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
第 一 部 分(1—2题 14分)
1. 下面是文文撰写的活动开场白初稿,阅读后,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多彩四季,xuàn( )丽青春。青春如火,沸腾着我们每一滴血液;青春如水,弥( )漫着我们每一个细胞;A__________;青春如雨,滋润了我们每一次快乐!站在青春的路口,请不要彷huáng( )迷茫,是雄鹰,就要展翅翱翔蓝天;是骏马,就要奋蹄驰骋( )沙场:是火焰,就要尽情演绎辉煌。“一路风雨前程打磨意志,半载苦乐同行B__________。”无奋斗,不青春。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博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青春吧!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xuàn( )丽 弥( )漫 彷huáng( ) 驰骋( )
(2)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将文段B处的对联补充完整( )
A. 挥洒汗水B. 拼搏进取C. 勤奋刻苦D. 描绘蓝图
(3)仿照画浪线的句子,将A处的句子补充完整。
【答案】(1) ①. 绚 ②. mí ③. 徨 ④. chěng (2)D
(3)示例:青春如风,抚平了我们每一份忧伤;(句式,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绚丽:xuàn lì,(形)灿烂美丽。
弥漫:mí màn,意思是充盈,鼓荡; 密布,扬洒; 连绵不断;辽远或漫远;枝蔓多而冗长; 蔓延;烟尘或水雾布满,到处都是。
彷徨:páng huáng,表示徘徊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也表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驰骋:chí chěng,一指骑马奔跑,二指驰射、田猎,三指奔竞、追逐,四指在某个领域纵横自如,能充分发挥才能,五指役使,六指奔放,七指历观;放视,八指显扬、显示,九是形容得意。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一致、平仄相合。
上联的“打磨意志”是动宾短语。“挥洒汗水”和“描绘蓝图”都是动宾短语,而“拼搏进取”和“勤奋刻苦”都是并列短语,故排除 BC。A项中的“水”读三声,是仄声,不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而D项中的“图”读二声,是平声,符合对联“仄起平收”的要求;
故选D 。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题目要求仿照画浪线的句子写句子,内容上要突出对青春的赞颂,结构上,按照“青春如……,……着我们每一……”的句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即可。
如:青春如歌,澎湃着我们的每一个细胞。
2. 八年级开展“以和为贵”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一起完成活动。
(1)【设计标语】小文想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请你帮他完成。
宣传标语:
(2)【制作海报】在制作宣传海报时,小文搜集了两张图片选做封面,你认为哪一幅图效果更好?请结合选图阐述理由。要求:理由充分,语句通顺。
(3)【熟悉流程】负责策划的小文拟定下面比赛流程,请你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序号。
举办参赛选手选拔赛→( )→( )→( )→( )
A.评委评选出奖次、公布名单 B.选手进行正式演讲比赛
C.获奖同学发表感言 D.选手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答案】(1)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2)示例一:图一效果更好。图一主体部分是一位年轻的母亲,怀抱幸福的婴儿,手托展翅欲飞的和平鸽,反映了人们追求和平发展的心愿,与本次“以和为贵”的活动主题密切相关:画面生动形象,用它做封面,能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符合题意即可)
示例二:图二效果更好。这幅书法作品,以“以和为贵”为核心,重点凸显了“和”字,并对“和”主题进行了阐释——和善、和睦、和顺、和谐、和美、和平,与本次“以和为贵”的活动主题一致:画面直观,用它做封面,更能引发同学们对“以和为贵”这一主题的认识。(符合题意即可)
(3) ①. D ②. B ③. A ④. C
【解析】
【小问1详解】
考查拟写宣传标语。
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题干要求,扣住活动的主题“以和为贵·舞动青春”来拟写宣传标语,可使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示例1: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己。
示例2:各美其美,方有个性;美人之美,自能和谐。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在回答时,需要仔细观察两张图片的内容、色彩、构图、主题等方面的特点,结合活动的性质和宣传的目的,清晰地阐述所选图片在吸引观众、传达信息、营造氛围等方面的优势,表述理由即可。
示例1:图一效果更好。画面中展现的是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婴儿,手中托着想要展翅高飞的和平鸽,表现了人们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景,人们希望和美的生活,切合“以和为贵”的活动主题。
示例2:图二效果更好。这幅书法作品,主题为“以和为贵”,其中“和”字体最大,小字部分从“和善、和睦、和顺、和谐、和美、和平”六个方面阐述“和”的内涵,凸显了“以和为贵”的活动主题;画面直观,用它做封面,更能帮助同学们了解“以和为贵”深刻内涵。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演讲比赛的流程排序。
