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山东专用)(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产业发展是乡村发展的首要前提,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空间重构的直接动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乡村产业结构优化重组生产空间,将直接影响( )
A.人口空间分布B.城乡户籍制度
C.土地产权制度D.乡村文化传承
2.目前影响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主导产业包括( )
①加工贸易型产业②数字化转型产业③旅游导向型产业④现代化特色农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A 2.C
【解析】1.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将吸引人口回流,直接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A正确。对城乡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没有影响,BC错;人口回流有利于乡村文化传承,但不是直接影响,D错。故答案为A。
2.目前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主导产业有加工贸易型产业,旅游导向型产业,现代化特色农业,①③④正确。目前乡村产业发展已经出现了数字化转型产业,但还没有大规模发展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导产业,④错。故答案为C。
虹鳟是一种洄游性鱼类。近年来,黑龙江科研机构与山东省烟台市企业开展科企对接,来自黑龙江的虹鳟苗种先在烟台近海水产基地暂养,后投放到南隍城岛海域深水网箱,构建了“陆-海-岛”接力养殖新模式。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烟台水产基地的主要功能最可能是( )
A.苗种周转B.良种选育
C.鱼苗育肥D.海水驯化
4.南隍城岛海域深水网箱养殖虹鳟的突出优势是( )
A.光照充足B.水质优良
C.饵料充足D.运输便利
5.“陆-海-岛”接力养殖模式的推广可以( )
①控制病害传播②避免养殖污染③扩大养殖范围④推动产业联动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3.D 4.B 5.D
【解析】3.由材料可知,虹鳟为洄游性鱼类,虹鳟苗种来自黑龙江,最初是在淡水水域生长,最后要转移到南城隍岛海域深水网箱进行养殖,虹鳟要适应海水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烟台水产基地的主要功能是海水驯化,D正确。黑龙江的虹鳟苗种最后要送到南城隍岛海域,在烟台周转反而增加了运输距离,A错误。黑龙江的科研机构已经进行了良种选育,B错误。鱼苗育肥是养殖的最后阶段,是在南城隍岛海域深水网箱进行,C错误。故选D。
4.与陆地沿岸浅海养殖相比,在南城隍岛海域的深水网箱养殖,光照并没有更充足,A错误。沿岸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深水网箱养殖远离沿岸地区,水质更优,B正确。虹鳟养殖以人工喂养为主,饵料因素影响不大,而且深海海域受陆地径流影响较小,饵料并无突出优势,C错误。与陆地沿岸海域相比,南城隍岛海域交通条件更差,D错误。故选B。
5.该模式将养殖范围扩展到了深海海域,扩大了养殖范围,③正确。海洋养殖装备制造业、运输业等产业与养殖业共同促成了接力养殖,④正确。“陆-海-岛”接力养殖模式的推广并不能控制病害的传播,也无法避免养殖带来的污染,①②错。故选D。
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使澳大利亚大气活动中心的势力、位置、性质发生季节变化。下图为某日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据等压线推测,该日最接近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
A.清明B.小暑
C.秋分D.立冬
7.图中锋的性质及其移动方向为( )
A.冷锋,顺时针B.冷锋,逆时针
C.暖锋,顺时针D.暖锋,逆时针
8.甲、乙、丙、丁四地( )
A.甲地气压值可能为1036hPaB.图示季节乙地气候干燥少雨
C.图示时刻,丙地天气晴朗干燥D.图示时刻丁地逐渐形成飓风
【答案】6.B 7.A 8.C
【解析】6.读图可知,此时“澳大利亚陆地气压高于海洋,且有高压中心,可判断应该为澳大利亚冬季。澳大利亚在南半球与我国季节相反,故我国应该处于夏季。因此最有可能是小暑节气,B正确,清明是春季节气,秋分是秋季节气,立冬为冬季节气,ACD错误。故选B。
7.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北侧纬度较低,是暖气团;南侧纬度较高,是冷气团。该槽线位于低压中心(气旋)附近,由所学知识可知,南半球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呈顺时针流动;图示槽线附近,气流运动表现为由西南侧纬度较高的冷气团主动向东北侧纬度较低的暖气团移动,是冷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由图可知,丙地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C正确;甲气压值可能是1036~1040hPa,A错误;由图可知,图示为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是冬季,乙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多,B错误;丁地位于低压中心,但此时是南半球冬季,没有形成飓风,D错误。故选C。
鸳鸯泉位于广西河池凤山县凤城镇,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由两个泉水组成,也称合母塘。分母塘和母塘均为营养泉,其位置大约只相距不到40米,但两泉的泉水颜色不同,研究发现鸳鸯泉的源头为年里村落水洞补给的外源水,图为鸳鸯泉周边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不属于影响鸳鸯泉水色差异因素的是( )
