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凉山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及答案(九科)
- 2024凉山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凉山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PDF版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凉山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凉山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凉山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2024凉山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凉山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2分,21-25题每题3分,共5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可由单体聚合而成,构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连接键以及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试剂等信息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只能是是淀粉或糖原
B. ②是氨基酸,③是肽键,⑤是碱基
C. ②和⑤都含有C、H、O、N、P元素
D. 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0.1g/mlNaOH,再滴加0.01g/mlCuSO4
2. 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物像不清,应首先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B.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应在高倍镜下把神经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C. 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 制作口腔上皮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盖玻片
3. 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参与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
B. 叶绿体的内膜极大扩展了受光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C. 线粒体内膜含有丰富的酶,是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
D. 细胞骨架维持着细胞的特有形态和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4. 某种植物可通过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其根细胞既可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也可进行产酒精与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该种植物根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a-b内,根细胞产生酒精的速率逐渐增强
B. 在b之后,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逐渐减少
C. 在时间a之前,植物根细胞无CO2释放,只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
D. 植物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跨膜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5. 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B.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
C. 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
D.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慢
6.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B. 一般来说,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加大,细胞分裂能力降低
C. 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D. 端粒DNA序列被多次“截”短会使细胞活动异常
7.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教材中探究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探究pH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中,先加入底物和酶,再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
B.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用高倍镜观察中央液泡大小和原生质层位置的变化
C. 若探究过氧化氢酶有催化作用,应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D. 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8. 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和部分功能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2所示细胞膜的功能的实现与图1中结构③密切相关
B. 人一鼠杂交实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协助
D. 该模型属于物理模型,A侧是细胞膜外侧
9.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伞藻核移植实验充分证明了伞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B. 蝾螈受精卵横溢后,有核一半能分裂,说明细胞分裂与细胞核有关
C.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需要经过4层磷脂分子才能进入细胞核内
10.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外壳上存在很多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其宿主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病毒外壳的结构与人体细胞膜的结构基本相同
B. 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COVID-19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 COVID-19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1. 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预测测交实验中高茎∶矮茎=1∶1,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B.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
C.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 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进行了正反交实验
12. 水稻粒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B决定红色,a、b决定白色,每个基因对粒色改变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效应。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测交后代中,表型种类及比例为( )
A. 4种,1∶1∶1∶1B. 3种,1∶2∶1
C. 2种,3∶1D. 4种,9∶3∶3∶1
13. 已知控制某种生物的四对不同性状的相关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可验证基因A/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 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测交,可验证基因D/d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C. 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可验证基因A/a与基因D/d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基因型为AaEe的个体测交,可验证基因A/a与基因E/e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4. 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2,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比例分别为( )
A. 5∶1、5∶1B. 8∶1、8∶1C. 6∶1、9∶1D. 1∶1、5∶4
15. M13噬菌体是一种丝状噬菌体,内有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它只侵染某些特定的大肠杆菌,且增殖过程与T2噬菌体类似。研究人员用M13噬菌体代替T2噬菌体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5S标记蛋白质
B. 为形成对照实验,应再增设一组用32P和35S同时标记的实验组
C. 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和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使细菌出现在沉淀物中,噬菌体出现在上清液中
