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23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本部分共17分)
1.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欺侮(wú) 严峻(jùn) 枯躁(zà) 销声匿迹(xiā)
B. 骨骼(gé) 腐蚀(shi) 家眷(jùn) 大撤大悟(chè)
C. 悬殊(shū) 怠慢(dài) 踪迹(zōng) 人情世故(shì)
D. 帷幕(wéi) 眼框(kuàng) 龟裂(guī) 风雪载途(zài)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我们真正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______说每个人都拥有一座名为“潜能”的金矿,那么“热爱”便是打开金矿的那把钥匙。热爱给你动力,为你赋能,吸引着你不断去探寻、______生命的种种可能性。同样,它也会给你勇气,使你坚定,让你对所有的困难都能无畏无惧,______。找到你所热爱的事,______时间里的每一刻,未来才会可期。
A 如果 开掘 甘之如饴 享受
B. 如果 探究 视死如归 享用
C. 因为 探究 甘之如饴 享用
D. 因为 开掘 视死如归 享受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青少年在博览群书、躬身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质。③在读的广度上,不但要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还要向他人。向社会、向实践学习,要注重读、思、行结合,在实践中经受磨炼,得到提升。④在读的深度上,不能把读书学习狭义理解为学习知识,应该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担当能力。⑤要激发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避免不要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A. 选段中加点词语“向”是动词,“汲取知识”和“创新精神”都是动宾短语。
B. 选段中第②句的主干是“青少年提升素质”。
C. 选段第④句方框中的标点符号应填逗号。
D. 选段第⑤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删掉“不要”。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著名诗人。
B. 古代的年龄称谓有很多,如“黄发垂髫”指小孩,“及笄”指女子15岁,“弱冠”指男子20岁,“耳顺”指60岁。
C. 《艾青诗选》中的诗歌意象有“太阳”“黎明”“土地”等,如《向太阳》《黎明》《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望和对祖国的热爱。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生活教科书”,书中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名著阅读(3分)
5.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阅读经典原著,学校开展“读名著,荐经典”活动。你正在为经典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制作读书卡,请完善你的卡片。
6. 古诗文填空。
(1)土地平旷,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
(2)______,寤寐求之。(《关雎》)
(3)蒹葭采采,______。(《蒹葭》)
(4)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在诗人眼中,春夏秋冬皆是景,风霜雨雪都是情,请写出含有“风”字的连续两句诗: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3分)
7.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①。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①谪(zhé)居:贬官的地方。
A.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甲】诗题目直接交代送别的友人及其被贬的地方,【乙】诗一诗同赠两人,首尾总写,中间分写。
B. 【甲】诗开篇意境开阔,一“望”字,将相隔千里京城与蜀州联系起来,充满深情厚意,颈联更是历代传唱的名句。
C. 【乙】诗的颔联和颈联,情景交融,既写李少府,也写王少府,交错进行,结构严密。
D. 两诗尾联都含劝慰之意,【甲】诗劝慰友人不要泪湿衣襟,有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乙】诗劝慰友人分别时不要踌躇。
(二)(14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①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②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③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④熙熙然⑤回巧⑥献技,以效茲⑦丘之下。
(柳宗元《钻髀潭西小丘记》)
【注释】①笼:包笼,包罗。②货:卖,出售。③李深源、元克己:作者朋友。④举:全,都。⑤熙熙然:和悦的样子。⑥回巧:呈现巧妙的姿态。⑦兹:这。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B. 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C. 唐氏之弃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 止四百 一狼得骨止(《狼》)
9.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10.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11. 【甲】【乙】两文均为“永州八记”中的篇章,请谈谈两篇选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有何异同。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8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启航中学八年一班结合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的内容,开展“低碳行动”主题学习活动,小文收集了一些材料。
【材料一】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适度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生存环境的必要保证。然而现代工业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另外,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削弱了植物因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消耗,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人类生存环境遭受严重威胁,例如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隐患,例如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将会增多,研究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
