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1~4题 16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miǎn huái)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 (zhì zhī) ”。就是说,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miǎn huái)_____ ②(zhì zhī)__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①瞭_________望 ②授予________
(3)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 (第7版)中“探”的7个义项。文段中“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中的“探”意思是什么?
【答案】(1) ①. 缅怀 ②. 致知
(2) ①. lià ②. yǔ
(3)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缅怀,miǎn huái,追念、追想。
致知,zhì zhī,研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和智慧。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瞭望,lià wàng,意思指登高远望,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授予,shòu yǔ,郑重地给予。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
“探察”的意思是探询并察看,试图有所收获。故“探”的意思是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
2.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延安》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D. 《社戏》中“小旦” “小生” “小丑” “老生”,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老年女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积累。
D.戏剧中,“老生”指的是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而不是指老年女子。
故选D。
3. 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发扬的。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③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④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A. ①句中“发扬”改为“保存”。
B. ②句删去“的过程”。
C. ③句在“养成”前添加“能否”; 或将“能否”删去。
D. ④句把“体会”改为“品尝”。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D.④句修改不正确,结合④句“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分析,句子语序不当,可将“从小”调至“培养起”的前面。
故选D。
综合性学习。(6分)
4. 八年级1班将举办“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知“和”】
①写出两个含“和”字的成语。 (不得使用本题涉及的成语)
②用与“和”相关的历史故事,补写对联。
上联:将相和有容乃大成经典
下联:_____邻里相让传佳话
(2)【用“和”】
在活动中,有些问题需要全班讨论。为避免出现消极应对、恶语伤人等情况,特拟定几条“班级议事规则”,请你给下面的规则补写一条。要求语言简明。
【答案】(1)①示例:和颜悦色,和衷共济、琴瑟和鸣、政通人和,惠风和畅②六尺巷
(2)围绕“班级议事规则”来谈,语言简明。示例:①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理解其意图。②互相尊重,就事论事,不使用侮辱性字眼。③能包容不同观点,择善而从。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本题考查词语积累。含“和”字的常见成语有:和睦共处、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衷共济、琴瑟和鸣、政通人和,惠风和畅、和盘托出等,注意别写错字。
②本题考查拟写对联。要求用与“和”相关的历史故事补写下联,首先找出与“和”相关的历史故事,有“罗威饲犊”“‘六尺巷’的故事”“司马徽让猪 ”等;其次考虑能体现“邻里相让”这一主题的故事,“六尺巷”可与上联内容相对。“六尺巷”的故事是: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班级议事规则具有规范、约束和指导班级成员行为的效力,是为避免出现消极应对、恶语伤人等情况而拟定的,所以在补写规则时应该注意对“消极应对”“恶语伤人”等情况的约束。如:要遵守沟通、信任、包容的处事原则;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同时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意见不合要礼貌对待,不能一味否决粗鲁驳斥;互相尊重,就事论事,不使用侮辱性字眼等。
第二部分 (5~18题 44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6分)
5.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积累古代诗文名篇,感受志士仁人风范。“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是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是对更高理想境界的奋力追求;“知不足,__________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是对高洁志趣的坚守; “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____________”,是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答案】 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③. 然后能自反也 ④. 拣尽寒枝不肯栖 ⑤. 阡陌交通 ⑥. 并怡然自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庇、士、俱、抟、扶、摇、反、拣、栖、阡陌、怡”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6.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乙】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解释【甲】诗中“走”的意思。
(2)“妇啼一何苦!”和“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别表现了“老妇”、“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3)【甲】和【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逃走,逃跑
(2)“妇啼一何苦!”表现了老妇悲苦无助的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了卖炭翁自相矛盾的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艰难处境。
(3)都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苛政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老翁逾墙走”句意:老翁越墙逃走。走:逃走,逃跑。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人物心理。
“妇啼一何苦!”的意思是: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面对凶蛮残暴的县吏,老妇人上前哭诉,表现了老妇的悲苦无助的心理;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的意思是: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这样炭就会卖个好价钱。诗人用“不合常理”之举,深刻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
【甲】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乙】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故【甲】和【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苛政,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1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乙】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丙】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罔不因势象形:
(2)怒而飞: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贻余核舟一。
(2)其翼若垂天之云。
(3)安求其能千里也?
