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精品复习课件ppt
展开①视频讲解——《透镜的几种应用》②视频讲解——《凸透镜成像》③动画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1节 凸透镜与凹透镜
知识一 凸透镜和凹透镜
1. 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凸透镜的中央较厚、边缘较薄,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2)凹透镜:凹透镜的中央较薄、边缘较厚,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3)薄透镜: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作薄透镜。
2. 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1)光心: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2)主光轴: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表明的直线称为主光轴(简称光轴)。
知识二 透镜对光的作用
1.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1)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2)与透镜主光轴不平行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通过透镜后也是会聚的。
2. 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1)与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通过透镜后会发散。(2)与透镜主光轴不平行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通过透镜后也是发散。(与入射光线比)
知识三 焦点和焦距
1.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1)焦点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作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2)焦距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作焦距,用 f 表示。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2.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1)焦点 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光轴上一点,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作焦点F。凹透镜有两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2)焦距 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作焦距,用 f 表示。凹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发散作用越强。
3.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4.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3)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例题1】小明家里有两种透镜,学习了透镜知识之后,他利用太阳光辨认区分两种透镜并测量凸透镜的焦距。(1)他把两个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光斑,________是凸透镜(选填“甲”或“乙”);(2)测量凸透镜焦距时,他移动透镜等光屏上形成一个_____ 、_____的光斑时,用刻度尺测量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如图丙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 cm。
题型一、透镜与透镜对光的作用
(1)图甲光斑的中间比较暗,图乙中间出现亮斑,所以甲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乙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2)由图丙可知,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10.0cm。
【例题2】如图所示为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B.从焦点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故A错误,B正确;CD.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过异侧焦点,反射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应用虚线表示,故CD错误。 故选B。
(1)判断透镜类型的方法:根据透镜的表面是凸还是凹来判断透镜的类型并不可靠,要通过比较透镜中间与边缘的厚度来确定透镜的类型,因为有的透镜可能是一面凸一面凹。(2)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判断: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会聚了,则透镜是凸透镜;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发散了,则透镜是凹透镜。(3)平行光聚焦法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太阳光近似为平行光,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太阳光垂直于透镜入射,此时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当光斑最小最亮时,该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如果不正对太阳光,最小光斑并不在主光轴上,此时的光斑不在焦点上,所以测出的距离也不是焦距。
会聚作用≠光一定会聚,发散作用≠光一定发散会聚作用是指能使光汇拢,但汇拢后的光不一定会变成会聚光。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使通过它的一束光发散程度变小了,但该光束依然发散。发散作用是指能使光发散,但发散后的光并不一定是发散光。如图乙所示,凹透镜对通过它的一束会聚光有发散作用,但光经过凹透镜后依然是会聚光,还能会聚于一点。
【例题3】按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如图所示为凹透镜及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想过另一边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转,如图所示。
题型二、利用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例题4】如图甲所示是我国首创的“吸毒人员瞳孔检测鉴定仪”,它主要对眼球经凸透镜成的像进行分析,从而为辨别吸毒人员提供了依据。如图乙所示是两束来自眼球表面的光,请画出此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位置。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过焦点,根据光路可逆,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熟记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主要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规律,并分清凸透镜和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异同。利用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时,一定要注意:(1)一定要用尺规作图;(2)不要遗漏光线的箭头;(3)光线用实线,辅助线用虚线。
第2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设计】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从离透镜较远的位置(2倍焦距外)逐渐靠近凸透镜。调整光屏位置使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上不能成像时,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的像。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一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步骤】1.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注意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2. 点燃蜡烛,调整光屏、凸透镜、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 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2倍焦距外),调整光屏位置,使烛焰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观察到的像的情况和物距、像距等记录在表中。4. 移动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同时调整光屏,在烛焰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分别成等大清晰的像、放大清晰的像时,将成像的情况和物距、像距等记录在表中。5. 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焦点处,观察能否成像。再继续移动蜡烛靠近凸透镜,观察烛焰在光屏上能否成像。撤去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的像。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表中。6. 重复几次上面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情况。
凸透镜焦距 f=10 cm
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像的虚实 _______(u=f )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2)像的大小 ________处(u=2f )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3)像的正倒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_____侧倒立,虚像都是____侧正立。
(4)物距、像距与像的大小关系不论成实像还是虚像,成放大的像时必定像距____于物距,成缩小的像时必定像距_____于物距。(5)像和像距随物距的变化规律①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___,像变___,像与物同方向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像与物同方向移动。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离焦点)像远像变大;虚像(与物)同侧正,实像异侧倒,像物相互跟着跑。
②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记忆】
(1)在做实验时, 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发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用卡片把透镜遮住一部分,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是否完整?像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3)当蜡烛长度变短时,像在光屏上的位置怎样变化?为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怎样调节?
