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乐陵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应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2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蛮横(hèng) 憧(chōng)憬 眩(xuàn)晕 挑拨离间(jiàn)
B. 气氛(fèn) 雾霭(aǐ) 棱(lèng)角 拾(shò)级而上
C. 卑鄙(bì) 急湍(tuān) 漩(xuàn)涡 大煞(shà)风景
D. 颠簸(bō) 苍劲(jìn) 俯瞰(kàn) 接踵(zhǒng)而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气氛(fèn)——fēn,雾霭(aǐ)——ǎi,棱(lèng)角——léng,拾(shò)级而上——shè;
C.卑鄙(bì)——bǐ,漩(xuàn)涡——xuán;
D.颠簸(bō)—— bǒ, 苍劲(jìn)——jìng;
故选A。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诬蔑 瞭望 蠕动 轻歌曼舞B. 决择 演绎 懈怠 漫不经心
C. 浮燥 喧腾 驰骋 川流不息D. 缭绕 羿日 寒噤 历历在目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B.决择——抉择;
C.浮燥——浮躁;
D.羿日——翌日;
故选A。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市场刚开业,顾客便纷至沓来,热闹异常。
B. 老王年届八十,但他常说:“虽然我行将就木,但也要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C. 他身材瘦弱,声音极低,但是宏论滔滔,震耳欲聋。
D. 他的观点漏洞百出,很难自圆其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用于指人或事物。使用正确;
B.行将就木: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比喻人临近死亡。使用正确;
C.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震耳欲聋”与“声音极低”语义矛盾,使用有误;
D.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使用正确;
故选C。
4. 默写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作者心怀天下情怀的句子是: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卖炭翁》中反映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禅房花木深 ②. 浮云游子意 ③.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④.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⑤.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⑥.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⑦. 心忧炭贱愿天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作答此题要做到:首先,深入理解诗词;其次,认真审题,选准诗句;最后,准确默写,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的重点字词有:“禅房”“浮云”“碾”“突兀”“炭贱”等。
5. 保尔·柯察金是苏联作家________小说《________》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无产阶级英雄,他当过工人,从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在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答案】 ①. 奥斯特洛夫斯基 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③. 朱赫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名著内容识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童年,过的是最底层的苦难生活。年轻的保尔为拯救陷入敌手的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而遭逮捕,在狱中表现得坚贞不屈,出狱后参军,在柯托夫斯基骑兵旅和布琼尼骑兵团中转战疆场,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以惊人的忍耐力使医生们深为敬佩。出院后离开了部队,无论是做共青团工作,肃反工作还是参加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均表现出了坚持真理和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并且在爱情问题上也有着严肃的态度和精神境界,残酷的战争、艰苦的劳动、繁重的工作使保尔病倒了,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最终获得了成功。
朱赫来是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他身体宽大而结实,平时不苟言笑,言语简单明了,但生动易懂。他喜欢聪明的孩子,善于循循善诱,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的言语表达出来,在和保尔一起生活的时间里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对保尔思想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阅读(58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6. 这首词的词牌是________。按字数,此词作裁属于________(小令/中调/长调)。
7.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刻画“孤鸿”的目的。
【答案】6. ①. 卜算子 ②. 小令
7. 这首词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是对人生的反省,也是对理想的坚守)。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词,有词牌,本词中的词牌是卜算子。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故本词属于小令。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上阕中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运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
(二)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8.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齐谐》者志怪者也。
9.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答案】8. (1)用力鼓动翅膀(2)记载
9. (1)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句意为: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怒,用力鼓动翅膀。
(2)句意为:《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志:记载。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作答此题要做到:字字落实,意译、直译相结合,直译为主。
本句中的关键字词有:抟扶摇:乘着旋风盘旋;去:离开;以:凭借;息:大风。
【点睛】参考译文: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动荡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蓝,这是它的本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旷辽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同我。我知之濠上也。”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安知鱼之乐 (2)固不知子矣
1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12. 以所学课文《北冥有鱼》为例,分析《庄子》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至少两点)
【答案】10. (1)怎么 (2)本来 (固然)
11. 你本来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乐趣,肯定(是这样)啊!
