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展开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是构成细胞生物的两种基本的细胞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核细胞的细胞器相对简单,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B. 原核细胞的DNA通常是环状的,存在于拟核区域以及质粒中
C. 真核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原核细胞通过无丝分裂产生子细胞
D. 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
2. 肌红蛋白是哺乳动物肌细胞内贮存和分配氧的可溶性球状蛋白质,它由一条多肽链和一个含铁的血红素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温会改变肌红蛋白空间结构
B. 肌红蛋白贮存氧的能力可能与血红素有关
C. 肌红蛋白中既含有大量元素又含有微量元素
D. 若构成肌红蛋白的氨基酸发生替换,则不会影响其功能
3. 随着电子显微镜和染色技术的应用,人们对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结构,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
B. 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完成倍增,倍增时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C.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部分细胞不含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D.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降解后的物质可以再利用
4. 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邻苯二酚对3种甘农薯芽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邻苯二酚的浓度
B. 温度、pH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需保持相同且适宜
C. 邻苯二酚浓度对2号甘农薯芽中的PPO活性影响较小
D. 1号甘农薯芽在邻苯二酚浓度为0.015%左右时PPO活性较高
5. 科学家发现一种胶原蛋白能够驱动干细胞之间进行竞争,这种竞争对于维持“年轻态”的皮肤至关重要。“干细胞间竞争”由胶原蛋白基因(COL17A1)驱动,而COL17Al的表达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COL17A1表达水平较高的干细胞会牢固地锚定于基底膜,且对称分裂,并将附近COL17A1表达水平较低的细胞排挤出去,这样的细胞间竞争有助于维持皮肤结构的完整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皮肤细胞衰老出现的老年斑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
B. 当大多数干细胞中的COL17A1表达水平都降低时,皮肤随之衰老
C. COL17A1是皮肤细胞中的特有基因,可控制皮肤细胞分裂
D. COL17A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干细胞间存在差异,从而促使细胞坏死
6. 暹罗猫的毛色有黑色、巧克力色、白色三种,由复等位基因(B+、B,b)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B+>B>b,,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将黑色和巧克力色暹罗猫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中黑色:巧克力色:白色=2:1:l,让F1中黑色猫和巧克力色猫杂交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B. F1中黑色猫基因型是B+B、B+b
C. F2中白色猫出现的概率是1/4D. F2巧克力色猫中纯合子占1/3
7. 某自花传粉植物粗杆和细秤、银边叶和全绿叶分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等位基因间均为完全显性)。该植物中含a基因的花粉50%可育;B基因纯合的种子不能正常发育。若将亲本粗秤银边叶植株(AaBb)自交得F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理论上亲本产生的含aB基因与含ab基因的花粉数目相等
B. F1植株中纯合子占1/9,杂合子的基因型有4种
C. F1植株中细秤全绿叶植株含量最少,四种表型的比例为10:5:2:1
D. F1中粗秤全绿叶植株(♀)与细秤全绿叶植株(♂)杂交,所得子代中粗秤全绿叶植株占7/10
8. 以下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链RNA病毒)能够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人患艾滋病(AIDS)。HIV侵染宿主细胞后,可利用自身携带的逆转录酶催化合成单链DNA,并由宿主细胞DNA聚合酶催化合成双链DNA,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染色体DNA上。病毒核酸随细胞分裂而传到子代细胞,且可长期潜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被HIV侵染的细胞能发生中心法则所有的遗传信息流动
B. 逆转录酶是由宿主细胞的基因指导合成的
C. HIV蛋白质外壳是在宿主细胞核内合成的
D. 逆转录过程和翻译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10. 蛋白D是某种小鼠正常发育所必需的,缺乏时表现为侏儒鼠。小鼠体内的A基因能控制该蛋白质的合成,a基因则不能。A基因的表达受A基因上游一段DNA序列(P序列,该序列与RNA聚合酶的结合有关)的调控。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能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是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卵细胞中甲基化的P序列可使A基因发生突变无法表达,子代都为侏儒鼠
B. 基因型为Aa的雌雄鼠杂交,其子代中表型为侏儒鼠的概率为1/4
C. 基因型为AAa的三体侏儒鼠,导致其成为三体鼠的异常染色体来自于父本
D. 若降低发育中的侏儒鼠甲基化酶的活性,小鼠侏儒症状不一定都能得到缓解
11.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突变是指DNA中发生碱基对替换、增添、缺失
B. 基因重组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会产生新的基因型
C. 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时期
D.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12. 西番莲受了纯峡蝶的伤害之后,便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来驱赶纯峡蝶。西番莲的“化学武器”有效地阻挡了部分入侵者,有少数纯峡蝶具有抵御西番莲释放的化学物质的能力,可以突破西番莲的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之下,西番莲不断与纯峡蝶对抗,相互选择
B. 纯峡蝶种群内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纯峡蝶种群的基因库
C. 纯峡蝶种群发生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 少数纯峡蝶在西番莲“化学武器”的作用下突变出抵抗化学药剂的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3. 为探究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情况,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与清水交替处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材料置于0.15g/mL蔗糖溶液后,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B. 该实验中的蔗糖溶液浓度越高,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越短
C.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与在清水中复原所需的时间呈正相关
D. 若继续增大实验中蔗糖溶液浓度,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可能不再复原