(整理自《光明日报》等报刊)
【材料二】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其他碳排放源中捕集,运到特定地点加以利用或封存的技术,被形象地称为“碳捕手”。2022年8月,我国最大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该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约900万棵。
森林碳汇,主要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实现固碳、降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2020年底,全国森林面积2.2亿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23.04%。2022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4.02%,林木植被碳储量107.23亿吨,固碳、降碳作用明显。
(整理自《人民日报》等报刊)
【材料三】
我国能源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的能源)生产较快增长,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我国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努力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121万亿元,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上年下降0.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排放二氧化碳约1吨,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排放二氧化碳约12吨。2022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5.9%;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17.5%。与2021年相比,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增长情况如下:
(整理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低碳生活方式是个体在环境责任意识下的生活方式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中国。低碳生活方式意味着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大大减少,这有利于化解温室效应造成的生态危机,有利于消除全球变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隐患,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和谐共存。低碳生活方式还有利于人们走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迷途,把更多生命能量用于道德、情感、审美、求知等精神层面的体验和探索,为心灵寻找真正的幸福归宿。
(整理自孟禹言《低碳生活方式的本质意义与影响因素》)
12. 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室效应可以维持地球上生命生存环境,没有温室效应,就会使人类生存环境遭受严重威胁。
B.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森林碳汇都是减排、降碳的有效方法。
C. 我国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实现碳中和。
D. 低碳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个体没有责任。
13. 结合材料四,概括低碳生活有哪些意义。
14. 为了更好地倡导同学们践行低碳生活,小文代表班级写了一篇倡议书,请将其补充完整。
(二)(17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梨花开了
①离上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学费还差一大截,母亲催促父亲想办法,父亲低头沉默着,光秃秃的屋子里,有种被生活压迫的窒息感。我怏怏地问母亲,为什么不向邻居借点钱。母亲无奈地说:“借了之后拿什么还,而且邻居比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②最后,父亲红着眼眶问我:“还想去上学吗?”我拼命点头。父亲朝我一挥手,我乖乖跟在他身后朝后山走去。
③到后山要经过一片竹林,竹林里落了一层厚厚的竹叶和笋壳,踩上去嘎吱作响。我满腹疑惑,猜不出父亲究竟要干什么。直到进入山中,父亲站在一棵腰身粗的大树前,压低嗓而对我说,只要咱们把这棵树砍了,拖到集市上卖了,你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④我大吃一惊。原来,父亲是要“偷”树。在那个年代,没有审批手续,即使自家的树也不可以砍,情节严重的还会被抓起来坐牢。我知道,父亲也是万般无奈。可我绝不接受父亲为了我读书冒这样的险。当时我就哭了,打定主意退学,不再让父母为难。
⑤开学前两天,父亲一进门就喜滋滋地冲我喊:“丫头,你可以上学了。村里出面联系学校,把你的学费全免了……”躺在床上,多日魂不守舍的我听完前半部分,瞬间回神,高兴地跳了起来。
⑥多年后,我读完大学回老家镇中学教书,假期就和父亲一起打理梨园。当年准备砍树的那片后山,早就被父亲承包,种上了许多梨树。灿烂春阳下,梨花重重叠叠争相盛放,赶着来赴这场久违的邀约。在星光、月光的映衬下,梨花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把整个乡村的夜晚渲染得明媚动人。
⑦梨花芳菲,白墙红瓦、翠竹掩映,仿佛一幅清新古典的田园画。途经的路人忍不住驻足观看,连声夸赞:“美,太美了!”婚纱摄影馆的老板发现了这处美景胜地,特意推出父亲的梨园作为摄影景点,大受欢迎。渐渐地,父亲的梨园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一到周末,三三两两周边城镇的居民就来此赏花游玩。
⑧村里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号召其他人将闲置土地都种上,梨树,并请技术员到村里示范教授科学栽培梨树。在村里的动员下,母亲率先开办起家庭食堂,供游客吃饭,其他有条件的人家也纷纷开起农家乐。七八年的时间,村子被打造成生态旅游村。春天,络绎不绝的游客来村里休闲观光;初秋时,村里邀请外地客商前来参加品果订货会,分外热闹。
⑨记得第一年砂梨成熟时,父亲特意开车给我送来一箱梨。当时,我已调到县城工作并安家。我一口咬下去,汁水流溢,甘甜润喉,眯着眼睛回味了好久。
⑩每到收获季节,父母总要留一小枝梨子在枝头,我不解其意,母亲说是要报恩。我问报谁的恩呢?母亲说:“地啊,树啊,每个帮助过我们的人啊。”我笑了,我知道母亲除了想给游客们制造一点惊喜,更多的是想给越来越多的鸟儿留下些许粮食。从母亲的言语间,我感受到了她的感激和谢意。过去的苦难早已被岁月磨砺成闪亮的珍珠,在我们心里发出温润的光。
15. 根据选文①——⑤段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16.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子。
灿烂春阳下,梨花重重叠叠争相盛放,赶着来赴这场久违的邀约。
17. 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
18. 选文题目“梨花开了”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回答。
19. 选文第⑩段写“每到收获季节,父母总要留一小枝梨子在枝头”,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父母这样做的理由。这种做法给你怎样的启示?
