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第1页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第2页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第3页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第1页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第2页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23道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钦佩(qīng) 达观(guān) 陡峭(qià) 杉杉来迟(shān)
    B. 蔚蓝(wèi) 恳切(kěn) 烧灼(zuó) 以身作责(zé)
    C. 严谨(jǐn) 渺小(miǎ) 疲惫(bèi) 诲人不倦(huì)
    D. 遗撼(hàn) 繁密(mì) 瞬息(shùn) 忍俊不禁(jìn)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钦佩(qīng)——(qīn),杉杉来迟——姗姗来迟;
    B.烧灼(zuó)——(zhuó),以身作责——以身作则;
    D.遗撼——遗憾,忍俊不禁(jìn)——(jīn);
    故选C。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________就是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孝道文化________是社会的基础道德规范。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就是这种文化传统。孝是子女对父母的这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当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________的行为规范。孝是人们应当________的。
    A. 内涵 也 遵守 身体力行B. 内涵 更 遵守 潜移默化
    C. 涵义 也 执行 身体力行D. 涵义 更 执行 潜移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①空:“内涵” 指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语言、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内在的涵养。“内涵”侧重于内在的涵养、本质的内容;“涵义”指(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涵义”侧重于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这里强调的是本质的内容,所以用“内涵”更恰当;
    ②空:“更”表示程度上的加深或递进;“也”表示并列或同样。“孝道文化”“是社会的基础道德规范”,此处只是陈述孝道文化是基础道德规范,没有递进关系,用“也”更合适;
    ③空:“遵守”指依照规定行动而不违背。着重于“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执行”指承办;经办;坚守节操。着重于“行”,实施、实行。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按照规定不违背行为规范,因此这里应填“遵守”;
    ④空:“身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行;“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孝是人们应当”强调人们要亲自去做,用“身体力行”更贴切;
    故选A。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②它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识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③二十四节气不仅具有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还能有效指导农耕生产。④2016年,它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A. 选段中加点词“在”“气象”“发明”都是名词。
    B. 选段中画线短语“观察天体”“知识体系”都是偏正短语。
    C. 句②中加点词“它”指代是“国际气象界”。
    D. 句③是病句,应将“具有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和“能有效指导农耕生产”调换位置。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与病句的辨析修改。
    A.分析不正确。选段中加点词“在”是介词,“气象”“发明”是名词;
    B.分析不正确。选段中画线短语“观察天体”是动宾短语,“知识体系”是偏正短语;
    C.分析不正确。句②中加点词“它”指代的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故选D。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望岳》的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被后人尊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一般认为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节有吃粽子、插艾蒿、赏菊、挂香袋等习俗。
    C. 《革命烈士诗抄》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的诗词选集,如其中收录了李大钊、蔡和森、夏明翰等人的诗作。
    D. 《海底两万里》中设想了潜水艇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反映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的梦想,同时在小说中也表现了作者反对殖民压迫。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
    B.“端午节有吃粽子、插艾蒿、赏菊、挂香袋等习俗”的表述不正确。端午节有吃粽子、插艾蒿、挂香袋等习俗,赏菊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选B。
    名著阅读(3分)
    5. 人物是作品的灵魂,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阿龙纳斯先生,” A 平静地说道,“他们无法通过舱盖口进到‘诺第留斯’号舱内来的,即使舱盖是敞开的。”……
    舱盖板朝外打开。有二十多张模样吓人的面孔显现在众人面前。可是,第一个将手放到梯子栏杆上的土著人,被某种我看不见的不知什么力量弹了一下,慌忙逃开,边跑边跳边喊,吓得不成人样了。
    【乙】 B (她)上身穿着件浅绿的绸子小夹袄,下面一条青洋绉肥腿的单裤。绿袄在电灯下闪出些柔软而微带凄惨的丝光,因为短小,还露出一点点白裤腰来,使绿色更加明显素净。下面的肥黑裤被小风吹得微动,像一些什么阴森的气儿,想要摆脱开那贼亮的灯光,而与黑夜联成一气。
    读完两个片段,请任选一个片段,回答问题:①文段中的A/B是谁?②出自哪篇名著?③简要概括与他/她相关的一件事。
    ①人物:________________
    ②名著;________________
    ③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示例:片段甲:尼摩船长 ②. 《海底两万里》 ③. 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搏;袭击海底那些海盗船;利用从海底收回的巨额财富帮助被压迫的民族和穷人……
