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期中]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解析版)
展开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u-63.5 Zn-65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 18 分。1-8 题,每题 1 分;9-13 题,每题 2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湖北传统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湖北贝雕B. 管窑烧陶C. 土家织锦 D. 黄陂泥塑
【答案】B
【解析】
【详解】A、湖北贝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管窑烧陶过程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土家织锦,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黄陂泥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 空气中各主要成分含量对应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
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
D、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 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与生活:胃酸过多时可服用烧碱
B. 化学与农业:农药和化肥使用的越多越好
C. 化学与安全:室内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
D. 化学与环保: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烧碱有腐蚀性,胃酸过多时不可服用烧碱,故选项说法错误;
B、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使用过多,会污染土壤、水资源和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有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 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原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C. 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除衣服上的油污——油污能溶于汽油和洗涤剂中
D. 稀盐酸和稀硫酸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溶液中都有H+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选项正确;
B、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是因为汞原子间有间隔,原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选项正确;
C、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选项错误;
D、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均能解离出氢离子,选项正确。
故选C。
5. 规范操作是安全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B. 测定pH
C. 滴加液体D. 检查气密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如图所示,试管内液体过多会造成溅出伤人,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操作错误;
B、测定pH时应将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不能,直接伸到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如图会污染待测试剂,操作错误;
C、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正上方正立,不要伸到试管内,更不能触壁,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操作正确;
故选:D
6. 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37B. 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C. 在化学反应中,铷原子容易得到电子D. 铷的中子数为37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m=37,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7=2+8+18+8+n,n=1,最外层电子数是1,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7;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3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7. 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瓜汁显碱性
B. 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C. 柠檬的酸性大于橘子
D. 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喝苏打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西瓜汁的pH约为6,小于7,呈酸性,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橘子汁的pH在3~4之间,小于7,呈酸性,滴入酚酞,酚酞不变色,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柠檬的pH在2~3之间,橘子汁的pH在3~4之间,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柠檬的酸性大于橘子,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苏打水的pH在8~9之间,大于7,呈碱性,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喝苏打水反应掉过多的胃酸,选项错误;
故选C。
8. 《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烧”涉及氧化反应B. “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钾
C. “灰淋汁”涉及溶解D. “取碱浣(洗)衣”利用碱的腐蚀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烧”即是柴火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正确;
B、草木灰的成分中含碳酸钾,“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钾,正确;
C、“灰淋汁”是用水溶解得到碳酸钾溶液,碳酸钾能溶于水,涉及溶解知识,正确;
D、“取碱浣(洗)衣”是利用的碱性物质能与油污反应的性质,错误。
故选D。
9. 图1是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按图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 t2℃时,能配制得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KNO3和NaCl溶液
C. “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是d点→b点
D. t2℃时将等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关系:m(KNO3)>m(Na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1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1可知,t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约为40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若向两杯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约小于40g的等质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则可以得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KNO3和NaCl溶液,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2可知,“某一步操作后”溶液恰好饱和且溶质质量不变,即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以“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是d点→b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1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降低相同的温度时硝酸钾析出的晶体较多,所以t2℃时将等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硝酸钾溶液减少的质量比氯化钠溶液减少的质量大,所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关系:m(KNO3)
10. 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实现了用和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烷和氧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可减少的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
B. 从元素价态看: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C. 从守恒关系看: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D. 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烷和氧气,则该反应可较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实现碳中和目标,该选项说法正确;
B、化合物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则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 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热的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题意;
C、盐酸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题意;