14.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场所”的实验,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1组实验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能产生丙酮酸
B. 第2组发酵液葡萄糖和氧含量都未发生变化,是氧气限制了反应
C. 第3组发酵液葡萄糖含量下降更快,说明部分葡萄糖进入了线粒体
D. 第4组实验说明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分解葡萄糖
15. 研究发现某昆虫的野生型均为Sd+基因纯合子,但极少数雄性T的体内一个Sd+基因突变为Sd基因(如图甲所示)。Sd基因编码的蛋白质M(该蛋白质在间期已存在,均匀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可作用于R基因,使含有R基因的细胞在减数分裂的某时期发育异常并死亡(蛋白质M对r基因不起作用)。若用射线照射雄性T,可得到染色体片段移接到Y染色体上的另一种变异雄性B(如图乙所示)。已知雄性T和雄性B均能与野生型雌性果蝇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雄性T用射线照射转变为雄性B的过程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 推测蛋白质M只在减数分裂Ⅰ发挥作用使含R基因的细胞死亡
C. 将雄性B与野生型雌性杂交,因含Y染色体的精子会死亡,所以子代全为雌性
D. 雄性T进行减数分裂可产生SdrX,SdrY和Sd+RX三种配子,且比例为1:1:1
16. 核基因转录出的前体mRNA需要剪掉部分片段,再在mRNA的3'最末端连接上一段ply(A)尾序列(由多个腺苷酸组成,维持mRNA的稳定),最终成为成熟的mRN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翻译过程有mRNA与氨基酸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
B. 翻译过程涉及3种RNA,有的RNA中存在氢键
C. 前体mRNA形成成熟mRNA的过程中有DNA聚合酶参与
D. 终止密码子位于成熟mRNA的ply(A)尾中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C5与CO2反应生成C3的过程需要Rubisc的催化,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物除ATP、NADPH外还有___________,NADPH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_______(答两点)。
(2)图1中Rubisc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反应阶段。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
(3)Rubisc的活性中心不能分辨O2和CO2,在酶动力学上称为竞争性抑制。已知图2中甲曲线表示CO2的固定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曲线,当向反应体系加入一定量的O2后,该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应为图2中____(填“乙”或“丙”)。因此,当植物叶肉细胞间隙CO2/O2比值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时,更有利于CO2的固定的进行。从Rubisc的角度分析,夏天晴朗的中午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为了减少水分散失,___________。
18. 某研究小组从小白鼠(2N)的睾丸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根据每个细胞内的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睾丸中的细胞分为D、E、F、G四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如动物的精巢作为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材料,原因是_______(写一点)。
(2)图1中的丙组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甲组细胞________(“有”或“没有”)同源染色体。
(3)若某细胞发生图1乙→丙的过程,该时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
(4)图2属于精细胞的是__________组表示的细胞,F组细胞处于______期,该时期主要进行__________,G组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一条染色体有_________个DNA。
19. 回答下列与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相关的问题。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_________的新技术,最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NA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其原因是_________。
(2)海蜇的绿色荧光蛋自(一种结构蛋白)基因的转录过程存在DNA与RNA杂合双链结构,该结构与双链DNA相比,其特有的碱基配对形式是___________。若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含有5170个碱基对,且全部参与转录,得到的含5170个碱基的绿色荧光蛋白mRNA中尿嘌呤与鸟嘌呤之和占碱基总数的60%,mRNA及其转录的模板链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6%、20%,则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中腺嘌呤所占的比例为____。
(3)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海蜇一样发光,该实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在转基因鼠内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结构中一个异亮氨酸被苏氨酸取代,究其原因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则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U、AUC、AUA,苏氨酸的密码子是ACU、ACC、ACA、ACG)。
20.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型生物。科研人员利用果蝇的红眼裂翅品系和紫眼直翅品系做了以下实验,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红眼和紫眼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裂翅和直翅的基因位于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
(2)F2中裂翅与直翅的比例为2:1,而不是3:1,原因可能是_____。F2中裂翅基因频率为____。
(3)已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为确定裂翅基因是否也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进一步统计了F1红眼裂翅果蝇雌雄自由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如果比例为_________,说明裂翅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
(4)科研人员让亲代的裂翅果蝇品系雌雄连续自由交配多代,发现其后代始终保持裂翅,没有直翅个体出现。有人提出一种假设:在同源染色体中,裂翅果蝇品系中裂翅基因A所在染色体对应的另一条染色体上也存在1个隐性致死基因b(如图2),它的纯合子不能存活。请根据以上解释及图2在方框中画出亲代裂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子代过程图解_______ (画出染色体并标注A、b基因,图中a、B不标出,需写出表型及比例)。
21. 下图为甲(A/a)、乙(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已知I-1、I-2、Ⅱ-3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分别是纯合子、杂合子、纯合子;Ⅱ-6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答一点)。在调查甲病发病率时,需要得到的数据有_____。
(2)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Ⅲ-10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第Ⅲ代个体中,一定为纯合子的是_______。