在完成选拔赛之后,选手需要通过抽签来决定正式比赛的顺序(D)。
按照抽签确定的顺序进行正式的演讲比赛(B)。
由评委根据选手的表现评选出各个奖次,并公布名单(A)。
获奖的同学发表感言(C)。
故排序为:DBAC。
第二部分(3—20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6分)
3.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中国大地的鱼米之乡,有“青树翠蔓,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的自然景致,有“蒹葭萋萋,______”(《诗经·蒹葭》)的迷蒙气息;中国大地的水韵名城,有“青山横北郭,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的灵动优美,有“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浩大壮观;中国大地,凝结着千千万万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他们坚守着“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的推己及人精神以及“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舍己为人品质,甘于奉献。
【答案】 ①. 蒙络摇缀 ②. 白露未晞 ③. 白水绕东城 ④. 气蒸云梦泽 ⑤.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⑥.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蒙络、缀、晞、绕、蒸、庇、俱、庐”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
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4. 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本诗先叙述卖炭翁生活的①_______,接着讲述他专选冰雪天去长安城卖炭,希望能卖个好价钱,结果却遭到②__________,一车炭最终仅换得少许纱绫。
5. 好故事离不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刻画人物形象又离不开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请从诗中选择两句精彩的细节描写,分析其对刻画卖炭翁形象所起的作用。
【答案】4 ①. 艰难困苦 ②. 宫使掠夺
5.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通过对卖炭翁外貌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他长期从事烧炭工作而饱经烟熏火燎的模样,突出了他劳作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描写卖炭翁在寒冷天气中衣着单薄却又期盼天寒炭贵的矛盾心理,体现出他生活的艰难和为了生计的无奈。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本诗首先通过“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描写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体现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接着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讲述他专选冰雪天去长安城卖炭,希望能卖个好价钱;再写“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写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可知,卖炭翁遭到了宫使的掠夺,一车炭最终仅换得少许纱绫。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句细致地描绘了卖炭翁的外貌,满脸灰尘,呈现出烟火熏烤后的颜色,两鬓已经花白,十指更是乌黑,生动地刻画出卖炭翁长期从事艰苦劳作,饱经沧桑、穷困潦倒的形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意思是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好价钱,还希望天更寒冷。这一细节描写,深刻地表现出卖炭翁在寒冷天气中衣着单薄却又期盼天寒炭贵的矛盾心理,体现出他生活的艰难和为了生计的无奈。本文以卖炭翁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和艰难,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如宫使的巧取豪夺与卖炭翁的悲惨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社会矛盾。
(三)(共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①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②。及其久也,相说③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庸:功劳。②节目:树木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③说:同“悦”
6. 根据上下文,推断加点词含义。
(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 (2)师逸而功倍___________
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8.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抄写在答题卡上。(限断3处)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9. 说说【乙】文是怎样阐明“进学之道”的?