12. 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1)句意: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安:怎么。
(2)句意:本来就不知道你(的想法)。固:本来(固然)。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子:你。固:副词,本来。全:完全、完备。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品艺术特色。
根据《北冥有鱼》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庄子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鲲鹏体型巨大,想象雄奇瑰丽;联系“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可知,在庄子看来大鹏需要借助大风飞到九万里高空,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也需要借助生物用气息相吹拂,说明万事万物都是有所依凭的道理;可见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
【点睛】参考译文: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四)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3.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选贤与能 (2)不独子其子
14. 从句式角度分析选文的语言特点。
【答案】13. (1)通“举”,举荐,选拔(2)以……为子
14. 将整散句、长短句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句式多种多样,随文而变,避免了单调、呆板,文章显得充盈丰厚而生动灵活。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举荐,选拔;
(2)句意: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第一个“子”:以……为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特点。长句是指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短句指的是短小精悍、节奏短促、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的句子。整句是结构相似,形式比较匀称整齐的句子。散句则是形式错落,结构不整齐的句子。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为长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为短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为整句,“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为散句;文章整散句、长短句相结合,句式富有变化、节奏,随文而变,使语言活泼,句式多样,避免了单调、呆板。
【点睛】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五)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不以千里称也 (2)策之不以其道
16.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食不饱,力不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耶?
C. 祗辱于奴隶之手 执策而临之
D.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7. 请结合背景,谈谈韩愈创作此文的目的。
【答案】15. (1)著称(2)用鞭子驱赶 16. D
17. 《马说》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借此文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也借此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不能以千里马著称。称:著称;
(2)句意: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策:用鞭子驱赶。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吃/同“饲”,喂;
B.代词,它/助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C.结构助词,的/代词,它;
D.表转折,但是、却/表转折,但是、却;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与作者情感的理解。
背景:《马说》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以求得提拔,却一直未被采纳。他进京城应试以图做官,在京城上下奔走相告,待了十年之久,最终还是怀着无限怨愤离开了长安。
《马说》结尾的反问句“其真无马邪?”意思是: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联系“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其真不知马也”可知,并非是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识得千里马的人,没有用正确的方法鞭策他的人,所以才不被世人所识,最终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作者以“千里马”喻指有才能的人,以“奴隶人、食马者”喻指统治者,作者以反问的语气,抒发作者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批判;本文主要写了千里马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文章以马为喻,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谈论对人才问题的看法,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点睛】参考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叫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六)课内现代文阅读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以上这段文字作者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将眼前所见实景和作者的_______相结合,主客相融,带给读者一种赋予厚度和深度的美。
【答案】 ①. 虚实结合 ②. 作者的想象与感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理解、手法。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是眼前所见实景;“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由眼前所见展开的想象,触发的感悟;据此可知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
(七)(共9分)
阅读下面的演讲词,完成下面小题。
①同学们,最近大家是否关注到这样一条热搜——“怪不得能上复旦”。这条热搜中有一组数据:有同学一年在复旦大学医科馆打卡1424次,有同学一年在馆301天,有同学225次学到闭馆才离开……这组数据让我们惊叹的同时也很振奋。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勤奋学习、拒绝“躺平”的精神风貌。
②什么是“躺平”呢?“躺平”是对环境的顺从,对困难的妥协,对责任的逃避,这反映出一部分年轻人的心态——不愿努力,安于现状。然而,“躺平”后只能看到眼前的天花板。你要站起来,走出去,向上攀,才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同学们,我们要拒绝“躺平”,让青春绽放亮丽的风采。
③青春不“躺平”,青年人要敢于直面困难,勇做奋斗者。只有不断奋斗,青年才会收获真正的成功和喜悦。然而,奋斗的道路不会一马平川,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大家都知道中国短跑“飞人”苏炳添吧!他克服抢跑被罚下的心理阴影,迎难而上,将起跑磨炼成自己的优势;他战胜严重的伤病,从挫折中走出,重返巅峰。正是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为他的运动生涯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让他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越挫越勇。同学们,事业的成功,要靠奋斗来争取;生命的辉煌,要靠奋斗去铸就。
④青春不“躺平”,新时代的青年还要勇做创新者。因循守旧的人往往得不到生活的眷顾,勇于创新的人才会获得更多的机遇。对于AR技术,同学们都不陌生吧!90后科技创业者史晓刚率领青年团队突破多项AR关键核心技术,设计出多种AR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教育、工业等领域。这个团队虽然平均年龄小,但是他们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气,一头扎进科技的“无人区”,用创新开启未来。像这样不“躺平”的青年,不正是挑起国家未来重任的顶梁柱吗?他们,无疑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⑤“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时代把责任赋予青年,青年人责无旁贷,要勇挑时代重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1916年,27岁的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青春》一文,他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他呼吁青年为建设朝气蓬勃的中国而奋斗。今天,在乡村振兴一线,我们处处能看到青年驻村干部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青年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拒绝“躺平”,才有我们今天的盛世中华。
⑥同学们,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国。我们怎样,国家就怎样!让我们不畏艰险,努力奋斗,为青春打上最亮丽的底色;让我们开拓进取,勇敢创新,为青春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我们勇担重任,立于时代潮头,奏出青春乐章的最强音!