D、CuO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题意;
故选:D。
12. 某溶液中含有和,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加入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两点,溶质种类相同并且溶液的质量相等
B. 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溶液可能为蓝色
C. 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或两种
D. 当溶质种类为3种时,向金属单质中加入盐酸有气泡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铜>银,所以加入的铁粉会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待硝酸银反应完之后,铁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
【详解】A、由图可知,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b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硝酸银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种类相同,均为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因为加入的铁质量不等,置换出的银的质量也不相等,所以最后溶液的质量也不相等,故A错误;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表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亚铁,溶液不可能为蓝色,故B错误;
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说明硝酸银全部被置换为银,硝酸铜可能有部分被置换为铜,此时金属单质为银和铜,共2种,硝酸铜也可能还没和铁反应,此时金属单质只有银,共1种,故C正确;
D、当溶质种类为3种时,表明硝酸银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此时金属单质只有银,银的金属活动性在氢之后,不能和盐酸反应,所以向金属单质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3.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氢元素,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均不同,不能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D、图中实验,将盐酸分别滴加到紫色石蕊溶液、铜、氧化铁、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根据能否反应,可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 32 分)
14.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铜铁”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___________。
(3)“火能熟水”说明燃烧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___。
【答案】(1)金属 (2)氧气
(3)放热 (4)过滤
【解析】(1)铜、铁都是金属,属于“铜铁”属于金属材料,故填金属。
(2)“飚”是风,是流动的空气,能够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故填氧气。
(3)“火能熟水”,即水的温度升高,说明燃烧放出热量,故填放出。
(4)“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即能够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过滤,故填过滤。
15.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清除CO2是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的重要问题,目前主要包括LiOH清除、固态胺吸附和分子筛吸附等方式。
LiOH清除利用了LiOH与CO2的化学反应,由于LiOH不可再生,该技术目前多用于短期载人航天任务。
固态胺能吸附CO2和水蒸气,且可真空条件下再生,因此可用于中长期载人航天任务。研究发现,CO2分压和温度对CO2吸附量有影响,如图1所示。
分子筛中的吸附剂是沸石。沸石的吸附能力强,且能在高温条件下再生,因此多应用在多人、长期航天任务中。水会影响沸石的吸附性能,通常需对沸石进行干燥处理。相同温度下,干燥时间对不同种类沸石的CO2吸附量影响如图2所示。
科学家们会依据任务持续时间、成员人数及对应的消耗品、设备质量等因素,选择适合的CO2清除技术,以保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原文作者杨乐,有删改)
(1)目前航天器中的CO2清除技术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已知LiOH具有与NaOH类似的性质,Li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由图1可得到,CO2分压对CO2吸附量的影响的结论是______。
(4)沸石种类的选择影响吸附CO2的效果。图2数据可作为沸石A的吸附效果优于沸石B的证据之一,理由是______。
【答案】(1)LiOH清除(或固态胺吸附、分子筛吸附等方式)
(2)2LiOH+CO2=Li2CO3+H2O
(3)温度相同时,CO2分压在0~2.0kPa范围内,二氧化碳分压越大,二氧化碳吸附量越大
(4)由图2知,温度和干燥时间相同时,沸石A比沸石B的CO2吸附量大
【解析】(1)由题目信息知,目前航天器中的CO2清除技术有:LiOH清除、固态胺吸附和分子筛吸附等方式。
(2)LiOH具有与NaOH类似的性质,则LiOH与CO2反应生成Li2CO3和H2O,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
(3)由图1可得到,CO2分压对CO2吸附量的影响的结论:温度相同时,CO2分压在0~2.0kPa范围内,二氧化碳分压越大,二氧化碳吸附量越大。
(4)由图2知,温度和干燥时间相同时,沸石A比沸石B的CO2吸附量大,则沸石A的吸附效果优于沸石B。
16.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中含催化活性物质,它们能实现水、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该团队提出利用月壤实现月球生存的设想:
(1)环节①分离水后的气体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环节②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环节③利用月球夜间低温(约-173℃),将二氧化碳凝结分离。为检验分离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CO2,可将气体样品通入______(填试剂名称)。
(4)该设想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答案】(1)混合物 (2)2H2O2H2↑+O2↑
(3)澄清石灰水 (4)水、二氧化碳和氧气
【解析】(1)如图所示,环节①是将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分离,还含有CO2、N2和氧气,属于混合物。
(2)环节②水在月壤催化剂I的作用下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4)如图所示,整个转化过程中是将水、二氧化碳和氧气循环转化再利用。
17.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氢氧化钠溶液,于是取出20g该溶液向其中滴加0.73%的稀盐酸,通过测pH来确定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实验过程中pH的变化如图2。
(1)图2中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是______。
(2)求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NaCl和NaOH
(2)由图可知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50g时,恰好完全反应。
解: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解析】(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a点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有剩余,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2)见答案。
18.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如图。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_____。图1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______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2)2023年初,制氧机需求旺盛,市场上出现多种类型的制氧机。
如图3分子筛制氧机:以空气为原料,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被吸附,氧气通过,获得高浓度的O2。其微观示意过程如图所示,分离过程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由此推测分子筛具有的结构是______。
【答案】(1)①. AC ②. 2KMnO4K2MnO4 + MnO2 + O2↑ ③. 蓝紫色
(2)多孔结构
【解析】(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选择A,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收集装置选C,故组合是A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 + MnO2 + O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2)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被吸附,氧气通过,获得高浓度的O2,由此推测分子筛具有的多孔结构。
19. 皮蛋一种蛋加工食品,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中和胃酸,保护血管等功能。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以皮蛋为研究对象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初识皮蛋
(1)制作凉拌皮蛋时,一般放入适量的醋,主要目的是除去皮蛋中含有的 ______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
【任务二】了解制作工艺
(2)制作配料:将纯碱、食盐、生石灰、泥土稻壳(不参加反应起粘合作用)放入容器中,加足量水调制成糊状泥料,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填一个即可)
腌制皮蛋:将泥料包裹生鸭蛋密封存放一段时间,即可制成皮蛋。
【任务三】探究泥料成分
[提出问题]腌制皮蛋的泥料中含有哪些成分?
