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哈利路亚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内容]:
一、古筝《云水禅心》、《高山流水》
二、洞箫《清明上河图》
三、古琴名曲《广陵散》
四、竹笛名曲《姑苏行》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认识和熟悉音乐的形式要素。
二、聆听古筝《云水禅心》等古典音乐,感受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三、听赏洞箫《清明上河图》,探究音乐的各形式要素在这首作品中发挥的艺术功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古典音乐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探究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
回顾第一课内容,转入本课教学
1、课前播放古筝《云水禅心》的音乐。
2、上课后提问刚才播放的乐曲的名字是什么?乐曲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特点?让学生回答。
3、提问法复习音乐的形式要素。
通过“温故而知新”达到知识系统化的掌握,为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铺垫。
新课
古筝《高山流水》
1、用“讲授法”简介作者、背景。
2、用“视唱法”熟记主部主题。
3、完整地欣赏作品
(1)提出问题:
A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B听了音乐后能让你联想到些什么?
(2)欣赏音乐,并将音响与解说有机结合。
1、有利于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主题是交响乐的灵魂,是乐曲发展的基础,熟记主题可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又培养了音乐的记忆力。
3、欣赏中依据教材分析,做适当提示,促使完成音乐语言在内心的释读。
对比听赏洞箫《清明上河图》
(3)、听赏洞箫《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比较两首作品的力度和速度有何不同?
(4)、听赏竹笛名曲《姑苏行》,与上两首进行比较,感受两段音乐不同的旋律特点。
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更清楚、更方便地认识音乐的形式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时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安排:
教师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中关于作品介绍。
2、让学生体会歌曲的含义。
3、作品欣赏
(1)完整地欣赏歌曲,感受作品的情绪特点。
(2)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3)复听歌曲听前提出问题:
A、歌曲的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B、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鼓励学生跟录音一起唱
教学效果
一、1、2有利于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二、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分析、感受和理解乐曲,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拓展
思考、完成拓展
采用提问的形式完成。学生回答后老师再做适当的补充。旨在引导学生完整地感
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本身。旨在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些欣赏音乐的方法,并且从理论上知道一些欣赏音乐的基本常识。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第四单元 世界之光实践歌唱的基本要素(三) 歌唱的声区和音色的统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a href="/yiny/tb_c13474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 世界之光实践歌唱的基本要素(三) 歌唱的声区和音色的统一教学设计</a>,共2页。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a href="/yiny/tb_c1347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课,新课,知识,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踏雪寻梅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a href="/yiny/tb_c1347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踏雪寻梅教案</a>,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