    片段乙:虎妞 《骆驼祥子》 祥子初来,热情对待;到曹宅找祥子,谎称自己怀孕;生日宴会上与刘四爷撕破嘴脸;难产而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片段【甲】:①空,②空,依据《‌海底两万里》‌第二十二章内容可知,土著的巴布亚人发现了尼摩艇长和他的同伴们,‌他们追赶到沙滩,‌并划来独木舟围住鹦鹉螺号,‌企图发起进攻。‌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尼摩艇长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他将电通到鹦鹉螺号的艇外壳,‌使得土著人触电后吓得魂飞魄散,‌从而退走了。‌依据“阿龙纳斯先生”“‘他们无法通过舱盖口进到“诺第留斯”号舱内来的,即使舱盖是敞开的’”可知,这是尼摩船长对阿龙纳斯先生说的话。所以,A指的是尼摩船长。出自《‌海底两万里》‌。
    ③空,与尼摩船长的故事情节主要有:
    搁浅与土著人围攻:‌在通过拖雷斯海峡时,‌潜艇因触礁而搁浅,‌他们在旁边的小岛上逗留期间遭到土著人的围攻。‌尼摩船长机智地通过通电的铁栏杆击退了土著人,‌成功解围。
    与鲨鱼搏斗:‌在锡兰岛附近的海底养珠场,‌尼摩船长与一条巨鲨搏斗,‌保护采珠人。‌在危急时刻,‌尼德·兰投出利叉击中鲨鱼心脏,‌救了采珠人。‌尼摩船长还赠予采珠人一包珍珠。
    冰山封路:‌潜艇驶到南极时,‌遭遇冰山封路,‌面临闷死或压死的危险。‌尼摩船长带领团队用铁镐凿冰、‌开水喷射等方法,‌最终脱困。
    章鱼袭击:‌在前往北极的途中,‌潜艇遇到巨型章鱼的袭击。‌尼摩船长与章鱼搏斗,‌救出遭遇危险的尼德·兰,‌最终打败章鱼。
    北冰洋大风暴:‌在逃离诺第留斯号时,‌遇到罕见大漩涡,‌小艇被甩脱离潜艇。‌醒来时,‌尼摩船长和他的朋友们已在一个小岛上。
    保护长须鲸:‌鹦鹉螺号遇到长须鲸时,‌尼摩船长拒绝捕杀,‌并保护它们免受天敌抹香鲸的攻击。‌
    撞击战舰:‌一艘战舰攻击潜艇时,‌尼摩船长指挥潜艇撞沉战舰,‌获得复仇快感3。‌ 这些故事情节展现了尼摩船长的勇敢、‌智慧以及对正义的追求,‌使他成为《‌海底两万里》‌中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概括出任意一个情节即可。
    【乙】:①空,②空,《骆驼祥子》(第十章)主要讲述了祥子中了虎妞的圈套,犹如蜘蛛网上的蜘蛛无法挣脱。自己想逃离北平,逃离虎妞,最终又没有勇气,觉得逃离在良心上过不去。只想着能过一关是一关,采取逃避现实的办法。 解决问题,逃避永远无济于事,只有勇敢面对。祥子处于矛盾、焦灼状态,最终还是屈服于现实,被虎妞一步步套牢,没了自己的自由。虎妞不是祥子想娶的那位,可是却由于老实、单纯,导致吃亏上当。依据“身穿着件浅绿的绸子小夹袄,下面一条青洋绉肥腿的单裤……下面的肥黑裤被小风吹得微动,像一些什么阴森的气儿,想要摆脱开那贼亮的灯光,而与黑夜联成一气”可知,这是描绘虎妞的穿着。所以,B指的是虎妞。出自《骆驼祥子》。
    ③空,与虎妞的故事情节主要有:
    给祥子买车: 结婚之后,虎妞总是变着戏法给他买些做些好吃的,想让祥子休息几天,希望他能陪她去逛庙,看花灯,让他心情放松,不用一直想着去拉车。然后祥子就是闲不住,最后还是虎妞妥协了,同意祥子拉车,并同意给他买祥子车。
    与父亲决裂:封建社会,讲究“三从四德”,“在家从父”是“三从”里的第一从,是捍卫封建父权的纲常。自私自利,贪财蛮横的父亲想让她一辈子不嫁帮她守着家产。虎妞却不吃他那一套,与他撕破脸皮并昭告天下说“我已经有了,是祥子的!他上哪去我就上哪里去!”,为此刘家父女大闹一场,从此分道扬镳。
    虎妞难产而死:虎妞与祥子结婚后,虎妞有了孩子,但是她不愿意活动导致胎儿过大难产,在虎妞难产将死之际,小福子曾想过送她去医院,然而接生二十块、难产几十块的费用却使祥子“没办法,只好等着该死的就死吧”。
    6. 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陆游的《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生活的哲理。
    【答案】 ①.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②.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 念天地之悠悠 ④. 濯清涟而不妖 ⑤.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背诵默写能力。注意“缘”“悠”“濯”“涟”“疑”字形正确书写。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3分)
    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乙】
    扬子江①
    南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②游,回从③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④,不指南方⑤不肯休。
    【注】①这首诗是1276年文天祥代表南宋谈判,被元军扣留,后押送北上途中逃脱后所作。②北海:这里指北方。③回从:曲意顺从。④磁针石:即指南针。⑤南方:这里指南宋王朝。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离别的愁绪与回归的喜悦交织,在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 乙诗的前两句纪行,叙述他自镇江逃脱,绕道北行,在海上漂流数日后,又回到长江口的艰险经历。
    C. 甲乙两诗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甲诗用“落红”自喻,乙诗用“磁针石”比喻自己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
    D. 甲乙两诗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甲诗表现诗人在朝为官,时刻关心国家命运;乙诗表现了诗人不辞千难万险,赶到南方去保卫南宋政权的决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D.甲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由此句可知,诗人当时已辞官回家;选项中“诗人在朝为官”表述错误;甲诗诗人借“化作春泥更护花”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虽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的命运的情感。
    故选D。
    (二)(14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的《陋室铭》)
    【乙】
    项脊轩①,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②,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③,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④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⑤可爱。
    (选自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注】①项脊轩:作者的书斋名。②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③栏楯(shǔn):栏杆。④偃仰:安居,休息。⑤珊珊:同“姗”,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丝竹之乱耳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B. 何陋之有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C. 顾视无可置者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活板》)
    D.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亭亭净植(《爱莲说》)