D. M13噬菌体遗传物质是DNA,故体内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16. 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同一蜂群中蜂王和工蜂在形态结构和行为等方面的不同与表观遗传有关
B. 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C. 柳穿鱼Lcyc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D. 囊性纤维化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17. 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采用了“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
B. DNA复制方式的研究方法——差速离心法
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 沃森与克里克根据DNA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18. 1973年,有位进化生物学家针对物种进化提出了红皇后假说:一个物种的任何进化可能构成对其他相关物种的竞争压力,物种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驱动进化的动力。所以,物种之间的进化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皇后假说认为即使无机环境没有改变,生物也会进化
B. 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 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所有变异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 新物种形成一定要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
19. 家蚕(2n=2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在家蚕中皮肤正常对皮肤油性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雄蚕比雌蚕的丝质好,出丝率高,而油性幼虫具有油纸样透明和身体虚弱等特点,常作为筛选的依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测定家蚕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15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B. 雌蚕个体中,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含有2条Z染色体或者两条W染色体
C. 用正常雌蚕和皮肤油性雄蚕杂交,子代中的雄蚕符合生产要求
D. 若家蚕常染色体上的血色基因片段转移到性染色体上,属于基因重组
20. 四氯化碳中毒时,会使得肝细胞内质网膜上的多聚核糖体解聚及脱落,导致肝细胞功能损伤。下图表示粗面内质网上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转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mRNA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有利于缩短每条肽链合成所需的时间
B. 图中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往右
C. 图示过程只涉及mRNA和tRNA
D. 四氯化碳中毒会导致蛋白质无法进入内质网加工
21. 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B. 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
C. K+从膜内运输到膜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D. 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
22. 如图表示在有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体内有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过程,X、Y、Z和W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都能进行③过程B. 根尖分生区细胞能完成①②③④⑤过程
C. ②和⑤过程分别表示C₃的还原和CO2的固定D. 能产生ATP的有①③④过程
23. 图甲表示人体细胞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图乙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男性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乙对应图甲的bc段,bc段染色体的条数可能是46条或者23条
B. 图乙细胞中A与a基因不一定是通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而来
C. 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内含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
D. 图乙的细胞可能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24. RNA病毒可分为+RNA病毒和-RNA病毒,其中+RNA能够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下图是新型冠状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中的+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都能决定一个氨基酸
B. 过程②与过程③都需要逆转录酶和核糖核苷酸等物质
C. 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包括+RNA和-RNA
D. 过程②需要的嘌呤核苷酸数与过程③需要的嘧啶核苷酸数相等
25. 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西瓜植株经不同育种途径可获得植株甲、乙和丙。植株甲是三倍体,植株乙是二倍体,植株丙是单倍体,①-⑦表示各种处理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过程⑦不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
B. 植株甲、乙、丙均存在两种基因型
C. 能获得三倍体植株,说明Aa西瓜和AAAA西瓜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 过程④⑥均有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二、非选择题(26-29题,共45分)
26. 蔷薇花朵艳丽,花香浓郁,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图甲是蔷薇植株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乙、图丙是科研人员将蔷薇置于不同土壤含水量的环境中,测定的平均净光合速率和羧化酶效率(注:羧化酶是参与CO2固定关键酶)。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光照条件下蔷薇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蔷薇绿叶中含有多种色素,光合色素存在叶绿体中,其他色素可存在______中。
(2)图甲中②表示______(填化合物),②发挥作用的场所是______。
(3)图乙显示,土壤含水量过低时蔷薇的净光合速率明显较低,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植物缺水导致叶片部分______,直接使暗反应______过程减慢,净光合速率降低。
(4)当土壤的含水量超过70%后,蔷薇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结合图丙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7. 建立模型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人们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将复杂、微观的现象变得直观、易懂。模型的类型有多种,包括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等。
(1)请完善下面的有氧呼吸概念模型(提示:①②③为场所,甲乙是物质)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甲______乙______
(2)在减数分裂物理模型的制作活动中,某同学准备了如图所示的8条橡皮泥来模拟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
①用橡皮泥的______来表示染色体的来源(父方或母方),将a和______用铁丝扎起来,代表一条已复制好的染色体。
②将两对已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并放在赤道板两侧,这是模拟______时期。减数分裂结束后,图中可与d同在一个配子中的是______。
③若a在分裂中发生了互换,则a可能与图中的______发生互换。
28. 大肠杆菌DNA呈环状,下图表示其复制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DNA的基本骨架由______交替连接,图1中序号④的中文名称是______。
(2)环状DNA分子中游离的磷酸基有______个,其上基因的特异性是由______决定。
(3)复制原点是DNA分子中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该序列中A-T含量很高,有利于DNA复制起始时的解旋,原因是______。酶2催化子链延伸的方向是______(填“5'→3'”或“3'→5'”)。
(4)由图推测,大肠杆菌DNA的复制最可能是______。(填“单起点复制”或“多起点复制”)
(5)若1个DNA双链均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m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29. 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Ⅱ、Ⅲ、Ⅳ号为常染色体。果蝇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黑体和灰体由等位基因D、d控制。在自然情况下,现有若干灰体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本题涉及基因不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