9. 【甲】文中王叔远的高超技艺具体表现在哪里?
【答案】7. (1)顺着,就着。
(2)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同“饲”,喂。 8. (1)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的小船。
(2)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3)怎们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9. 用料体积小; 所刻的东西多;能够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情态各异。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实词。
(1)句意: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因:顺着,就着。
(2)句意:当鹏奋力飞起的时候。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句意:喂马的人不知道千里马的食量来喂养它。食:同“饲”,喂。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重点词,尝:曾经;贻:赠;余,我;核舟一:一个核舟。
(2)重点词,其:它的,代指鹏鸟;若:像;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3)重点词,安:怎么,表示反问的疑问词;其:它,代指千里马;本句为反问句式。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能以径寸之木”可知,雕刻的用料体积小,,仅有一寸而已的木头;
根据“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可知,能够用很小的东西刻很多的东西,如: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这些东西;
根据“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可知,王叔远能够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情态各异。
【点睛】参考译文:
【甲】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乙】北方的大海之中有一种鱼,名字叫鲲。鲲很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之大。鲲变化为鸟的时候,名字叫鹏。鹏的背脊不知道有几千里之大。当鹏奋力飞起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罩天边的云彩一样。鹏这种鸟,每当大海异常变化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边的大海中。南边的大海,又叫作天池。
【丙】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够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千里马的食量而喂养它。这匹千里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美好的才能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二、现代文阅读
(一)(6分)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巧用微生物,改善水环境
张文豪
①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有的对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堪称分布最为广泛、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命形式。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超乎想象,有微生物学家形容微生物是“最小的生命,有最大的作用”。人们常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之所以不腐,就与微生物净化水体的作用有关。更好认识微生物的特性和功能,善加利用,可以在处理污水、改善水质上实现更好的效果。
②传统的污水处理主要有重力沉降、混凝澄清等物理方法,以及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等化学方法。利用微生物来吸附、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把不稳定的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同样可以使污水得到净化。这意味着人为创造了一个适合微生物菌群生长的生态系统,继而通过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与占地多、费用高、能耗大、管理复杂的物理治污相比,以及与化学试剂消耗量大、易产生二次污染的化学治污相比,微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治理效果好、优势菌种富集率高、微生物活性高、抗环境干扰能力强、经济成本低并且可重复利用等多种优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③近年来,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巧用微生物技术,可以改善水质,推进资源化利用。同时,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构建良性生态系统。比如,四川成都最大的人工湖泊兴隆湖水质一度达劣Ⅴ类,当地在采用控流截污等常规手段外,还投入复合菌等微生物、种植狐尾藻等沉水植物、投放鱼虾等动物,形成以微生物消解藻类、沉水植物吸附氮磷、底栖螺类生物以及鱼虾消化微生物的完整闭合生态链。这一天然“净水器”,使兴隆湖具备了强大的自净能力,水质逐渐稳定转好。从巧用微生物去除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到人工合成微生物传感器对水环境进行监测,再到微生物助力构建清水型生态系统,微生物技术在城乡污水处理、水环境修复等方面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④当前,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正从“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要求以更高标准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对包含微生物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就一定能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在更多地方重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 22 日)
10.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流水之所以不腐,就与微生物净化水体的作用有关。
B. 传统的污水处理主要有重力沉降、混凝澄清等物理方法。
C. 微生物技术在处理污水、修复水环境等方面,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D. 当前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从“坚决打好” 向“深入打好”转变
11. 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2. 第④段中“先进适用”四个字可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10. D 11. 作比较。将微生物处理技术与传统的物理治污、化学治污进行比较,突出了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上的优势。
12. 不能。“先进适用”说明了加强推广应用的是先进而且适用的技术,而不是一般的技术。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先进适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和严密的特点。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信息。