    9. 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10.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11. 甲乙两文作者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但都对自己居室进行细致的描写,【甲】文运用________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乙】文中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________之情。
    【答案】8. C 9. (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小鸟时常来啄食,人来了(它们)也不离开
    10.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11. ①. 甲文:托物言志(类比) ②. 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 乙文:对比 ④. 对项脊轩的热爱和眷恋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代词,指卖油翁;
    B.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C.两个“置”都是动词,放置;
    D.动词,种植/动词,竖立;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1)斯:这。陋室:简陋的屋舍。惟:只。吾:我。馨:能散步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2)时:时常。至:到。去:离开。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
    “又北向”表示屋子的朝向,“不能得日”是说得不到阳光,“又北向”和“不能得日”之间是因果关系,它们之间应断开;“日过午已昏”是进一步补充叙述“不能得日”,因此“日过午已昏”前面应断开;句意:屋子又是朝北的,不能得到阳光,每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故断句: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写作手法。
    ①②空:甲文,文章开头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起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以山水类比陋室,运用类比的手法,暗示陋室因主人的品德高尚而不陋。接着作者通过对陋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的描写,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以陋室不陋来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④空:乙文,要关注文中对项脊轩的环境描写,如“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通过对项脊轩的细致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项脊轩的深厚感情,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同时作者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修葺前“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展现出房屋的破旧、狭小、昏暗和潮湿。修葺后“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突出了房屋变得明亮、整洁和富有生机。通过这种对比,更能体现出作者对项脊轩的用心和喜爱。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为名山了;水不一定要深,有蛟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使台阶都变绿了;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使室内染上青色。谈笑、来往都是学识渊博的人,没有知识浅薄的人。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云亭。孔子说:“(只要住的人品德高尚)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室内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水也一直往下流;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都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是朝北的,不能被阳光照到,一过了中午(屋内)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向前开了四扇窗子,用矮墙在庭院周围环绕,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家中借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8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粮食是历史深层的决定因素,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各个国家历朝历代的首要之事;粮食也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粮食的影响无处不在。纵观世界,人类主要有两大粮食作物——水稻与小麦。从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来看,水稻比小麦占优势。当前在中国,水稻可从海南岛种到黑龙江,种植区域更广。从食用情况来看,稻米食用比小麦方便,稻谷脱壳成米就可直接煮食,而小麦一般得脱壳后加工成面粉才拿来食用。小麦不大可能做成“米饭”,但大米可磨成粉,制作食物。
    (摘编自岳玉峰《中国水稻史话》)
    【材料二】
    ①中国的饮食当中,最平常也最离不开的食物就是五谷。据记载,古代“五谷”之说始于春秋战国,后来逐渐约定俗成,“五谷”即指稻、黍、稷、麦、菽五种作物,分别对应着今天的水稻、黄米、小米、小麦和大豆。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相沿了两千多年,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常常因时而异。但水稻作为华夏民族主要粮食的地位始终得以维持。
    ②汉朝时期,中原及关中是当时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江南人口稀少。那时各地区人口的多少,与当地的粮食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当时水稻在南方很重要,但其总产量远不及北方主要作物——小米。唐代开始,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才日益提高,并在唐末登上第一粮食作物宝座。宋真宗年间,从越南引进的优质水稻品种——占城稻在江淮引种成功,而后在东南各省普遍栽种,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并得以供养宋朝末年创纪录的1亿人口。水稻作为首要粮食作物的地位终于得到彻底巩固。到明代,人们有“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一说,可见水稻在粮食供给中的重要地位。