(1)通过数据可以判断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位于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上述子代灰体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2)若让某截毛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的刚毛红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一代中雄果蝇表现为刚毛白眼,雌果蝇表现为刚毛红眼。子一代雌果蝇基因型为______,若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则子二代雄果蝇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
(3)另有一对相对性状展翅(E)对正常翅(e)为显性,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欲探究控制灰体和黑体的等位基因是否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互换),现选取纯合灰体展翅果蝇和黑体正常翅果蝇为亲本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观察并统计的表型及比例。
若F2______,则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若F2______,则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上。单体
连接键
生物大分子
检测试剂或染色剂
葡萄糖
—
①
—
②
③
蛋白质
④
⑤
—
核酸
—
凉山州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末检测试卷
高一生物
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2分,21-25题每题3分,共5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可由单体聚合而成,构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连接键以及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试剂等信息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只能是是淀粉或糖原
B. ②是氨基酸,③是肽键,⑤是碱基
C. ②和⑤都含有C、H、O、N、P元素
D. 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0.1g/mlNaOH,再滴加0.01g/mlCuSO4
【答案】D
【解析】
【分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详解】A、葡萄糖是多糖的单体,多糖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故①可以是淀粉、糖原或纤维素,A错误;
B、蛋白质是由单体②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③肽键连接形成的,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故⑤是核苷酸,B错误;
C、②氨基酸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⑤核苷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C错误;
D、检测蛋白质的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营造碱性环境后再加入B液,D正确。
故选D。
2. 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物像不清,应首先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B.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应在高倍镜下把神经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C. 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 制作口腔上皮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盖玻片
【答案】A
【解析】
【分析】显微镜在使用时,先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详解】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物像不清,应首先调节光圈和反光镜,换大光圈和凹面镜增加进光量,A正确;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应在低倍镜下把神经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再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进行观察,B错误;
C、换用高倍物镜前不能提升镜筒,C错误;
D、制作口腔上皮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加1~2滴生理盐水,然后再盖盖玻片,D错误。
故选A。
3. 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参与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
B. 叶绿体的内膜极大扩展了受光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C. 线粒体内膜含有丰富的酶,是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
D. 细胞骨架维持着细胞的特有形态和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纤维状网架结构,主要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细胞骨架就像建筑物的框架一样,为细胞提供了支撑和结构基础。它能够维持细胞的特定形状,比如神经元长长的轴突和树突的形态就是由细胞骨架来维持的。 在细胞内部,细胞骨架参与了细胞器的定位和运输,使得各种细胞器在细胞内有序分布,保证细胞内各项生理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例如,内质网在细胞内的伸展和定位就依赖于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和细胞的缢裂也离不开细胞骨架的作用。
【详解】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不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它对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A 错误;
B、 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扩大受光面积,而不是内膜,B 错误;
C、 有氧呼吸生成 CO₂ 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不是线粒体内膜,C 错误;
D、在细胞内部,细胞骨架参与了细胞器的定位和运输,使得各种细胞器在细胞内有序分布,保证细胞内各项生理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D正确。
故选D。
4. 某种植物可通过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其根细胞既可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也可进行产酒精与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该种植物根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a-b内,根细胞产生酒精的速率逐渐增强
B. 在b之后,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逐渐减少
C. 在时间a之前,植物根细胞无CO2释放,只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
D. 植物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跨膜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无氧呼吸发生的产所是细胞质基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丙酮酸和NADH([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不释放能量。
【详解】A、在a-b内,根细胞产生CO2的速率逐渐增大,说明根进行产酒精与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速率逐渐增强,产生酒精的速率也逐渐增强,A正确;
B、在b之后,根细胞CO2的释放量减小,只能说明产酒精与CO2的无氧呼吸减弱,但不能确定产乳酸的无氧呼吸的强弱,所以无法确定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逐渐减弱,B错误;
C、图示为无氧条件下植物根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a之前植物根无氧呼吸不释放CO2,说明植物根细胞只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C正确;
D、酒精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ATP,D正确。
故选B。
5. 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B.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
C. 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
D.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慢
【答案】D
【解析】