⑦同学们,让我们共勉——青春不“躺平”,吾辈当自强!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19. 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拟写一个能体现本文演讲主题的题目。(8个字以内)
20. 根据演讲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第②段首先解释什么是“躺平”,接着分析年轻人“躺平”的心态,进而指出不“躺平”的意义,最后发出号召。
【乙】第③④段列举中国“飞人”苏炳添和史晓刚及其团队事例,意在引导青年人认识到勇做奋斗者的重要性。
【丙】第⑤段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用李大钊和青年驻村干部的事例,充分论证了青年要心系国家、勇于担当的观点。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这篇演讲词第③④段的论述内容,为主人公写一段赞美的话。
【材料】
2010年,杨永修成为中国一汽技术中心一名普通的数控技术工人。为了更好地掌握操作技术,他白天边看师傅操作边抄代码,下班后加练到深夜。他坚持写实训总结报告,把遇到的技术难题记录下来,请教师傅逐一解决。他还大胆创新,不断攻克核心技术的关键点,取得国家专利18项,创新成果在国家发明展中获得多个奖项。今天,34岁的他成为集60余项个人荣誉于一身的“大国工匠”。
【答案】19. 青春拒绝“躺平”(符合主题,意思对即可)
20. 乙 21. 他是一个敢于直面困难的奋斗者,日常工作他不“躺平”,为掌握操作技术,突破难题,他夜以继日,勤学好问;他还是一个勇于开拓的创新者,不断攻克核心技术的关键点,专利颇丰,创新成果斐然,终成一代“大国工匠”。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文章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通常能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形式上简短明了。通读这篇演讲稿,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主要从“什么是‘躺平’”和“青春不‘躺平’”两方面来谈的,因此题目围绕“拒绝‘躺平’”来拟写,符合主题,8个字以内,意思对即可。
示例:青春不“躺平”。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乙处第③段列举中国“飞人”苏炳添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青春不‘躺平’,青年人要敢于直面困难,勇做奋斗者”的观点;第④段列举史晓刚及其团队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青春不‘躺平’,新时代的青年还要勇做创新者”的观点,“意在引导青年人认识到勇做奋斗者的重要性”说法错误;
故选乙。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第③段论述了“青春不‘躺平’,青年人要敢于直面困难,勇做奋斗者”的观点;第④段论述了“青春不‘躺平’,新时代的青年还要勇做创新者”的观点。从材料“为了更好地掌握操作技术,他白天边看师傅操作边抄代码,下班后加练到深夜。他坚持写实训总结报告,把遇到的技术难题记录下来,请教师傅逐一解决”可知,主要写了杨永修敢于直面困难,是一个奋斗者;“他还大胆创新,不断攻克核心技术的关键点,取得国家专利18项,创新成果在国家发明展中获得多个奖项”可知,他还是一个创新者。据此分析,围绕“青春不‘躺平’,勇做奋斗者和勇做创新者”为主人公写一段赞美的话即可。
示例:青春不“躺平”。一把铣刀,刻尽千难万险,奉献中国精度。为突破难题,夜以继日,勤学好问,他是一个敢于直面困难的奋斗者;刀锋所至,尽显担当,在毫厘间追求极致,于创新中不断突破,他还是一个勇于开拓的创新者。以青春之名,写匠心之歌,以点滴薪火,燃起民族汽车工业转型之炬!