(3)基因型与Ⅱ-6相同的男性和Ⅲ-8婚配,他们的后代患病的概率为______,通过__________等手段可对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有效预防。选项
实验
思路或方法
结论
A
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设置空白对照,单
独研究各自功能
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
有“转化因子”DNA
B
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利用“减法原理”,通
过酶解法分别处理S型
菌的细胞提取物后再分
别加入到R型菌中
DNA是转化因子
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将DNA与蛋白质等
分开,单独研究它们遗传功能
DNA是大肠杆菌遗传物质
D
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
设置空白对照,单独
研究各自功能
烟草花叶病毒
的遗传物质是RNA
步骤
加入的溶液
分离/复原所需时间(s)
1
0.10g/mL蔗糖溶液
100
2
清水
110
3
0.15g/mL蔗糖溶液
70
4
清水
80
5
0.20g/mL蔗糖溶液
40
6
清水
60
组别
加入酵母菌细胞的结构
加入反应物
发酵液葡萄糖含量变化
发酵液氧含量变化
1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氧气
下降
不变
2
线粒体悬液
葡萄糖、氧气
不变
不变
3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悬液
葡萄糖、氧气
下降更快
下降
4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下降
/
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教学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是构成细胞生物的两种基本的细胞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核细胞的细胞器相对简单,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B. 原核细胞的DNA通常是环状的,存在于拟核区域以及质粒中
C. 真核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原核细胞通过无丝分裂产生子细胞
D. 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2、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的特定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在细胞中还存在小型环状DNA分子,叫做质粒。
【详解】A、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核糖体是其唯一的细胞器,A正确;
B、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的特定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在细胞中还存在小型环状DNA分子,叫做质粒,B正确;
C、真核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产生子细胞,原核细胞通过二分裂产生子细胞,C错误;
D、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D正确。
故选C。
2. 肌红蛋白是哺乳动物肌细胞内贮存和分配氧的可溶性球状蛋白质,它由一条多肽链和一个含铁的血红素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温会改变肌红蛋白的空间结构
B. 肌红蛋白贮存氧的能力可能与血红素有关
C. 肌红蛋白中既含有大量元素又含有微量元素
D. 若构成肌红蛋白的氨基酸发生替换,则不会影响其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A、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所以会改变肌红蛋白的空间结构,A正确;
B、肌红蛋白含有一个含铁的血红素组成,而血红素可以结合氧气,所以肌红蛋白贮存氧的能力可能与血红素有关 ,B正确;
C、肌红蛋白中既含有大量元素(C、H、O、N)又含有微量元素(Fe),C正确;
D、若构成肌红蛋白的氨基酸发生替换,会造成其结构发生改变,影响其功能,D错误。
故选D。
3. 随着电子显微镜和染色技术的应用,人们对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结构,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
B. 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完成倍增,倍增时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C.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部分细胞不含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D.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降解后的物质可以再利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为: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具有单层膜,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内含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分布在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详解】A、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结构,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A正确;
B、中心体在有丝分裂间期完成倍增,B错误;
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部分细胞不含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
D、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而且降解后的物质可以再利用,D正确。
故选B。
4. 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邻苯二酚对3种甘农薯芽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邻苯二酚的浓度
B. 温度、pH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需保持相同且适宜
C. 邻苯二酚浓度对2号甘农薯芽中的PPO活性影响较小
D. 1号甘农薯芽在邻苯二酚浓度为0.015%左右时PPO活性较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探究实验中,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本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邻苯二酚对3 种甘农薯芽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所以自变量为邻苯二酚的浓度。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可能还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其他因素。在本实验中,温度、pH 等环境因素如果不一致,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所以温度、pH 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需保持相同且适宜。
【详解】A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邻苯二酚的浓度,和不同种类的甘农薯芽,A错误;
B、温度、pH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需保持相同且适宜,B正确;
C 、从图中可以看出,2 号甘农薯芽中PPO活性随邻苯二酚浓度变化的幅度相对较小,说明邻苯二酚浓度对2 号甘农薯芽中的PPO活性影响较小,C正确;
D、图中可以看出,在邻苯二酚浓度约为 0.015%时,1 号甘农薯芽对应的曲线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数值,这就表明此时1号甘农薯芽的PPO活性较高,D正确。
故选A。