【分析】1、叶绿体色素提取色素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2、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详解】 A 、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是常用的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A正确;
B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B正确;
C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C正确;
D 、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快,而不是越慢,D错误。
故选D。
6.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B. 一般来说,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加大,细胞分裂能力降低
C. 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D. 端粒DNA序列被多次“截”短会使细胞活动异常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又叫细胞编程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详解】A、自由基还会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因此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A正确;
B、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加大,细胞分裂能力降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备分裂能力,B正确;
C、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错误;
D、端粒DNA序列被多次“截”短会使细胞活动异常,导致细胞衰老, D正确。
故选C。
7.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教材中探究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探究pH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中,先加入底物和酶,再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
B.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用高倍镜观察中央液泡大小和原生质层位置的变化
C. 若探究过氧化氢酶有催化作用,应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D. 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答案】D
【解析】
【分析】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反应速度更快。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③需要合适的条件(温度和pH值)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等,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酶分子结构。低温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详解】A、“探究pH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中,应在加入酶之后先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调节酶所处的pH为预设pH,然后再加入底物,A错误;
B、“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在低倍镜下即可观察细胞和中央液泡的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B错误;
C、若探究过氧化氢酶有高效性,应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C错误;
D、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所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正确。
故选D。
8. 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和部分功能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2所示细胞膜的功能的实现与图1中结构③密切相关
B. 人一鼠杂交实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协助
D. 该模型属于物理模型,A侧是细胞膜外侧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的①为脂双层,②为膜中蛋白质,③为糖蛋白;图2为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作用方式。
【详解】A、结构③是糖蛋白,有识别作用,图2中激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即是糖蛋白,因此图2所示细胞膜的功能的实现与图1中结构③密切相关,A正确;
B、人—鼠杂交实验用荧光标记法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协助,如高等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专门的通道--胞间连丝实现,C正确;
D、该模型属于物理模型,A侧具有多糖链,是细胞膜外侧,D正确。
故选B。
9.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伞藻的核移植实验充分证明了伞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B. 蝾螈受精卵横溢后,有核一半能分裂,说明细胞分裂与细胞核有关
C.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需要经过4层磷脂分子才能进入细胞核内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凋控、高度有序地进行。这是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2、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中心)是细胞质基质。
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①核膜是双层膜,有核孔,有核膜使细胞的核质分开;有核孔使细胞的核质之间能进行物质交换。由于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可进行各种生化反应。②核仁,核仁是细胞核中显著的结构,它折光性较强。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呈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染色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丝状且交织成网状,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
【详解】A、伞藻的嫁接实验证明伞藻的伞帽由假根决定,伞藻的核移植实验充分证明了伞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A正确;
B、蝾螈的受精卵横缢后,有核一半能分裂,无核一半不能分裂,证明细胞分裂与细胞核有关,B正确;
C、细胞核中的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
D、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不需要经过磷脂分子,D错误。
故选D。
10.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外壳上存在很多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其宿主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病毒外壳的结构与人体细胞膜的结构基本相同
B. 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COVID-19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 COVID-19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外壳的结构中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含有很多糖蛋白),而人体细胞膜的结构中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也含有糖蛋白,因此病毒外壳的结构与人体细胞膜的结构不相同,A错误;
B、糖蛋白S属于病毒上成分,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糖蛋白S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结合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
C、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但COVID-19能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是相对的,也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正确;
D、细胞是最基本生命系统,而COVID-19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层次,D错误。
故选C。
【点睛】
11. 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预测测交实验中高茎∶矮茎=1∶1,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B.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
C.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 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进行了正反交实验
