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模拟卷(一)及答案
展开适用范围:九上语文全册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5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2题。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诀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锐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唤起我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叱咤 憧憬
2、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 改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餐桌文化。
B. 产业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了稳定的脱贫政策,农民脱贫的信心与日俱增。
C. 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不顾高龄,心存大爱,逆行而上敢担当,成为家喻户晓的抗疫英雄。
D. 沉静的心灵比暴烈的心灵要伟大得多,汪曾祺文如其人,他的文字自然隽永,耐人寻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5.将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句意正确、合理的一项是( )
近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乘组中,戴眼镜的载荷专家、北航教授桂海潮的出现引发了全网关注。
①就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学生科学梦想,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
②可以说,桂海潮的故事生动揭示了科学教育的深远意义。
③今天,我们在亿万青少年心中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未来必然能够成长为无数参天大树,涌现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人才,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发展。
④来自云南县城的桂海潮从小就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二时在广播中听到神舟五号的消息,就开始了对太空的向往,在心里埋下航天的种子。
⑤换言之,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A.④②③⑤①B.⑤①②④③C.②①④⑤③D.②④⑤①③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描写古仁人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历经世事艰难,满腔愁苦却无从诉说,无奈题下 “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词句。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九年级一班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与。
7、【活动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理解。(2分)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自强不息”的内涵:
8、【活动三:演讲——青年当自强不息】以“自强不息”为话题,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演讲活动。第二位同学李红演讲的题目是《志当存高远》,第三位同学张鑫演讲的题目是《放飞青春梦想》。假如你是本次演讲活动的主持人王林,请你在李红演讲结束后,张鑫演讲之前说一段串词。(2分)
(二)名著阅读(4分)
9、阅读名著,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策略入手,与大师的心灵对话,与高贵的精神同行。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阅读记录。
(三)临写与鉴赏(4分)
10、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楷书将它们写在“田”字格里。(2分)
三、阅读(11~24题,共34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1-12题。(4分)
【甲】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行香子 (北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1、【乙】词中的“倚”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12、两诗词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通过描绘春日图景,表达了作者 之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0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sǎn)②原宪③之羹。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⑤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1á):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13、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上下一白/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B.画冒雪出云之势/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
C.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 (《陋室铭》)
D.回风折竹/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
14、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四林皆雪,登眺时见。
1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欣 然 一 饱 随 作 雪 景 一 幅 以 寄 僧 赏
16、【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 ;【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 。(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9分)