5. 科学家发现一种胶原蛋白能够驱动干细胞之间进行竞争,这种竞争对于维持“年轻态”的皮肤至关重要。“干细胞间竞争”由胶原蛋白基因(COL17A1)驱动,而COL17Al的表达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COL17A1表达水平较高的干细胞会牢固地锚定于基底膜,且对称分裂,并将附近COL17A1表达水平较低的细胞排挤出去,这样的细胞间竞争有助于维持皮肤结构的完整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皮肤细胞衰老出现的老年斑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
B. 当大多数干细胞中的COL17A1表达水平都降低时,皮肤随之衰老
C. COL17A1是皮肤细胞中的特有基因,可控制皮肤细胞分裂
D. COL17A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干细胞间存在差异,从而促使细胞坏死
【答案】B
【解析】
【分析】1.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详解】A、人类皮肤细胞衰老出现的老年斑是由于色素积累所致,而非酪氨酸酶活性降低,A错误;
B、当大多数干细胞中的COL17A1表达水平都降低时,干细胞间竞争减弱,无法有效维持皮肤结构的完整性,皮肤随之衰老,B正确;
C、COL17A1不是皮肤细胞特有的基因,很多细胞中都可能存在类似功能的基因,且它控制的是干细胞之间的竞争,而非直接控制皮肤细胞分裂,C 错误;
D 、COL17A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干细胞间存在差异,促使的是细胞间的竞争,而非细胞坏死,D错误。
故选B。
6. 暹罗猫的毛色有黑色、巧克力色、白色三种,由复等位基因(B+、B,b)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B+>B>b,,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将黑色和巧克力色暹罗猫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中黑色:巧克力色:白色=2:1:l,让F1中黑色猫和巧克力色猫杂交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B. F1中黑色猫基因型是B+B、B+b
C. F2中白色猫出现的概率是1/4D. F2巧克力色猫中纯合子占1/3
【答案】C
【解析】
【分析】暹罗猫的毛色有黑色、巧克力色和白色,分别由复等位基因B+、B和b控制,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B+>B>b,选择黑色(B+_)和巧克力色(B_)暹罗猫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含有白色暹罗猫bb,这说明亲本黑色和巧克力色暹罗猫的基因型为B+b、Bb。
【详解】A、基因B+、B和b为一对复等位基因,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选择黑色(B+_)和巧克力色(B_)暹罗猫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含有白色暹罗猫bb,这说明亲本黑色和巧克力色暹罗猫的基因型为B+b、Bb,A正确;
B、亲本黑色和巧克力色暹罗猫的基因型为B+b、Bb,F1中黑色猫的基因型是B+B、B+b,B正确;
CD、亲本黑色和巧克力色暹罗猫的基因型为B+b、Bb,所得F1中黑色(B+B、B+b):巧克力色(Bb):白色(bb)=2:1:1,让F1中的黑色猫(1/2B+B、1/2B+b)和F1中的巧克力色猫(Bb)杂交,F2中白色猫(bb)出现的概率是1/2×1/4=1/8;F2中巧克力色猫(BB、Bb)出现的概率是1/2×1/2+1/2×1/2×1/2=3/8,纯合子(BB)出现的概率是1/2×1/2×1/2=1/8,F2巧克力色猫中纯合子占(1/8)/(3/8)=1/3,C错误,D正确。
故选C。
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粗杆和细秤、银边叶和全绿叶分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等位基因间均为完全显性)。该植物中含a基因的花粉50%可育;B基因纯合的种子不能正常发育。若将亲本粗秤银边叶植株(AaBb)自交得F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理论上亲本产生的含aB基因与含ab基因的花粉数目相等
B. F1植株中纯合子占1/9,杂合子的基因型有4种
C. F1植株中细秤全绿叶植株含量最少,四种表型的比例为10:5:2:1
D. F1中粗秤全绿叶植株(♀)与细秤全绿叶植株(♂)杂交,所得子代中粗秤全绿叶植株占7/10
【答案】B
【解析】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A、亲本基因型是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含a基因的花粉50%可育,因此产生的雄配子AB:Ab:aB:ab=2:2:1:1,含aB基因与含ab基因的花粉数目相等,A正确;
BC、该植物中含a基因的花粉50%可育,所以AaBb产生的雌配子AB:Ab:aB:ab=1:1:1:1,雄配子AB:Ab:aB:ab=2:2:1:1,B基因纯合的种子不能正常发育,用棋盘法表示结果:
F1中AABb:AaBb:Aabb:AAbb:aaBb:aabb=4:6:3:2:2:1,纯合子的比例为1/6,杂合子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基因型,细秤全绿叶植株aabb含量最少,比例为1/18,四种表型粗秤银边叶植株:粗秤全绿叶植株:细秤银边叶植株:细秤全绿叶植株=10:5:2:1,B错误,C正确;
D、F1中粗秤全绿叶植株AAbb:Aabb=2:3,而当其做母本时不会出现配子致死的现象,所以产生的配子Ab:ab=(2/5+3/5×1/2):(3/5×1/2)=7:3,当其与细秤全绿叶植株aabb杂交,子代中粗秤全绿叶植株A_bb的比例为7/10,D正确。
故选B。
8. 以下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遗传学中,证明遗传物质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遗传物质的探究,不同的实验有着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详解】 A、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是将不同处理的 S 型菌注入小鼠体内观察结果,得出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有“转化因子”,A错误;
B、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利用“减法原理”,通过酶解法分别处理 S 型菌的细胞提取物后再分别加入到 R 型菌中,得出DNA是转化因子,B正确;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将DNA与蛋白质等分开,单独研究它们的遗传功能,得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是将不同的病毒成分重新组合,得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故选B。
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链RNA病毒)能够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人患艾滋病(AIDS)。HIV侵染宿主细胞后,可利用自身携带的逆转录酶催化合成单链DNA,并由宿主细胞DNA聚合酶催化合成双链DNA,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染色体DNA上。病毒核酸随细胞分裂而传到子代细胞,且可长期潜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被HIV侵染的细胞能发生中心法则所有的遗传信息流动
B. 逆转录酶是由宿主细胞的基因指导合成的
C. HIV蛋白质外壳是在宿主细胞核内合成的
D. 逆转录过程和翻译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1、中心法则的内容: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中心法则的后续补充有: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
2、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 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艾滋病的致病原理: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 入侵,让人死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A、HIV病毒为逆转录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发生逆转录、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但不能发生RNA自我复制,A错误;
B、逆转录酶是属于HIV的蛋白质,在宿主细胞中由病毒的RNA指导合成,B错误;
C、HIV的蛋白质外壳是在宿主细胞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C错误;
