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032755/1-17225694520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032755/1-17225694521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032755/1-17225694521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032755/0-17225694504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032755/0-17225694505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032755/0-17225694505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习题
展开【基础全面练】
1.(3分)(2024·诸暨高一检测)宋太祖曾问宰相赵普:“唐室祸源在诸侯难制,何术以革之?”赵普回答:“列郡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则无虞。”为此,北宋采取的措施是( )
A.任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B.地方精锐部队定期更换驻地
C.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知州
D.枢密院只有调兵权并不统兵
2.(3分)据《宋史》记载,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这说明宋代( )
A.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权力制衡机制日益完善
C.冗员现象日趋严重
D.封建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拓展延伸】“二府三司制”
(1)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
(2)另外又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这些措施使得军、政、财三权分立,互不统属,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
3.(3分)(2024·芜湖高一检测)宋太祖说:“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符合这一理念的施政方针是( )
A.与民休息B.守外虚内
C.无为而治D.崇文抑武
【补偿训练】
宋朝初期,宋太祖不仅在文臣中选取有军事才能者到边境任职,同时还重用和褒扬武将中“性仁厚”“清介廉谨”的曹彬等人,将其视为“儒将”典范。这反映了宋朝( )
A.守内虚外的统治政策
B.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C.门第观念的逐渐淡化
D.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
4.(3分)(2024·北京高一检测)从制度角度上,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的是( )
A.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
B.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C.隋唐时期推行三省六部制
D.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5.(3分)“它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在这里进行的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关子、标子、关引等)方能交易。”这段材料可用于研究宋代的( )
A.货币制度B.对外贸易
C.市民文化D.民族关系
6.(3分)宋朝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交往过程中,经常“以钱财换和平”。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双方政治地位平等的是( )
A.岁币 B.岁赐C.岁贡D.交子
7.(3分)宋仁宗统治时期(1022—1063年),大臣富弼说:“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这一现象( )
A.反映藩镇割据带来严重社会危害
B.源于当时对外扩张战争的频繁
C.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
D.表明宋代“崇文抑武”政策破产
8.(3分)(2024·岳阳高一检测)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危机
C.改革赋役,减轻了农民负担
D.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9.(3分)王安石认为财政困难的症结不在于官吏之多和俸禄之厚,理财应“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以此为指导,他在改革中( )
A.大幅缩减官员俸禄B.拨款从事商业经营
C.集中力量整顿吏治D.废除原有的募兵制
【深化点拨】 市易法
由政府出资金,在开封设“市易务”,在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同时向商贩发放贷款,以财产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用以达到“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
10.(3分)(2024·安庆高一检测)王安石变法实行青苗法,在青黄不接之际贷款给农民;实行均输法,令发运使酌情贩运买卖物资。这些措施意在( )
A.增加赋税B.削弱地方财政
C.广辟财源D.节省政府开支
【补偿训练】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
A.加重人民的负担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
D.加强了社会管控
11.(3分)明朝诗人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 )
A.南宋灭亡,国家一统
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崇文抑武,三衙分权
D.绍兴和议,宋廷偏安
12.(3分)下图为南宋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图》(局部),绘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全身立像,为南宋人物肖像画中的佳作。南宋史官章颖则将岳飞、李显忠、刘锜、魏胜列入自己的《皇宋中兴四将传》一书。这反映出当时( )
A.忠勇爱国精神受到推崇
B.武将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C.军事人才选拔标准多样
D.绘画成就以人物画最为突出
【综合应用练】
13.(3分)(2024·贵州适应性测试)宋真宗时期,王禹偁上疏提到,“臣本鲁人,占籍济上,未及第时,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当时未尝阙事。自后有团练推官一人,太平兴国中,增置通判、副使、判官、推官,而监酒、榷税算又增四员。曹官之外,更益司理”。材料意在强调当时北宋( )
A.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地方事务日益繁杂
C.官僚体系庞大臃肿
D.行政官员相互制约
14.(3分)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中,缺乏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宋代( )
A.交通工具的落后导致马匹供不应求
B.政府严格执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缺乏基本常识
D.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
15.(3分)宋人笔记《朝野类要》记载,宋辽“澶渊之盟”后,每次辽国来使,都会举行宴射。由殿前马步三司轮差,陪同来使,射于玉津园,如果获胜会有“金带、升转官资之赏”。这表明,宋朝玉津园“宴射”( )
A.深受官僚阶层的欢迎
B.是民族交流的重要手段
C.反映社会尚武的精神
D.体现了耕战结合的观念
16.(3分)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主要是( )
A.改变旧的土地制度
B.整顿腐败的官僚机构
C.建立地方行政制度
D.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17.(3分)(2024·厦门高一检测)南宋初年,朝廷有意比附东汉光武中兴的旧事,在年号、祥瑞、即位和祭祀的仪式等方面多效法光武帝。此举意在( )
A.打击豪强以稳固统治
B.贬抑北宋以重振朝纲
C.宣扬正统以复兴赵宋
D.营造舆论以恢复古制
18.(14分)(2022·山东合格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时,贾谊上《治安策》,提出了“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汉景帝时,晁错上《削藩策》,主张削夺王国封地。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北宋初年,宋太祖问计宰相赵普:“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赵普答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编自司马光《涑水记闻》
(1)贾谊和晁错上书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指出导致问题的制度根源。(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宋太祖“问计宰相赵普”的背景。(4分)
(3)宋太祖采纳了赵普的建议后,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时训练,文件包含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练习,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精练,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