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优秀教案
展开(第二课时)
本节内容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的:1.认识生物圈。主要描述了生物圈的范围以及生物圈对地表环境的影响。2.识别植被类型。分别简述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典型植被的分类、分布和特点。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多个案例,分别阐述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区域认知:能够简单分析给定区域的植被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综合思维:能够简单分析植被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植被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地理实践力:能够使用地理工具,深入观察植被。
人地协调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植被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1. 分析植被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2. 理解植被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教师准备:挂图、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导入新课】
菲律宾中部的保和岛森林茂密。但是,岛上的石灰岩小山丘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经勘探发现,这些山丘上只有一层薄薄的浮土,浮土之下是坚硬的石灰岩。受浅薄土层的影响,树木很难在山丘上生长起来。 其他的自然地理要素会对植被分布造成影响吗?
三、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一)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 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气候决定植被种类和特点。水热丰富的地区形成森林植被;降水较少地区形成草原植被;降水稀少地区形成荒漠植被。
2. 土壤对植被的影响
土壤影响植物的种类。如:在亚热带气候区,酸性土壤长有马尾松、茶树等;碱性土壤长有紫薇等。
3. 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地形引起气候差异,进而影响植被种类。如:位于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3000米以下为森林带,3000~4000米为高山草甸带,4000~5200米为高山寒漠带,5200米以上为积雪冰川带。
4. 水文对植被的影响
水文条件差异影响植被分布。如:沙漠中地下水充沛的地区植被丰富,形成“绿洲”。
此外,植物也可以反过来指示环境。如:苔藓能反映阴湿环境;铁芒萁能反映酸性土壤环境;碱蓬能反映碱性土壤环境。
【探究活动】
猴面包树是非洲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猴面包树树干粗大,直径达9米,最粗的树干基部圆周达50米,为世界上最粗的树木。
在巴西高原东北部,纺锤树特别引人注目。纺锤树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纺锤树疏松柔软的木质部是一种特殊的储水室,一棵大树可储水2吨左右。
猴面包树、纺锤树为什么都长有粗大的树干?
答案:猴面包树和纺锤树生长在热带草原地区,为了能够顺利度过旱季,在雨季来临之际,它们就拼命地吸收水分,肥大的树干能贮藏更多的水,以此就能度过漫长的旱季。
(二)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1.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换为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中的碳固定到植物体内。
2.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如:在晋西黄土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该地区的自然植被遭到了破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长期的水土流失使土壤水分匮乏、养分贫瘠。在恢复植被之后,植被通过林冠截留、林下灌草和枯枝落叶层拦蓄降雨,植被根系增加土壤大孔隙,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和抗蚀性,并在土壤表层富集养分。
3. 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如:热带雨林有机质生产量高,生物量庞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
4. 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森林能降低风速,防止沙尘侵袭,减轻台风、寒潮等灾害。
【知识小结】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40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案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要指被,植被与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教案: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教案,文件包含六上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pptx、六上31《紧密联系的工具与技术》docx、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归纳提升,承转过渡,知识拓展1,特别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