    ③水稻不仅是续命养身的第一大主粮,还是孕育中华文化和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物。具有万年稻作史的中国,稻米文化已深入其中,无处不在。稻米文化不仅养成了今天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性,更培养了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摘编自程强《水稻之于中华文明》)
    【材料三】
    2022年中国稻谷、小麦、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
    (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2. 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粮食的影响无处不在,它既是历史深层的决定因素,也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
    B. 小麦一般脱壳加工成面粉食用,稻谷脱壳成米直接煮食或磨粉制作食物。
    C. 汉朝时期江南人口稀少,尽管当时水稻在南方很重要,但总产量远不及小米。
    D. 占城稻引种成功使宋朝末年人口创1亿纪录,占城稻成为首要粮食作物。
    13. 为什么说“食以稻为先”?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原因。
    14. 粮食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世界各地陆续有粮食紧缺问题出现,爱护粮食,节约粮食迫在眉睫。请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你可以从哪些方面爱护或节约粮食。
    【答案】12. D 13. 示例:①水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于小麦;②稻米食用比小麦方便;③水稻是孕有中华文化和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物;④稻米文化培养了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⑤水稻的种植面积及产量要大于小麦和大豆。(答出三方面即可)
    14. 示例:①在家里吃饭时不剩饭菜;②在饭店吃饭没吃完的打包带走;③吃自助餐时,能吃多少拿多少;④在食堂吃饭不喜欢的菜可以让阿姨少盛点。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内容。
    D. “占城稻由此成为首要粮食作物”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结合【材料二】第②段“宋真宗年间,从越南引进的优质水稻品种——占城稻在江淮引种成功,而后在东南各省普遍栽种,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并得以供养宋朝末年创纪录的1亿人口。水稻作为首要粮食作物的地位终于得到彻底巩固”可知,宋真宗年间,占城稻的成果引种,巩固了水稻作为首要粮食作物的地位。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材料内容。
    结合【材料一】“从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来看,水稻比小麦占优势”“从食用情况来看,稻米食用比小麦方便,稻谷脱壳成米就可直接煮食,而小麦一般得脱壳后加工成面粉才拿来食用”可知,水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于小麦;稻米食用比小麦方便;
    结合【材料二】第③段“水稻不仅是续命养身的第一大主粮,还是孕育中华文化和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物。具有万年稻作史的中国,稻米文化已深入其中,无处不在。稻米文化不仅养成了今天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性,更培养了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可知,水稻是孕有中华文化和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物;稻米文化培养了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结合材料三“2022年中国稻谷、小麦、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可知,稻谷、小麦、大豆的种植面积分别为2945、2352、1024万公顷,总产量分别为20849、13772、2028万吨,因此水稻的种植面积及产量要大于小麦和大豆。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运用。爱护粮食,节约粮食要全民行动,从我、你、他做起。可从以下方面做起: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不偏食,不挑食;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尽量带回家;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据此概括作答。
    (二)(11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迎着风,一顶草帽
    ①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爸爸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还带着干燥的草香。
    ②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尤其是在夜晚,露天的打麦场上,一边看守麦子,一边和家人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劝夫,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湿了爸爸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珠。
    ③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
    ④白天,一场活忙下来,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那一顶扣在一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
    ⑤“砰——哐哐”,爸爸黝黑的脸膛上盛放着璀璨的笑容,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在我童年的印象里,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手舞足蹈的样子,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也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得那样夸张,仿佛爸爸一跳起这种舞蹈,就从来没有疲惫过,直到我拿草帽的手酸了,他才停下来擦汗。
    ⑥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兴地让我擦。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
    ⑦爸爸的草帽,不只能在夏天发挥作用。春天时,爸爸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那时候,我总会说,爸爸真是个发明家!
    ⑧光阴荏苒,记不得这样的场景过了多少个年头。现在,我定居城市,父母依然留在乡下。前几天,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说:“你们要一个孩子吧,你爸爸整天念叨着重操旧业呢!”我的眼泪簌簌地流下来,我明白“重操旧业”的意思。
    ⑨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
    15. 选文标题“迎着风,一顶草帽”有哪些妙处?
