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2019)开学摸底考试模拟试题(解析版)
展开A.石笋、石钟乳、石柱B.石钟乳、石柱、石笋
C.石钟乳、石笋、石柱D.石柱、石笋、石钟乳
【解答】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处向下生长,为石钟乳;②处向上生长,为石笋;③处石钟乳和石笋相连形成石柱,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
A.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B.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扇
C.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D.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解答】解:从图中看①位于河流出山口中,为冲积扇;②位于河流中下游,为冲积平原;③位于河流入海口,为三角洲,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在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带,由于沙漠和绿洲地表水热差异,形成了沙漠和绿洲之间的局地环流,出现了“绿洲风”。如图所示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绿洲风”的是( )
A.B.
C.D.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绿洲的热容量比沙漠大,白天沙漠升温比绿洲快,沙漠气温高于绿洲,沙漠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绿洲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风从绿洲吹向沙漠,从而形成“绿洲风”,与图B特征相符,B正确,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夜晚沙漠降温比绿洲快,沙漠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绿洲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近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从而形成“沙漠风”,即夜晚一般不会产生“绿洲风”,图C、D表示夜晚,C为“沙漠风”,CD错误。
故选:B。
4.短生命植物是生长在干旱荒漠地区,能利用早春雨水或雪水,在夏季干旱来临之前即可完成开花结果等生命周期的一类植物。据此短生命植物的形态特征是( )
A.茎上开花B.根系较深C.叶面宽大D.植株矮小
【解答】解:由文字材料信息“短命植物是利用早春雨水或雪水,在夏季干旱来临之前即可完成开花结果等生活周期的一类植物”可知,短命植物生长期内,土壤墒情较好,为短命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水分条件,无需像旱生植物那样将根系扎向更深的土层内,即可获得所需要的水分,所以短命植物根系较浅,B错。
自然环境为短命植物提供的水分和养分有限,生产期较短,因此植株矮小,不会茎上开花、叶面宽大的特点,AC错,D对。
故选:D。
5.如图是云南帽天山地质公园里的一张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纳罗虫古生物化石照片。读图与该图片中生物生长所处地质年代特征描述相符的是( )
A.主要的铁矿成矿时期B.蕨类植物繁荣的时期
C.爬行动物盛行的时期D.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
【解答】解:材料显示的是一张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纳罗虫古生物化石照片,这个时代是蕨类植物繁荣的时期,故B正确。
太古宙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故A错误。
中生代爬行类动物盛行,故C错误。
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新生代,故D错误。
故选:B。
6.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解答】解: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说明密度与温度负相关;海水由表层到深层温度降低、密度增加,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大。
故选:B。
7.流水侵蚀强烈的山区,遭遇暴雨时,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野外活动时,人们应对泥石流威胁的正确做法是( )
A.在沟谷中躲避B.顺着沟谷往上跑
C.顺着沟谷往下跑D.向沟谷两侧高处躲避
【解答】解:泥石流发育于河谷中往下流,在沟谷中躲避易受泥石流威胁,A错误。
泥石流发育于河谷中,流速快,并且愈往下游,泥石的破坏性越大,顺着沟谷往上,往下都会受泥石流威胁,BC错误。
安全逃生路径要与泥石流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跑为最佳逃生路线,D正确。
故选:D。
8.如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上图所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降水一定增加
C.库区上游河流径流量减小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解答】解:库区地表水增多,则下渗增加,有利于提高地下水位,A错误。
水库储水,水域面积扩大,蒸发增加,但周边降水不是一定增加,B错误。
修建水库对库区上游河流径流量没有影响,C错误。
水库储水,有利于调节地表径流,使下游地区径流量变化幅度变小,D正确。
故选:D。
9.樟树为高大乔木,树高10—55米,胸径30—80厘米。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红壤分布区,以江西、浙江、台湾、广东、湖南、福建等省区最多,海拔500—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丘陵、谷地常见。完成关于樟树的推测,说法正确的是( )
A.耐干旱环境B.树叶呈针状
C.树根浅而细D.喜酸性土壤
【解答】解:根据材料樟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南方地区降水丰富,说明樟树需水量大,A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常绿阔叶林树叶是阔叶,B错误。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樟树分布在“海拔500—600以下的向阳山坡、丘陵、谷地”,而“樟树为高大乔木,树高10一55米,胸径30一80厘米”,说明根系深而粗,C错误。
樟树“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红壤分布区”,红壤属于酸性土壤,D正确。
故选:D。
10.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及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A.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B.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C.体积和质量适中——有液态水存在
D.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大气层得以形成
【解答】解: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型其道,互不干扰,故A错误。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故B正确。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故C错误。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气温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小,有液态水的存在,故D错误。