可能原因有: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焦点上。
光屏上像的性质不变,还是完整的,但亮度会变暗些。
像将会向上移动。调节方法:将光屏向上移动;将蜡烛向上移动;将透镜和光屏同时向下调节。
(4)实像与虚像有哪些不同?
实像与虚像的不同: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虚像虽然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承接。
【例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恰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B.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至80 cm刻度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C.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40 cm刻度处,在光屏上能观察到一个放大的像D.若将凸透镜焦距变小,则蜡烛向右移,光屏上还能观察到一个像
题型一、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当蜡烛在20cm处时,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所以f<20cm<2f解得30cm>2f 10cm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f=41.0cm-30.0cm=11.0cm(2)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此时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成实像,由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若不移动光屏,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即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
(1)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在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成实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内,像大物小;物体在二倍焦距外,像小物大。(2)用不等式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列出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不等式,解不等式就可以确定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具体关系为:①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u>2f,f
【例题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移动蜡烛,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 。(2)将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3)取走镜片,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至_____(选填“A”、“B”或“C”)范围内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A. 50~65cm B. 65~80cm C.80cm以外(4)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适当调节光屏,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生活中常见的_______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1)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30cm,等于两倍焦距,成等大的像,故焦距为15cm。(2)将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近视眼是发散透镜,故光屏向右移动。(3)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远像近,故将光屏往左侧移动,物距在两倍焦距开外,像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故选B。(4)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第3节 神奇的“眼睛”
1. 眼球的结构 眼球的主要结构及各部分作用:晶状体、角膜、睫状体 、瞳孔、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视网膜相当于胶片;(3)睫状体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改变焦距);(4)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
2. 眼睛的视物原理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观看物体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经晶状体和角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大脑将倒立图像处理后翻转过来,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1)正常眼睛的调节:正常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厚薄,来看清楚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①远点:眼睛的调节是有限度的,当睫状体完全松驰时,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小,此时晶状体最扁,能够看清的最远的极限点叫做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②近点:当睫状体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得最凸,表面弯曲程度最大,此时能看清的最近的极限点叫做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在大约10cm处。③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2)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
(1)近视眼的特征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近视眼的成因 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得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得不到清晰的像。
(3)近视眼的矫正矫正近视眼,应使眼睛的成像点后移,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使入射的光线先经凹透镜变得发散一些再射入眼睛,会聚点能够后移到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患者应该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知识二 视力的矫正
(1)远视眼的特征: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2)远视眼的成因 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近物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人眼就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物体。(3)远视眼的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要矫正远视眼,应使会聚点前移,可以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使入射的光线先经凸透镜变得会聚一些再射入眼睛,会聚点能够前移到视网膜上。
3. 眼镜的度数与保护眼睛
【例题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如果长期用错误的方式看书,很容易患上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切削,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______(选填“强”或“弱”)些,从而使像落在视网膜上。
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的镜头即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导致远处物体清晰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激光治疗的目的是减弱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题型一、眼睛的构造及视物原理
人眼的视物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人眼睛的焦距可以调节,而照相机模型中的凸透镜焦距不变,一般靠调节物距和像距成清晰的像。
【例题2】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同学戴上眼镜前、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的眼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不戴眼镜时,小明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前方C.小明是远视眼D.戴眼镜后小明的视网膜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小明不戴眼镜时看远处的帆船不清晰,所以小明是近视眼,是因为他的眼睛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不戴眼镜时,看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他应该戴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进行矫正,戴眼镜后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题型二、视力的矫正
【例题3】小陈发现爷爷看书报时将书报拿得很远,根据所学知识想到人的眼睛与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于是他建议父母带爷爷到眼镜店选配一副由________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人的眼睛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都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晶状体太薄,导致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看远处物体时,像呈在视网膜后方,所以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远视眼。远视眼是由于看远处物体时,像呈在视网膜后方,所以应该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速记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记忆“八字诀”:近厚远薄,近凹远凸(1)“近厚远薄”指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近凹远凸”: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2)可以理解记忆为: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需要佩戴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折光能力太弱,需要佩戴有聚光作用的凸透镜。