    16.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
    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
    17. 选文第⑦段画横线句子运用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爸爸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
    18. 父母之恩,如山似海,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请结合学过的对联知识及自身实际,补写下面对联的下联。
    上联:草帽迎风传父爱
    下联:_______________
    【答案】15. 示例:①“草帽”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②回忆了儿时父亲陪伴“我”成长的往事;③暗示了父亲对“我”的爱及父子之间挚爱亲情的主题;④充满画面感和动感,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 示例:比喻,把爸爸脸上笑起来的皱纹比作“麦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爸爸看到麦子丰收和帮“我”配乐时的快乐和喜悦心情,表现了爸爸对“我”的爱。
    17. 示例:动作描写,运用“撑”“系”“绑”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爸爸把一顶草帽做成风筝的过程,表现爸爸的心灵手巧及“我”的敬佩之情。
    18. 示例:牛奶送暖蕴母恩。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有: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②概括小说主要事件;③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④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⑤具有象征意义;⑥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⑦寄托作者情感;⑧展开情节,前后呼应;⑨对比讽刺,强化效果;⑩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可将本文题目与上述内容对照。
    结合第①段“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爸爸刚从集市上买来的”,第②段“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第③段“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第④段“白天,一场活忙下未,那草帽,就属于我了”,第⑦段“爸爸的草帽,不止能在夏天发挥作用。春天时,爸爸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第⑨段“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可知,“草帽”这个意象贯穿全文,文章围绕“草帽”展开叙述,“草帽”是串联全文的线索;
    通过阅读文章题目“迎着风,一顶草帽”可以看出,题目描绘了一个草帽迎着风飞扬舞动的画面,非常具有画面感,能够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合第⑤段“伴随着两顶碰在一起的草帽,爸爸的脸上浪花浮动。在我童年的印象里,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手舞足蹈的样子,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拌跤。也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得那样夸张,仿佛爸爸一跳起这种舞蹈,就从来没有疲惫过,直到我拿草帽的手酸了,他才停下来擦汗”,第⑦段“爸爸的草帽,不止能在夏天发挥作用。春天时,爸爸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可知,文章围绕“草帽”讲述了我和父亲之间快乐温馨的故事,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也寄托了我对父亲的爱,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题目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结合第⑤段画线句子“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分析,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笑起来的皱纹”比作“夏天成熟的麦浪”,结合第⑤段“‘砰——哐哐’,爸爸黝黑的脸膛上盛放着璀璨的笑容,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在我童年的印象里,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手舞足蹈的样子”可知,画线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爸爸忙活完后看到麦子丰收和帮“我”配乐时的快乐与喜悦的心情,表现爸爸对“我”的爱。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题目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结合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爸爸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分析,本句是在描写父亲将草帽改造成风筝的画面,运用了“撑”“系”“绑”三个动词,写出了父亲熟练的改造过程,这是运用了动作描写,体现了父亲的慧心巧思,结合第⑦段“那时候,我总会说,爸爸真是个发明家”可知,本句的描写体现了“我”对父亲的赞美,表达了“我”对父亲的钦佩之情。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对联。对联的基本知识包括: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题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对下联。
    结合上联“草帽迎风传父爱”分析,“草帽”是名词,“迎风”是动宾短语,“传父爱”是动宾短语;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对联的基本知识对下联即可。
    示例:花伞顶雨含母恩。
    (三)(17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顽童变成小书迷
    叶辛
    ①我小时候,是个调皮鬼。别人不敢往楠竹竿的顶上爬,我能爬上去,还往下做鬼脸;别人不敢从丈来高的围墙上往下跳,我敢跳下来,明明脚板心好痛,我还嘻嘻笑。那时,我跟好多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孩子一样,打弹子,飞香烟牌子,打康乐球,抽转轴儿,滚铁环……哪样不玩啊!光是这样玩玩也不够味儿,我经常想新花样,不是到绍兴路上那不花钱的小花园去玩“官兵捉强盗”,就是穿过襄阳南路或岳阳路,到肇嘉浜去摸螃蟹、捉小鱼……贪玩、爱耍、好逞强、好出鬼点子,这么发展下去的话,长大了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儿童时代》,这本有字有画的书,很快吸引了我,里面的小故事、寓言、猜谜语、小游戏,还有念起来朗朗上口的小诗,比我那调皮捣蛋的生活有趣多了。比我们那条长长的弄堂,比弄堂外灰白色的柏油马路,也有趣多了,我读了一本又一本,还津津有味地学着做《儿童时代》上刊登的小游戏,挖空心思猜着那上面的谜语,从这本薄薄的书上,我知道了世界上有高山、大海、冰川。后来,老师每个星期的周会课,给我们讲《我的一家》的故事。每次她讲的时候,都拿着书,我以为她那本书里一定有许多的彩色画和插图,可仰着脸瞅了半天,我发现那书上光是一行行的字。老师每个星期讲一节课的速度,我忍受不了,就省下零用钱,也去买了一本《我的一家》,放学回到家,不管能不能把字认完全,连读带猜,把一本书全翻完了。嗬,原来书里面有这么多吸引人的东西呢!读了这一本书,我又开始寻找另外一本。
    ③就这样,书籍给我打开了通向生活的门户。每读到一本好书,我总是又惊喜、又震动,读完了,还兴致勃勃地给小伙伴讲呢!书本以它壮丽绚烂的境界给我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图画,给我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它逐渐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的空余时间,差不多都扑到书本上去了。爱上了书,弄堂里小伙伴们的喧哗声我听不见了,滚铁环、踢足球的声响也不会惹得我心痒了。
    ④随着日子的过去,书越读越多,差不多已经脱离了顽童行列的我,开始变得好幻想起来了。
    ⑤读了描写天空生活的书,我想着长大了当一个飞行员;读了描写大海生活的书,我立志要当一个体魄强壮的海员;读了描写战争的书,我又想着该当一名司令员……所有的梦都像肥皂泡那样一个一个破灭了,在读过高尔基的小说《童年》之后,我沉浸在他所描绘的生活中,第一次想到写书的人,第一次注意到写书的人是很了不起的。你看这个耸起额头的外国老头儿,他写了书,能感动我这个中国小孩子呢。当我仔细端详书的封面上这个外国老头儿的相貌时,我突然觉得,我在哪儿见过这个人。想了半天,总算给我想起来了,在少年宫的阅览室里,这个人的像画得老大,和鲁迅的像挂在一起。
    ⑥从那以后,我开始想到,我长大了,也要当一个写书的人,也要去感动那些读我的书的小孩子。这个愿望,我没有说出来,把它埋在心底。
    ⑦这又是一个“梦”。可这个梦老在做着,我知道,要叫这个“梦”变成现实,就得用功学习,认真读书,读大量的书。于是,我从感兴趣读书,变为自觉自愿地读书。而且每一本我都读得很细致、很认真,还悄悄记下读书的笔记。书已经成了我儿童时代最好的朋友。这么一来,岂止是我的小伙伴,连我家里的人、我的班主任老师,他们都说:“顽童变成了小书迷、书呆子!”
