公英的防治效果,做了对照实验,施药60天后随机取样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其中实验组的调查数据如下表,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取样的样方面积为1m2较适当B. 操场上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8株/m2
    C. 该实验对照组的种群密度应该比实验组大D. 该方法不适合调查跳蝻等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调查草地上蒲公英的密度,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
    【详解】A、蒲公英等草本植物的调查,样方的大小一般以 1 m2 的正方形为宜,A正确;
    B、对5组数据求平均值,可得操场上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8株/m2,B正确;
    C、该实验对照组是没有使用新型除草剂的操场,种群密度应该比使用除草剂的实验组大,C正确;
    D、跳蝻等小动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适合用样方法,D错误。
    故选D。
    15. 为防治虫害,某地开展了对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田鼠种群数量波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7-9年期间,田鼠种群呈现指数增长
    B. 此地田鼠种群K值低于8000只
    C. 标志重捕调查2-7年间的田鼠种群,其年龄金字塔类型为衰退型
    D. 可利用田鼠的内分泌调节规律降低田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详解】A、据图可知,在7-9年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故种群数量并非呈指数增长,A错误;
    B、K值即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据图可知,该地田鼠的种群数量在短暂达到8000后迅速下降,说明K值低于8000只,B正确;
    C、据图可知,7年后,田鼠种群数量增加,说明2-7年间的田鼠种群的年龄金字塔应为增长型,C错误;
    D、环境容纳量取悦于环境条件,与田鼠的内分泌调节规律无关,D错误。
    故选B。
    16. 科学家曾针对某地区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稻田捕食蝗虫,结果仅需 2000 只鸭子就能对 266.8 公顷田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中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机制
    B. 乙图 A~B 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 3%,并呈“J”形曲线增长,最初有 N0只,则 t 天后蝗虫的种群数量为N0 ×0.03t只
    C. 利用昆虫性引诱剂诱捕蝗虫防治蝗灾,目的是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D. 曲线甲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二者的种群数量是相互影响的,是循环因果的关系,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也存在该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1.J形曲线的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
    2.应用生物学原理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例如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用。
    【详解】A、甲图用曲线表示蝗虫数量和鸭数量关系,是用数学形式表达,是数学模型,当蝗虫数量增加时,鸭子的数量也增加,吃掉更多蝗虫,使蝗虫数量减少,是负反馈调节,A错误;
    B、乙图 A~B 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 3%,并呈“J”型曲线增长,最初有 N0 只,则λ=1.03, 则 t 天后蝗虫的种群数量为 N0 ×1.03t 只,B错误;
    C、利用昆虫性引诱剂诱捕蝗虫防治蝗灾,使雄性蝗虫数量减少,目的是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 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C错误;
    D、曲线甲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二者的种群数量是相互影响的,蝗虫数量增加,使鸭的数量也增加,进而使蝗虫数量减少, 是循环因果的关系,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也存在该关系,即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D。
    17.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B. 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因素
    C. a、b、c都有可能是细菌
    D. 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详解】A、a曲线表示只释放二氧化碳,不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可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A正确;
    B、b、c表示都能吸收二氧化碳,b属于光能自养型,c属于化能自养型,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直接或间接依靠生产者生存,所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因素,B正确;
    C、c能吸收二氧化碳,可能是硝化细菌,b可能是光合细菌或蓝细菌,a可能是寄生细菌或腐生细菌,C正确;
    D、b曲线不能代表所有的生产者,例如不能代表硝化细菌,D错误。
    故选D。
    18. 下表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甲~己各个种群能量数值(单位:102kJ/㎡·a),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己为分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属于生产者,己位于第二营养级
    B. 乙与戊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C.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5%
    D. 若湖泊受到重度污染,可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等很快消除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2、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3、同化的能量=储存的能量+呼吸消耗,所以甲同化的能量=66.2+84.6=150.8,乙同化的能量=11.8,丙同化的能量=962.8,丁同化的能量=2.4,戊同化的能量=11.4,所以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和丙→甲→戊→丁。
    【详解】A、已为分解者,不属于捕食链中的营养级,A错误;
    B、根据分析中的食物网,乙和戊只有种间竞争,没有捕食关系,B错误;
    C、第三营养级是乙和戊,同化的能量为11.4+11.8=23.2,第二营养级是甲,同化的能量是150.8,所以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3.2÷150.8≈15%,C正确;
    D、若湖泊受到重度污染,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则可能该生态系统会崩溃,不会恢复,D错误。
    故选C。
    19. 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曲线①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B. 随着曲线②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变慢
    C. 当胰岛素浓度为40单位时,血糖浓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