(八)《经典常谈》
22. 下面是你班三位同学读完《经典常谈》中前四章后的发言,你发现两位同学的说法有误,请你找出并修改。
(1)说法错误的同学一是________,我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
(2)说法错误的同学二是________,我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 。
【答案】 ①. 小明 ②.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所作 ③. 文文 ④. 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1)(2)“小明”说法中“《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错误,《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东汉人,而非西汉。
(3)(4)“文文”说法中“不直陈而用譬喻叫‘谲谏’,委婉讽刺叫‘主文’”错误,正确说法是: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
23.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绝句最短小,贵含蓄,忌说尽。”(忌,即应当避免)请你以下面绝句中的一首为例,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朱自清这个观点的理解。(100字左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
【答案】参考示例:杜牧的绝句《赤壁》,短小又含蓄,体现了朱自清的观点。前两句诗人由一根断戟产生兴趣、联想,以及对历史的思索。后两句发议论,抒感慨,其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除了实指之外,也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孙权对他的信任。其中蕴涵着诗人对周瑜的一丝不屑和嘲讽,还有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刘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含蓄、形象而颇见风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和对古代诗歌内容的赏析。
本题考查了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中说的一句话“绝句最短小,贵含蓄,忌说尽。”本是出自朱自清对李白诗歌的一句评价:“绝句最短小,贵含蓄,忌说尽,李白所作,自然而不觉费力,并且暗示着超远的境界;他给这新体诗立下了一个标准。”但在本题中只需要理解到字面含义即可,即“绝句内容是最短小的,只有四句,且贵在含蓄隽永,切忌直白言尽。”然后再以三首诗为例,任选其一赏析,并且要强调诗歌的“短小含蓄”。
示例一:孟浩然的绝句《春晓》,短小又含蓄,体现了朱自清的观点。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含蓄地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含蓄短小,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示例二:柳宗元的《江雪》,短小又含蓄,体现了朱自清的观点。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这不由得令我们深思: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诗人本人的思想感情含蓄的寄托和写照。诗人借此表达他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
(九)
春风里
王剑冰
一
①我真切感受到了清晰的风,温暖的风。我迎着暖阳,整个地浴在了春风里。
②一路上见到一个个村庄的名字:“田心”“玉溪”“春湾”“马兰”“塘边”“云浮”……读起来像诗一样。家家门口的春联还红艳艳的:“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农村富裕春意满,社会和谐画图新”……
③这里是岭南,群山层层叠叠,忽远忽近。山形有的直立挺拔、豪气雄壮,有的圆润起伏、阴柔秀巧。一个个村子都不大,粉墙黛瓦错落其间,鸟儿扇动着羽翅在上空掠过。
④有人早早地起来,蹚乱了一滩露水,来到水田里弯着腰忙碌着。水田刚栽上秧苗,一哇哇泛着青绿。阡陌交错的地块,此时还显得稀疏,再有一场细雨,便会陡然间变得浓绿。
⑤日头渐渐升高,总能在田间地头见到幼童。大人在田里忙着,孩子们在一旁自在地玩耍——迎着春风丽日,沉浸于鲜花野草带来的乐趣。
二
⑥粉色、黄色的喇叭花,这里延,那里展,吹响了山间的早晨。
⑦是蒲草,还是“如火如荼”的“荼”?到处都是这些晃动的白色火焰,如翻涌的浪花。看久了,会觉得山在海上。
⑧不过几天时间,油菜花就扎起了嫩黄的小辫儿,在这个微雨绵绵的早晨跳荡。只是还没有看到蜜蜂,蜜蜂一定在赶来的路上。再远再深的香,也是藏不住的。
⑨阳光从云隙里倾泻而出,洒到哪里,哪里就显得更加明丽。凤尾竹开着美丽的屏,一条小路就从一扇扇屏中穿过。
⑩有一种花,中间白,四围粉,花不大,但架不住数量多,一朵一朵地形成了阵势。它的叶子飘散着类似薄荷的清香,似可用来炖煮鸡汤。三角梅疯了一般地长,挤在芦丛中,花瓣像纸做的一样,风一吹,满地飘。
⑪有一种树,没多少叶子,却长了一树花,花是明艳的黄,显得富贵。问了几个人,都说不上它的名字。这里的山花太多了,即使是当地人也无法分辨出每一种花。唯有在山间,花儿们才能长得这般热烈。有树叫“春砂仁”,花是白的,开起来像大片的雪,在阳春的大地上,可真的是“阳春白雪”了。
⑫绿柳如一个个村女,刚濯洗过,在高高的山岗上迎着风。几位身着艳丽服装的女子在山岗的花丛里说说笑笑,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人。
⑬迎面而来的,不知是细雨还是风,伴着一股清气。一抹脸,润润滑滑的。在这样的天气里走动,让人心生愉悦。
三
⑭进入一个古镇,正逢圩日。赶圩的有老有少,热闹非凡。一座新校舍正在举行落成典礼。大人孩子围拢在一处,欢笑着。也有老人拄着拐棍来看热闹,露着缺牙的口,眼睛笑成了缝。