    ⑧今天,我小时候的“梦”成了现实,我也变成了一个写书的人。这可不是孙悟空眨眨眼那么快就能变个老婆婆出来的。只有我最清楚,小时候读了那么多书,对我的帮助有多大。是书,给了我精神力量,让我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百折不挠地学习着创作,争取做一个写书的人。
    ⑨多读书,读好书,对我们的成长是会有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愿小朋友们学做一个正直诚实的孩子,愿书本开阔你的眼界,陶冶你的精神,长大了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19. 选文开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0. 阅读选文第②—⑦段,概括“我”“变成小书迷”的过程
    A. 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
    21. 选文第⑦段中“每一本我都读得很细致、很认真,还悄悄记下读书的笔记”,请你写出这样读书的好处。
    22. 理解选文中第⑧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这可不是孙悟空眨眨眼那么快就能变个老婆婆出来的。
    23. 我们求学的经历中,或许你也有一本书对你产生深远影响,或许你读本文前对还没有什么兴趣,读完选文,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你与书的经历及感受。
    【答案】19. 示例:记叙了“我”小时候爬上跳下、打弹子、飞香烟牌子、打康乐球、抽转轴儿、滚铁环等事件,表现了“我”贪玩、爱耍、好逞强、好出鬼点子的特点;引出下文《儿童时代》杂志对“我”的深刻影响;与后文“我”迷恋书、变成小书迷形成对比,突出了书籍对“我”影响之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0. ①. 示例:A.《我的一家》激发了“我”读书的兴趣; ②. B.读过高尔基的小说《童年》之后,“我”决心长大后要当一个写书的人; ③. C.“我”从感兴趣读书,变为自觉自愿地读书。
    21. 示例: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方便后续的复习和查找,还可以锻炼书写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品质,提高审美趣味和写作水平等。
    22. 示例:“这”指“我”变成了写书的人,孙悟空变成老婆婆是法术,只需眨眼的时间,轻而易举,而“我”成为写书的人的过程是漫长的,是向着目标经过艰苦努力、长期积累实现的。(意思相近即可)
    23. 示例:我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喜欢自己一个人玩,五六岁时爸爸给我一本小人书,一下子我就迷住了,从此我在书的世界里找到了乐趣。读书越来越多,我快乐的同时,也让我的语文学习得心应手,我的语文成绩在班级总是名列前茅。读完了本文更加坚定了我读书的志向,我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写书的人。(写出读书经历及感悟,语言流畅即可)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
    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作答。内容上,引出叙述内容;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照应标题;为下文做铺垫。如果开头是环境描写,则有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引出下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内容上,选文第①段“我小时候,是个调皮鬼。别人不敢往楠竹竿的顶上爬,我能爬上去,还往下做鬼脸;别人不敢从丈来高的围墙上往下跳,我敢跳下来,明明脚板心好痛,我还嘻嘻笑。那时,我跟好多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孩子一样,打弹子,飞香烟牌子,打康乐球,抽转轴儿,滚铁环……哪样不玩啊”记述了“我”小时候的调皮经历,表现了“我”贪玩、爱耍、好逞强、好出鬼点子的特点;同时开篇点题,指出了“我”小时候是一个“顽童”;
    结构上引出下文,第②段“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儿童时代》,这本有字有画的书,很快吸引了我,里面的小故事、寓言、猜谜语、小游戏,还有念起来朗朗上口的小诗,比我那调皮捣蛋的生活有趣多了”引出第②段《儿童时代》杂志对“我”的深刻影响;
    再根据第③段“我的空余时间,差不多都扑到书本上去了。爱上了书,弄堂里小伙伴们的喧哗声我听不见了,滚铁环、踢足球的声响也不会惹得我心痒了”可知,为下文做下铺垫,与后文“我”迷恋书、变成小书迷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书籍对“我”影响之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第①空:根据第②段“后来,老师每个星期的周会课,给我们讲《我的一家》的故事”“我忍受不了,就省下零用钱,也去买了一本《我的一家》”,第③段“就这样,书籍给我打开了通向生活的门户”可知,书籍给“我”打开了通向生活的门户,“我”慢慢地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逐渐提高了阅读的兴趣,爱上了读书。故可概括为:《我的一家》激发了“我”读书的兴趣;
    第②空:根据第⑤段“在读过高尔基的小说《童年》之后,我沉浸在他所描绘的生活中,第一次想到写书的人,第一次注意到写书的人是很了不起的”,第⑥段“从那以后,我开始想到,我长大了,也要当一个写书的人,也要去感动那些读我的书的小孩子”可知,在读过高尔基的小说《童年》之后,“我”决心长大后要当一个写书的人;
    第③空:根据第⑥段“这个愿望,我没有说出来,把它埋在心底”,第⑦段“这又是一个‘梦’。可这个梦老在做着,我知道,要叫这个‘梦’变成现实,就得用功学习,认真读书,读大量的书。于是,我从感兴趣读书,变为自觉自愿地读书”可知,“我”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从感兴趣读书,变为自觉自愿地读书。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阅读方法的理解。
    从精读和细读的角度来看,读得细致、认真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能够捕捉到细节之处的微妙情感、复杂的逻辑关系以及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信息,从而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精髓。
    认真做读书笔记,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好词好句、精彩段落,丰富自己的语言素材库,提升写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记录自己的思考、感悟和疑问,能够促进思维的深化,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有助于提高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和后续复习查找;
