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 (统编版必修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 (统编版必修下册)01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 (统编版必修下册)02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 (统编版必修下册)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2 烛之武退秦师精品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2 烛之武退秦师精品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基础巩固,课外阅读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挖空练习
    晋侯、秦伯围郑,以( )其无礼于( )晋,且( )贰于楚也。晋军( )函陵,秦军( )氾南。
    佚之狐言于( )郑伯曰:“国危矣,若( )使烛之武见秦君,师( )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 )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式: )。然(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 )缒而( )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 )知亡矣。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 )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 )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 )东道主( ),行李之( )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 )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 )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 ),若不阙( )秦,将焉( )取之?阙秦以( )利晋,唯( )君图( )之。”秦伯说( ),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 )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因( )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 )还也。”亦去( )之。
    (二)理解性默写
    《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 。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 , 。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 。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 。
    .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 。”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 ”。他又说“ ”,这是不仁道的;“ ”,这是不明智的;“ ”,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 ”,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 , ,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 ; , 。
    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 , ; ? , 。
    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 , ,
    二、课外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甲】
    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于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其秋,周襄王弟带以翟伐王,王出居郑。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难于晋、秦。秦缪公①将兵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缪公乃罢兵归。晋亦罢。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
    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缪公问蹇叔、百里傒,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傒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行日,百里傒、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即败,必于殽厄矣。”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滑,晋之边邑也。
    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遂墨衰绖②,发兵遮秦兵于殽,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
    (节选自《史记·秦本纪》)
    【乙】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宋·吕祖谦《左氏博议》)
    【注】①秦缪公(?—前621),也作秦穆公。②衰绖(cuī dié):古代丧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B.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C.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D.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
    B.子,中国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春秋》称楚国国君为“楚子”也是这个意思。
    C.孤,古代帝王的自称,如“孤家”“孤王”。也用于对一方之长的称谓,如袁绍任冀州牧曾给公孙瓒写信说“孤与足下”。
    D.贾人,古代一般指商人,如《琵琶行》中“委身为贾人妇”。 古时也指官府掌管采购物品的人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王室兄弟阋墙,日渐衰微。周襄王遭到弟弟攻打只好出逃郑国,向秦、晋求告,最后还是依靠穆公、文公的支持才得以回朝,杀死弟弟。
    B.烛之武审时度势,一言纾难。烛之武陈说利害,指出灭掉郑国只会利晋而无益于秦,还会给秦国埋下祸患,最终促成秦国退兵,保全了郑国。
    C.秦穆公利益至上,相时而动。秦穆公本来是助晋围郑,认清利弊之后马上叛晋而亲郑,但后来有人出卖郑国时,又不惜劳师袭远攻打郑国。
    D.晋文公借力使力,晋国坐大。晋文公借助秦的力量回国登位,又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助襄王回朝。城濮之战四年后,晋文公竟能阻击并大破秦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
    (2)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5.《烛之武退秦师》、《史记·秦本纪》节选文字、《左氏博议》节选文字都叙述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事件,但叙述的详略和方式各有侧重,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一、课内基础巩固
    (一)挖空训练
    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并且)贰于楚也。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曰:“国危矣,若(如果)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取独)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才,一说表修饰)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许之。
    夜(在夜晚)缒而(表修饰,一说表承接)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如果)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用,拿)烦执事。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把远地当成边邑)君知其难也,焉(何,为什么)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你们秦国的力量相对就削弱了)若舍郑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之(取独)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表并列,不译。一说表转折)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让它满足呢)既东(在东方)封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而)利晋,唯(希望)君图(考虑)之。”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订立盟约)。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就)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假如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是)还也。”亦去(离开)之。
    二、理解性默写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3.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吾其还也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二、课外阅读训练
    1.答案:D解析:“军行”是“军队出发”的意思,句意完整,其后断句,排除A、B两项;根据前文“臣子与往”可知,“前往”的主语是“臣子”,因而“迟还”的也是“臣子”,而不是“臣”,故“迟还”前断句,排除C项。
    2.答案:B解析:“楚子”的“子”是爵位,不是“对男子的尊称”。
    3.答案:D解析:D项,“晋文公竟能阻击大破秦军”错误。当时晋文公已死,是太子阻击并大破秦军。
    4.(1)答案:况且,既然有人出卖郑国,怎么知道我国就没有把我们的实情告诉郑国的人呢?
    (2)答案:(秦穆公)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诱惑,抛弃晋国(就)如同擤鼻涕吐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
    5.《烛之武退秦师》详细叙述了烛之武退秦师的全过程,侧重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其外交辞令的再现。《史记·秦本纪》节选文字简要叙述烛之武劝退秦师最主要的一句话及秦师罢兵的情况。《左氏博议》节选文字中退秦之事,只是作为论证的材料(论据)。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作业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知识夯实,阅读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a href="/yw/tb_c400181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习题</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选择题组,句子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当堂检测题</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默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