⑮镇子有古香古色的建筑,也建起了一个个现代的农产品加工厂、竹雕厂、草编厂、鞋袜厂……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其间忙碌着,同他们聊了几句,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阳光和自信。每个人的身体里,似乎都住着一只鸟儿,在明媚的春天里,自由而欢快地飞翔。
⑯想起古镇的驿道与渡口,千百年来人们的挣扎与艰难,早已成了旧梦。
⑰三月的节日里,山里人会围在一起,跳起古老的舞蹈,迎接又一个春天的到来。每一户人家的院落,都是一幅独一无二的画。他们端着自酿的米酒,一碗碗地劝你喝。
⑱每一个早晨,采茶姑娘都会早早出门——穿着彩衣,戴着斗笠,背着小竹萎。一走进绿色的茶园,地们的手就变作一对对上下飞舞的蝶,舞得叶片上的露珠叮咚作响。时而也会互相聊上几句,话语中带着笑声,惊起两只白鹭。
⑲傍晚,学校放学了,一队队孩子从校园里走出来,校服热烈的红顺着一条条小径,遍布古镇的各个角落,动听的儿歌不时响起,在春风里久久回荡。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24.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写出了春风带来的“温暖”感受,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 第⑩段短句和长句结合,散句和整句错落,节奏抑扬顿挫、富有变化。
C. 第⑯段写到古镇的驿道与渡口成为了“旧梦”,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遗迹消失的怅惘之情。
D. 本文笔法清新,语言生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
25. 揣摩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粉色、黄色的喇叭花,这里延,那里展,吹响了山间的早晨。(“吹响”一词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花是白的,开起来像大片的雪,在阳春的大地上,可真的是“阳春白雪”了。(“阳春白雪”为什么加引号?)
26. 第⑮段写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其间忙碌着,同他们聊了几句”,“我”和“年轻人”会聊些什么呢?结合文本,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
“我”: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
27. 文章以古镇“动听的儿歌不时响起,在春风里久久回荡”结尾,有何妙处?
【答案】24. C 25. (1)“吹响”一词,化无声为有声,将喇叭花拟作喇叭,生动写出了喇叭花色彩艳丽、充满生机活力的特点。
(2)“阳春白雪”原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加引号,赋予了词语特定的含义:雪白的“春砂仁”花在阳春的大地上盛开,美丽高雅、清新脱俗。
26. ①. “我”:你们累不累啊? ②. “年轻人”:不累,我们有干劲!
27. 古朴的小镇与稚嫩的孩子形成古今对比,孩子们动听的儿歌象征着未来和希望,表达了作者对富裕、和谐新农村生活的赞美。文章以“春风”开篇,在“春风”中结尾,前后照应,首尾圆合。结尾也如歌声余音绕梁、令人回味。
【解析】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第⑯段写到古镇的驿道与渡口成为了 “旧梦”,并非表达作者对于历史遗迹消失的怅惘之情,而是感慨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过去的挣扎与艰难到现在的朝气蓬勃。
故选C。
【25题详解】
(1)本题考查赏析重要词语的表达效果。
“吹响”一词本指吹出声音。从修辞角度看,这是把喇叭花当喇叭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喇叭花具有了人的动作行为,让静态的花有了动态感,显得十分生动活泼。从表达效果上,“吹响”一词富有表现力,让人仿佛听到了山间早晨被喇叭花唤醒的声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突出了喇叭花在山间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展现出山间早晨的美好与灵动。
(2)“阳春白雪”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此处加引号,一是表示特定称谓,这里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而是特指阳春大地上白色的“春砂仁”花,赋予了这个词新的特定含义。再结合第⑪段“这里的山花太多了,即使是当地人也无法分辨出每一种花。唯有在山间,花儿们才能长得这般热烈”可知,二是起到强调的作用,通过加引号突出了这种花的美丽高雅、清新脱俗,如同“阳春白雪”一般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同时,引号也使这个表达更加醒目,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作者对这种花的赞美之情。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情景对话。
由第⑮段“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其间忙碌着”可知,原文通过对小镇的描写,展现了小镇的蓬勃发展和人们的积极向上。在对话中,可以体现年轻人对家乡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以及他们在工作中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示例:“我”:看到你们这么忙碌,真佩服你们的干劲。你们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工作呢?