【答案】A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推理”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高茎∶矮茎=1: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
B、“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发现现象,提出问题,B错误;
C、生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等,C错误;
D、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错误。
故选A。
12. 水稻粒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B决定红色,a、b决定白色,每个基因对粒色改变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效应。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测交后代中,表型种类及比例为( )
A. 4种,1∶1∶1∶1B. 3种,1∶2∶1
C. 2种,3∶1D. 4种,9∶3∶3∶1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A、B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决定白色,得知,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它们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
【详解】结合题干,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它们杂交得到F1,Fl的基因型为AaBb,AaBb测交,得到的子代中有分别含有0、1、2个显性基因的三种表型,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1:1:1:1,表型的比例为(由深到浅)1:2:1,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 已知控制某种生物的四对不同性状的相关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可验证基因A/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 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测交,可验证基因D/d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C. 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可验证基因A/a与基因D/d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基因型为AaEe的个体测交,可验证基因A/a与基因E/e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可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因而可验证基因A/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A正确;
B、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测交,由于D和d为等位基因,因而可验证基因D/d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B正确;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a和D、d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而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基因型为AaEe的个体测交,后代会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均等,因而可验证基因A/a与基因E/e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C。
14. 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2,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比例分别为( )
A. 5∶1、5∶1B. 8∶1、8∶1C. 6∶1、9∶1D. 1∶1、5∶4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豌豆和玉米种子中,纯合子aa占1/3,杂合子Aa占2/3;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只能进行自交,玉米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可以发生自由交配。
【详解】豌豆种子中,自然状况下为自交,纯合子aa占1/3,杂合子Aa占2/3,自交后代隐性性状aa所占比例为1/3+2/31/4=1/2,则显性性状所占比例为1/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玉米种子中,自然状况下发生自由交配,纯合子aa占1/3,杂合子Aa占2/3,玉米自由交配,利用配子法,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都是a∶A=(1/3+2/3×1/2)∶(2/3×1/2)=2∶1,后代隐性性状aa所占比例为2/3×2/3=4/9,则显性性状所占比例为5/9,故显性性状∶隐性性状=5∶4,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5. M13噬菌体是一种丝状噬菌体,内有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它只侵染某些特定的大肠杆菌,且增殖过程与T2噬菌体类似。研究人员用M13噬菌体代替T2噬菌体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5S标记蛋白质
B. 为形成对照实验,应再增设一组用32P和35S同时标记的实验组
C. 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和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使细菌出现在沉淀物中,噬菌体出现在上清液中
D. 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故体内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含有噬菌体DNA的细菌分开,因此上清液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是含子代噬菌体的细菌。
【详解】A、15N是DNA和蛋白质的共有元素,而35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故不可用15N代替35S标记蛋白质,A错误;
B、此实验中32P标记组和35S标记组,已构成相互对照,故不需要额外增设一组用32P和35S同时标记的实验组,B错误;
C、噬菌体只将自身的DNA注入到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所以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使细菌出现在沉淀物中,噬菌体出现在上清液中,C正确;
D、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分子,由于不存在嘌呤和嘧啶的配对,故其体内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D错误。
故选C。
16. 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同一蜂群中蜂王和工蜂在形态结构和行为等方面的不同与表观遗传有关
B. 染色体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C. 柳穿鱼Lcyc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D. 囊性纤维化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像这样,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例如,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就与表观遗传有关;一个蜂群中,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但它们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截然不同,表观遗传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解】A、同一蜂群中蜂王和工蜂基因型相同,但在形态结构和行为等方面的不同与表观遗传有关,A正确;
B、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也属于表观遗传,B正确;
C、柳穿鱼Lcyc基因碱基序列未变,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经过甲基化修饰后抑制了基因的表达,C正确;
D、囊性纤维化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
故选D。
17. 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采用了“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
B. DNA复制方式的研究方法——差速离心法
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 沃森与克里克根据DNA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艾弗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特异的除去的除去了一种物质,从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即遗传物质,其自变量的处理方法遵循“减法原理”,A正确;
B、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采用的是密度梯度离心法,B错误;
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
D、沃森和克里克主要以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的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呈螺旋结构,D正确。