D、逆转录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因此碱基配对方式为A-T、U-A、G-C、C-G,翻译过程是mRNA上的密码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具体为A-U、U-A、G-C、C-G,二者不完全相同,D正确。
故选D。
10. 蛋白D是某种小鼠正常发育所必需的,缺乏时表现为侏儒鼠。小鼠体内的A基因能控制该蛋白质的合成,a基因则不能。A基因的表达受A基因上游一段DNA序列(P序列,该序列与RNA聚合酶的结合有关)的调控。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能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是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卵细胞中甲基化的P序列可使A基因发生突变无法表达,子代都为侏儒鼠
B. 基因型为Aa的雌雄鼠杂交,其子代中表型为侏儒鼠的概率为1/4
C. 基因型为AAa的三体侏儒鼠,导致其成为三体鼠的异常染色体来自于父本
D. 若降低发育中的侏儒鼠甲基化酶的活性,小鼠侏儒症状不一定都能得到缓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体基因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例如,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
【详解】A、根据题意,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能正常表达,若含有A基因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则子代不会表现未侏儒鼠,A错误;
B、基因型为Aa的雌鼠会产生1/2A、1/2a的卵细胞,但由于P序列在卵细胞中是甲基化的,导致A、a基因均不能表达,用A'、a'表示,基因型为Aa的雄鼠会产生1/2A、1/2a的精子,且在精子中A、a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则雌雄配子结合后,子代基因型及表型比值为1/4AA'(正常)、1/4Aa'(正常)、1/4A'a(侏儒)、1/4aa'(侏儒),则子代表型为侏儒鼠的概率为1/2,B错误;
C、由题可知: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能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是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显然三体侏儒鼠的A基因均没有正常表达,即均来自亲本提供的卵细胞,则基因型为AAa的三体侏儒鼠多出的染色体来自母本,C错误;
D、降低了甲基化酶的活性,降低了DNA的甲基化程度,使得A基因能够正常表达,所以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因型为A_的小鼠侏儒症状,但是基因型为aa的侏儒鼠就无法缓解,D正确。
故选D。
11.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突变是指DNA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
B. 基因重组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会产生新的基因型
C. 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时期
D.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答案】A
【解析】
【分析】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自由组合型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改变。
2、所有生物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由于只有真核生物才有染色体,因此染色体变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中,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发生基因重组。
【详解】A 、基因突变是指DNA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DNA分子中还有非基因片段,A错误;
B、基因重组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会产生新的基因型,B正确;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改变了遗传信息,属于可遗传变异,D 正确。
故选A。
12. 西番莲受了纯峡蝶的伤害之后,便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来驱赶纯峡蝶。西番莲的“化学武器”有效地阻挡了部分入侵者,有少数纯峡蝶具有抵御西番莲释放的化学物质的能力,可以突破西番莲的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之下,西番莲不断与纯峡蝶对抗,相互选择
B. 纯峡蝶种群内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纯峡蝶种群的基因库
C. 纯峡蝶种群发生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 少数纯峡蝶在西番莲“化学武器”的作用下突变出抵抗化学药剂的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A、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之下,西番莲不断与纯峡蝶对抗,相互选择,是协同进化的一种,A正确;
B、种群基因库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纯峡蝶种群内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纯峡蝶种群的基因库,B正确;
C、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基因,进而产生新性状,故纯峡蝶种群发生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
D、纯峡蝶突变除抗化学药剂的能力是在自然选择之前,西番莲“化学武器”只是选择并保存抗性强的个体,而非诱因,D错误。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3. 为探究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情况,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与清水交替处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材料置于0.15g/mL蔗糖溶液后,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B. 该实验中的蔗糖溶液浓度越高,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越短
C.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与在清水中复原所需的时间呈正相关
D. 若继续增大实验中蔗糖溶液浓度,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可能不再复原
【答案】BCD
【解析】
【分析】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A、该实验材料置于0.15g/mL蔗糖溶液后,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说明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变大,细胞吸水能力之间增强,A错误;
BC、从表格数据看出,随着蔗糖溶液浓度增大,细胞发生质壁分裂所需的时间越短,而加入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后复原的时间也越短,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与在清水中复原所需的时间呈正相关 ,BC正确;
D、若继续增大实验中蔗糖溶液浓度,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失水过多导致细胞死亡,可能不再复原,D正确
故选BCD。
14.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场所”的实验,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1组实验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能产生丙酮酸
B. 第2组发酵液葡萄糖和氧含量都未发生变化,是氧气限制了反应
C. 第3组发酵液葡萄糖含量下降更快,说明部分葡萄糖进入了线粒体
D. 第4组实验说明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分解葡萄糖
【答案】BC
【解析】