10. 结合你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教学相长”观点的理解。
【答案】6. ①. 味美 ②. 安闲,这里指费力小
7. (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自己的收获却很小,还因此埋怨老师。
8.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9. 先以“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再以“攻坚木”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10. “教学相长”是指学与教相互推动、互相促进的。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通过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还有困惑不解的地方。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学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就是“知困”而“自强”,从而考验我们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在“教”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促进自己深入地学习。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句意: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旨:味美。
(2)句意: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 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虽:虽然;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2)善学:善于学习;勤:勤苦,辛劳;功半:功效只有一半;从:跟从,这里指接着;怨:埋怨,抱怨。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
句意: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开始,然后再砍伐坚硬的节疤。
“善问者”是一个偏正短语,意思是“善于提问的人”,在此断开,表示一个完整的表述。“如攻坚木”是说“就像砍伐坚硬的木头”,是对“善问者”的比喻,所以在此断开。“先其易者”和“后其节目”是相对的表述,分别指“先从容易的地方开始”和“然后再处理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中间断开,使句子的层次更加清晰。
即断句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文中提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将“善学者”和“不善学者”进行对比。“善学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得老师教学轻松且效果显著,自己也归功于老师;而“不善学者”自己不努力,老师费力教导效果却不佳,他们还埋怨老师。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善学者自我努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文中用“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一比喻来说明善问的方法。就像砍伐坚硬的木头,要先从容易的地方开始,然后再处理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具体句子如“善问者如攻坚木”,以形象的比喻引出关于善问的论述;“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则清晰地阐述了善问应该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理解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指学与教相互推动、互相促进的。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通过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还有困惑不解的地方。
示例:“教学相长”是指教与学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比如,在小组讨论学习时,我向同学讲解一道数学难题,为了能让同学明白,我需要更深入地思考解题步骤和思路,清晰准确地表达。这个过程中,我对这道题的理解更加透彻,掌握得更加牢固,这就是“教”促进了“学”。当我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老师的解答让我恍然大悟,而老师也能从我的提问中了解到我在知识掌握上的薄弱点,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和重点,这便是“学”促进了“教”。
【点睛】【甲】参考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参考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学习的人,即使老师花费了很大的气力,自己却获益很少还埋怨老师(认为是老师没教好)。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开始,然后再砍伐坚硬的节疤。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二、现代文阅读
(一) (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荣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⑥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陆游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诗人。
⑦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11. 下面两句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1)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其内在性质。
(2)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问题在于这种语言是无声的,只有具备科学的头脑才能系统地听懂它。
12. 下面的语段应放在哪两段之间?为什么?
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13. 结合课文内容,比较《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与《大自然的语言》两篇文章的标题,你更欣赏哪一个?说说你的见解。