    D. 在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的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的自变量是血浆胰岛素含量,因变量是血糖含量,观测指标是血糖的补充速率和血糖的消耗速率。胰岛素是哺乳动物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横坐标从左到右,血浆胰岛素含量不断增多,血糖的补充速率(②)逐渐下降和血糖的消耗速率(①)升高。
    【详解】A、胰岛素作用于肝脏和肌肉细胞,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因此曲线①(血糖的消耗速率)上升,A正确;
    B、据图分析,随着曲线②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减慢,B正确;
    C、胰岛素浓度为40单位时,血糖的补充速率是0.9,血糖的消耗速率是3.8,所以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不会维持相对稳定,C错误;
    D、胰岛素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D正确。
    故选C。
    20. 某学者利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产生的原因,先将原始菌种接种在1号培养基上,培养出菌落后,将灭菌绒布在1号上印模,绒布沾上菌落并进行转印,使绒布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待3号上长出菌落后,在2号上找到对应的菌落,然后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4号培养液中,培养后再接种到5号培养基上,并重复以上步骤。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性状是由链霉素的选择作用引起的
    B. 1号和5号采用平板划线法将菌种接种在相应选择培养基上
    C. 4号与8号培养液中,大肠杆菌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逐渐增大
    D. 该实验缺乏对照实验,无法确定抗链霉素性状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1.影印培养法实质上是使在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现相同菌落的一种接种培养方法。通过影印培养法,可以从在非选择性条件下生长的细菌群体中,分离出各种类型的突变种。
    2.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环境只能对抗药性突变进行选择。
    【详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A错误;
    B、1号和5号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种接种在相应选择培养基上,B错误;
    C、4号与8号培养液中,大肠杆菌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逐渐增大,C正确;
    D、本实验有对照实验,无链霉素的培养基为对照,可以确定抗链霉素性状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以“影印培养法”为主线,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对影印培养法操作步骤的理解,并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得出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的产生与是否接触链霉素无关。
    二、不定项选择题
    21. 下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c段和① 〜③ 段Na+通道开放,神经纤维膜内外Na+浓度差增大
    B. 若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增大,甲图中c点将上升
    C. 静息电位是指图乙AB之间膜内的电位差
    D. 图乙轴突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传导方向相同
    【答案】ABC
    【解析】
    【分析】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动作电位: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3、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详解】A、a~c段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部位Na+通道开放,Na+内流进入细胞,导致神经纤维受刺激部位膜内外Na+浓度差减小,①~③段表示恢复静息电位,此时K+ 外流,A错误;
    B、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增加,将导致外流的K+减少,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c点是动作电位峰值,不受K+浓度的影响,B错误;
    C、静息电位是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的外正内负的电位,而AB之间是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的电位差,C错误;
    D、图乙中轴突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传导方向相同,D正确。
    故选ABC。
    22. 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刺激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反过来也能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的分泌活动。醛固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它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再进入细胞核,经过一系列反应,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的重吸收。据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醛固酮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
    B. 醛固酮的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C. 醛固酮可直接进入细胞核并影响基因的表达
    D. 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靶细胞都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答案】AC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刺激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因此下丘脑通过垂体管理肾上腺,体现了分级调节;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反过来也能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的分泌活动,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
    2、醛固酮是一种脂溶性小分子激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说明醛固酮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醛固酮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再进入细胞核,调控核基因的表达过程,进而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的重吸收。
    【详解】A、醛固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因此不是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醛固酮的分泌过程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B正确;
    C、由题意可知,醛固酮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再进入细胞核,启动相关核基因的表达,醛固酮不能直接进入细胞核,C错误;