故选B。
18. 1973年,有位进化生物学家针对物种进化提出了红皇后假说:一个物种的任何进化可能构成对其他相关物种的竞争压力,物种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驱动进化的动力。所以,物种之间的进化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皇后假说认为即使无机环境没有改变,生物也会进化
B. 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 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所有变异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 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
【答案】A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产生新物种。
【详解】A、根据题目,红皇后假说认为一个物种的进化是另外一个物质导致的,可能不来自于无机环境,A正确;
B、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B错误;
C、可遗传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
D、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但不是必须要经过地理隔离,D错误。
故选A。
19. 家蚕(2n=2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在家蚕中皮肤正常对皮肤油性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雄蚕比雌蚕的丝质好,出丝率高,而油性幼虫具有油纸样透明和身体虚弱等特点,常作为筛选的依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测定家蚕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15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B. 雌蚕个体中,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含有2条Z染色体或者两条W染色体
C. 用正常雌蚕和皮肤油性雄蚕杂交,子代中的雄蚕符合生产要求
D. 若家蚕常染色体上的血色基因片段转移到性染色体上,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短暂的加倍。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非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
【详解】A、家蚕属于雌雄异体生物,故测定家蚕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13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共15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短暂的加倍,故正常情况下,雌蚕(ZW)个体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含有2条Z染色体或者两条W染色体,B正确;
C、正常雌蚕和皮肤油性雄蚕的亲本杂交,子代中的雌蚕全为皮肤油性、雄蚕全为皮肤正常,符合生产上选用雄蚕产丝的要求,C正确;
D、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若家蚕常染色体上的血色基因片段转移到性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变异,D错误。
故选D。
20. 四氯化碳中毒时,会使得肝细胞内质网膜上的多聚核糖体解聚及脱落,导致肝细胞功能损伤。下图表示粗面内质网上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转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mRNA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有利于缩短每条肽链合成所需时间
B. 图中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往右
C. 图示过程只涉及mRNA和tRNA
D. 四氯化碳中毒会导致蛋白质无法进入内质网加工
【答案】D
【解析】
【分析】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可提高翻译的效率,但不能缩短每条肽链合成的时间,A错误;
B、根据肽链的长度变化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方向为由左往右,不是“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B错误;
C、图示过程除了涉及mRNA和tRNA,还与rRNA有关,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C错误;
D、四氯化碳中毒时,会使得肝细胞内质网膜上的多聚核糖体解聚及脱落,导致蛋白质无法进入内质网加工,D正确。
故选D。
21. 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B. 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
C. K+从膜内运输到膜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D. 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缬氨霉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可推测正常微生物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
【详解】A、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能结合在细胞膜上,能在磷脂双子层间移动,该过程与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有关,A错误;
BC、结合题意“将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差”和题图中缬氨可霉素运输K+的过程不消耗能量,可推测K+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B错误,C正确;
D、噬菌体为DNA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缬氨霉素不会影响噬菌体的侵染能力,D错误。
故选C。
22. 如图表示在有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体内有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过程,X、Y、Z和W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都能进行③过程B. 根尖分生区细胞能完成①②③④⑤过程
C. ②和⑤过程分别表示C₃的还原和CO2的固定D. 能产生ATP的有①③④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W表示水,Z是ATP,Y是丙酮酸,X是三碳化合物;①表示水的光解,②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③表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⑤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
【详解】A、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都能进行③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A正确;
BCD、①表示水的光解,②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③表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⑤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①②⑤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④均有ATP产生,B错误,CD正确。
故选B。
23. 图甲表示人体细胞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图乙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男性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乙对应图甲的bc段,bc段染色体的条数可能是46条或者23条
B. 图乙细胞中A与a基因不一定是通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而来
C. 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内含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
D. 图乙的细胞可能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Oa段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表示DNA还未复制,故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的G1期;ab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1变成2,表示DNA正在进行复制,故表示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的S期;bc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为2,表示DNA已经完成复制,且着丝点没有分裂,故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前期、中期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的G2期,减Ⅰ分裂全过程和减Ⅱ的前期、中期;cd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成1,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e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成1,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Ⅱ分裂的后期、末期。图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地排列在细胞中央,该细胞处于减Ⅱ分裂的前期。