【答案】11. 不矛盾,说石头和花卉没有语言,是从使用语言的角度来说,二者无法表达。指它们不能通过语言表情达意,不会说话;说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是从现象反应的信息角度来说的,是指花香鸟语能暗示并告知人们大自然的一些规律。二者并不矛盾。
12. 应放在第②③段之间。这样既能紧承前文黄宗羲说的话,又能引出下文唐宋诗人的诗句。
13. 示例一:更欣赏《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因为《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直接点出文章说明的中心;而《大自然的语言》没有直接显示出文章说明的中心。(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更欣赏《大自然的语言》,因为《大自然的语言》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而且激发读者的兴趣,更能吸引读者;而《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语言平实,有欠生动。(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首先明确观点:这两个句子并不矛盾。
第(1)句说石头和花卉没有声音和语言,强调的是它们不像人类一样通过发声和语言直接交流,而是通过自身的结构组织来展现其本质;
第(2)句说花香鸟语是大自然的语言,这里的“语言”并非指真正的人类语言形式,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它们所呈现出的特征、变化等能够向我们传递大自然的信息和规律。我们如果能领会这些暗示和传语,就能理解大自然。
据此可知,两句话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第一句侧重于说明石头和花卉表达本质的方式特殊,第二句侧重于强调我们要善于从它们的特征变化中获取大自然的信息,所以并不矛盾。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段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细读语段,然后观察原文,从内容角度分析,找到原文中和语段关系密切之处,做出判断即可。
结合②段“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可知,第②段引用了黄宗羲的话,指出“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
结合③段“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可知,第③段引用了白居易的古诗,诗中指出了物候学上的两个重要规律。而题目给出的语段“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恰好紧承接黄宗羲的话,又引出下文唐宋诗人的诗句,所以应该放在第②段和③段之间。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选用。作答此题,首先需要分别分析两个标题的特点和含义。
对于《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重点在于强调从唐宋诗人的诗作中去探讨物候知识;《大自然的语言》则是将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比喻为语言,富有生动性和启发性。然后根据自己对两个标题的理解,阐述更欣赏其中一个的原因,可以从标题的吸引力、准确性、概括性、新颖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论述。
示例一:我更欣赏《大自然的语言》这个标题。标题生动形象,将大自然的种种现象比喻为“语言”,使读者更容易产生联想和兴趣,激发阅读欲望;其次标题富有诗意,“语言”一词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诗意,让原本较为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充满韵味。相比之下,《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虽然明确指出了文章内容与唐宋诗人的诗作及物候有关,但相对较为直白和平淡,缺乏《大自然的语言》那样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示例二: 我更欣赏《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这个标题。该标题针对性强,直接表明文章的核心内容是围绕唐宋大诗人的诗作来探讨物候知识,让读者能够迅速明确主题;其次,标题文化底蕴深厚,突出了唐宋诗人这一文化元素,体现了文学与科学的融合,给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感;相比《大自然的语言》的较为宽泛和抽象,这个标题更加具体,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更清晰的预期。
(二) (共14分)
斜雨过大理
王剑冰
①有幸赶上了洱海雨。
②朋友说,苍山月、洱海雨是大理的绝妙景致。奔迪庆必走大理。来时那雨很远,没有遇见,从迪庆回来,一进大理地界,我们的车子就受到了雨的洗礼。公路选得真好,下边是洱海,上边是苍山,坐在车子上,苍山洱海尽收眼底。挡不住的诱惑,掩不住的好奇。我们在车子里一忽望望这边,一忽瞧瞧那边,将愉悦的心融在一片蒙蒙细雨中。
③那雨无声,柔柔润润地飘来。轻刷刷地洒在田野里,洒在洱海里。遇有小风,斜斜的扭着腰儿在车前打个旋儿就奔到远处去了。雨湿的路面,光光展展好生透亮。路边的桉树,一个个披头散发,尽情地沐浴。而洱海边那群柳树,更是弯极了身子,一起一落恣肆地濯洗着浓绿的长发。
④雨来得急。田里正插秧,白族姑娘们多未带雨具。或许经得雨多,不大在意,许多人并未起身跑去。有的只是直起身整了整发辫,卷了卷裤腿。这是插秧时节,一场小雨哪能将她们驱回家去呢?
⑤她们弯着腰,左手持秧右手插苗,动作舒展又利落,你看不清她的左右手是如何交换动作,只见一棵棵秧苗又快又齐地立在了水中。真像是地毯厂女工在飞针,一下一下将葱绿绣进田野。
⑥这里那里,远远近近的都是忙于织锦的姑娘们。田野一忽就艳丽起来,大色块一片一片那般整齐规矩而富于艺术。慢慢感觉,这些姑娘们把她们自己也绣了进去。
⑦那高绾裤角露出的圆润健壮的小腿,那认真投入富于表情的笑脸,更有红白相间的白族服装,在雨中亮丽地同大片的绿点缀在一起。担苗的悠悠地沿着田埂走,将一捆捆秧苗像扔彩笔一般扔进姑娘堆里,溅起片片白色的水点,也不时溅起脆亮的笑声,一定是谁的脸上开了雨花。
⑧哪位姑娘首先亮起了歌喉。真正的白族民歌,哟哟悠悠的听不懂唱的什么。歌声经过小雨过滤,更加甜美。如抖着翅的鸽子,湿润润地掠过秧田,直扑向苍茫的洱海。一时间这里那里的甜歌润曲在雨中一忽强一忽弱地传来,画面立时有了立体的感觉,仿佛是在一个穹幕影棚里看一部风光片子,歌声即是这景色的插曲。
⑨车子再往前行,就有了三三两两打伞的少女沿着公路走,沿着田间走。从某个小村子出来,向某个小村子走去。那伞儿红红黄黄散落着、漂移着,如大理的山茶花。田野间绿树掩映的一个个灰瓦白墙的小村子,是这艳丽景色的另一种色调,另一种构图。朴朴的几点,真好。
⑩洱海,洱海远远看去白亮一片了。船儿显得很渺远,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随便地写意在那张白纸上。竟还有趁雨打鱼的。一网撒去,给那白净溅了个小小的黑点。湖边插好的迷魂网,静静地“守雨待鱼”。粗粗细细的竹竿子,是哪位画家斜插的画笔吧?