1. 照相机的主要构造照相机的主要构造:镜头、快门、光圈、调焦环、胶片等。①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到成像作用。②快门:控制曝光时间。③光圈: 控制进光量的多少.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调节像距。⑤胶片:相当于涂有感光材料的光屏。
2. 照相机成像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光屏”上会聚成被摄物体的像。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2倍焦距,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3. 照相机成像特点①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 ;③像和物体在透镜两侧;④物体离镜头近,像变大,变远;物体离镜头远,像变小,变近。
1. 投影仪的主要构造与作用主要由镜头、投影片、光源、聚光镜等组成。①镜头:凸透镜,起成像作用。 ②螺纹透镜:相当于凸透镜,起作用是会聚光,增加投影片的亮度。③反光镜:使光集中向一个方向射出,使屏幕上像较亮。④屏幕:相当于光屏,承接像。⑤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当物距u:f<u<2f 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 v>2f
2. 投影仪成像原理
3. 投影仪成像特点 ①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物距(投影片到透镜的距离)小于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 ;③像和物体在透镜两侧;④物体离镜头近,像变大,变远;物体离镜头远,像变小,变近。
当物距 u
3. 放大镜的调节 (1)使像变大时:让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当增大些。(2)使像变小时:让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当减小些。
题型一、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AB.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故A错误,B正确;C.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错误;D.摄像机使用时,为了能形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故D错误。 故选B。
【例题1】如图是一款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后分析人脸信息的识别取款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B.摄像机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摄像机镜头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实像D.摄像机使用时,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凸透镜成像的具体原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凸透镜成实像原理,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增大屏幕与投影仪间的距离,故C错误,符合题意;D.手挡住透镜的一部分,屏幕上的像仍然是完整的,只是会暗一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例题2】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减小屏幕与投影仪间的距离D.若不小心手挡住透镜的一部分,屏幕上的像仍然完整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可以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一侧,凹透镜不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例题3】小明的爷爷用焦距为10cm 的透镜看书,看到了“五千年”三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爷爷用的透镜是凹透镜B.“五千年”三字的像是实像C.“五千年”三字的像与书分别位于透镜的两侧D.书到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1. 照相机(摄像机、监控头)摄像机的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照相机拍摄较远景物时,像比较小;拍摄较近景物时,像比较大。由此可知,远离被被拍摄景物,可以增大拍摄范围,但拍出来的景物会变小。2. 投影仪投影仪(幻灯机)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因而可利用“反反得正”的方法推知幻灯片应反向放置。3. 放大镜在焦点以内,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小;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大。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1. 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有两组位于镜筒两端的透镜——目镜、物镜组成,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长,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短,其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增加光的强度,照亮被观察的物体
2. 显微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被观察物体AB首先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B'(相当于投影仪),这个实像落在了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物镜形成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A''B''。最终物体通过整个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微小的物体通过显微镜后被两次放大,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在镜头上标有“n×”字样,例如n=5,即为放大5倍。4. 显微镜的作用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细微的物体或物体上的细微部分。如植物细胞、金属结构、细菌等。
1. 望远镜的构造 望远镜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也叫作开普勒望远镜。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比较长,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比较短,叫做目镜。
知识七 望远镜
2. 望远镜的原理 (1)物镜与目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两次成像,先缩小,后放大。(2)视角: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望远镜所成的像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增大了视角,因而通过望远镜能清楚地看到远处的物体。
3. 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如图所示,这样的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 n=f物/f目。其中,f物是物距的焦距,f目是目距的焦距。
【例题1】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题型一、显微镜与望远镜
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
【例题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活动课中自制的一个水滴显微镜,它是以小水滴作为物镜的,小明利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盐粉、头发丝的细微部分。微小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虚像C.水滴所成的像为虚像,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D.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目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一节 凸透镜与凹透镜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a href="/wl/tb_c405318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节 凸透镜与凹透镜示范课ppt课件</a>,文件包含41凸透镜与凹透镜教学课件pptx、41凸透镜与凹透镜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41凸透镜与凹透镜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第三节 神奇的“眼睛”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a href="/wl/tb_c405318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节 神奇的“眼睛”优质课ppt课件</a>,文件包含43+神奇的“眼睛”教学课件pptx、43神奇的“眼睛”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43神奇的“眼睛”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a href="/wl/tb_c405318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获奖课件ppt</a>,文件包含4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课件pptx、4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4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