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章末真题集训25
展开1.据图判断( )
A.甲处适宜建化工厂
B.乙处河道可能有水坝
C.林地为常绿阔叶林
D.小学距村庄约4千米
2.图中四处,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3.[2023·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历史上,广东省是我国多次大规模南下移民的重要目的地。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不同的方言区,下图示意广东省方言区分布。
(1)描述广东省方言区分布的主要特点。(4分)
(2)客家语方言区内的许多中心城镇为粤语岛,请推测其原因。(6分)
4.[2021·辽宁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祁连山西部某山的雪线高度约为4600m。该地区云含水量(云中液态或固态水的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空中水汽资源相对丰富,可为人工增雨(雪)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图1为该山所在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遥感卫星探测的5000m高度处夏季平均云含水量纬度变化图。
(1)依据图1等降水量线,概括该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6分)
(2)分析图2中云含水量两个峰值的形成原因。(6分)
(3)如果该地区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将产生哪些生态效益。(6分)
章末真题集训
1~2.解析:第1题,从图中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可知,该地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甲处为河流上游,不适宜建化工厂,会影响河流水源;乙处河流沉积颗粒物大小发生突变,粒径忽然减小,可能是建设水坝拦截了较大颗粒的沉积物所致;此地为山东丘陵,是温带地区,林地应为落叶阔叶林;小学距村庄大约4段比例尺所示线段长度,约1200m。第2题,甲处为林地,但树龄较短(小于2年),土壤表层有机物积累少;结合上题分析,乙处可能建有水坝,表明落差较大,水流速度快,土壤表层受流水侵蚀严重,有机质含量少;丙处为菜地,生长周期短,无用枝叶等有机物还田多,加上农民增施有机肥(用化肥种出的产品口感差),土壤有机物含量高;丁处为耕地,作物生长周期长,秸秆还田较少,土地有机质消耗较大,含量低。
答案:1.B 2.C
3.解析:第(1)题,先整体概述,再分区描述。整体上,广东省方言区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复杂多样,空间差异大。从各方言的分布看,主要的方言为粤语、客家语和闽语。粤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西部;客家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闽语主要分布在粤东沿海和雷州半岛地区。此外,在非粤语区还存在一些“粤语岛”。这种方言区分布的特点使广东省的方言类型多样,并且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第(2)题,原因可从历史移民、商贸活动和文化交流方面分析。这些城镇与广州等经济较发达且讲粤语的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促进了方言的交流和融合。相比于乡村地区,中心城镇的人口来源更加复杂,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较小。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在客家语方言区的中心城镇“粤语岛”的形成。
答案:(1)方言类型复杂,空间差异大;以粤语、客家语和闽语为主,粤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西部,客家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闽语主要分布在粤东沿海、雷州半岛;非粤语区存在诸多“粤语岛”。
(2)省会城市广州地处粤语区,省会城市和省内中心城镇之间长期存在密切的人员来往、文化交流,省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香港和澳门也以粤语为主,与其他地区的中心城镇联系较多;(与乡村地区相比,)中心城镇人口来源复杂,受周边方言影响小。
4.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等降水量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在湖泊和冰川处发生弯曲,表明湖泊和冰川处降水较多。第(2)题,结合图1和图2可知,图2中两个峰值区与图1中的湖泊和冰川位置相对应,而湖泊和冰川海拔较高,离5000米高空较其他区域更近,向大气提供的水汽较多,故形成了两个峰值。第(3)题,由图可知,该区域降水量较少,人工增雨能增加该区域的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预防森林大火,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湖泊和冰川处降水较多。
(2)两个峰值区对应的下垫面为湖泊或冰川,提供的水汽较多;海拔高,与5000米高空相距较近。
(3)预防森林大火;增加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章末高考真题专练四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章末高考真题专练四湘教版,共6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章末高考真题专练十五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章末高考真题专练十五湘教版,共5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章末高考真题专练十三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章末高考真题专练十三湘教版,共11页。