⑪此时猛然回头往上看,就有一声惊叹出口了。那是惊喜中的惊喜。
⑫苍山,苍山是这景色最好的远衬。再没有比这一幅画更巧妙更动人的了。青青苍苍起起伏伏的山忽浓忽淡地浴在一片雨雾里。山峰全是灰白灰白的云气,一大朵又一大朵显现出画家运笔的功力。那么自如、洒脱地将黑灰色调调匀,然后狠狠地在水里蘸了蘸,寥寥几道重笔,就最后完成了这十分壮观十分大气的丹青水墨。当然,每座山间没忘了用细笔勾划出一条条如龙山溪。苍山十八峰,十九条涧清清凌凌直向洱海里奔。
⑬我的车窗早已摇落,任细雨扑面,双目迷离。那歌声又踅了过来。那歌声也是雨,随风细细密密柔柔润润飘绿我的心田,我爱这样的大理。
14.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理清脉络。
15. 品味下列句子。
(1)歌声经过小雨过滤,更加甜美。如抖着翅的鸽子,湿润润地掠过秧田,直扑向苍茫的洱海。(选择句中所使用的动词,写一段赏析文字,3分)
(2)那歌声也是雨,随风细细密密柔柔润润飘绿我的心田,我爱这样的大理。(从表达方式角度进行赏析,3分)
16. 请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慢慢感觉,这些姑娘们把她们自己也绣了进去
17. 本文写洱海雨,《壶口瀑布》写黄河水。小通阅读后发现,从两文中选取的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处。请结合语段内容分析这一发现。
A.雨湿的路面,光光展展好生透亮。路边的桉树,一个个披头散发,尽情地沐浴。而洱海边那群柳树,更是弯极了身子,一起一落恣肆地濯洗着浓绿的长发。(《斜雨过大理》)
B.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壶口瀑布》)
【答案】14. (1)“车子再往前行”(2)插秧姑娘 (3)白亮洱海 (4)惊喜(惊叹)
15. (1)写歌声如鸽子样“抖着”翅膀、“掠过”秧田、“直扑”洱海,将无形的歌声化作有形的鸽子,写出了歌声的甜美、悠扬,又有穿透力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理田园的喜爱与赞美。
(2)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直接抒发对大理的喜爱之情。
16. 在姑娘们的劳动之下,整个秧田都变得整齐而富于艺术,姑娘们也成了画中的景致。表现了大理田野的美丽,姑娘们的勤劳。表达了作者对姑娘和美好田园生活的赞美。
17. 相同点:都用了侧面描写。本文第三段通过写路面“好生透亮”桉树在雨里“尽情地沐浴”、“恣肆地濯洗浓绿的长发”体现洱海雨的滋润,洱海雨中之景是大理绝妙的精致。《壶口瀑布》中通过写石头被“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光溜溜的大坑”龙槽是“切出一道深沟”体现壶口瀑布一往无前、磅礴的气势。
不同点:本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柳树拟人化,通过写雨中柳树的婀娜姿态、尽情生长衬托洱海雨的滋润,进而表现雨中大理景致的美好。《壶口瀑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石头上被水冲刷过的痕迹比作“蜂窝”;将水冲刷岩石比作刀切岩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壶口瀑布磅礴的气势。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
根据“从迪庆回来,一进大理地界,我们的车子就受到了雨的洗礼”可定位到第②段,结合“田里正插秧,白族姑娘们多未带雨具”可知,(2)概括为:插秧姑娘;根据“秀丽村庄”可定位到第⑨段,“动人苍山”可定位到第⑫段,结合⑨段“车子再往前行,就有了三三两两打伞的少女沿着公路走,沿着田间走”可知,(1)概括为:“车子再往前行”,结合第⑩段“洱海,洱海远远看去白亮一片了”可知,(3)概括为: 白亮洱海;结合第⑪段“此时猛然回头往上看,就有一声惊叹出口了。那是惊喜中的惊喜”可知,(4)概括为:惊喜 (惊叹)。