【分析】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的概念: 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详解】A、第1组实验加入了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和氧气,在有氧或者无氧的条件下,葡萄糖可以被分解为丙酮酸,A正确;
B、第2组加入线粒体悬液和葡萄糖,线粒体不能分解葡萄糖,所以葡萄糖和氧含量都未发生改变,B错误;
C、第3组发酵液葡萄糖含量下降更快,是由于细胞质基质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在含有氧气的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C错误;
D、第4组加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葡萄糖下降,是由于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分解葡萄糖为丙酮酸,D正确。
故选BC。
15. 研究发现某昆虫的野生型均为Sd+基因纯合子,但极少数雄性T的体内一个Sd+基因突变为Sd基因(如图甲所示)。Sd基因编码的蛋白质M(该蛋白质在间期已存在,均匀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可作用于R基因,使含有R基因的细胞在减数分裂的某时期发育异常并死亡(蛋白质M对r基因不起作用)。若用射线照射雄性T,可得到染色体片段移接到Y染色体上的另一种变异雄性B(如图乙所示)。已知雄性T和雄性B均能与野生型雌性果蝇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雄性T用射线照射转变为雄性B的过程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 推测蛋白质M只在减数分裂Ⅰ发挥作用使含R基因的细胞死亡
C. 将雄性B与野生型雌性杂交,因含Y染色体的精子会死亡,所以子代全为雌性
D. 雄性T进行减数分裂可产生SdrX,SdrY和Sd+RX三种配子,且比例为1:1:1
【答案】BD
【解析】
【分析】图中雄性T变为雄性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详解】A、用射线照射导致常染色体上R基因转移至Y染色体上,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
B、若该蛋白在间期或减数I期就发挥作用,会使雄性的所有生殖细胞死亡,不产生可育的配子。题干信息表示雄性T和雄性B均能与野生型雌性果蝇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则蛋白质M发挥作用应在减数Ⅱ过程中,这样不含R基因的次级精母细胞可以存活,并完成减数Ⅱ形成可育配子,B错误;
C、由于Sd编码的M蛋白使含有R基因的细胞在减数分裂Ⅱ死亡,而雄性B的Y染色体与R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所以雄性B不能产生含有Y染色体的配子,与野生型雌性杂交,子代只有雌性,C正确;
D、雄性T的Sd+和R位于一条染色体上,Sd编码的M蛋白使含有R基因的细胞在减数分裂Ⅱ死亡,所以能够产生SdrX和SdrY两种配子,D错误。
故选BD。
16. 核基因转录出的前体mRNA需要剪掉部分片段,再在mRNA的3'最末端连接上一段ply(A)尾序列(由多个腺苷酸组成,维持mRNA的稳定),最终成为成熟的mRN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翻译过程有mRNA与氨基酸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
B. 翻译过程涉及3种RNA,有的RNA中存在氢键
C. 前体mRNA形成成熟mRNA的过程中有DNA聚合酶参与
D. 终止密码子位于成熟mRNA的ply(A)尾中
【答案】ACD
【解析】
【分析】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等。
【详解】A、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中存在mRNA与tRNA的碱基互补配对,A错误;
B、翻译过程涉及3种RNA(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有的RNA(tRNA)中有双链区域,存在氢键,B正确;
C、DNA聚合酶催化DNA复制过程,前体mRNA需要剪掉部分片段,再在mRNA的3'最末端连接上一段ply(A)尾序列(由多个腺苷酸组成,维持mRNA的稳定),最终成为成熟的mRNA,该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参与,C错误;
D、成熟mRNA 的终止密码子是由基因转录而来的,ply(A)尾是在 mRNA的3'端连接的一段富含腺嘌呤的核苷酸序列,不包含终止密码子,D错误。
故选A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C5与CO2反应生成C3的过程需要Rubisc的催化,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物除ATP、NADPH外还有___________,NADPH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_______(答两点)。
(2)图1中Rubisc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反应阶段。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
(3)Rubisc的活性中心不能分辨O2和CO2,在酶动力学上称为竞争性抑制。已知图2中甲曲线表示CO2的固定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曲线,当向反应体系加入一定量的O2后,该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应为图2中____(填“乙”或“丙”)。因此,当植物叶肉细胞间隙CO2/O2比值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时,更有利于CO2的固定的进行。从Rubisc的角度分析,夏天晴朗的中午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为了减少水分散失,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氧气 ②. 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和作为还原剂还原三碳化合物
(2) ①. 暗 ②. 增加 ③. 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 NADPH 减少,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而二氧化碳的固定仍在进行
(3) ①. 丙 ②. 偏高 ③. 部分气孔关闭,导致细胞间隙CO2浓度降低, O2浓度相对升高, O2与 CO2竞争Rubisc 的活性中心,从而影响CO2的固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产生 ATP、NADPH 和氧气。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Rubisc 酶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将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
【小问1详解】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物除ATP、NADPH 外还有氧气。NADPH 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和作为还原剂还原三碳化合物。
【小问2详解】
图中Rubisc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的固定。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ATP、NADPH减少,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增加。原因是: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而二氧化碳的固定仍在进行,所以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增加。
【小问3详解】
当向反应体系加入一定量的O2后,会与 竞争与Rubisc结合,从而抑制CO2的固定,导致固定速率下降。所以该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应为图2中的丙曲线。 当植物叶肉细胞间隙CO2与O2比值偏高时,意味着CO2的相对含量增加,更有利于CO2与Rubisc结合,从而更有利于CO2的固定进行。夏天晴朗的中午,气温较高,植物为了减少水分散失,会关闭部分气孔。气孔关闭会导致植物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降低,而O2浓度相对升高。由于Rubisc不能分辨O2和 CO2, O2与CO2竞争结合Rubisc,从而抑制了CO2的固定,导致植物光合速率下降。
