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末]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40分钟 试卷满分30分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落叶知秋”,在葫芦岛市,杨树大约是11月份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③具有应激性
④能繁殖后代 ⑤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④⑤
【答案】C
【分析】生物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①具有生长现象:虽然生物确实具有生长现象,但杨树在11月份落叶并不直接体现其生长现象。生长现象更多地与生物体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等相关,①不符合题意。
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的叶片在脱落之前,一方面把叶子能再利用的东西和营养物质转移走,另一方面把一些代谢废物转移到落叶中,说明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②符合题意。
③具有应激性: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杨树在秋季落叶,正是对秋季气温下降、光照减少等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体现了其应激性,③符合题意。
④能繁殖后代:虽然生物确实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但杨树在11月份落叶并不体现其繁殖后代的能力,④不符合题意。
⑤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但与杨树在秋季落叶的现象无直接关联,⑤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2023年11月25日,“长白山之冬”冰雪旅游季盛大启幕。长白山的山下主要是温带针叶植物,山顶主要是苔原带植物,造成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温度B. 阳光C. 水D. 空气
【答案】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长白山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这种温度的变化导致了不同海拔上植被类型的差异。低海拔地区温暖,适合温带针叶植物生长;而高海拔地区寒冷,只适合苔原带植物等耐寒植物生长。因此,温度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A符合题意。
B.虽然阳光对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有影响,但在长白山这样的垂直植被分布中,阳光的变化并不像温度那样显著。在大多数情况下,整个山体都能接受到足够的阳光照射,所以阳光不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B不符合题意。
C.水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在长白山垂直植被分布的情况下,水分的变化并不是导致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整个山体都有可能获得足够的水分供应(尽管来源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水不是决定性因素,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的成分和氧气含量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但在长白山垂直植被分布中,空气的成分和氧气含量在海拔上的变化并不足以导致植被类型的显著变化。因此,空气也不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B. 沙漠生态系统
C.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C
【详解】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4. 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显微镜是比较精密的放大仪器,其主要部位是目镜和物镜,在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实物的倒像。
【详解】显微镜成倒像。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个倒像。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但是流动方向不会变,所以,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B。
5. 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发生系列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细胞生长的过程,细胞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无限生长
B. 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
C. ④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D. 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的增大;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量的增加;④过程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详解】A.过程①细胞的体积增大,表示细胞生长,细胞生长是指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A错误。
B.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但图中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 B正确。
C.过程④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形成了不同的组织,C正确。
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后均分,使得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保证了生物体前后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连续性,D正确。
故选A。
6.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
B. 有专门的运动器官——纤毛
C. 主要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D. 草履虫通过表膜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答案】B
【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生活在水中。
【详解】A.草履虫是一种动物,能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这种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生物的应激性,A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在水中能够自由运动,借助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纤毛不是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一定次序联合起来,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B符合题意。
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通过分裂方式产生后代,C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通过表膜来完成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下列关于我们身边一些常见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的岩石上
B. 葫芦藓的假根起固定作用,没有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C. 校园内的柳树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D. 满江红是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A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
【详解】A.海带是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依靠它的假根固着在浅海的岩石上,A错误。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假根起固定作用,没有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作用,B正确。
C.柳树属于被子植物,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C正确。
D.满江红是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D正确。
故选A。
8. 如图是洋葱根尖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区域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 幼根的生长主要依赖于②区域细胞的分裂和③区域细胞的伸长
C. ③区域的细胞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D. ④区域是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答案】B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图中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
【详解】A.成熟区开始分化,部分细胞具有输导作用,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不符合题意。
B.幼根的生长主要依靠③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②伸长区细胞的伸长,B符合题意。
C.③分生区的细胞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C不符合题意。
D.④根冠位于根尖前端,当根尖生长时,根冠细胞不断受到土壤颗粒的磨损而破裂,对根尖具有保护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珙桐其花朵盛开时外形洁白、形似白鸽展开的翅膀,因结实率极低而繁殖困难,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据此判断珙桐属于( )
A. 裸子植物B. 被子植物
C. 蕨类植物D. 苔藓植物
【答案】B
【分析】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详解】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大器官,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三大器官,苔藓植物只具有茎和叶,它们都不具有花和果实;只有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珙桐具有花和果实,据此判断珙桐属于被子植物,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 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