(三)(1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把二氧化碳“捕回”海底
①地下岩层深处,不但有珍贵的油气资源,也有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海洋油气钻探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捕获伴生的二氧化碳,将其封存在海底?
②6月1日,距离广东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等设备依次启动,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后,通过二氧化碳回注井,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海床之下800多米的咸水层中,实现长期稳定封存。
③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也意味着我国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空白。项目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将超过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
④二氧化碳顺利回注到海底地层,要突破哪些“关卡”?
⑤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存储位置。中国海油的专家们找到了一个状似倒扣“巨碗”的地质构造,具有自然封闭性,能实现二氧化碳长期稳定封存。
⑥位置选好后,就要钻一口垂直深度近900米、水平位移超3000米的大位移井,建立一条向“巨碗”输送二氧化碳的通道。如此大的水平位移,井壁摩擦力成倍提高,钻井时很容易被卡住,加上海底浅层土质松软,钻井时井眼容易垮塌和漏失钻井液。
⑦针对这些挑战,钻井专家定制了特制钻井液,既能抵抗酸性二氧化碳腐蚀,也能支撑井壁、润滑井眼,让二氧化碳回注之路通畅无阻。不仅如此,注气管柱还加装了光纤监测装置,每隔1米就有1个监测点,数千只敏锐的“眼睛”全方位观察管柱是否存在泄漏。
⑧我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广、地层厚度大、构造底层圈闭多,具备二氧化碳封存的良好地质条件,封存潜力预测达2.58万亿吨,能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20. 选文题目“把二氧化碳‘捕回’海底”有何妙处?
21. 选文第③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项目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将超过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
22. 结合选文内容,概括二氧化碳顺利回注到海底地层,要突破哪些“关卡”。
23. 结合语境,请分析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每隔1米就有1个监测点,数千只敏锐的“眼睛”全方位观察管柱是否存在泄漏。
四、写作(50分)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24 有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离得很近的两个音叉,如果频率不相同,即使用力敲响其中一个,另一个也几乎不发出声音;如果频率相同,只要敲响其中任意一个,另一个就会发出较大的声音。后者在物理学上称为“共鸣”。
其实共鸣也存在于自然、读书、交往、艺术欣赏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请你以《那一次,我与_________深深共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5. 题目二:
静观云卷云舒,遐想辽远天空;静听溪水潺潺,向往静谧自然;静待花开花放,期许生命绽放;静享日升日落,眷念过往时光……唯有静,方能品出世间的美好。
此刻,静静坐在考场的你,一定思如泉涌,情如潮起。去书写吧!让你的万千思绪定格,成为你生命中的永恒。
请以“静”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按要求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①___
读书卡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关键情节
人物性格
饭店工作
吃苦耐劳
救朱赫来
勇敢机智
奋勇杀敌
②___
工地铲雪
热情坚韧
③___
身残志坚
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能源消费总量
清洁能源消费量
非化石能源消费量
增速
3%
2.9%
0.4%
0.8%
“低碳生活”倡议书
各位同学:
近年,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极端天气屡屡出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已经是大势所趋。
为此,我班向我校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2、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方式。
3、少用一次性制品,如木筷,纸杯、纸巾等。
4、_______
5、_______
……
_______
2024年5月14日
内容概括
父母愁我的学费
B______
C______
“我”的心理活动
A______
大吃一惊
高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