【详解】A、分析图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地排列在细胞中央,该细胞处于减Ⅱ分裂的前期。分析图甲,bc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为2,表示DNA已经完成复制,且着丝点没有分裂,故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前期、中期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的G2期,减Ⅰ分裂全过程和减Ⅱ的前期、中期。因此图乙可对应图甲的bc段。若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或减Ⅰ分裂全过程,bc段染色体的条数是46条,若为减Ⅱ分裂的前期或中期,bc段染色体的条数是23条,A正确;
B、图乙中染色体上出现基因A、a,可能是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也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B正确;
C、分析图乙,该细胞处于减Ⅱ分裂的前期,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C正确。
D、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另一种是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因此图乙的细胞可能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等位基因之间的互换,D错误。
故选D。
24. RNA病毒可分为+RNA病毒和-RNA病毒,其中+RNA能够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下图是新型冠状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中的+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都能决定一个氨基酸
B. 过程②与过程③都需要逆转录酶和核糖核苷酸等物质
C. 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包括+RNA和-RNA
D. 过程②需要的嘌呤核苷酸数与过程③需要的嘧啶核苷酸数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一般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结构生物。
【详解】A、过程①表示翻译,所以过程①中的+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密码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如终止密码子,A错误;
B、过程②与过程③都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所以都需要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不需要逆转录酶,B错误;
C、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包括+RNA,C错误;
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嘌呤和嘧啶配对,所以+RNA-RNA+RNA过程需要等量嘌呤和嘧啶,D正确。
故选D。
25. 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西瓜植株经不同育种途径可获得植株甲、乙和丙。植株甲是三倍体,植株乙是二倍体,植株丙是单倍体,①-⑦表示各种处理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过程⑦不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
B. 植株甲、乙、丙均存在两种基因型
C. 能获得三倍体植株,说明Aa西瓜和AAAA西瓜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 过程④⑥均有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为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②③产生等位基因,为基因突变;④⑥为杂交;⑤是花药离体培养;⑦为植物组织培养。
【详解】A、过程①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由题意知,经过程⑦所得个体为单倍体,故该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不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A正确;
B、植株甲为AAAA和Aa的杂交子代基因型有AAA和AAa两种;植株乙是Aa和aa的杂交子代,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植株丙是Aa经花药离体培养的子代,基因型有A和a两种,B正确;
C、三倍体植株不可育,说明Aa西瓜和AAAA西瓜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过程④⑥均为杂交,故均有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正确。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二、非选择题(26-29题,共45分)
26. 蔷薇花朵艳丽,花香浓郁,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图甲是蔷薇植株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乙、图丙是科研人员将蔷薇置于不同土壤含水量的环境中,测定的平均净光合速率和羧化酶效率(注:羧化酶是参与CO2固定关键酶)。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光照条件下蔷薇的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蔷薇绿叶中含有多种色素,光合色素存在叶绿体中,其他色素可存在______中。
(2)图甲中②表示______(填化合物),②发挥作用的场所是______。
(3)图乙显示,土壤含水量过低时蔷薇的净光合速率明显较低,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植物缺水导致叶片部分______,直接使暗反应______过程减慢,净光合速率降低。
(4)当土壤的含水量超过70%后,蔷薇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结合图丙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 ①.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②. 液泡
(2) ①. ATP、NADPH ②. 叶绿体基质
(3) ①. 气孔关闭 ②. CO2固定
(4)当含水量过高时,羧化酶效率下降,导致固定的CO2减少,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所以净光合速率下降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生成,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等。
【小问1详解】
光照条件下,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中的色素包括光合色素和其他色素,其中光合色素存在叶绿体中,其他色素可存在液泡中。
【小问2详解】
图甲中②是光反应的产物,可供暗反应使用,表示ATP、NADPH;②参与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小问3详解】
据图乙分析可知,植物缺水导致叶片部分气孔关闭,直接使暗反应的CO2固定形成C3过程减慢,净光合速率降低。
【小问4详解】
据图丙可知,当含水量过高时,羧化酶效率下降,导致固定的CO2减少,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所以净光合速率下降。
27. 建立模型是生物科学研究常用方法,人们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将复杂、微观的现象变得直观、易懂。模型的类型有多种,包括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等。
(1)请完善下面的有氧呼吸概念模型(提示:①②③为场所,甲乙是物质)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甲______乙______
(2)在减数分裂物理模型的制作活动中,某同学准备了如图所示的8条橡皮泥来模拟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
①用橡皮泥的______来表示染色体的来源(父方或母方),将a和______用铁丝扎起来,代表一条已复制好的染色体。
②将两对已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并放在赤道板两侧,这是模拟______时期。减数分裂结束后,图中可与d同在一个配子中的是______。
③若a在分裂中发生了互换,则a可能与图中的______发生互换。
【答案】(1) ①. 细胞质基质 ②. 线粒体基质 ③. 线粒体内膜 ④. 丙酮酸 ⑤. [H]
(2) ①. 颜色 ②. b ③. 减数分裂Ⅰ的中期 ④. e或f或g或h ⑤. c或d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
(1)第一阶段: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少量的能量。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并且释放少量的能量。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3)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2.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小问1详解】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反应为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少量的能量,发生的场所①为细胞质基质,生成的物质甲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因此物质甲为丙酮酸,生成的物质乙参与第三阶段的反应,因此物质乙为[H];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为丙酮酸和水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并且释放少量的能量,发生的场所②为线粒体基质,生成的物质乙为[H];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为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发生的场所③为线粒体内膜。