A. 苹果树结的苹果B. 玉米植株结的玉米粒
C. 银杏树结的白果D. 向日葵结的葵花子
【答案】C
【分析】果实是由显花植物的子房在开花授粉后发育而来的,主要的功能为保护种子及协助种子的传播。一般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
【详解】ABD.果实是由显花植物的子房在开花授粉后发育而来的,主要的功能为保护种子及协助种子的传播。一般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由子房壁发育而成,苹果树结的苹果、玉米植株结的玉米粒和向日葵结的葵花子均是果实,ABD正确。
C.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在两亿七千万年前,银杏就已经出现了,再后来绝大部分的银杏也像恐龙一样灭绝了,只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保存下来一点点,有“活化石”和植物中的“熊猫”之称。 银杏是一种常见的绿色植物,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通常提到的“白果”是银杏树的种子,C错误。
故选C。
11. 下列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的相关措施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移栽幼苗时根部带一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
B. 合理密植是为了保证农作物有效的进行光合作用
C. 合理施肥是为了给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D. 人工辅助授粉是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
【答案】C
【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详解】A.移栽幼苗时,很容易损伤幼根和根毛,使移栽植物的吸收水分的功能大大下降,导致萎蔫现象,为了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在移栽时根部带一土坨,A正确。
B.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能保证农作物有效的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所以合理施肥的目的就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C错误。
D.果实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植物在开花期间,遇到连续阴雨刮大风或低温等恶劣天气,都会影响植物的传粉,从而 影响果实的形成,造成农作物减产。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人们常常给异花传粉的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D正确。
故选C。
12.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描述恰当的是( )
A. 图一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
B. 图二所示装置中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一定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C. 图三装置可以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三个外界条件
D. 图四装置证明: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答案】D
【分析】(1)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能量)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森林地区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
(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A.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特性。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图一左瓶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能够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加盖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里面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消耗了,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右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较多,因此蜡烛会继续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A错误。
B.图二中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土壤水分的蒸发,B错误。
C.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图三1与2对照,变量是水;2与3对照,变量是空气。故图三装置只能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二个外界条件,C错误。
D.图四装置中,a装置中保留了树叶,b装置中剪去了植物的叶,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结果a水面下降比b多,说明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 如图所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免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
(2)此食物网中,一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图中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
(3)要使此食物网成为一个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
(4)此食物网所在的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最终来源于_______。
【答案】(1)生态因素
(2)①. 3 ②. 草→鼠→蛇→鹰 ③. 捕食和竞争
(3)分解者 (4)太阳能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兔、鼠、狐、蛇、猫头鹰,分解者是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和水等。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书写食物链格式是以生产者为起点,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求出每个分支上所有食物链条数的和。
【详解】(1)在生物学上,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这些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如空气、光照、水分等)和生物因素(如鼠、兔等)。因此,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或环境因素。
(2)此食物网中,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草),终点是消费者(最高营养级)。根据图中的箭头关系,我们可以找出以下3条食物链: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在图中,蛇和鹰都捕食鼠,因此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同时,蛇也是鹰的捕食对象,所以它们之间还存在竞争关系。因此,蛇和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3)要使此食物网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生产者(草)、消费者(各级动物)和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外,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
(4)在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如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并储存能量。这些有机物随后被其他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和转化。
14. 生物学是实验性很强的科学,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探究器具。图甲是显微镜结构图,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图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数字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甲中,显微镜上具有放大物像功能的结构是物镜和【 】_______。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便于观察。
(3)图乙和图丙的细胞结构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______;储存遗传物质的结构是_______。
(4)切洋葱时会闻到一股刺鼻的辣味,主要是细胞的_______中含多种成分的细胞液。
【答案】(1)③目镜 (2)生理盐水
(3)①. 细胞膜 ②. 细胞核
(4)液泡
【分析】甲图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目镜,④转换器,⑤反光镜;乙图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丙图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详解】(1)目镜和物镜上安装有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后能形成倒立的放大的物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图甲中,显微镜上具有放大物像功能的结构是物镜和[③]目镜。
(2)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核含有染色体,染色体包含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此,图乙和图丙的细胞结构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储存遗传物质的结构是细胞核。
(4)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液泡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因此,切洋葱时会闻到一股刺鼻的辣味,主要是细胞的液泡中含多种成分的细胞液。
15. 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幼苗、叶芽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数字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植物体的幼体是由图1中_______组成(填写序号),它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菜豆种子萌发时图1中_______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图2中【_______】。