    细致认真的读书和做笔记的习惯还能够培养专注力和耐心,让我们在阅读中静下心来,摒弃浮躁,更好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提高审美能力等。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画线句中“不是孙悟空眨眨眼那么快”说明所需要的时间不是很短暂的,结合前文“今天,我小时候的‘梦’成了现实,我也变成了一个写书的人”可知,“这”指“我”变成了写书的人,作者意在表明要让自己的梦想成为现实,由小时候的梦变成现在的写书人,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再结合后文“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百折不挠地学习着创作”可知,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持续不断的付出努力,百折不挠地读书学习,慢慢地充实自己。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题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说说自己与书的经历及感受。首先,需要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仔细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某一本书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描述这本书的名称、内容以及它吸引自己的地方,也可以阐述这本书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读到的,比如是老师推荐、偶然发现或者同学介绍等;
    接着详细讲述这本书对自己产生的具体影响。可以从知识的获取、思想的启发、情感的触动、行为的改变等方面进行说明。如是否让自己对某个学科产生了兴趣,是否改变了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是否激励自己去追求某种目标等;如果之前对读书没有什么兴趣,那么在读完选文后,可以先表达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比如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益处。
    然后结合自身实际,反思自己之前不喜欢读书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找到感兴趣的书、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等。再讲讲读完选文后自己心态的转变,比如打算尝试去阅读更多的书籍,以及计划如何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等。
    示例:在我的求学经历中,有一本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就是《平凡的世界》。那是在一次假期,我偶然在同学的书架上发现了它。起初,只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但很快就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书中描绘了在艰苦岁月中,普通人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故事。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虽充满了困难与挫折,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希望,勇敢地去面对,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它让我懂得了坚韧和奋斗的意义。以前,我在面对学习上的难题时,常常会选择逃避。但读完这本书后,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就会想起孙少平和孙少安兄弟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的场景,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克服困难。它不仅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还让我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定。
    四、写作(50分)
    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24. 作文
    入学时,老师一声“同学,你好!”的问候;百米冲刺时,同学们“加油!加油!”的呐喊;餐桌上,饭菜喷香可口;台灯下,纸笔沙沙作声;枝头上,嫩绿的新芽……这些平常真实的点点滴滴,也许我们不曾深思,其实往往蕴藏着生活的美好。
    请你以“平常也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平常也美好
    人生之路,犹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我们在这条路上行走,或快或慢,或轻或重,但每一步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而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看似平常的日子,其实都蕴藏着生活的美好,如同遍地生花,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入学时,老师的一声“同学,你好!”是我们人生旅程中的第一声问候。它如春风拂面,温暖而亲切,让我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了归属感。这声问候,不仅是对我们身份的认同,更是对我们未来的期许与鼓励。它让我们明白,我们并不孤单,因为在这条路上,有人与我们同行。
    百米冲刺时,同学们的“加油!加油!”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它们如同夏日的暴雨,猛烈而激昂,让我们在疲惫中找到了动力。这些呐喊声,不仅仅是对我们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潜力的挖掘与激发。它们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能够超越自我,创造奇迹。
    餐桌上,饭菜喷香可口,是我们生活中的小确幸。它们如同秋日的硕果,丰盈而满足,让我们在忙碌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这些美味佳肴,不仅仅是对我们味蕾的犒赏,更是对我们心灵的慰藉。它们让我们明白,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能够发现它们的存在。
