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七)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七)含答案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七)含答案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七)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七)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23·浙江6月选考)浙江省浦江县上山村发现了距今1万年的稻作遗址,证明我国先民在1万年前就开始了野生稻驯化。经过长期驯化和改良,现代稻产量不断提高。尤其是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成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创造水稻高产新纪录,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在水稻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现代稻的基因库与野生稻的基因库完全相同
    C.驯化形成的现代稻保留了野生稻的各种性状
    D.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培育主要利用基因重组原理
    D 解析:自然选择选择出的通常是适应环境条件的类型,而人工选择选择出的通常是对人类有利的类型,故人工选择在水稻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A错误;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有基因的总和,经过长期驯化和改良,现代稻产量不断提高,则可推测现代稻与野生稻的基因库不完全相同,B错误;驯化形成的现代稻保留了野生稻的优良性状,而一些不利性状在选择中被淘汰,C错误;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培育借助于杂交育种,该过程的原理主要是基因重组,D正确。
    2.(2024·吉林、黑龙江1月适应性测试)蜂兰花释放信息素,吸引雄长脚蜂与其“交配”,以提高授粉效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蜂兰花的适应性是定向突变的结果
    B.蜂兰花通过信息传递促进自身种群的繁衍
    C.蜂兰花进化的原材料来源于突变与基因重组
    D.自然选择导致与释放信息素相关基因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A 解析: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蜂兰花释放信息素的目的是提高授粉效率,因此蜂兰花通过信息传递促进自身种群的繁衍,B正确;可遗传变异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分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因此蜂兰花进化的原材料来源于突变与基因重组,C正确;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故自然选择导致与释放信息素相关基因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正确。
    3.(2022·湖南卷)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
    A.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
    B.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
    D 解析:由表格中的交配率的结果可知,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A正确;已知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但从交配率和精子传送率来看,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B正确;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②和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故存在地理隔离,两者属于两个近缘物种,表中②与③交配,精子传送率达到100%,即使交配成功,但由于两者属于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故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错误。
    4.(2022·北京卷)人与黑猩猩是从大约7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两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α和β两种肽链组成,但α链的相同位置上有一个氨基酸不同,据此不能得出( )
    A.这种差异是由基因中碱基替换造成的
    B.两者共同祖先的血红蛋白也有α链
    C.两者的血红蛋白都能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
    D.导致差别的变异发生在黑猩猩这一物种形成的过程中
    D 解析:两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α和β两种肽链组成,但α链的相同位置上有一个氨基酸不同,可能是由基因中碱基替换造成的,A不符合题意;人与黑猩猩是从大约7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两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α和β两种肽链组成,推测两者共同祖先的血红蛋白也有α链,B不符合题意;人与黑猩猩都能正常生存,两者的血红蛋白都能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C不符合题意;两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α和β两种肽链组成,但α链的相同位置上有一个氨基酸不同,这属于基因突变,突变可以发生在任何生物的任何生长发育过程中,D符合题意。
    5.“-3/2自疏法则”是指种内斗争个体不能逃避,随着密度进一步提高和个体继续生长,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会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会进而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死亡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自疏现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该现象反映出种群密度越大,种群内个体体重越小,可以为果农提供果树种植理论指导
    C.该现象对活动能力强的野生动物也适用
    D.该现象可以使存活的植株体内含更多的能量,有利于其繁殖后代
    C 解析: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死亡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自疏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正确;根据题图可知,当单位空间内的种群数量越多时,个体的平均体重越小,可以指导果农合理密植,B正确;该法则发生在种内斗争不能逃避的种群中,故该现象对动物不适用,C错误;分析题意可知,在高密度样方中,随时间的进行有些植株死亡,存活个体的平均质量会增加,含有的能量更多,有利于繁殖后代,D正确。
    6.(2024·河北唐山模拟)在群体遗传学中,小的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生育的子代数有所变动而引起基因频率随机波动的现象为遗传漂变。下图表示种群个体数(N)分别是25、250、2 500的A基因频率的变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漂变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从而引起生物进化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自然选择和迁移都会影响图中种群的A基因频率
    C.若群体随机交配,第125代时,N为250的群体中Aa基因型频率比N为2 500的群体的大
    D.图中N=25的种群更容易发生遗传漂变,且遗传漂变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具有随机性
    D 解析:由题意可知,遗传漂变没有产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因此没有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A错误。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会影响图中种群的A基因频率,B错误。由题图可知,第125代时,N为250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75%,a基因的频率为25%,Aa基因型频率为2×75%×25%=37.5%;第125代时,N为2 500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50%,a基因的频率为50%,Aa基因型频率为2×50%×50%=50%,综上分析,若群体随机交配,第125代时,N为250的群体中Aa基因型频率比N为2 500的群体中的小,C错误。遗传漂变一般发生在小群体中,遗传物质更容易发生偶然的变化,基因频率会出现随机增减的现象,因此图中N=25的种群更容易发生遗传漂变,且遗传漂变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具有随机性,D正确。
    7.(2024·广东广州一模)高大树木通过修剪和塑造能长成一棵盆景矮树,但这棵盆景矮树所结的种子发育成的后代仍是高大的。这个证据可以用于反驳下列观点中的( )