【小问2详解】
①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可以用橡皮泥的颜色不同来表示染色体的来源。一条已复制好的染色体有2个相同的姐妹染色单体,故将a和b用铁丝扎起来可以表示一条已复制好的染色体。
②两对已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并放在赤道板两侧,这是模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可表示减数分裂Ⅰ的中期。减数分裂Ⅰ结束后,同源染色体分开,cd可以与ef或gh进入一个细胞。若和ef进入一个细胞,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的时候,d可以和e移向细胞一极,也可以和f移向细胞一极;同理若和gh进入一个细胞,减数分裂Ⅱ后期,d可以和g移向细胞一极,也可以和h移向细胞一极,因此减数分裂结束后,图中可与d在同一个配子中的是e或f或g或h。
③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能发生交叉互换,因此a可以与c或d发生互换。
28. 大肠杆菌DNA呈环状,下图表示其复制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DNA的基本骨架由______交替连接,图1中序号④的中文名称是______。
(2)环状DNA分子中游离的磷酸基有______个,其上基因的特异性是由______决定。
(3)复制原点是DNA分子中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该序列中A-T含量很高,有利于DNA复制起始时的解旋,原因是______。酶2催化子链延伸的方向是______(填“5'→3'”或“3'→5'”)。
(4)由图推测,大肠杆菌DNA的复制最可能是______。(填“单起点复制”或“多起点复制”)
(5)若1个DNA双链均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m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答案】(1) ①. 脱氧核糖和磷酸 ②.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 ①. 0 ②. 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3) ①. A与T之间的氢键数量少,容易打开 ②. 5'→3'
(4)单起点复制 (5)2/m
【解析】
【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小问1详解】
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这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空间结构外侧,形成基本骨架,图1中序号④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小问2详解】
由DNA的结构可知,链状DNA分子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但环状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连接2个脱氧核糖,游离的磷酸基有0个,其上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
【小问3详解】
DNA分子中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复制原点是DNA分子中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该序列中A-T含量很高,则氢键数量少,容易打开,因而有利于DNA复制起始时的解旋; 酶2是DNA聚合酶,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延伸,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延伸的方向是5'→3'。
【小问4详解】
据图可知,大肠杆菌DNA复制时只有一个起点,所以大肠杆菌DNA的复制最可能是单起点复制。
【小问5详解】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1个DNA分子复制n次,得到2n个DNA,其中含母链的DNA分子只有2个。若1个DNA双链均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m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是2个,所占的比例为2/m。
29. 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Ⅱ、Ⅲ、Ⅳ号为常染色体。果蝇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黑体和灰体由等位基因D、d控制。在自然情况下,现有若干灰体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本题涉及基因不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
(1)通过数据可以判断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位于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上述子代灰体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2)若让某截毛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的刚毛红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一代中雄果蝇表现为刚毛白眼,雌果蝇表现为刚毛红眼。子一代雌果蝇基因型为______,若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则子二代雄果蝇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
(3)另有一对相对性状展翅(E)对正常翅(e)为显性,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欲探究控制灰体和黑体的等位基因是否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互换),现选取纯合灰体展翅果蝇和黑体正常翅果蝇为亲本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观察并统计的表型及比例。
若F2______,则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若F2______,则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答案】(1) ①. 常 ②. 灰体与黑体的遗传不与性别相关联 ③. 3/5
(2) ①. BbXAXa ②. 刚毛红眼:刚毛白眼:截毛红眼:截毛白眼=3:3:1:1
(3) ①. 灰体展翅∶黑体正常翅=2∶1或灰体展翅∶灰体正常翅=2∶1 ②. 灰体展翅∶灰体正常翅∶黑体展翅∶黑体正常翅=6∶3∶2∶1
【解析】
【分析】通过对柱状图进行分析可知,灰体和黑体在雌、雄果蝇中比例相同即与性别无关联,可判定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体对黑体为显性。
【小问1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子代雌雄果蝇中灰体:黑体=15:1,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灰体与黑体的遗传不与性别相关联,且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中DD:Dd=1:1,亲本产生d配子的概率为1/4,D配子的概率为3/4,子代灰体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3/4×3/4)/(1-1/4×1/4)=3/5。
【小问2详解】
截毛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的刚毛红眼雄果蝇进行杂交,雌雄果蝇均为刚毛,说明刚毛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是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Xa×BBXA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XAXa和BbXaY,子一代相互交配,子二代雄果蝇中的比例是(3B-:1bb)(1XAY:1XaY),即刚毛红眼:刚毛白眼:截毛红眼:截毛白眼=3:3:1:1。
【小问3详解】
展翅(E)对正常翅(e)为显性,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且E基因纯合致死。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有几种可能性:如果都在Ⅲ染色体上,则有两种可能,B与E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与e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这种情况下后代的基因型有BbEe、bbee两种,表现型也两种(BB纯合致死),表现型比例为灰体展翅:黑体正常翅=2:1;或者B与e在同一条,b与E在同一条,后代的基因型有BBee、BBEe两种,表现型比例为灰体展翅:灰体正常翅=2:1。如果不在Ⅲ号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为BBEe,由于EE纯合致死,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2:1),比例为灰体展翅:灰体正常翅:黑体展翅:黑体正常翅=6:3:2:1。单体
连接键
生物大分子
检测试剂或染色剂
葡萄糖
—
①
—
②
③
蛋白质
④
⑤
—
核酸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东营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6页。
这是一份2024桂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