    D、抗利尿激素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而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显然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靶细胞都为肾小管和集合管,D正确;
    故选AC。
    23. 模型构建是研究生物学问题常用的方法。模型X→A→Y中,A代表结构,X代表物质,Y代表A接受X后的变化或产物。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若A表示人的红细胞,X表示葡萄糖,则Y表示酒精和二氧化碳
    B. 若A表示T淋巴细胞,X表示抗原,则Y表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C. 若A表示垂体,Y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则X可能是甲状腺激素
    D. 若A表示适宜光照下的叶肉细胞,X表示H218O,则Y中的葡萄糖含18O
    【答案】CD
    【解析】
    【分析】1、细胞呼吸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2、甲状腺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或者甲状腺激素含量低等情况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详解】A、人的红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酒精,A错误;
    B、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若A表示B淋巴细胞,X表示抗原,则Y表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B错误;
    C、垂体细胞膜上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若A表示垂体,Y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则X可以是甲状腺激素,也可以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正确;
    D、若A表示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的叶肉细胞,X表示H218O,X可以参与该细胞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CO2,生成的CO2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生成葡萄糖,因此Y中的葡萄糖含18O,D正确。
    故选CD。
    24. 下列是生态学家对生活在淡水中的两种涡虫(Planaria mntenegrina和P.gncephala)温度梯度分布的研究。(a)图为两种涡虫分别生活时沿溪流温度梯度的分布情况,(b)图为两种涡虫共同生活时沿溪流温度梯度的分布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每一种涡虫在另一种涡虫同时存在时,其沿温度梯度分布的幅度都减小
    B. 两种涡虫共同生活时各自生态位发生的变化是种间竞争的结果
    C. 可以预测随着时间的延长,共同生活的两种涡虫中将有一种被淘汰
    D. 与(a)图相比,(b)图中每一种涡虫由于生活资源减少其种群密度都减小
    【答案】A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在单独生存时,两种涡虫的温度梯度分布大于共同生活时。由图b可知,两种涡虫可以共存。
    【详解】A、对比a、b两图可知,每一种涡虫在另一种涡虫同时存在时,其沿温度梯度分布的幅度都减小,A正确;
    B、在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各种群之间形成平衡,但由于竞争关系的纯在,生态位还会发生变化,B正确;
    C、据b图可知,两种涡虫随着时间的延长,生态位重叠减小,将会共存,C错误;
    D、b图中两种涡虫温度梯度分布缩小,生活资源减少,但相对生活空间也减小,无法判断其种群密度改变,D错误。
    故选AB。
    25. 如图是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1.10×105kJ/m2·y
    B. 由生产者,I、II、III、IV构成的捕食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C. I为第二营养级,II为第三营养级,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5.625%
    D. 在生物圈中,除了全部的微生物,一些腐生动物也属于类群IV
    【答案】BD
    【解析】
    【分析】此图没有直接告诉考生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需考生自己从图中获得。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应将热能、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未被利用的四项相加即可。Ⅰ、Ⅱ、Ⅲ同化的能量需要注意有补偿输入的一部分,生产者传递给Ⅰ的能量为14×103kJ/m2·y,但是Ⅰ同化的总能量还要加上补偿的2×103kJ/m2·y;所以Ⅰ的同化量为16×103kJ/m2·y,Ⅰ传递给Ⅱ的能量为16×103-(4+9+0. 5)×103=2.5×103kJ/m2·y,Ⅱ同化的能量=(2.1+5.1+0.25+0.05)×103=7.5×103kJ/m2·y。
    【详解】A、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23+70+3+14)×103=1.10×105kJ/m2·y,A正确;
    B、类群Ⅳ表示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成分,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B错误;
    C、I为第二营养级,II为第三营养级,根据分析可知,Ⅰ传递给Ⅱ的能量为16×103-(4+9+0. 5)×103=2.5×103kJ/m2·y,Ⅰ的同化量为16×103kJ/m2·y,所以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2.5×103 ÷16×103×100%=15.625%,C正确;
    D、类群Ⅳ表示分解者,但是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藻等属于生产者,病毒属于消费者,D错误。
    故选B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
    26. 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愉悦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如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对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B中,多巴胺储存在_______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_______(填“A”或“C”)上的受体结合,使膜电位变成_______,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愉悦感。
    (2)多巴胺释放后,在释放它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肢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长期使用冰毒,会使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造成毒品依赖。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_______(填“内流”或“外流”),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受到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量_______。
    (4)巴比妥类药物可通过与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_______(填“延长”或“缩短”)Cl-通道开放时间,从而起镇静作用。但长期连续服用巴比妥类药物,使患者产生对该药的依赖性,成瘾后停药,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激动、失眠、焦虑,甚至惊厥。
    【答案】(1) ①. 突触小泡 ②. C ③. #外负内正##内正外负#
    (2) ①. 增加 ②. 减弱