D.根据末段中的“当前,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正从‘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可知,本项“已经从”有误。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根据句中的“与占地多、费用高、能耗大、管理复杂的物理治污相比,以及与化学试剂消耗量大、易产生二次污染的化学治污相比”可知,作者把微生物处理技术与传统的物理治污、化学治污进行比较,这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根据句中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治理效果好、优势菌种富集率高、微生物活性高、抗环境干扰能力强、经济成本低并且可重复利用等多种优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可知,突出说明了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上的优势。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先进适用”的意思是先进且适合使用。在句中的表示的是加强推广应用的是先进且适合使用的技术,而不是一般的技术。如果去掉,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技术都可以推广应用。与事实不符。“先进适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所以不能去掉。
(二)(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燕子来时
王琪
①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起来。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
②我从小对燕子情有独钟。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看到燕子,就看到了春天和希望。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暗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
③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的周身,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路边无数的绿叶,像顽皮的孩童,争先恐后地攀上枝头,着意卖萌;无数的花朵,如初恋的少女,在风中禁不住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也驻足观望。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片啁啾①的燕语吸引住了。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翅膀和尾羽。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④当我抬眼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若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十分壮观,异常美丽。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燕子们争先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
⑤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⑥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年春天,它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小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我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古典而唯美。
⑦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我从它们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
⑧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
(选自《天津日报》,原文有改动)
【注释】①嗎啾:(zhōu jiū) 拟声词。形容鸟的叫声。
13. 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14. 第②段中,写“我从小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5. 第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6. “眼前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请简明概括作者都“沉思”到了与“燕子”有关的哪些内容?
【答案】13. 运用拟人的修辞,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各种各样的草木萌芽生长的景象,突出了春天到来时的盎然生机,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
14. 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暗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
15. 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对燕子来时美景的描写,引起下文对燕子越来越少的惋惜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的忧虑之情。
16. 燕子与人类的亲密关系,燕子身上无穷的力量及燕子给人类带来的希望与力量,燕子的生存现状和对燕子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图景逐渐消亡的忧虑。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争”是争着,争先的意思。“万木争荣”的意思是各种树木争先恐后繁茂起来。“争”把树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联系句中的“万木争荣”可知,“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到来,各种草木重新焕发了生机,争相萌芽生长的画面,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本段中的“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暗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提炼可得。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本段中的“眼前的景象”紧承前段中自己抬眼向天空望去时看到的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起到了承接上文的作用。“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引出了后文对于燕子柔弱的身体蕴含了无穷的向上的力量和因为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导致燕子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的反思。故本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第⑥段中的“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可知,作者沉思到了燕子与人类的亲密关系。
根据第⑦段中的“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我从它们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可知,作者沉思到了燕子身上无穷的力量和燕子给人的希望与力量。
根据末段中的“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可知,作者沉思到了燕子越来越少的原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人与燕子和谐相处的图景只能存在于记忆之中。
三、整本书阅读(共4分)
17. 名著
有一天,在发电厂那堆满木料的院子里,朱赫来拦住保尔,微笑着说:“你母亲说你爱打架。她说:‘我那孩子就像小公鸡一样好斗。’”朱赫来纵声大笑,似乎挺赞赏,“打架根本不是坏事,只是要弄清楚该打谁和为什么打。”
保尔不知道朱赫来是在嘲笑他还是跟他说正经的,便回答说:“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
朱赫来出其不意地提议道:“想要我教你打架的真功夫吗?”
保尔惊诧地望着他:“什么是真功夫?”