    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适应的形成是由于获得性遗传
    C.突变导致基因频率发生随机改变
    D.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B 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是题干中没有涉及到隔离,A不符合题意;高大树木通过修剪和塑造长成一棵盆景矮树,但是其所结的种子长大后仍然是高大树木,可以用来说明矮树是获得性的性状,不能遗传到下一代,所以可以用来反驳适应的形成是由于获得性遗传,B符合题意;突变导致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改变,C不符合题意;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但是题干中没有涉及,D不符合题意。
    8.(2024·广东东莞模拟)已知物种乙和丙均由甲演化而来,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乙和丙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图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的3个地区。E/e位于常染色体上,G/g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物种乙和物种丙的g基因频率可能相同
    C.物种乙和物种丙存在生殖隔离,故二者不能交配
    D.若只考虑E/e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数量相当,则E和e的基因频率相等
    B 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错误;题图中物种乙和物种丙分别在B、C两个不同的地区,数量上可能有差异,但基因型频率可能相同,根据遗传平衡,二者的g基因频率可能相同,B正确;乙和丙属于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二者有可能可以交配,但是无法产生可育后代,C错误;若种群中E和e的基因频率相等,则E基因频率=50%,根据遗传平衡,则EE的基因型频率=0.5×0.5=25%,Ee=0.5×0.5×2=50%,ee=25%,显性性状个体数量是隐性性状个体的3倍,D错误。
    二、非选择题
    9.(2024·山东聊城模拟)长颈鹿的脖子长2~3 m,这一极端形态演化的成因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群体中同时存在长脖子和短脖子的个体,长脖子的个体可以取食到更高处的叶子,容易存活下来,而短脖子的个体则容易饿死,食物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
    (2)雄性长颈鹿之间常发生“脖斗”:甩动脖子和头部组成的“流星锤”,击打对手的薄弱部位。1996年两位动物行为专家分析了雌雄长颈鹿头颈部质量的差异(如图1),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强壮的头颈在雄性中肯定具有某种优势,头颈强壮的雄性可能更容易在争夺配偶时获胜,从而提出求偶竞争才是长颈鹿长颈的主要原因这一新观点。
    (3)近日我国古生物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对出土于新疆的古生物——獬豸盘角鹿化石进行研究,找到了支持雄性求偶竞争与头颈部演化的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证据。研究者据此将长颈演化的观点进行综合:长颈鹿的长颈作为雄性求偶斗争中的利器被保留,又成为其取食高处嫩叶的倚仗。
    (4)霍加狓是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的一种珍稀动物,长得像驴又像斑马(如图2),但基因测序显示它属于长颈鹿的近亲,这属于__________(填序号)证据。
    ①分子生物学 ②细胞生物学 ③微观 ④比较解剖学
    (5)非洲的长颈鹿可以分成4个种,主要标志是它们之间存在__________。
    解析:(1)长脖子的个体能得到更多食物,在生存斗争中有优势,食物起到了选择的作用。(2)据题图可知,随着年龄的增长,雄性头部、颈部的质量一直在增加,而雌性则是先增加后稳定,说明强壮的头颈在雄性中有某种优势。(3)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4)基因测序的方法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验证近亲关系的方法。(5)非洲的长颈鹿可以分成4个种,主要标志是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1)自然选择(或定向选择,或选择) (2)与雌性不同,雄性头颈部的质量随着年龄始终在增长 (3)直接 (4)① (5)生殖隔离
    10.(2024·山东青岛模拟)黑腹果蝇的灰身和黄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灰身是显性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若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每代果蝇随机交配,则各代雌、雄果蝇中b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若每代能繁殖出足够数量的个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雄性b基因的频率总与上代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相等
    B.图中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总是等于上代雌性与雄性b基因频率的平均值
    C.F4的雌性中b基因的频率为5/16,雄性中b基因的频率为3/8
    D.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各代群体中b基因和B基因的频率也会发生波动
    D 解析:雄性b基因来自上一代的雌性,则题图中雄性b基因的频率总与上代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相等,A正确。据题图可知,雌性个体b基因来自上一代的雄性和雌性,故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总是等于上代雌性与雄性b基因频率的平均值,B正确。据题分析,亲代果蝇基因型为XBXB和XbY,雌性个体b基因频率为0,雄性个体b基因频率为1,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3;F1基因型为XBXb和XBY,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为1/2,雄性个体b基因频率为0,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3;F2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Y∶XbY=1∶1∶1∶1,雌性个体b基因频率为1/4,雄性个体b基因频率为1/2,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3;F3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3∶4∶1∶6∶2,则F3雌性个体b基因频率为3/8,雄性个体b基因频率为2/8=1/4,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3;则F4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为5/16,雄性个体b基因频率为3/8,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3,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各代群体中b基因和B基因的频率不变,D错误。
    11.(2024·广东梅州模拟)19世纪末,挪威为了保护雷鸟,曾大力捕杀雷鸟的天敌——猛禽和兽类,结果不仅没有保护好雷鸟,反而引起了球虫病和其他疾病的蔓延,致使雷鸟大量死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雷鸟和天敌之间存在循环因果关系,可维持数量上的动态平衡
    C.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雷鸟种群中的老弱病残,有利于雷鸟种群的发展
    D.雷鸟与天敌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是协同进化的一种类型
    A 解析:不同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生存斗争以及种间互助实现的,A错误;雷鸟和天敌之间存在双向选择的依赖关系,可维持数量上的动态平衡,B正确;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雷鸟种群中的老弱病残,让健康的个体得以生存,有利于种群的发展,C正确;雷鸟与天敌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是协同进化的一种类型,协同进化还包括生物与环境的关系,D正确。交配(♀×♂)
    ①×②
    ②×①
    ①×③
    ③×①
    ②×③
    ③×②
    交配率/%
    0
    8
    16
    2
    46
    18
    精子传送率/%
    0
    0
    0
    0
    100
    100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八)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八)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七)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七)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六)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六)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