    (3) ①. 内流 ②. 减少 (4)延长
    【解析】
    【分析】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小问1详解】
    多巴胺属于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C突触后膜(细胞体)上的受体结合,使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兴奋,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小问2详解】
    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加;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减弱,从而造成毒品依赖。
    【小问3详解】
    抑制性神经元兴奋会使下一个神经元更加处于静息状态,因此Cl-内流,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受到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量减少。
    【小问4详解】
    Cl-内流,使神经元处于更加静息的状态,巴比妥类药物可起到镇静的作用,说明是延长了Cl-通道开放时间。
    27.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离不开抗利尿激素(ADH)和醛固酮的作用。下左图为ADH的作用机理示意图。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以及对钾离子的排出。肾素(也称血管紧张素原酶)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是体内肾脏所产生的一种升压调节体系,能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产生升高血压的作用,其调节过程如下如图所示。
    (1)血浆渗透压是指______。
    (2)抗利尿激素的受体位于__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原因是______。分析左图,抗利尿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M蛋白促进______,导致尿量减少。
    (3)肾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
    (4)当______时,肾上腺______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也能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最终产生升压作用。但过度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容易导致高血压,请根据题图提供一种开发降血压药物的思路:______。
    (5)当肾小管中葡萄糖浓度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______。机体需源源不断地合成分泌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等激素,原因是______。
    【答案】(1)血浆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 ①. 细胞膜上 ②. 抗利尿激素是蛋白质,其受体位于肾小管集合管的细胞膜上 ③. 水通道蛋白合成促进对水重吸收
    (3)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 ①. 细胞外液含量下降 ②. 皮质 ③. 开发出的药物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量,从而减少肾上腺分泌醛固酮的量,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5) ①. 增加 ②. 激素一经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的就会灭活
    【解析】
    【分析】左图中,ADH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会导致含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管腔细胞膜融合,细胞表面水通道蛋白数量增加,促进水的运输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
    右图中,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作用下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再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Ⅲ,二者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小问1详解】
    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小问2详解】
    由于抗利尿激素是蛋白质,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的水进行重吸收,受体位于肾小管集合管的细胞膜上。由左图可知,抗利尿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M蛋白促进水通道蛋白合成从而促进对水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
    【小问3详解】
    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酶的本质是蛋白质,酶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小问4详解】
    细胞外液含量下降时会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原—醛固酮系统,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使肾脏重吸收钠离子增加,肾素分泌增加也能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从而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增加,最终使细胞外液含量增加,产生升压作用。开发出的药物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量,从而减少肾上腺分泌醛固酮的量,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小问5详解】
    当肾小管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时,说明血浆的葡萄糖浓度也高于正常值,导致血浆的渗透压也比正常情况下高,因此高渗透压的血浆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激素随血液运输到靶细胞,激素一经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的就会灭活,因此需要源源不断地分泌各种激素才能维持机体激素含量的稳定。
    28.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新冠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应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Ⅰ的作用是吞噬、处理和_____抗原,由此可体现细胞质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
    (2)过程①~④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_____,属于细胞免疫的是_____。
    (3)细胞毒性T细胞除了接受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_____的作用,还需要受到_____的刺激才能发生增殖分化。
    (4)过程④形成的复合体需经细胞_____(填写图中细胞序号)进行彻底的清除;图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____(填写图中细胞序号);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主要是细胞_____(填写图中细胞序号)发挥强烈的二次免疫。
    (5)淋巴细胞一般需要两个或以上的信号刺激才能被活化,人体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这种活化机制的意义可能是_____。