[分析讨论]除了不参加反应氯化钠、泥土稻壳外,泥料中还最多可含3种物质。
[实验探究]
(3)完成下列表格
[得出结论]
(4)小组同学经过实验探究得出泥料中除了氯化钠、稻壳泥土外,还含有 ___________。
【答案】(1)碱
(2)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3)①. 有气泡产生 ②. 氢氧化钙 ③. 氯化钙溶液(合理即可) ④. 有白色沉淀产生
(4)碳酸钙、氢氧化钠、碳酸钠
【解析】(1)醋中有醋酸,醋酸显酸性,则制作凉拌皮蛋时,一般放入适量的醋,主要目的是除去皮蛋中含有的碱性物质;
(2)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3)实验步骤1:实验结论是泥料中一定含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取适量料泥放入烧杯加水搅拌,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实验步骤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适量料泥放入烧杯加水搅拌,过滤,将滤液分两份,用吸管向第一份滤液中不断吹气,无明显现象,说明泥料中不含氢氧化钙;
实验步骤3: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钙溶液可检验并除去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向第二份滤液中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说明泥料中还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4)经过上述实验探究可知,泥料中除了氯化钠、稻壳泥土外,还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碳酸钠。
20.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手脑结合,是创新教育的开始”。课外探究实验是手脑结合的有效途径,根据下列课外探究实践回答问题:
实验一:探究鸡蛋壳的成分
(1)取一个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钙的盐),然后加入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如图一)。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片上出现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中主要成分为________。
(2)把洗净的鸡蛋放入一个装有稀盐酸的玻璃杯里(如图二),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段时间后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请解释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
实验二:探究垃圾燃烧产生的气体
(3)实践小组的同学参观垃圾分类处理厂,垃圾筛分时,可根据________区分铜和铝。小组同学通过一定手段,测得焚烧垃圾时间段内CO体积分数异常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CaCO3
(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蛋壳表面的气体推动鸡蛋上浮,当浮出液面一定程度时,气体逸出,鸡蛋的重力大于浮力,鸡蛋壳又将下沉
(3)①. 颜色 ②. 氧气不足
【解析】(1)鸡蛋壳(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钙的盐),然后加入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片上出现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则推测鸡蛋壳中主要成分为CaCO3;
(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蛋壳表面的气体推动鸡蛋上浮,当浮出液面一定程度时,气体逸出,鸡蛋的重力大于浮力,鸡蛋壳又将下沉;
(3)铜是红色固体,铝是银白色固体,则垃圾筛分时,可根据颜色区分铜和铝,垃圾燃烧时氧气不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则测得焚烧垃圾时间段内CO体积分数异常变大的原因是氧气不足。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B
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钠
加入足量稀盐酸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编号
A
B
C
D
实验
装置
实验
目的
探究蜡烛中含有碳、氢元素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1.取适量料泥放入烧杯加水搅拌,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___________
泥料中一定含碳酸钙
2取适量料泥放入烧杯加水搅拌,过滤,将滤液分两份,用吸管向第一份滤液中不断吹气
无明显现象
泥料中不含 ___________
3.向第二份滤液中先加入过量的 ___________,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___________,溶液变红
泥料中还含有另外两种物质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试卷docx、化学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淮南豆腐制作工艺驰名中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