A.光照条件B.泉潭深度
C.泉水成分D.泉底水草
10.鸳鸯泉为常年泉的有利条件是( )
①气候湿润,降水丰富②断层发育,易于蓄水③地处向斜,容易汇水④地质较老,含水量大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1.落水洞的形成过程( )
A.地壳抬升—堆积作用—流水侵蚀—挤压作用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变质作用—流水侵蚀
C.堆积作用—变质作用—流水侵蚀—流水堆积
D.堆积作用—挤压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答案】9.C 10.C 11.D
【解析】9.根据材料可知,鸳鸯泉的补给源头均为年里村落水洞补给的外源水,且两地距离很近,矿物质成分差异小,其泉水成分近似,不是影响鸳鸯泉水色差异的因素,C正确; 鸳鸯泉不同位置光照条件、泉潭深度、泉底水草差异较大,会影响鸳鸯泉水色差异,ABD错误,故选C。
10.鸳鸯泉位于广西,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多地形雨,气候湿润,降水丰富,①正确;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可判断鸳鸯泉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处向斜,容易汇水,③正确;断裂发育,不易存水,②错误;地层新老与含水多少无关,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当地首先受堆积作用形成岩层;后受挤压作用,岩层变形形成褶皱;挤压过程中由于岩石承受不住压力,岩层断裂导致地壳抬升,受降水影响,岩层垂直裂隙经水溶蚀扩大,后塌陷形成落水洞。综上所述,落水洞的形成过程为堆积作用-挤压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旧城核心地带的某片区,19世纪初期工业繁荣、交通便捷。20世纪30年代开始,该片区工业快速衰落。后经持续更新改造,该片区现已建成国家剧院、艺术中心和电影院等文化场馆,成为伦敦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创意片区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更新改造初期,选择该片区布局文化场馆的最有利条件是( )
A.失业工人数量多B.工业闲置用地多
C.功能分区较完善D.生产技术水平高
13.更新改造后,泰晤士河该片区河段功能提升最明显的是( )
A.休闲游憩B.水源供给
C.物流运输D.生态保育
【答案】12.B 13.A
【解析】12.根据材料可知,该片区是工业快速衰落后经更新改造成为文化场馆,所以该片区布局文化馆最有利条件是工业闲置用地多,与失业工人数量、功能分区是否完善、生产技术水平关系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根据材料可知,更新改造后,泰晤士河该片区是文化场馆,是人们休闲游憩的场所,虽能起到生态保护作用,但不是最明显的,A正确,D错误;文化场馆对水源供给和物流运输的影响较小,B、C错误。故选A。
2024年3月5日12点(北京时间)三明某校(117°37'E)考试结束,小明同学透过窗户发现走廊护栏的垂直杆的影子几乎与教室垂直。下图为教室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在讲台上就座的老师面朝( )
A.南B.西
C.东D.北
15.该日护栏上同一垂直杆影子朝向和影长度化描述正确的( )
A.从教室后门移向前门,长-短-长B.从教室后门移向前门,短-长-短
C.从教室前门移向后门,短-长-短D.从教室前门移向后门,长-短-长
【答案】14.C 15.D
【解析】14.由材料可知,三明某校(117°37'E)的经度位置与120°E相近,因此3月5日12点(北京时间)小明同学结束考试的时间接近当地正午12点,此时小明同学透过窗户发现走廊护栏的垂直杆的影子几乎与教室垂直,此时太阳接近正南方向,因此教室的窗户朝南,在讲台上就座的老师面朝东,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由材料可知,日期为2024年3月5日,此时此刻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方位为东南,日落方位为西南,故护栏上同一垂直杆影子日出时朝向教室前门、日落时朝向教室后门,即从教室前门移向后门,AB错误;随着太阳高度的不断升高,影长变短,到正午12点达到最短,随太阳高度角的降低,影长逐渐变长,影长度化为长-短-长,D正确,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锁坝是横亘在河床位置,枯水期拦截阻挡河水,洪水时产生溢流的人工坝体。1999年冬季,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了提高松花江干流的通航能力,在河道某处设计修建了一座锁坝。下面为该河道示意图。
(1)在图中用绘出锁坝合适位置并说出理由。(4分)
(2)推测锁坝修建以后汊道的演化趋势,并分析原因。(8分)
【答案】(1)此处对河水阻截效果最好,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干流水位,利于通航。(4分)
(2)汊道逐渐淤积变浅直至消失。枯水期锁坝阻挡江水进入汊道,减少了流水对汊道河床的侵蚀,汊道下游来水以沉积为主;洪水期,含沙量大的河水漫过锁坝以后,流速降低,泥沙在汊道沉积;河床逐年淤积抬高,汊道最终消失。(8分)
【解析】(1)锁坝应建在对河水阻截效果最好的地区,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干流水位,利于枯水期通航,由图中汊道的形状、分布及河流流向来看,锁坝应建在如下图所示位置:
(2)汊道逐渐淤积变浅直至消失。枯水期锁坝阻挡江水进入汊道,使汊道的水量减少,进而减少了流水对汊道河床的侵蚀,汊道下游来水搬运能力减弱,以沉积为主;洪水期,水位升高,含沙量大的河水漫过锁坝以,流速降低,搬运能力也相应减弱,泥沙在汊道大量沉积;河床逐年被淤泥淤积抬高,汊道河水变浅,随着泥沙淤积,汊道最终消失。