    (6)2021年2月25日,由中国科研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上市注册申请获得批准。现用若干只健康实验动物、接种物(含各种不同浓度疫苗制剂的溶液)、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进行实验,检测疫苗接种后动物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对照组具体操作为_____,一段时间后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检测新冠病毒抗体水平。
    ②根据下表信息,请阐述其中接种新冠疫苗的最佳方案:_____。
    【答案】(1) ①. 提呈##呈递 ②. 一定的流动性##流动性
    (2) ①. ①②④##②④ ②. ①②③##②③
    (3) ①. 白介素##细胞因子 ②. 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
    (4) ①. Ⅰ ②. Ⅴ ③. Ⅲ、Ⅵ
    (5)有利于机体防止免疫系统破坏自身的健康组织细胞(或避免引发自身免疫病等)
    (6) ①. 接种等量不含新冠疫苗的溶液 ②. ②注射浓度为5×105VP的新冠病毒疫苗两支,间隔时间为4周
    【解析】
    【分析】细胞Ⅰ是巨噬细胞,细胞Ⅱ为效应T细胞,细胞Ⅲ为记忆细胞,细胞Ⅳ表示B细胞,细胞Ⅵ记忆细胞,细胞V为浆细胞,能产生抗体。
    【小问1详解】
    图中细胞I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时,形成吞噬泡,吞噬泡和溶酶体融合;溶酶体中含有溶菌酶和多种蛋白质水解酶,能杀灭细菌等病原体并将其消化。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小问2详解】
    细胞Ⅰ是巨噬细胞,细胞Ⅳ表示B细胞,细胞Ⅵ记忆细胞,细胞V为浆细胞,能产生抗体,所以①②④是体液免疫过程;细胞Ⅰ是巨噬细胞,细胞Ⅱ为效应T细胞,细胞Ⅲ为记忆细胞,所以①②③是细胞免疫过程。
    【小问3详解】
    细胞毒性T细胞除了接受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白介素(细胞因子)的作用,还需要受到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的刺激才能发生增殖分化。
    【小问4详解】
    过程④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或细胞集团需要被细胞Ⅰ巨噬细胞进行吞噬消化,才能彻底清除;以上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V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主要是细胞Ⅲ、Ⅵ记忆细胞发挥强烈的二次免疫。
    【小问5详解】
    有利于机体防止免疫系统破坏自身的健康组织细胞(或避免引发自身免疫病等),所以淋巴细胞一般需要两个或以上的信号刺激才能被活化。
    【小问6详解】
    ①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疫苗接种后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所以要和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空白对照组对照才能检测,所以对照组的操作为接种不含新冠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检测新冠病毒抗体水平。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组的抗体水平相对值最高,所以接种新冠疫苗的较佳方案为注射剂量为5×105VP的新冠病毒疫苗两支,间隔时间为4周,产生的抗体水平最好。29. 广东池塘养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最主要的养殖生产方式。2021年12月开始,广东珠三角9市养殖池塘开始施行未来三年全面升级改造计划。如图为广州某池塘生态系统的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浮游动物和鳙鱼之间存在__________关系。捕食是指______
    (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用字母表示)。
    (3)在适宜光周期的刺激下,某些浮游植物会开花,光照对这些浮游植物来说是一种__________信息,该实例体现的信息传递的功能是__________。在该生态系统中,鲤鱼不能呈J型增长的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 竞争、捕食 ③.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2) ①. b+m+k ②. m+h+g+j+i ③. (j+i)/(c+d+e+f)×100%
    (3) ①. 物理 ②. 维持种群繁衍
    ③. 食物和空间资源是有限的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以有机物形式储存起来)=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被同化)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会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链交织而成的)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食物关系形成的。相邻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级同化的能量/上一级同化的能量×100%。
    【小问1详解】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浮游动物和鳙鱼都以饲料碎屑为食,有竞争关系,鳙鱼吃浮游动物,是捕食关系。
    【小问2详解】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阳能b和饲料中化学能(m+k)。第三营养级是鲤鱼和鳙鱼,从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是(j+i)、从饲料同化的能量是(m+h+g),同理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c+d+e+f),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j+i)/(c+d+e+f)×100%,注意这里应该用第三营养级从第二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做分子。
    【小问3详解】
    光照是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是物理信息,维持了开花的生命活动从而维持种群的繁衍。鲤鱼的生存环境中,食物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不能J型增长。样方编号
    1
    2
    3
    4
    5
    种群密度(株/m2)
    8
    6
    15
    2
    9






    种群储存的能量
    66.2
    2.1
    408.5
    0.8
    1.9
    21.1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84.6
    9.7
    554.3
    1.6
    9.5
    211.0
    组别
    浓度:(单位)
    剂量
    间隔时间
    抗体水平
    1
    4×105
    2
    2
    94.43
    2
    5×105
    2
    2
    96.26
    3
    4×105
    2
    4
    97.56
    4
    5×105
    2
    4
    98.87
    相关试卷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夫子学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夫子学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625%,5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夫子学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夫子学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夫子学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夫子学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临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非选择题,共5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