据此回答即可。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抖着”翅膀、“掠过”秧田、“直扑”洱海,这里面的动词将无形的歌声化作有形的鸽子,突出歌声的甜美、悠扬,又有穿透力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理田园的喜爱与赞美。
(2)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赏析。由“我爱这样的大理”可知,这里作者直接抒情,通过“那歌声也是雨,随风细细密密柔柔润润飘绿我的心田,我爱这样的大理”直接抒发作者对大理的喜爱之情。
据此回答即可。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理解。
结合第⑤段“她们弯着腰,左手持秧右手插苗,动作舒展又利落,你看不清她的左右手是如何交换动作,只见一棵棵秧苗又快又齐地立在了水中。真像是地毯厂女工在飞针,一下一下将葱绿绣进田野。这里那里,远远近近的都是忙于织锦的姑娘们。田野一忽就艳丽起来,大色块一片一片那般整齐规矩而富于艺术”分析,姑娘们辛勤地劳动;结合第⑥段“田野一忽就艳丽起来,大色块一片一片那般整齐规矩而富于艺术”,姑娘们也成了画中的景致,既表现了大理田野的美丽,也表现了姑娘们的勤劳,表达了作者对姑娘和美好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据此回答即可。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比较。
相同点:结合本文③段“雨湿的路面,光光展展好生透亮。路边的按树,个个披头散发,尽情地沐浴。而洱海边那群柳树,更是弯极了身子,一起一落恣肆地濯洗着浓绿的长发”分析,通过写路面“好生透亮”的按树在雨里“尽情地沐浴”,“恣肆地濯洗浓绿的长发”体现洱海雨的滋润,洱海雨中之景是大理绝妙的精致。结合《壶口瀑布》“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竞会这样怒不可遏”分析,文章通过写石头被“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光溜溜的大坑"龙槽是"切出一道深沟”体现壶口瀑布一往无前、磅的气势。可见两篇文章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不同点:结合本文“路边的按树,一个个披头散发,尽情地沐浴。而沮海边那群柳树,更是弯极了身子,一起一落恣建地濯洗着浓绿的长发”分析,本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桉树、柳树拟人化,表现雨中大理景致的美好。《壶口瀑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石头上被水冲刷过的痕迹比作“蜂窝”,将水冲刷岩石比作刀切岩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壶口瀑布磅磺的气势。
三、整本书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出版社的沉默越来越急人。失败的预兆一天比一天明显了。保尔觉得:如果他的著作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样他就不能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②在这时候,他又想起了郊外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他反复地问他自己:
③“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使你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用,你是否已经尽了一切努力呢?”
④他每次的回答都是:
⑤“是的,我似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了!”
⑥许多天过去了,正在等待得难以忍受的时候,他那跟他一样激动的母亲突然走进屋子,喊道:
⑦“列宁格勒来信了!!!”