1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河北省迁安市(见下图)是我国北方的钢铁重镇,建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迁安市长期以钢铁产业为主导产业,铁矿石、煤、焦炭等原燃料运输需求量大,为此修建铁路专用线,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由公路运输转变为铁路专用物流通道)。近年来,迁安市不断压减冶炼设备陈旧、品质较差的粗钢产量,在钢铁企业原有基础上增加废旧钢铁冶炼设备,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吸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聚。
(1)简析近些年迁安市不断压减粗钢产量的意义。(6分)
(2)分析迁安市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的主要原因。(6分)
(3)阐述迁安市吸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聚的区位优势。(4分)
【答案】(1)压减粗钢产量有利于将生产要素投入高品质钢材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延长钢铁工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压减粗钢产量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压减粗钢产量有利于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改善环境。(6分)
(2)减少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铁矿石、煤、焦炭等原燃料运输需求量大,改用铁路专用物流通道,)可以减轻公路运输压力(或缓解公路交通拥堵、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铁矿石、煤炭、钢材等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6分)
(3)迁安市产业转型有政策支持;迁安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加上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投资环境较好;有产业基础,可以与部分原有产业协作;紧邻京津冀经济圈,交通便捷,受到北京和天津的辐射带动作用。(6分)
【解析】(1)主要根据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环保要求等角度展开分析。根据材料“压减冶炼设备陈旧、品质较差的粗钢产量”可知,根据市场需求量压减粗钢产量;“增加废旧钢铁冶炼设备,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可知,投入高品质钢材生产环节,延长钢铁工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粗钢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压减粗钢产量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压减粗钢产量,培育新兴产业可以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等。
(2)主要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公路运输运量小,能源消耗高,尾气排放量大,对环境污染较大;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费较低,对环境污染较小;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可以提高铁矿石、煤炭、钢材等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减轻公路运输造成的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等问题等。
(3)新兴产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同时结合一般性工业区位因素角度展开分析。据材料“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吸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聚”可知,吸引新兴产业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读图可知,迁安地理位置紧邻京津冀经济圈,交通便捷,受北京和天津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原有产业以钢铁产业为主导产业,产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环境质量得到提升,投资环境较好;产业链较完整,新兴产业可以与部分原有产业协作发展等。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996年中国科学院铺沙综合科考队对南海诸岛的考察发现,在某些珊瑚岛上几乎不存在地表水资源,但地表以下珊瑚砂层和石灰岩顶部(裂隙、溶洞发育)的地层中,发育一种浮在地层内渗海水之上,呈现透镜状的地下淡水体,即“淡水透镜体”(下图)。
(1)分析图中珊瑚岛上砂下岩地质结构的形成过程。(4分)
(2)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南海珊瑚岛地表水缺乏的原因。(6分)
(3)简述南海诸岛淡水透镜体的开发对国家安全的积极影响。(4分)
【答案】(1)石灰岩在海底沉积形成后,海平面相对下降,岩层出露海面,接受风化侵蚀;随后海平面相对上升,水下岩层继续接受沉积,形成珊瑚砂层。(4分)
(2)南海珊瑚岛位于热带,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地表物质松散,降水下渗快;岛屿面积小,汇流快,地表水储存条件差。(6分)