(2)图1中【_______】指的是大豆种子的子叶,它能够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3)图3中发育成茎的结构是【_______】;而与木本植物茎的加粗直接有关的结构是茎中的_______。
【答案】(1) ①. ①②③④ ②. 胚根 ③. ⑧
(2)④ (3)①. ⑩ ②. 形成层
【分析】(1)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子叶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
(2)叶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和芽原基五部分,其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3)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4)图1是菜豆的种子的结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图2中⑥叶,⑦茎,⑧根。图3是芽的结构图,⑨幼叶,⑩芽轴,⑪芽原基。
【详解】(1)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子叶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
(2)大豆是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图1中④指的是大豆种子的子叶,它能够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3)图3中发育成茎的结构是⑩芽轴是发育成茎的主要结构;在木本植物中,茎的加粗生长与茎中的形成层直接相关。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它能够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从而使茎逐年加粗。因此,木本植物茎的加粗生长与形成层的活动密切相关。
16. 中国是桃树的故乡,其果实素有“寿桃”和“仙桃”的美称,如图为桃树花和果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①④⑦所组成的结构是_______。
(2)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分析,桃花和桃果实都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
(3)桃花开放后,须经过传粉和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4)桃的果肉鲜美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桃的果肉由【 】_______发育而来的。(填图中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
(5)图三是一棵果树上的枝条,在长有乙果实部位的上、下各环割一圈,只伤及树皮。A、B、C、D四处,会形成明显节瘤的是_______(填字母)处。
【答案】(1)雌蕊 (2)器官
(3)受精 (4)⑤子房壁
(5)A
【分析】图一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⑦子房;图二中:⑧果皮、⑨种子;图三在A与B、C与D之间剥去一圈树皮,是切断了韧皮部。
【详解】(1)花的主要结构包括雄蕊和雌蕊,图一中①柱头、④花柱、⑦子房共同构成雌蕊,②花药、③花丝共同组成雄蕊。
(2)绿色开花植物体通常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桃花和桃果实都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器官。
(3)桃花开放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需要经历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分别是传粉和受精;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当花粉落到柱头上后,花粉受到雌蕊柱头上黏液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伸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胚珠里面的卵细胞和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4)桃子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肉,属于⑧果皮,由桃花结构中的⑤子房壁发育而来。俗称的桃仁是桃子的⑨种子,它是由桃花结构图中的⑥胚珠发育而来。
(5)在长有乙果实部位的上、下各环割一圈,只伤及树皮,即切断了韧皮部,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则乙得不到有机物,不可能继续成熟;甲在上边,能得到有机物,能继续生长。将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后,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继续向下运输,就在切口上方积聚起来形成节瘤。因此应该在A处可以形成明显的节瘤。
17.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图甲中的A、B、C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三项生理活动,图乙是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图丙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降低图甲中的__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
(2)图甲所示,黑暗环境中,植物总体来看,吸收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_(填字母)。
(3)图甲中C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
(4)从乙图两装置中各取一片绿叶,置于丙图中盛有酒精的_______号烧杯中,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漂洗并滴加碘液,可观察到取自图乙装置_______内的叶片会变蓝。
【答案】(1)B (2)①. 氧气 ②. A、B
(3)叶绿体 (4) ①. 1 ②. 二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4)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酒精能溶解叶绿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图甲中,A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B产生水蒸气,表示蒸腾作用;C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表示光合作用;图丙中1酒精,2清水
【详解】(1)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B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2)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氧气,黑暗中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只能白天进行,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可见,图甲中,C光合作用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4)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1代表酒精,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二内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所以装置二内的叶片会变蓝。
18. 某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五个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5的标签,将罐头瓶放倒。然后在五个罐头瓶中各放入2张餐巾纸,并在纸上撒10粒大豆种子,最后按照下表中的方式处理。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方案包含了______组对照实验。
(2)1号瓶中的种子未萌发,原因是______。
(3)2号瓶和5号瓶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
(4)2号瓶和4号瓶进行对照实验,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
(5)为什么每瓶要10粒种子,不能只要1粒,原因是_______。
(6)在农业生产上,为了保证苗齐苗全,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_______。
【答案】(1)4##四
(2)胚已经死亡 (3)水分##水
(4)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5)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可信度
(6)发芽率
【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该实验方案包含了4组对照实验,分别是1号瓶和2号瓶形成一组以变量为种子是否是活的对照实验,2号瓶和3号瓶形成一组以变量为有无空气的对照实验,2号瓶和4号瓶形成一组以变量为温度的对照实验,2号瓶和5号瓶形成一组以变量为有无水分的对照实验。
(2)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1号瓶的种子是煮熟的,胚已死亡,所以不萌发。
(3)2号瓶和5号瓶组成一组对照实验,除了水分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变量是水分。
(4)2号瓶和4号瓶形成一组以变量为温度的对照实验,其中2号瓶温度为25℃,种子都萌发;4号瓶温度为4℃,种子不萌发,因此2号瓶和4号瓶进行对照实验,可得出的结论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5)1粒种子数量太少,可能由于种子自身的原因导致实验结果失败,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因此每瓶要10粒种子,不能只要1粒,原因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可信度。
(6)播种前应先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是指萌发的种子数占供检测的种子数的百分比,发芽率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种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够正常萌发的比例。为了保证全苗,即保证作物出苗整齐、苗壮,播种前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发芽率低,就需要另选良种,以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最终的收成。发芽率达到90%,才能达到播种要求。
实验装置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5号瓶
处理措施
每瓶10粒种子
煮熟
不处理
不处理
不处理
不处理
环境条件
适量的水
适量的水
水浸没种子
适量的水
无水
25℃
25℃
25℃
4℃
25℃
实验现象
未萌发
都萌发
未萌发
未萌发
未萌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