⑧……
⑨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18. 下列有关保尔的五件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冒死救朱赫来脱险
②战胜伤寒死里逃生
③在筑路现场与冬妮亚决裂
④在神父家的面团里撒烟末
⑤高度残疾时选择文学创作之路
A. ③④①②⑤B. ②①④⑤③C. ②⑤④①③D. ④①③②⑤
19. 选文画线句提到“郊外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指什么?请说说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
20. 小文在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对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做了这样的批注:“他是一位生命英雄。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向种种磨难宣战,从不向困难妥协。他是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英雄形象。”你赞同小文的观点吗?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案】18. D 19. 指保尔在海滨公园战胜自杀的念头。保尔到“公社社员”疗养院疗养,后来又出了车祸,保尔的身体彻底垮了。他觉得再也无法给革命事业作贡献,所以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后来,保尔重新振作,鼓励达雅反抗家庭并与他结合,开始找寻新的斗争方式。
20. 赞同,理由:保尔一生中,曾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开始了新的生活。保尔传递出来的精神,正是青年人身上所应具有的积极进取、顽强勇敢、热爱生活、永不退缩的高贵品质,保尔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永存。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排序,
④在神父家的面团里撒烟末(第一章),学校开除,被迫去打工,这是他童年时期的叛逆行为;
①冒死救朱赫来脱险(第五章),被维克多给出卖了,进牢狱,从监狱出来后,保尔跳进冬妮亚的花园。冬妮亚和保尔产生了爱情;十月革命爆发,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来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
③在筑路现场与冬妮亚决裂(第十一章),保尔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重要工作。冬妮亚和保尔思想差距越来越大,在筑路现场二人分道扬镳;
②战胜伤寒死里逃生(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体质越来越坏。最终,保尔战胜伤寒死里逃生;
⑤高度残疾时选择文学创作之路(第十八章),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接着双目失明。开始了文学创作,“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据此,正确排序④①③②⑤;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的识记。
结合原著情节可知,在一次激战中,保尔的头部受了伤,右眼失明,不能归队继续战斗;
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修养,病愈后,保尔又回到工作岗位,繁重的工作使保尔身体越来越坏;
最终保尔中枢神经受损,面临全身瘫痪,收到了残疾证明,彻底丧失了工作能力;他觉得再也无法给革命事业作贡献,想到了自杀。但在郊外海滨公园里,他回忆了很多,最终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软弱,他重返革命队伍。与达雅结婚,并且找到了新的斗争方式——用笔来战斗,开始创作小说。
【20题详解】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
解答时,首先表明观点,再结合名著内容和情节,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即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赞同小文的观点。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确实是一位生命英雄。他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面临了无数的磨难,但从未向困难妥协。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多次身负重伤,但伤愈后立刻重返战斗前线。他在严寒的筑路工地上,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条件,依然坚持工作,展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极度困境下,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开始文学创作。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在爱情方面,尽管他与冬妮娅的感情因为阶级立场的不同而破裂,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革命信仰。总之,保尔·柯察金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建设的艰辛、疾病的折磨等重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生活的热爱,以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命运抗争,是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英雄形象。
第三部分(21题 50分)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50分)
21. 作文
汪曾祺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爱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
请以“一定要爱着点什么”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热爱读书,从我做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在此进行有关读书的发言,我演讲的主题是“热爱读书,从我做起”。
作为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学习。读书的好处有很多,既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又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因此,我们要学会热爱读书,并付诸行动,从我做起。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我今天主要想说三个方面。
首先,我要说的是,读书不能饥不择食,一定要选择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书来读。这样的书,读得越多,收获也就越大。从小学到初中,我读过的书中,既有古今中外名著,也有名人传记等,如《水浒传》《西游记》《昆虫记》《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等。读这些书,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愉悦了身心,而且在书中穿越时空,广交朋友,与他们一起成长。
其次,我要说的是,读书应有好的方法。作为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用于自由阅读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我们应积极探寻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力求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好的阅读效果。我喜欢在读书时做批注,于书页的空白处写下密密麻麻的文字,或记录不懂的字词,或表达对所读内容的见解。这种方法既缩短了我与书的距离,也让我能够理解作者的心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读书有法而无定法,希望同学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书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如今我们的国家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正处于读书学习的最好的时代。因此,我们必须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把“好读书,读好书”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当作自己“进步的阶梯”,让读书促使我们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为我们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同学们,“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正值青春年少,路上春光正好,前方景色诱人。快快行动吧,拿起书本,热爱读书,从我做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审题可知,要求以“一定要爱着点什么”为话题,“爱”是中心词,“什么”是所喜爱的事物,比如读书、运动等等。这种事物一定是积极向上的,令人奋发的,并且是“我”所爱的,能够坚持的,以此立意即可。
二、选材构思。本题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写记叙文先表明主题,例如:爱读书;接着写生活中爱读书的相关事件,读书让我变得充实,让我快乐等等,事件注重细节描写,突出“爱”的中心以及对人的正面的影响。写议论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可以按照爱的是什么,为什么爱,正向的意义是什么等结构来写,可以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来写。
22. 能够抒写人生传奇的人,大多是怀有梦想,并执着前行的人。曼德拉9岁时就萌发寻求正义和平等的理想,几十年为平等奔走,为正义发声;莱特兄弟的飞翔梦来自牧羊时头顶飞过的大雁,幼年即埋下的梦想种子,最终让他们成为第一个飞起来的人。贝多芬的音乐梦,屠呦呦的科研梦,袁隆平的田野梦……梦想是舵,指引方向;梦想是火,使平凡的人生有了不一样的精彩!
