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备课课件ppt
展开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为赋、比、兴是“五经”之一。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风:地方民歌,多为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
《大雅》:作者是贵族文人
《小雅》:部分为民歌
雅:多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赋:平铺直叙比:以彼物比此物”,是比喻之意兴:又多称为“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胸有成竹的设问,引人注意,发人深思,“不言怨而怨自深”
由“微君之故”“微君之躬”可以看出,其遭受统治者的压迫,欲回家而不得。
1、天黑了,诗人为什么不回家?
2.“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效果?
设问。从全诗看这句话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通过描写家人盼望在外服役的亲人快回家的急切心情,直抒胸臆,表达了服劳役者非人处境的苦痛心情和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式微》一诗体现了《诗经》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体现了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该诗歌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1.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2.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3.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4.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无目忘之。
5.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转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宁(nìnɡ):岂,难道。
嗣(sì):连续,继续。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挑(tā)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见的样子。
青青 子衿 ,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 子佩 ,悠悠我思。纵我 不往,子宁 不来?挑 兮 达 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对举,以假设、让步的姿态作出强烈的反问,写出对恋人既无音讯,又不见身影的埋怨,急切的相见。
以“我”的口气自述怀念人,运用心理描写,以强烈的反问表达女子思念心上人。
动作描写,写出因长时间等候恋人不至,女子在城楼上心烦意乱的情态
全诗采用倒叙手法,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女子等候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态,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抒发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很小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辞,有“神童”之称。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三秦辅卫着长安,风烟滚滚,似乎可以望到蜀州岷江上的五个渡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离别时你我的心情都一样,因为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外出做官的人。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沾巾:泪贴手巾,指挥泪告别。
古诗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 辅 三秦,风烟 望 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辅”的意思是辅佐、护卫,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三大秦地守卫长安的景象,奠定了全诗开阔的意境。
“望”的意思是远望,蜀地是朋友即将要去的地方,“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惜别之情。
惜别中显示出诗人的旷达胸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运用夸张手法,一改往日送别的低沉,写出诗人与友人的情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真挚的情谊,对友人的忧虑、关切,以及诗人的乐观、豁达、豪迈之情。
这首诗抛开了送别时的伤感情绪,而是劝勉友人乐观的面对离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与友人的惜别之情,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主旨情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题目解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洞庭湖:在今湖南。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为相。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身在相位的张九龄。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赏识和援引。这是一首投赠诗。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与王维并称“王孟”。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府。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
秋水大涨,几乎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茫,水与天空浑然一体。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涵虚:指水映天空。 涵,包涵。虚:天空。
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我想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却又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古诗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 平 ,涵 虚 混 太清。
“平”的意思是齐平,写出洞庭湖水的充盈,以及湖面的广阔。
“涵”和“混”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无边无际、气势磅礴。
点明时令,写诗人远眺所见的全景
气 蒸 云梦泽,波 撼 岳阳城。
“蒸”的意思是蒸腾,写出洞庭湖水汽蒸腾的动态,侧面写出湖的广阔浩大。
“撼”的意思是撼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波涛汹涌撼动了岳阳城,衬托出洞庭湖的壮阔与活力,也从侧面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花蕊生机勃勃的精神转态。
目光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象。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人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来隐喻他想从政却苦于没有人引荐的现状,对于出仕作官他还是心有向往的。
化用典故,含蓄的表达出诗人希望向张丞相传达希望得到引荐的情感,表达自己想要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3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说课课件ppt</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诵古诗,观沧海,唱古诗,自编自唱,别出心裁品古诗,欣赏书法作品,欣赏音乐作品,绘诗画意浓浓配古诗,分门别类辑古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3933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背景图ppt课件</a>,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赏古诗,人面桃花,醉月听风诵古诗,《满江红》朗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3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获奖ppt课件</a>,文件包含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件pptx、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