“年轻人”:您看这小镇,现在发展得多好啊。就像文中说的,有古香古色的建筑,还有这么多工厂。我们在这里工作,既能为家乡做贡献,又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多好啊。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尾段作用分析。
从象征意义来看,由第⑲段“傍晚,学校放学了,一队队孩子从校园里走出来,校服热烈的红顺着一条条小径,遍布古镇的各个角落,动听的儿歌不时响起,在春风里久久回荡”可知,此时响起的儿歌象征着未来和希望。孩子们是小镇的未来,他们就像这春风里的新生命,充满活力与无限可能。正如文中描述的小镇,有古香古色的建筑,也有现代的工厂,古老与现代交织,而孩子们则代表着小镇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从对比角度分析,联系第⑮段“镇子有古香古色的建筑”,第⑯段“想起古镇的驿道与渡口,千百年来人们的挣扎与艰难,早已成了旧梦”可知,古朴的小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稚嫩的孩子们代表着新生力量。这种古今对比凸显了小镇的传承与发展。
从结构上而言,由第①段“我真切感受到了清晰的风,温暖的风。我迎着暖阳,整个地浴在了春风里”可知,文章以“春风”开篇,在“春风”中结尾,前后照应,首尾圆合。孩子们的儿歌在春风中回荡,引发读者对小镇未来的美好遐想。
三、应用(10分)
28.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张明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晓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手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假如你是张明,要怎样说才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幸亏你提醒,谢谢!我也能讲究公共卫生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可知,张明对自己随手将纸扔在地上的行为表示愧疚,对王晓敏提醒自己应该注意公共卫生表示感激,可填写“不好意思,谢谢你的提醒”,结合“随手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可知,张明用行动表明改正错误的决心,可填写“我也能讲究公共卫生呢!”。
29. 随着新兴产业的诞生,快递小哥成了数量最多的一类新兴群体。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任务。
(1)阅读【材料一】的相关数据,说说快递员的行业特点。
【材料一】
(2)阅读以下两则材料,探究快递行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材料二】
2016年4月17日,北京顺丰快递一快递员在派送过程中不小心与一辆黑色小轿车发生轻微剐蹭。小轿车驾驶员(中年男子)下车后不由分说,连抽快递小哥耳光,并破口大骂。根据网友上传的视频粗略统计,该车主一共扇了快递小哥六巴掌,整个过程中该快递小哥没有还手。
【材料三】
2015年10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年3月2日,国务院发布《快递暂行条例》;2018年6月21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提升快递从业人员素质的指导意见》。虽然当前规范快递行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发布,但是真正能够保护快递员权益的法律法规还没有。
(3)某天,你订了一份外卖,快递员接单之后,天气突变,狂风骤雨,他在路上给你打电话,说无法按时送达,你将如何回复这位快递员?