请以“我有一个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积极向上;(2)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550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例文:
我有一个梦
一个有梦的人是幸福的人。我们从小应树立梦想,并为实现梦想而努力。你可能迫不及待地要问,说了半天,你的梦想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们呀?
在我的心田,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悄悄地长出了一个梦。
我有一个梦,我梦见自己在教室里,拿着书本,面对学生,尽情地讲解着知识。讲台下坐着一群稚嫩的学生,他们清亮的眼睛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我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都教给他们,于是我讲解得更加仔细,更加卖力。
我有一个梦,我梦见自己站在讲台上,手拿粉笔,在黑板上奋力书写。我要把老师教给我的知识,书写下来,教给我的学生。台下的学生,正拿着笔认真地记着笔记。梦里,我是那样的幸福,那样的开心。因为,在黑板上,我书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我的梦想、我的追求。
我有一个梦,我梦见自己拿着红笔,在认真地给学生批改作业,并在学生的作业上写着点评。梦里,我时而因错误的作业而伤心,时而因优秀的作业而开心,时而皱眉叹息,时而开怀舒心。我梦见自己备课至夜深人静,天上的星星困得已眨眼睛,可是我还停不下来,还不舍得入睡。我知道这是梦想的力量,是我对老师的热爱……
你已知道,我的梦想是要成为一名老师。你并不知道为什么我梦想着成为老师。甚至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心中为什么长出了这个梦,也许是源于我对老师的尊敬和崇拜。老师用他那无私的关爱和丰富的知识,呵护、哺育着我们的成长,滋养着一批又一批祖国的花朵,为实现中国梦输送着源远不断的希望。
我爱老师,我梦想着成为一名老师,在三尺讲台书写美丽人生。梦想是美好的,是吸引人奋斗的动力和方向。梦的实现需要努力,梦与现实的距离要用努力来缩短。只有人人努力,才能圆自己的梦,圆中国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中的“我”点明了写作对象。“一个”点明了“梦”的数量。“梦”意为梦想、理想等。梦想可小可大。小的梦想,如希望自己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自如地在众人前发言;大的梦想,如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了一名宇航员,在太空留下自己的痕迹;再大的梦想,如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希望世界和平,繁荣发展等。
第二,选材构思。可以写人记事,也可以议论说理。写人记事,应明确自己梦想是什么,然后把写作的重点放在自己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付出的努力上。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健体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阅读经典名著,从中汲取营养,培养高尚的道理情操等。末段可表达自己对实现这一梦想的强烈信心。可以议论说理。以“梦”为论题,设定论点为“梦之大者,为国为民”,列举历史上那些把个人梦想与国家民族梦想绑定在一起的名人事例,引用爱国的名人名言,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末段总结全文,向读者发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号召。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内容
游踪的句子
美景
心情
斜雨过大理
“从迪庆回来,一进大理地界,我们的车子就受到了雨的洗礼”
(2)
愉悦
(1)“ ”
秀丽村庄
(3)
动人苍山
(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七语文pdf、20247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docx、20247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