故选:B。
11.读大气局部高度气温垂直变化示意图,关于图示范围描述正确的是( )
A.可能发生在高纬地区B.上部大气主要热源来自太阳辐射
C.上部大气以对流为主D.下部大气温度变化不利降水形成
【解答】解:据图可知,图示地区大部分位于距离地面12﹣50千米之间,为平流层,其中10千米高空气温约为﹣42℃,根据垂直递减率可计算出,近地面气温大概是18℃,不可能是高纬地区,A错。
此图为平流层,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升高的,平流层上部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升温,B对。
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C错。
平流层大气的下部大气是对流层,对流层以对流运动为主,多成云致雨,D错。
故选:B。
12.如图是“某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晴朗天气,逆温发生至结束的一般顺序为( )
A.t1﹣t2﹣t4﹣t3﹣t5B.t4﹣t3﹣t2﹣t1﹣t5
C.t1﹣t2﹣t3﹣t4﹣t5D.t2﹣t3﹣t4﹣t1﹣t5
【解答】解:夜晚地面辐射导致散失热量,则近地面气温降低,所以逆温层先从地面开始,随着厚度增加,日出前逆温层厚度达到最大值,即t1﹣t2﹣t3;日出之后,地面得到太阳辐射,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则近地面气温升高,逆温层自下而上逐渐消失,依次为t4﹣t5,所以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逆温发生至结束的一般顺序为t1﹣t2﹣t3﹣t4﹣t5,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读我国某地区“魔鬼城”景观图,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吉林B.新疆C.四川D.上海
【解答】解:A.由图片可知该景观为风蚀地貌,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广,吉林位于东北地区,为半湿润区,不符合题意。
B.由图片可知该景观为风蚀地貌,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广,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符合题意。
C.图中景观为风蚀地貌,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广,四川位于南方,为湿润地区,不符合题意。
D.图中景观为风蚀地貌,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广,上海位于南方,为湿润地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3年6月7日12时10分,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采取“一箭26星”方式,将搭载的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该批卫星主要用于技术验证试验和商业遥感信息服务。据此回答,本次运载火箭升空( )
A.发射时间大约为英国伦敦的傍晚时分
B.在大气层中气温变化:降﹣升﹣降﹣升
C.运送卫星进入到太阳系的小行星轨道
D.所搭载的卫星可为海上商船实时导航
【解答】解:A、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伦敦属于中时区,中时区比东八区晚8小时,所以当北京时间为6月7日12时10分,伦敦的时间是6月7日12时10分﹣8小时=6月7日4时10分,为凌晨时间,不符合题意。
B、本次运载火箭升空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所以在大气层中气温变化是降﹣升﹣降﹣升,故符合题意。
C、这批卫星是围绕地球公转,所以运送卫星没有进入到太阳系的小行星轨道,不符合题意。
D、所搭载的卫星可以获取远距离图像,具有遥感的功能,而为海上商船实时导航的是GPS,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如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 )
A.①岩石圈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C.③为地壳D.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外核
【解答】解:软流层以上部分③由岩石组成,为岩石圈,故A错误,B正确。
莫霍面以上部分①为地壳,故C错误。
古登堡面以上,莫霍面以下为地幔,故D错误。
故选:B。
16.2022年10月9日,我国“夸父一号”太阳专用观测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上新台阶。“夸父一号”发射升空过程中,穿过地球大气各层依次为( )
A.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B.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C.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大气层分为三层,随海拔高度增加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夸父一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依次穿过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7.图1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图2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表示地壳的是 (填序号),表示地幔的是 (填序号)。
(2)一般认为,软流层可能是火山活动中的 发源地。
(3)圈层①厚薄不一,一般 (大陆/大洋)部分较厚、 (大陆/大洋)部分较薄。
(4)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 ,这说明古登堡界面以下物质状态可能为 态。
(5)③表示 (填圈层名称),其由 (填地球内部圈层名称)的全部和 (填地球内部圈层名称)的部分构成。
【解答】解:(1)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①表示地壳;地幔位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②表示地幔。
(2)一般认为,软流层可能是火山活动中的岩浆发源地。
(3)圈层①地壳厚薄不一,一般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
(4)从图中看横波在古登堡界面以下消失,因横波只能穿过固态物质,这说明古登堡界面以下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或气态。
(5)图中③位于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表示岩石圈,其由地壳的全部和地幔的部分构成。
故答案为:(1)①;②。
(2)岩浆。
(3)大陆;大洋。
(4)横波消失;液或气。
(5)岩石圈;地壳;地幔。
18.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拉萨本地蔬菜夏季供应量达到市场的80%,冬季供应量在48%左右。为了促进西藏大棚发展,山东寿光派出技术员到拉萨指导蔬菜种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b、c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2)寿光技术员到拉萨后感觉该地昼夜温差比较大,试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原因。
(3)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技术员教农民向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生长,试说明原因。
【解答】解:(1)b位于室内,温度高,气流上升、c位于室外,温度低,气流下沉。
(2)寿光技术员到拉萨后感觉该地昼夜温差比较大,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较低。