阅读习惯决定人生选择 戴建业
今年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读书,是人们千百年来一直在谈论的话题。
②人有丑俊,书有浅深。东汉思想家王充将当时的书分为三种:作、述、论。而今天书籍的种类更为繁多,有经典著作与流行书籍之别,有专业著作与大众读物之殊,有文字读物与视频读物之异。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和手机的普及,人类有可能真正实现“知识的普惠”,任何层次任何形式的书籍都能轻易得到。地铁里、公交上、休息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低头一族”。
③不过,这种情况让人“亦喜亦忧”——随着知识的日益普及化,知识也日益浅表化和碎片化。知识的浅表化和碎片化让更多的人不必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只要会“搜索”,无知可以显得有知,不学也可以显得博学。
④长此以往,我们既难以认知哲人理论体系的深刻严谨,也难以体验诗人情感的博大崇高,甚至无法感受艺术作品的细腻美妙。因而,认识会越来越肤浅,心灵会越来越荒芜,审美会越来越庸俗。从来不去碰一碰原创性的经典,我们自己怎么可能会有原创性?
⑤经典阅读,常常是挑战性阅读。人类流传下来的伟大经典,还有公认的名著,这一类经典著作都是挑战性阅读的读物。一位西方作家曾调侃,所谓“经典著作”就是人人说好,但人人不读的那些书籍。的确,经典很多时候是在人们的书架上“供奉”,并不在人们阅读的案头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或是经典的深度超出了自己的智力范围,初读往往不知所云,如罗素的《数学原理》,弗雷格的《算术基础》。还有可能是自己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或时代相隔十分遥远,今人无法领略书中的美感,如屈原的骚赋、杜甫的诗歌、但丁的《神曲》。这些经典是人类的精神宝库,但大多数人不得其门而入,它们只向那些勤奋坚毅者敞开大门。
⑥经典不是心灵的“可口可乐”,我们可以咕噜咕噜地一饮而尽,它们需要我们不断钻研才能常读常新。倘若真正读懂了这些经典,你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豁然。可惜,有“会当凌绝顶”雄心的人很多,但最后实现“凌绝顶”志向的人极少。弃难图易是人的天性,笔者也是如此:只要能读消遣读物就不读经典,只要能读中文就不想读英文,只要能读现代文学就不想读古代文学,只要看电视就不想读书……可是,人与人拉开差距的关键,大多不是智力的高下,而是毅力与恒心的大小。
⑦客观来说,今天人们已经无法拒绝网络阅读占据大量阅读时间的现实。但在互联网空间,可不可以也飘着一缕书香?其实,已经有很多机构行动起来。这不是,在年轻人手机App里占有重要位置的今日头条与抖音,联合了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光明日报,以及出版过许多经典读物的北京出版集团、中信出版集团、果麦文化等多家文化出版机构,启动了“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都来读书”——都来,来哪里?简而言之,就是来到经典。“都来读书”,就是希望在网络阅读中培植深度阅读的土壤,希望大家在不拒绝网络阅读的同时,也能接触到经典阅读。其实,不同的阅读和思考习惯,短时间内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时间一长就出现天差地别:有的才华出众,有的“泯然众人”。你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阅读习惯,你就为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4月22日)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第⑥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9、请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今天的书籍种类,有经典著作与流行著作之别,专业书籍与大众书籍之殊,文字读物与视频读物之异,比东汉思想家王充将当时的书分为作、述,论三种更为繁多。
B.很多人即使没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只要会搜索,就能将无知表现得有知,不学也能显得博学,是因为知识日益普及化时也变得日益浅表化和碎片化。
C.经典很多时候是在人们的书架上“供奉”,并不在人们阅读的案头上,这是因为经典的深度超出了自己的智力范围,读起来往往不知所云,
D.大家能够在不拒绝网络阅读的同时,还接触经典阅读,这就是多家文化机构创办“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的目的。
20、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请谈谈本文对你的启示。(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0分)
饹馇刘 宋向阳
①水城的柳条巷里有一家老作坊,青瓦,灰墙,方格窗,经过几次修葺,仍然保留着过去的样式。门口斜插着一面黄旗,上边写着三个红字:饹馇刘。
②刘福生经营着这家饹馇作坊,独生女儿香秀随丈夫去了南方,家中只剩下他和老伴。白天,刘福生用石磨碾绿豆面,然后加水过箩去渣,再除毛浆;半夜,他又早早起来,用姜黄汁活面,搅成糊状,在锅上摊饹馇。
③水城里有好多家摊饹馇的,星罗棋布在各个角落。众人却说,即便把饹馇刘的黄旗摘了,照样能闻着饹馇味儿找到他的作坊。
④巷里有个鞋匠叫王十三,日子过得不赖,常常在刘福生家买饹馇吃。谁知,王十三家里突然着了大火,穷的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再也没有光顾刘福生的作坊,即使在门口路过,他也是佝偻着腰,捂着鼻子匆匆而去。
⑤偏偏遇上天灾,王十三瘦成了皮包骨。媳妇见他快不中了,便四下借钱为他准备后事。
⑥凉炕上,王十三紧闭双眼,仿佛真魂就要出窍。家人围在一旁,正哭天抹泪。这时,面色枯黄的刘福生端着一大碗饹馇汤,步履蹒跚地来到了面前。王十三的鼻尖动了动,猛地睁开双眼喊道:饹馇刘!饹馇刘!吃过这碗饹馇汤,王十三的脸色居然缓了上来。王十三媳妇翻箱子倒柜找了几枚零钱,双手颤巍巍地捧给刘福生。他却摇摇头说:十三是我的老客户,没少照顾我。说完,笑呵呵地走了。
⑦一连数日,刘福生都给王家送饹馇汤来,分文不取。不久,王十三又在巷里摆起了鞋摊。
⑧不知何时,水城里开了一家大饭店,用刘福生的饹馇做了一道招牌菜,每天来客爆满。饭店老板找到刘福生,让他把饹馇独卖他一家。刘福生说:这可不行。老板说:只要你不给别人,价钱我给你翻翻。刘福生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水城的大街小巷都有我的衣食父母,我不能只钻钱眼,把心挤没了。老板在他家坐了一天冷板凳,脸都快绿了。刘福生却在隔壁不紧不慢地磨着绿豆,嘴里还哼着评戏段子。终于,老板拍拍屁股站起身,冲刘福生翘了翘大拇指,走了。
⑨水城有一座火车站,有人在那里卖起了饹馇。这天,一个老头倒背着手,在饹馇摊前来回转悠。摊主冲他笑道:大爷,我这可是正宗的饹馇刘,保您不上当。老头笑了笑,说:好啊,你的东西我都要了。
⑩摊主高兴极了,赶紧用报纸包装饹馇。老头突然吼道:搁着!摊主顿时愣住,说:大爷,我这是饹馇呀。老头啪地拍了一下案子,说:我让你别动,搁着。他嗖地抖开报纸,指着那一摞饹馇说:你瞪大眼睛看看,这饹馇刚折上就撕开了,分明是白面掺多了。摊主慌了神,道:你别瞎说呀。老头哼了一声,抓起一块饹馇说:你这饹馇看着亮黄,其实是掺了色素,才闻不到姜黄和豆香味。
⑪ 摊主道:你咋啥都明白?