“好,你就瞧着吧。”
保尔第一次见识了英国拳击,朱赫来简明扼要地给他讲解了一番。
这门本领学起来并不轻松,但保尔掌握得还不错。朱赫来的拳一次又一次把他打飞,让他摔了一个又一个倒栽葱,但是他依旧勤奋耐心地学下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仔细描摩文段关键语句,简单概括保尔有哪些优良品质。
(2)保尔说:“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请概括整本书中的一个情节佐证这句话。
【答案】(1)①有正义感,讲原则(勇敢) ②勤奋耐心(好学,坚持不懈)。
(2)示例1:革命者朱赫来被捕后,保尔痛打押送朱赫来的彼得留拉押送兵,救出朱赫来。示例2:在火车上,几个投机商人欺负保尔和丽达,保尔将他们痛打一顿,并协助铁路肃反委员会检查车厢。示例3:在党委宣传鼓动部办公室,保尔痛打下流无耻的法伊洛。示例4:保尔在车站食堂工作时,一个男孩要他六点换班,他拒绝了男孩的尤理要求,并回应如若打架,他会奉陪。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语段中的语句“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可以看出保尔的有正义感,讲原则。根据“朱赫来的拳一次又一次把他打飞,让他摔了一个又一个倒栽葱,但是他依旧勤奋耐心地学下去”可以看出保尔的勤奋耐心,坚持不懈。
(2)本题考查名理解分析名著情节的能力。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是一个有正义感,讲原则的人,小说中有许多情节印证了这一点。保尔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起逃走了。
第三部分 (19题 40分)
18. 按要求作文。
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帮助他克服困难和挫折,指明前进的方向;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和科学文化知识,帮助我们进步成长;父母是我们生活中的引路人……
围绕“引路人”这一话题,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发表看法,还可以说明某一现象或事理。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健康积极,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少于500字;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例文:
我的引路人
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那么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海上的一盏明灯。被人关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爱别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在我家的斜对面的房子里,住着一位盲人叔叔。记得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我正在离我家不远的树荫下玩耍。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哗哗哗……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奔跑着往回赶,迷迷茫茫的雨中发现那位盲人叔叔也在雨中跌跌撞撞地向前走。我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去,大声说:“叔叔,我送你回家吧!”说着,便扶他向前走。雨真大啊!路仿佛变成了一条小河。我搀扶着盲人叔叔,尽量找水浅的地方走。
走着走着,我突然发现前面商场门口的阴井盖被打开了,而且边上没有任何警示标志,雨水哗哗地流入洞内。我小心翼翼地搀着盲人叔叔从旁边绕过去,盲人叔叔似乎有所察觉,他问我:“为什么这儿雨水流得这么响?”我把情况告诉了盲人叔叔,盲人叔叔突然对我说:“把我带到阴井盖那儿去,快点!”“雨这么大,我们又不往那走,别去多管闲事了。”我迟疑着说。盲人叔叔却坚定地说:“虽然我们不从那里走了,但还有很多人要从那里走,如果一不小心掉下去了,那该有多危险啊!”
盲人叔叔的语气不容置疑,我默默地把他带到阴井盖那里去,叔叔轻轻地松开我的手,把手中的拐杖递给了我,摸索着抓住阴井盖的一角,用力将阴井盖抬起来,吃力地向前挪动着脚步,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盲人叔叔干了起来。我俩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阴井盖盖好了。我想:这些盲人叔叔可以安心的走了吧,没想到他又在阴井盖上用力地跺了几脚,说:“这下我就放心了。”
我和盲人叔叔继续向前走,我感动了,一个双目失明的人,自己行走都有困难,却时刻想着别人的安危。雨还在哗哗地下着,我搀扶着盲人叔叔继续向前走。在雨中,我是盲人叔叔的引路人,而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盲人叔叔却是我的引路人啊!他是在用行动告诉我:要学会关爱他人。
关爱如此美好,我们为何不去关爱他人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文写作要求以“引路人”为话题的主题进行写作。“引路人”是指在生活、学习中曾经帮助我,又能在为人处事上启发我,促使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道德品质的人。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更可以是陌生人。他(她)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对我的成长、为人、处事带来了积极影响。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论述“引路人”的重要性。所以,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或议论文。
第二,选材构思:如果写作记叙文,可以写妈妈是我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她交给我诚信做人的道理,教育我孝敬长辈……;可以写一位素不相识的情清洁工是我的引路人。她每天准时出现在我家楼下的街道上,认真清理街道上的卫生,让我懂得了爱岗敬业的担当和责任。使我想到,努力学习就应是我的责任。如果写作议论文,可以先确立本文的中心论点“引路人对一个人的成长及其重要”,然后从“引路人”能使我懂得立志报国的道理;“引路人”能让我学会在奉献中成长;“引路人”能让我懂得为国献青春的道理……。在议论过程中,可以使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常见论证方法,充分论证中心论点即可。
班级议事规则
1.要积极为班集体建言献策,发表自己的看法。。
2.
3.议事结果民主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问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