(3)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技术员教农民向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生长,其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能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
(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较低。
(3)二氧化碳气体能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19.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由于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再加上长期的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350万。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和 (填环节名称),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和 。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 和 环节(填环节名称)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 。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 。
(5)水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
(6)一般降水时间 (填“长”或“短”),地面坡度 (填“大”或“小”),植被覆盖率 (填“高”或“低”),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
【解答】解:(1)结合图可知,甲循环主要发生在陆地上,因此为海陆间循环,乙循环为海陆间循环,丙循环为海上内循环。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陆上内循环(甲)和海陆间循环(乙)。
(2)结合材料可知,西北地区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因此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下渗环节和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修建“母亲水窖”能够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3)结合图可知,丁环节为地下径流环节,增加地下径流环节水量可以多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从而增加下渗,使得地下径流增加。
(4)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以及水资源遭受污染。
(5)结合分析可知,水循环的意义主要有:①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②使地表各圈层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③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④影响全球的地理环境。
(6)H代表地下径流,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坡度小、使地表水容易下渗。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增多。
故答案为:
(1)蒸发;降水;甲;乙
(2)地表径流;下渗;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3)植树种草,地表修建水库,雨季回灌等
(4)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受污染等
(5)①促进各种水体的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塑造各种地表形态;③促进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与交换。
(6)长;小;高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庐山是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山上植被茂密,雨雾较多,年均雨日达168天,年均雾日达192天。鄱阳湖西濒庐山,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湖岸周边地区湖陆风现象明显。图示鄱阳湖和庐山的位置。
(1)图示的时间是 (白天或夜晚)。根据等压面弯曲状态,说明判断的理由。用箭头在图中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2)多雨雾天气是庐山成为避暑胜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加以分析。
(3)说明庐山的山谷风对甲地湖陆风的影响。
【解答】解:(1)由于等压面上凸为高压,等压面下凹为低压,图示陆地等压面上凸,湖泊等压面下凹,所以陆地为高压,湖泊为低压,高空相反,则近地面气流从陆地吹向湖泊,高空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形成逆时针方向的大气环流,盛行陆风,说明是夜晚。如下图所示:
(2)根据题干可知,庐山雨雾较多,年均雨日达168天,年均雾日达192天,说明庐山多云雾天气,云雾天气云层较厚、雾气较多,云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地面升温较慢,温度低;地面向外辐射的地面辐射较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导致气温低。
(3)白天山坡较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升温快,形成低压,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间山坡降温快,形成高压,风从山坡吹向谷底,形成山风。因此白天,庐山吹谷风,风从湖泊吹向山顶,与甲地的湖风同向,谷风增强了湖风;夜晚,庐山吹山风,风山顶吹向湖泊,与甲地的陆风同向,山风增强了陆风。
故答案为:
(1)夜晚;。
(2)雨雾天气云(雾)层厚,云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地面温度低,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导致气温低。
(3)白天,庐山的谷风与甲地的湖风同向,谷风增强了湖风:夜晚,庐山的山风与甲地的陆风同向,山风增强了陆风。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开学摸底考试模拟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开学摸底考试模拟试题(原卷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夏至日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太阳的能量来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开学摸底考试模拟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开学摸底考试模拟试题(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夏至日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太阳的能量来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开学摸底考试模拟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开学摸底考试模拟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太阳的能量来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