⑫ 老头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就是刘福生。说着话,他一把扯下摊位上头悬挂的黄旗,怒气冲冲地盯着上面的三个红字,眼里仿佛出了血。
⑬数年后,刘福生因病去世。出殡那天,柳条巷内外人山人海。很多吃过他饹馇的人,都系着白布来为他送行。刘福生的女儿香秀被人架着,简直哭成了一滩泥。大伙纷纷感叹:饹馇刘的黄旗再也竖不起来了。
⑭一天凌晨,饹馇刘的作坊里突然亮起了灯。姜黄和豆香的味道从门缝和方格窗里钻出来,向四下弥漫。人们惊喜地涌过来,还排起了队。房门打开,香秀和她的男人笑盈盈地站在那里。
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2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饹馇刘”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3、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1)说着话,他一把扯下摊位上头悬挂的黄旗,怒气冲冲地盯着上面的三个红字,眼里仿佛出了血。(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2)姜黄和豆香的味道从门缝和方格窗里钻出来,向四下弥漫。(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24、请分析选文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四、作文(40分)
25、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情,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温暖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
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要求:
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zhà; chōnɡ
2、诀改为决;锐改为睿
3、A
4、C
5、D
6、(1)鸡声茅店月;(2)蜡炬成灰泪始干;(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示例:刚正不阿,坚强不屈;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直面挑战,磨砺意志。
8、示例:感谢李红同学的精彩演讲。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当放眼天下,志存高远,我们还应当顽强拼搏,放飞梦想。下面请欣赏张鑫演讲的《放飞青春梦想》,掌声有请。
9、(1)尼摩船长(2)《西游记》,(3) 大战红孩儿
(4)示例一:我推荐鲁智深,从他拳打镇关西,看出他是一个见义勇为,粗中有细,同情弱小的人。
示例二:我推荐武松,从他景阳冈打虎看出他是一个勇猛刚强,胆大心细的人。
示例三:我推荐吴用,从他智取生辰纲看出他是一个足智多谋,随机应变的人。
10、略
11、“倚”字化无形的东风为有形,具体可感/“倚”,倚靠,使东风具体可感;表现出词人悠闲惬意(或舒畅闲适/愉悦)的心境。
1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寄情于景喜爱(热爱)和赞美/愉悦。
13、B
14、(1)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四周的树林都是积雪,登高远眺时时可见。
15、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16、家国之思;自然之乐。
参考译文:
(乙)四周的树林都被积雪覆盖,登高远眺看到白雪如同柳絮一样在风中起舞,山峰积雪如同堆砌的玉,寒鸦在城角翻飞,山中万壑都铺上了一层银色。没有树木,却在飘花,片片如同苏子瞻所描绘的赤壁景色;不用装点,散落之粉点点如同原宪藜羹中的糁。飞散的雪花飘入林中,强劲的回风折断竹子,徘徊其间,仔细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描绘飘着雪冒出云彩之景致,呼唤松子、茶茗的情景。围着火炉烤山芋,美美地吃饱,随后画了一幅雪景,以便寄给名僧评赏。
17、阅读习惯决定人生选择。
18、比喻论证 , 对比论证,把阅读经典比作登山,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能够真正读懂经典,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许多人想要阅读经典,有这样的目标,但是能做到的人却极少,把这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能够坚持读经典的人是少数,论证了要想读懂经典,需要毅力与恒心,(答出一种论证方法即可,答出引用论证的酌情给分)
19、C
20、示例:阅读经典作品感到困难,也许是作品时代相隔遥远,今人无法领略书中的美感,也有可能是读者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但主要还有个人原因,即不够勤奋,毅力和恒心不足。所以,我们还是不能忽略经典阅读,坚持认真阅读经典,阅读习惯决定人生选择。
21、本文写了刘福生经营饹馇作坊,因为手艺精湛,乐于助人、知恩图报、诚实守信,所以受到街坊邻居的喜爱和尊重。
22、(1)手艺精湛,饹馇坊的生意很好,吸引众多顾客;(2)乐于助人、知恩图报,帮助王十三渡过难关;(3)不贪财、有原则,拒绝饭店老板饹馇独卖他一家,价钱翻番的要求;(4)诚实、反对弄虚作假,因火车站小摊利用他饹馇刘的名号买不及格的产品而暴怒。(答出两点即可)
23、(1)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扯”“盯”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饹馇刘拉下黄旗的情景、“眼里仿佛出了血”写出了他情绪的激愤,表现了他因别人弄虚作假而极度气愤的心情。
(2)拟人,“钻”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饹馇的香气四溢,与上文形成对比,表现出饹馇的货真价实。
24、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了古朴宁静的气氛暗示了刘福生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为人的淳朴。
25、写作略。
阅读
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
人物
“诺第留斯号”在珊瑚礁上搁浅,遭到土著人的袭击,他利用在楼梯和扶手上布下的电力网吓跑土著人
“他”是:(1)
关注
事件
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hàn)天炽地。
语段出自:(2)
这一事件是:(3)
关注
评价
示例:我推荐宋江,他得知官府捉拿晁盖,暗中给他报信,晁盖被抓,他私放晁盖,通过这一情节看出宋江是一个精于吏道,有情有义的人。
某校文学社刊物开设“《水浒传》真英雄风采”栏目,仿照示例,从“鲁智深、武松、吴用”中推荐一个“真英雄”人物。
请结合相关情节加以说明。你的推荐是:④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模拟卷(一)及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模拟卷(一)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模拟卷(三)及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模拟卷(三)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模拟卷(二)及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模拟卷(二)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