(3)淡水透镜体的开发可以提高淡水资源供应量,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提高国家对南海海洋国土的管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海岛环境安全;有利于更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战略纵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4分)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得,下部分的石灰岩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地处热带海区,石灰岩是在早期海洋环境中经沉积作用形成的。随着地质变化,海平面相对下降,原本在海底的石灰岩露出海面,遭受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 之后海平面又相对上升,在露出的石灰岩上继续发生沉积作用,珊瑚等生物遗体堆积形成珊瑚砂层,覆盖在石灰岩之上,从而形成了砂下岩的特殊地质结构。
(2)结合水循环的知识,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蒸发环节:地处热带地区,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导致蒸发量大。 下渗环节:地表多为疏松的珊瑚砂等物质,降水容易迅速下渗到地下。地表径流环节:岛屿面积小,汇水面积有限,地表径流形成快但难以长时间储存,导致地表水缺乏。
(3)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资源安全、环境与生态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提供淡水资源,满足岛上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利于资源开发利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稳定的水资源供应有助于加强对南海诸岛的驻守和管控能力,强化对海洋国土的主权维护。改善海岛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稳定,保障海岛环境安全。可为海上活动提供支持,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增强国家在南海地区的战略存在和影响力,从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19.根据图文资料,按要求作答。(13分)
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植物的生物量较大、叶面积较大。近年来,青藏高原发生了大规模的木本植物(森林、灌丛)向草地扩张,对生长季的地表昼夜温度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下图)。
(1)描述青藏高原木本植物扩张对生长季夜间地表温度的影响。(3分)
(2)从热量收支角度,分析青藏高原木本植物扩张对生长季白天地表温度的影响。(6分)
(3)大规模木本植物扩张,加剧还是减缓青藏高原气候变暖?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1)夜间地表温度升高;5~6月升温幅度较大;7~9月升温幅度较小(保持稳定)。(3分)
(2)木本植物遮挡阳光,减少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木本植物叶片较大,蒸腾量较大,云量增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增强,地表吸收热量较减少;木本植物扩张,林下草本退化,裸露地表增加,地表散失热量增多;综上所述,木本植被扩张地表白天热量收入减少,支出增多,地表温度降低。(6分)
(3)减缓。理由:大规模木本植物扩张,日均地表温度下降,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气温降低。(4分)
【解析】(1)读图可知,夜间地表温度距平均为正值,说明木本植物扩张使生长季夜间地表温度升高;其中,5~6月地表温度距平数值较大,说明升温幅度较大:7~9月地表温度距平数值相对较小,说明升温幅度较小,地表温度保持稳定。
(2)读图可知,白天地表温度距平均为负值,说明木本植物扩张使生长季白天地表温度降低。原因主要有:木本植物生物量较大、叶面积较大,会遮挡阳光,减少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木本植物叶片较大,有利于植物蒸腾,蒸腾量较大,空气中的水汽和云量增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增强,地表吸收热量较减少;木本植物向草地扩张,导致林下草本退化,裸露地表增加,地表散失热量增多,使地表温度降低。综上所述,木本植被扩张地表白天热量收入减少,支出增多,地表温度降低。
(3)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木本植被扩张地表白天热量收入减少,支出增多,地表温度降低,因此大规模木本植物扩张,会导致青藏高原日均地表温度下降,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气温降低,从而减缓了青藏高原气候变暖。
[地理]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广东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地理]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广东专用)(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地理]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专用)(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河北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地理]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河北专用)(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