18. 某研究小组从小白鼠(2N)的睾丸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根据每个细胞内的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睾丸中的细胞分为D、E、F、G四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如动物的精巢作为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材料,原因是_______(写一点)。
(2)图1中的丙组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甲组细胞________(“有”或“没有”)同源染色体。
(3)若某细胞发生图1乙→丙的过程,该时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
(4)图2属于精细胞的是__________组表示的细胞,F组细胞处于______期,该时期主要进行__________,G组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一条染色体有_________个DNA。
【答案】(1) ①. 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数量,雄性可以完整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象 ②. 精原细胞 (2)没有
(3)染色体着丝粒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4) ①. D
②. 减数分裂前间期 ③. 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④. 2
【解析】
【分析】分析图1:甲组可表示减数分裂Ⅱ前、中期或生殖细胞,乙组可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分裂Ⅰ前、中、后、末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末期,丙组表示有丝分裂后、末期。
【小问1详解】
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数量,另外,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能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以要完整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象,特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象,一般选择雄性精巢作为实验材料。
【小问2详解】
图1中的丙组细胞含有染色体数目4N,说明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是精原细胞,甲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N,已经减半同源染色体分开,没有同源染色体。
【小问3详解】
若某细胞发生图1乙→丙的过程,即染色体数目由2N变为4N,此时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粒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
【小问4详解】
精细胞DNA分子减半,即D组是精细胞,F组DNA数目为2C~4C,正在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处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G组细胞DNA为4C,如果进行减数分裂,此时处于减数分裂Ⅰ,每条染色体由姐妹染色单体,所以含有2个DNA分子。
19. 回答下列与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相关的问题。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_________的新技术,最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NA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其原因是_________。
(2)海蜇的绿色荧光蛋自(一种结构蛋白)基因的转录过程存在DNA与RNA杂合双链结构,该结构与双链DNA相比,其特有的碱基配对形式是___________。若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含有5170个碱基对,且全部参与转录,得到的含5170个碱基的绿色荧光蛋白mRNA中尿嘌呤与鸟嘌呤之和占碱基总数的60%,mRNA及其转录的模板链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6%、20%,则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中腺嘌呤所占的比例为____。
(3)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海蜇一样发光,该实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在转基因鼠内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结构中一个异亮氨酸被苏氨酸取代,究其原因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则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U、AUC、AUA,苏氨酸的密码子是ACU、ACC、ACA、ACG)。
【答案】(1) ①. 同位素标记 ②. 其碱基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序列的多样性构成了DNA的多样性,DNA因此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2) ①. A与U配对 ②. 22%
(3) ①.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性状 ②. A—T替换为G—C
【解析】
【分析】DNA复制过程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DNA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以mRNA为模板,发生在核糖体上。
【小问1详解】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DNA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其原因是其碱基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序列的多样性构成了DNA的多样性,DNA因此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小问2详解】
DNA与RNA杂合双链结构,该结构与双链DNA相比,其特有的碱基配对形式是A与U配对,已知mRNA中G+U占60%,G占26%,所以U占24%,其模板链中G占20%、A占24%,mRNA中C与模板链中G的比例相等,为20%,因此mRNA中A=1-G-U-C=20%,因此模板连载中T=mRNA中的A为20%,而与模板链互补的链中A为20%,因此两条DNA即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中腺嘌呤所占的比例为=(24%+20%)÷2=22%。
【小问3详解】
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海蜇一样发光,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性状;异亮氨酸对应的密码子与苏氨酸对应的密码子中一个不同碱基是第2个碱基,由U变为C,则模板基因中碱基替换情况是A—T替换为G—C。
20.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型生物。科研人员利用果蝇的红眼裂翅品系和紫眼直翅品系做了以下实验,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红眼和紫眼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裂翅和直翅的基因位于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
(2)F2中裂翅与直翅的比例为2:1,而不是3:1,原因可能是_____。F2中裂翅基因频率为____。
(3)已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为确定裂翅基因是否也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进一步统计了F1红眼裂翅果蝇雌雄自由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如果比例为_________,说明裂翅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