【答案】(1)快递员以中青年(21—40岁)为主体,学历层次偏低(以高中或中专为主),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
(2)快递行业需要得到人们的尊重(职业的认同);需要保护快递员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出台。
(3)示例:师傅,您好。我的外卖不着急,天气突变,路况一定很糟,请您注意安全,或者等雨停了再送,我不会给您差评的。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材料一图表“年龄构成”可知,21-30岁占比最大的,是49.10%,其次是31-40岁,是44.26%,据此得出:快递员以中青年(21—40岁)为主体;
根据材料一图表“学历构成”可知,高中或中专占比最大,为53.20%,据此得出:学历层次偏低;
根据材料一图表“平均每天工作时长”可知,8-9小时占比最大,为35.48%,其次是9-10小时,为26.72%,再者是11小时以上,为24.64%,这几项数据都超过8小时正常工作时长,据此可得: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材料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小轿车驾驶员(中年男子)下车后不由分说,连抽快递小哥耳光,并破口大骂”可知这则材料通过列举事例告诉我们快递员的工作需要人们的尊重;材料三最后写到“虽然当前规范快递行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发布,但是真正能够保护快递员权益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可见这则材料是在强调保护快递员权益的法律法规需要尽快出台。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开放性试题,要求有称呼,态度平和,语言得体。因为天气原因,要站在快递员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理解和尊重对方。据此理解作答。
示例:师傅,您好。外卖不着急,安全第一位。现在外面狂风骤雨的,你路上慢点,或者等雨停了再送来吧。
四、作文(60分)
30. 人生是一场或负重或轻盈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盆路口做出选择。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是一遍又一遍自我刷新的过程。一次选择,不言后悔;千帆阅尽,独留风景!
请以“我选择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作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
我选择坚持
人生如一场漫长的旅途,在这个旅途中,我们会面临无数的选择。有些选择轻松愉快,有些选择艰难困苦,但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在我的人生中,也有过许多次选择,而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次选择坚持。
那是一次学校组织的长跑比赛。我一直都很喜欢跑步,所以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然而,当我真正站在起跑线上时,心中却充满了紧张和不安。看着身边的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我真的能跑完全程吗?我会不会在中途就放弃呢?
随着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同学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我也不甘示弱,紧紧地跟在他们后面。一开始,我还能轻松地跑着,感受着风在耳边呼啸的感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体力逐渐下降,脚步也变得越来越沉重。每跑一步,都像是在拖着千斤重的石头。我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胸口像被火烧一样难受。
就在我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看到了赛道旁老师和同学们鼓励的眼神。他们在为我加油助威,他们相信我能够跑完全程。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力量。我不能放弃,我要坚持下去!我调整了自己的呼吸,放慢了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跑去。
汗水湿透了我的衣服,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我的双腿已经麻木了,但是我依然没有停下脚步。我告诉自己,只要再坚持一下,就一定能够到达终点。终于,我看到了终点线。那一刻,我忘记了所有的疲惫和痛苦,用尽全身的力气冲了过去。
当我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喜悦和成就感。我知道,我成功了。我选择了坚持,没有在困难面前放弃。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中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选择坚持,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次长跑比赛。我会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每一步,就一定能够走向成功的彼岸。
一次选择,不言后悔;千帆阅尽,独留风景。我选择坚持,因为它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我相信,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我会继续选择坚持,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我选择_______”给予了考生广阔的写作空间,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悟或对未来的憧憬,补全题目并展开论述。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选择”的含义及其对个人成长、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立意角度:可以选择“我选择挑战”,强调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敢选择迎难而上,通过不懈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如“我选择奉献”,探讨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福祉之间,如何做出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选择,体现高尚的价值追求。如“我选择乐观”,讲述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展现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如“我选择坚持阅读”,阐述阅读对个人知识积累、视野拓宽及精神世界的丰富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二,构思选材。开头简短描述一个与主题相关的场景或故事,引出“选择”的主题,明确自己的选择是什么,并简述这一选择的重要性或背景。分析自己选择该事物的动机、原因,可以是个人经历、梦想追求、价值观体现等。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例,展示自己在做出这一选择后的行动、遇到的挑战及如何克服,体现选择的艰难与坚持的价值。总结这一选择给自己带来的成长、变化或启示,强调选择的正面意义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结尾升华,呼应开头,重申自己的选择,并展望未来,表达对这一选择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期待。
选材建议:选取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与主题紧密相关的事件,如参加竞赛、志愿服务、克服学习困难等,使文章更加真实感人。适当引用名人名言或他们的选择故事作为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深度。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或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在特定背景下做出某种选择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保持真实情感的基础上,可以适度虚构情节,通过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小明
《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兼收小篆、箍文“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解释书中每个字。
文文
《大序》中解释了风雅颂。赋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兴是“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谲谏”,委婉讽刺叫“主文”。
小军
雅又分《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乐陵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乐陵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乐陵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乐陵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