    台灯下,纸笔沙沙作声,是我们追求梦想的见证。它们如同冬日的暖阳,温暖而明亮,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这些文字与数字,不仅仅是我们学习的成果,更是我们成长的印记。它们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肯付出,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其他的风景。枝头上嫩绿的新芽,田野间金黄的麦浪,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馈赠。它们让我们明白,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值得我们去珍惜与呵护。
    一路行来,遍地生花。这些看似平常的日子,其实都蕴藏着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这些美好,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继续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1.审题与立意。作文材料给了一些生活中的细节:老师的问候,同学的助威,饭菜的香甜可口,枝头的新绿……这些平常真实的点点滴滴,往往蕴藏着生活的美好。在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提到的“平常真实的点点滴滴”和“生活的美好”,这提示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挖掘那些看似普通但实际上富有意义和价值的瞬间。“美好”是这篇文章的写作重点。凡是那些让自己心灵得到触动的,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小事都可成为文章的写作素材。
    2.选材与构思。根据对题意的理解,确定文章要通过什么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好“美好”,如:妈妈的一碗阳春面;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同学及时递来的橡皮,甚至陌生人一个小小的搀扶……可从家庭生活、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素材,展现“美好”,抒写对自己产生的积极影响,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作文。文章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作文时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做到详略得当,通过人物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来表现生活中“细碎的美好”,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来揭示“美好”的意义或作用。
    25. 作文
    对鲁迅来说,有保姆阿长陪伴的童年是一段幸福的时光;对彭荆风来说,遇见“梨花”是一件幸运的事;对宗璞来说,和那片紫藤萝的相遇是一次美丽的邂逅……你的成长之路上,或许也有那样一个人、一件物、一场景,为你带来温暖,指明方向,慰藉心灵,从而让你幸运,使你幸福!
    请将“有幸遇见________”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有幸遇见你
    有幸有你,让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是你,带我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让我飞翔;是你,让我明白我并不是孤身一人;是你,让我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希望。
    幸亏有你,我不再是丑小鸭了。我还记得,在小学的时候,因为我胆小,老师提问时,总是害怕得不敢说话,缩在自己的位置上。我开始慢慢远离同学了,同学也开始疏远我,而且我的成绩一般,在同学的嘲笑下,越来越自卑了甚至讨厌同学。但是,你没有嘲笑我,鼓励我,给我讲《丑小鸭》的故事,让我重新振作,是你,让我生活中的灰色变成了蓝色。
    是你的鼓励与支持,让我感到我并不是孤身一人。你鼓励我,让我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在我伤心、失落时,是你让我懂得没有什么事不行的,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是你,让我懂得了友谊的力量,给予了我力量,渐渐地,我由自卑走向了自信。虽然成绩一般,但不放弃,相信我能行,我不再自卑了。是你让我懂得了“背向大海,满眼泥沙;面向大海,春气盎然。”
    慢慢地,我从自卑的世界走向了朝气蓬勃的世界,我的生活填色板上不禁多了很多色彩。是你,让我懂得互相关爱,相互帮助,我的生活添上了红色;是你,让我明白了自己的梦想,尽情放飞梦想,让别人说吧,走自己的路,我的生活添上了蓝色;是你,让我从挫折中站起,让我的生活又添上了橙色。虽然,我现在还没成为像天鹅那样,但是,幸亏有你,我的生活像天鹅那么美丽,充满希望。
    幸亏有你,我才知道这份友谊的珍贵,我会珍藏到永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首先明确你要写的是“有幸遇见”的谁或什么。‌这个对象可以是亲人、‌朋友、‌老师、‌同学,‌也可以是书籍、‌音乐、‌自然风景,‌甚至是某个特殊的时刻或经历。‌选择一个对你影响深远、‌让你心怀感激的对象,填入空格处。“遇见”不是普通的相遇,是有一定意义的相遇,而是指令“我”心灵受到感染、震动的接触。也就是说,“相遇”给我带来的影响巨大。最关键的就是突出“幸运”,紧扣“幸运”二字来抒发情感或者感悟。“幸运”不仅仅可以是浅层次的好运,也可以是在关键时刻,遇见引领、提醒,鼓励自己的人或物。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
    第二,选材构思:写作时,应集中笔墨突了“你”我”间发生了什么让我感到幸运的事,有何收获和感悟。可以是具体的人是我的幸运:迷失自我时,老师为“我”指点迷津;得意忘形时,朋友的提醒让“我”警醒; 痛苦时,父母的安慰让“我”释然;当然也可以是书籍让“我”感到幸运,在与书籍交往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可以采用拟人和想象的手法,写与动物和植物一起见证过的一段坎坷成长的日子,它们就是“我”的幸运。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 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在写法上,学会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会突出文章的主旨,给读者带来亲切的感受。
    种类
    种植面积(万公顷)
    总产量(万吨)
    单位面积产量(万吨)
    稻谷
    2945
    20849
    7.08
    小麦
    2352
    13772
    5.86
    大豆
    1024
    2028
    1.98

    相关试卷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