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
展开通过 1640 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讲述英国议会与王权的较量过程,了解关于英国经过反复斗争,最终资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统治的历史;
(二)通过研读《权利法案》的具体内容,知道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开始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英国式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
(三)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过程。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认识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进步性。
三、教材分析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本课内容按照时间发展顺序,用三个子目讲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及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以及其历史意义,通过讲述《大宪章》《权利请愿书》《权利法案》三部文件出台,说明君主立宪制确立是一个历史的进程和历史的进步,既有对历史的传承,也有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九年级学生,九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力强,以逻辑思维为主,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但是历史学科思维尚未完全形成,特别是对于世界史的了解比较片面,对于教材资料的充分解读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过程。难点:理解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六、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教师讲述:
假如你是生活在 17 世纪英国的一位手工工场主,你有着大片的牧场和农场,雇佣了成百上千的工人,并借助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岛国),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迅速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国王却收取繁重的税收,还常说“君权神授,我就是上帝”,并让你把你的商品交给国王专卖。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呢?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理解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需要政策的支持。
(二)新授
1.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教师活动 1:君主立宪制的源头:英国的政治传统
16 世纪伊丽莎白仪式主持议会
教师讲述:英国议会是世界上最早的议会,有“议会之母”之称。英国议会制度可以追溯到 13 世纪,迄今已有近 700 多年的历史。14世纪,议会的组织形式、会议程序、议事规则大致形成。1343 年,英国议会又分成上下两院,从此,英国议会便形成两院制。上院又称贵族院;下院又称平民院。15 世纪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议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机构也日趋健全,对王权的制约也不断加强。在政治上,通过向国王提交请愿书,议会成为立法角色;经济上,国王更是受到议会的制约,平时王室开支全靠国王领地,没有议会的批准,国王要提高税收的企图大都无法实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议会成为制约王权的重要力量;为后面分析王权与议会之间的斗争埋下伏笔。
教师活动 2:材料:
“国王在没有征得贵族同意时,不可随意收取赋税,也不能任意向臣民勒索财款。”
“不经同等身份的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的审判,国王不得将任何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施加任何刑罚折磨。”
“国王如违背之,贵族会议有权对国王使用武力。”
——摘编自《大宪章》
提问:贵族迫使国王签署这份契约的目的是什么?《大宪章》中确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学生活动:分析材料,理解限制国王权力,保障臣属权利概念。
设计意图:展现历史细节,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大宪章》的独特价值。从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国王征税、司法审判都需要经过贵族会议的同意或裁决,说明了法律高于国王之上,国王应当要遵守法律。
教师活动 3:讲述 1603 年 3 月 24 日,都铎朝末代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在泰晤士河畔皇家官邸里奇蒙宫溘然长逝。在国务大臣罗伯特·塞西尔爵士的精心安排下,来自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登临英格兰王位,称詹姆士一世,此举开创了英国史上的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严重不符,他推崇“君权神授”理论不得人心,而继詹姆士一世后,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权力。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统治时期与议会的纠葛。
教师活动 4:解释议会和王权矛盾激化的原因,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2.革命的发生教师活动 1:出示材料:
从 14 世纪至 15 世纪末,贵族院和平民院的议员很少达到 1:2。可在伊丽莎白女王晚年的议会中,能出席上院会议的成年贵族通常不到
80 名,而同时下院议会(多为骑士和平民代表)却高达 460 余名。两院议员比例超过 1:5。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提问:英国下院议会人数激增的原因?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教师: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面向海洋发展经济,促进周一经济的兴起,使得国内出现了一股新兴的力量。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股新兴力量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社会力量的平衡,推动了革命的到来。
教师活动 2: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过程教师讲述:
设计意图:深度挖掘课本,使学生了解这场革命的特点。
3.《权利法案》
教师活动 1:展示材料: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第一条: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第四条: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
第六条:不得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第八条: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第九条: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第 十三 条 : 为申 雪 一切 诉 冤, 并 为 修正 、 加强 与 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
提问:①根据材料,归纳国王哪些方面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②从材料中判断谁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国王还是议会?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在讨论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加深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教师总结引导。
(四)课堂演练
1.(2020 营口)1640 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国王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挑起内战。该国王是()
A.查理一世 B.詹姆士二世 C.克伦威尔 D.威廉
2.(2019 ft东济宁)《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上述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国王与议会商讨国家大事成为一种制度
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共2页。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共6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精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议会与王权的斗争,革命的发生,《权利法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