(4)科研人员让亲代的裂翅果蝇品系雌雄连续自由交配多代,发现其后代始终保持裂翅,没有直翅个体出现。有人提出一种假设:在同源染色体中,裂翅果蝇品系中裂翅基因A所在染色体对应的另一条染色体上也存在1个隐性致死基因b(如图2),它的纯合子不能存活。请根据以上解释及图2在方框中画出亲代裂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子代过程图解_______ (画出染色体并标注A、b基因,图中a、B不标出,需写出表型及比例)。
【答案】(1) ①. 红眼 ②. 常 ③. 亲代正反交结果F1中翅形表现一样
(2) ①. 裂翅基因纯合会导致果蝇死亡 ②. 1/3
(3)红眼裂翅:紫眼直翅=2:1
(4)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亲代紫眼和红眼无论正反交,结果均为红眼,故红眼为显性性状,且正反交结果F1中翅形表现一样,故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F1中裂翅交配出现直翅,故裂翅为显性性状。
【小问1详解】
亲代红眼和紫眼杂交,子代全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亲代正反交结果F1中翅形表现一样,故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F1中裂翅交配出现直翅,故裂翅为显性性状。
【小问2详解】
因F1红眼裂翅果蝇相互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裂翅是显性性状,设该性状由Aa控制,F1的基因型是Aa,则Aa相互交配后代应为AA:Aa:aa=1:2:1,裂翅:直翅=3:1,但实验结果为裂翅:直翅=2:1,证明AA裂翅基因纯合会导致果蝇死亡,上述实验结果与之相符。
F2中Aa:aa=2:1,则裂翅基因A频率为2/3×1/2=1/3。
【小问3详解】
用Bb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亲本红眼裂翅基因型为BBAa,紫眼直翅基因型是bbaa,F1基因型是BbAa和Bbaa,F1红眼裂翅果蝇雌雄自由交配后代,如果裂翅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F1产生的配子BA:ba=1:1,随机结合后,BBAA(致死),所以BbAa:bbaa=2:1,即红眼裂翅:紫眼直翅=2:1。
【小问4详解】
亲代的裂翅果蝇品系雌雄连续自由交配多代,发现其后代始终保持裂翅,没有直翅个体出现,是由于裂翅基因A所在染色体对应的另一条染色体上也存在1个隐性致死基因b,自由交配结果如图所示:
21. 下图为甲(A/a)、乙(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已知I-1、I-2、Ⅱ-3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分别是纯合子、杂合子、纯合子;Ⅱ-6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答一点)。在调查甲病发病率时,需要得到的数据有_____。
(2)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Ⅲ-10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第Ⅲ代个体中,一定为纯合子的是_______。
(3)基因型与Ⅱ-6相同的男性和Ⅲ-8婚配,他们的后代患病的概率为______,通过__________等手段可对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有效预防。
【答案】(1) ①. 常染色体显性 ②. 男性患病比例大于女性,交叉遗传 ③. 患甲病的人数和调查的总人数
(2) ①. 是AaXBXb ②. 1/2 ③. Ⅲ-9
(3) ①. 9/16 ②. 基因检测、羊水检测,遗传咨询
【解析】
【分析】I-1、I-2、Ⅱ-3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分别是纯合子、杂合子、纯合子,可以排除甲病是隐性遗传病,乙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小问1详解】
Ⅱ-6和Ⅱ-7都不患乙病,但生下了患乙病的Ⅲ-11,且Ⅱ-6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所以乙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的特点表现为男性患病比例大于女性,且出现交叉遗传的现象;
Ⅱ-4是甲病患者,但Ⅰ-1不患病,排除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2是杂合子可以排除该病是隐性病,如果该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6的基因型是XABY,Ⅲ-11两病皆患,基因型是XAbY,Ⅱ-7既不患甲病,又不患乙病,所以基因型是XaBXa_,不可能产生XAb的配子,所以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只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调查人数,所以在调查甲病发病率时,需要得到的数据有患甲病的人数和调查的总人数。
【小问2详解】
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4患有甲病,但有不患甲病的女儿aa和患乙病的儿子(XbY),所以本人基因型是AaXBXb;
Ⅲ-10的母亲不患甲病,所以母亲的基因型一定是aa,本人基因型一定是Aa,Ⅲ-11患有乙病,父母都不患乙病,所以父母基因型是XBY和XBXb,因此Ⅲ-10有1/2XBXB和1/2XBXb,因此Ⅲ-10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Ⅲ-8的父亲关于乙病基因型是XBY,其母亲Ⅱ-4关于乙病基因型是XBXb,所以本人有可能1/2XBXb,Ⅲ-9不患甲病,患有乙病,基因型是aaXbY,Ⅲ-10甲病基因型是Aa,Ⅲ-11两病皆患,但甲病基因型是Aa,所以一定是纯合子的是Ⅲ-9。
【小问3详解】
Ⅱ-6患甲病,其父亲不患甲病,所以基因型是Aa,不患乙病,基因型是XBY,所以Ⅱ-6基因型是AaXBY,Ⅲ-8不患甲病和乙病,且乙病基因型是1/2XBXb,1/2XBXB,所以本人基因型是1/2aaXBXb,1/2aaXBXB,当基因型与Ⅱ-6相同的男性和Ⅲ-8婚配,患甲病的概率为1/2,患乙病的概率为1/2×1/4=1/8,所以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1-1/2)×(1-1/8)=9/16,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羊水检测,遗传咨询等手段对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有效预防。
1AB
1Ab
1aB
1ab
2AB
致死
2AABb(粗秤银边叶植株)
致死
2AaBb(粗秤银边叶植株)
2Ab
2AABb(粗秤银边叶植株)
2AAbb(粗秤全绿叶植株)
2AaBb(粗秤银边叶植株)
2Aabb(粗秤全绿叶植株)
1aB
致死
1AaBb(粗秤银边叶植株)
致死
1aaBb(细秤银边叶植株)
1ab
1AaBb(粗秤银边叶植株)
1Aabb(粗秤全绿叶植株)
1aaBb(细秤银边叶植株)
1aabb(细秤全绿叶植株)
选项
实验
思路或方法
结论
A
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设置空白对照,单
独研究各自功能
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
有“转化因子”DNA
B
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利用“减法原理”,通
过酶解法分别处理S型
菌的细胞提取物后再分
别加入到R型菌中
DNA是转化因子
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将DNA与蛋白质等
分开,单独研究它们遗传功能
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D
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
设置空白对照,单独
研究各自功能
烟草花叶病毒
的遗传物质是RNA
步骤
加入的溶液
分离/复原所需时间(s)
1
0.10g/mL蔗糖溶液
100
2
清水
110
3
0.15g/mL蔗糖溶液
70
4
清水
80
5
0.20g/mL蔗糖溶液
40
6
清水
60
组别
加入酵母菌细胞的结构
加入反应物
发酵液葡萄糖含量变化
发酵液氧含量变化
1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氧气
下降
不变
2
线粒体悬液
葡萄糖、氧气
不变
不变
3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悬液
葡萄糖、氧气
下降更快
下降
4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下降
/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015%左右时PPO活性较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24页。
2024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江西糯米酒的主要制作流程为,某研究小组以物种A,球姜酮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